价值观的内容
1、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4、维吾尔族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契合
5、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6、第一种观点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积极作用是“正价值”,简称价值;消极作用是“负价值”。
7、(4) Schwartz,S.H.Universalsinthecontentandstructureofvalues:Theoreticaladvancesandempiricaltestsin20countries.InM.ZannaM.(Ed.),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NewYork:AcademicPress,1992:1-
8、“利”类似于西方学者所谓的工具性价值观,“义”类似于西方学者所谓的目的性价值观。但在内涵及包含的价值项目上并不完全一致,如利中的成就、社会承认在Rokeach的价值观列表中属于目的性价值观而非工具性价值观;如义中的助人为乐、诚信、责任心、自律等价值项目在Rokeach的价值列表中均为工具性价值观而非目的性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
9、就关注女性从业及性别歧视等问题上,Spotify与不少品牌进行了相关内容上的合作。
10、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1、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d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12、 第维吾尔人的和谐理念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维吾尔先民不仅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且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虽然优素甫十分清楚“人心深似海”,“人的心田好比无底的大海,知识好比珍珠,深藏在海底”(第211行),但是他依然相信通过对知识和智慧的运用,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尤其是国君与大臣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成功治理一个国家的关键。《福乐智慧》围绕着治国安邦这一中心议题,诗人展开了有关安邦治国的详细论述。在谈到“国君、大臣、将领、侍臣、官监、使节、书史、官延司库等必备的条件,为臣的如何为国君供职,如何对待黎民、哲人、学者、农民、牧人、工匠、贫者等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则是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国。在协调人与人、人与己和谐的关系中,《福乐智慧》的作者阐明了道德知识和智慧的关键性作用”。
13、(7)个人的发展机遇、潜能提升与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相结合。
14、从适应性价值观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及具体价值项目的内涵来看,主要是社会生活中所指称的利益、功利、有利,隐含了对环境或资源的索取和支配,或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利”;整合性价值观所对应的是社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关于利益取予和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传统文化中所谓的“义”。
15、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16、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17、 失信之人,“食言之人,反复无常,无常之人,危害人民”(第2039行)。“身世高贵之人恪守信义,品行不纯之人会带来灾殃”(第2195行)。“诚实的人臣仆办事可靠忠诚,这种人可使国君成为富翁。城市的臣仆是人中的精英,这样的人应该委以重任”(第2767-2768行)。“要想长保自己的名声,切不可口出谎言,言而无信”(第4297行)。
18、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19、 “维吾尔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的文化范畴、思想愿望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斗争过程中的思维和人生经验的总和,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维吾尔谚语除了反映自然界中的各种变化、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还反映了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刻感情和爱国主义思想。维吾尔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谚语中有充分的体现:“吃祖国的饭,忧祖国的事”、“没有到过异乡人,不知道故乡的可亲”、“只有国家安定团结,才有人民笑容满面”、“为自己欢笑,为故乡献身”、“家乡繁荣,生活就幸福甜蜜”、“生活在家乡,时刻为家乡着想”、“父老乡亲平安,祖国就平安”、“家乡的饭贵如金,家乡水甜如蜜”、“与其在他乡做官,不如在家乡要饭”、“与其在他乡做皇帝,不如在家乡当奴隶”、“没有祖国的人在哭丧中生活”、“没有祖国的人,好比不会唱的百灵鸟”、“大丈夫时刻为祖国着想”、“不爱家乡的人好比不结果的树”、“爱祖国的大丈夫能顶天立地”、“爱祖国的人前途无量”、“宁可不要官,也不能放弃祖国”、“背叛祖国就等于僵尸一具”。这些民间谚语,无不体现着维吾尔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20、(作者简介)张利涛,河南息县人,青海民族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价值观。
21、①价值定义回答“价值是什么?”的问题,有两类对立的看法:
22、 对待他人,要有仁爱宽容之心。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是身边的熟人还是来自异乡的陌生人。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写道:“来了客人莫让他走掉,要让他解除旅途的疲劳,再给他的马儿弄来草料,让马儿吃的毛色闪耀。”“切莫向来访者抛洒热灰,应当热情接待好颜相对。”他进一步告诫人们对待他人态度要和善,对待他人不能像对待恶贼一样刁钻、刻薄;当异乡人遇到苦难时要热情招待,而不能用残羹冷炙打发他们。“刁钻、卑贱之徒恶贼般盯视人脸,施舍残羹还把异乡人凌辱驱赶,”这是要受到谴责的行为。
23、今年3月,Spotify与伏特加品牌Diageo/Smirnoff开展了一项名为“SmirnoffEqualizer”的活动,用户登陆http://smirnoffequalizer.com这个网站,关联自己的Spotify账号就可以测试出自己收听的音乐中男性音乐人与女性音乐人的比例,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品牌提供的个性歌单来解决占比不平衡的问题。
24、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具体可分为人生观,价值观来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
25、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26、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
27、价值观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根本观念,可以称为前提性的价值观;二是关于价值问题的具体观点,可以称为个论性的价值观。
28、“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29、价值观是文化的产物。虽然西方学者开发了多种价值观理论和工具,但东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用这些理论和工具讨论中国人的价值观问题,就意味着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看中国人,不免会扭曲或遗漏一些中国人生活中的核心概念和看待价值问题的独特方式。
30、 公平正义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在以往一切剥削压迫制度下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道义废墟中孕育生长的,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占据着公平正义的制高点。同志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改变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在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道义吸引力的集中体现。
31、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32、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对“富强”有着强烈的追求,维吾尔族也不例外。
33、一类看法认为,价值是一个属性范畴,价值是事物的属性。
34、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事业也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总书记强调:“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5、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d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
36、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37、同志在2006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38、从各人口特征上的比较来看,无论性别、年龄还是教育程度,各群体均把家排在第一位,均为整合重于适应。这一价值排序结果与我们10年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体现出对中国人而言,家庭伦理比社会伦理更重要。
39、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将概念与理论跟社会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情境性契合起来,才能保持它们之间的一致性、脉络性及可解释性。因此,除了梳理各具体价值取向的文化渊源,我们还需要把基于数据建构的高阶价值范畴与传统文化中的相应概念连接起来,探索中国人价值观的深层文化结构。
40、当然,我们的研究不是因为看了这句话才做的,而是研究做完后对这句话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内外交困之时,我们更相信,人们看到这句话后会激发出更多战胜困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