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之涔造句
1、(解释):伏:鸟孵卵;鹄:天鹅。鸡孵天鹅的蛋。比喻小才难当重任。
2、(出处):《市声》第31回:“将来工匠一门,不用聘请外国人,就是有人开造机器的厂,也有内行人指点,不至于刻鹄不成了。”
3、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4、牛童马走: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牛蹄之涔造句)。
5、得兔忘蹄 ( dé tù wàng tí )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6、(解释):鹄立:像天鹅一样延颈而立。手持长枪,整齐地肃立着,形容军容严整。
7、牛蹄之鱼 ( niú tí zhī yú ) 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牛蹄之涔造句)。
8、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9、(举例造句):小金始终抱着鸡尸牛从的信条,几次放弃了调到上一级工作地机会,一直在镇上的小邮局里安心地当他的局长。
10、牛头马面: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11、马失前蹄 ( mǎ shī qián tí ) 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
12、顾况与元结一样提倡风雅:“日月丽乎天,草木丽乎地,风雅亦丽于人,是故不可废。”又在《悲歌》六首的序文中说:音乐为“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这六首诗的内容都与汉魏诗的基本主题一致。可见顾况取法汉魏,也是本着儒家教化的精神,主张诗歌关乎治乱和风化。同时他还和元结模仿《诗经》一样,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效仿《诗经》用小序标出主题的作法,借《诗经》的形式讽刺现实,对白居易的《新乐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代的皎然就称他“吴门顾子予早闻,风貌真古谁似君……性背时人高且逸,平生好古无俦匹”。正是这种好古,以及与世俗相悖的天性,使他的古调自然能与《箧中集》诗人合拍。除了复古以外,儒学对他的影响还在于博学。从顾况诗歌的用典可以看出,他的典故很多来自《诗经》《楚辞》《易经》《尚书》《周礼》《礼记》《孟子》《山海经》《左传》等先秦典籍以及汉代的《史记》《淮南子》《论衡》等等文献,可说是既熟读儒家经典,又遍览诸子百家及佛经和道经。这就使他诗歌的意象和典故远比当时其他诗人繁富,这样的知识背景使他在恢复古道的同时更具备了艺术创新的雄厚才力。
13、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吗?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
14、 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15、造句:笛卡尔认为就大量移动物体的碰撞而言,所有的物理现象都可以被解释,它们遵循三大定律??以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为先导。
16、牛蹄之鱼: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
17、(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
18、牛骥同槽: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19、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0、(解释):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21、牛蹄之涔的拼音是“niútízhīcén”,成语形式为ABCD式的成语,成语结构为偏正式成语,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成语繁体是牛蹏之涔。牛蹄之涔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22、《箧中集》在五古中全部采用汉魏式的散句,在天宝后期至大历的诗坛上是有革新意义的。初唐五言诗继承梁陈诗,基本上处于古近不分的状态,虽然经过陈子昂和宋之问区分古、律体调的努力,但直到盛唐,仍有大部分诗人的古诗带有律句或律调。杜甫的五七言古诗在多种题材中活用汉魏乐府古诗和古谣谚的创作原理,从当代生活语言中提炼新的散句节奏,恢复并发展了汉魏诗以散句为主的传统。《箧中集》诗人与杜甫是同时代人,其中有一些是杜甫的朋友。其五古全部采用散句,努力在用语和句式等方面清除律调,说明作者十分清楚“五古须通篇无偶句,汉魏则然”的基本特征。他们与杜甫一起自觉恢复汉魏古诗的创作传统,特别突出了汉诗语言质朴无华的一面。同时突破散句连接不宜跳跃的传统,以拗涩的苦调表现苦涩的心情,尝试通过语调的变异传达不平的心声,也是对古诗的创变。尽管成就不能与杜甫相比,但给后代诗人提供了学习汉魏的另一种路径。
23、3 马瘦毛长蹄子肥,儿子偷爹不算贼。瞎大爷娶个瞎大奶奶,老俩口过了多半辈谁也没看见谁。
24、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25、(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2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7、当牛,就应有这种品质;作马,就不能丢弃这些情操。
28、顾况有的五古无论以偶句还是散句为主,都可以写得很浅白,但中间仍不免插入难字。如《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全篇以对偶为主,却似散句,开头“道路五千里,门阑三十年。当时携手人,今日无半全”。中间“坐客三千人,皆称主人贤。国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身在薜萝中,头刺文案边。故吏已重叠,门生从联翩。得罪为何名,无阶问皇天”。大多是与散句句调一致的对偶句。但中间仍杂有生僻字,如“公登略彴桥,况榜龙舟邛船”,“略彴桥”不过是独木桥,“舟邛”同“舼”,“龙舟邛船”即小舟,均未见前人用过。顾况之后,才有晚唐人使用。加上前句“公登”两字韵母相近,后句“况榜”二字叠韵,却都不是词而是主谓结构,再接“龙舟邛”二字叠韵,修饰“船”字,读来更觉拗口。《酬房杭州》散偶交替,大多平顺,却也杂有“窅豁欲凌临”“薙道涉南岑”这样艰涩的句子。
29、17大骆驼没有理解我们的一片好心,在坑沿上直劲儿用蹄子刨土,扬起的灰迷了我的眼睛。
30、牛蹄中鱼: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31、牛骥共牢: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