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1、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三》。
2、如今多数学者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清代大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这段话概括出来的,见于其《饮冰室文集·痛定罪言》:“……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但1986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名句辞典》,又说这八字名言出自晚清著名小说家吴趼人的小说《痛史》第十回。但吴趼人比梁任公年长不了几岁,又怎么证明是吴氏早于梁氏提出这八字名言的呢?(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3、 B.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4、(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与国家相交讲究道义,接待对方以隆众而恰当的礼仪。这样,附近的国家都会相交友好,而远方的国家会来依附在我看来。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
6、“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就是所谓的败义伤教,即伦理道德的沦丧。而在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尤为要”。而无耻的就是“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背叛民族立场、出卖民族利益的败类。他把士大夫之变节行为,称为“国耻”。
7、 参考答案:N(解析)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39条规定,受到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处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申诉。故本题说法错误。
8、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
9、他用《精卫》一诗来表达自己矢志不移的救亡复国抱负和决心:“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0、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2、松原分校地址:松原市前郭县松原大路与松江大街交汇(金保大厦对面)2020教育
13、 涉密文件,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将密级和保密期限标注在文件版头部分的发文字号右侧。( )(判断题)
1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15、《韩非子.有度》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匹夫”指低贱的平民。
16、匹夫这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意思。我们可以从褒义和贬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7、备注“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18、 顾炎武作为一个江南文人,竟然留寓北方达二十多年,游历北方大地,结交豪杰,终生不忘恢复。其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志士仁人。他的政治思想,特别是他的民族思想,是辛亥革命的推动力量。章炳麟在从事反清斗争时,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梁启超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定型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格言,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9、 (选AC)(解析)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体现在: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都以实事求是为理论精髓,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二者的根本任务、时代背景不同。前者的根本任务是革命,后者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前者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后者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思想并不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故本题应选AC。
20、A项: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这颗名为“火”的星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此选项与天文有关。
21、B项: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此选项与天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