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简介图片
1、好了,这个简单内容,对于很多人而言,是枯燥的。但大概意思大家应该懂了。就是说光速的定义不是那么简单的,也牵涉到米和秒的定义。
2、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不久,德国数学家史瓦西得到了静态球对称情况下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解,解在一个特殊半径(后称史瓦西半径)处存在奇异性。
3、之后的百余年来,无数的影视作品、科幻小说将黑洞作为宇宙神秘、迷人、凶险的重要意象之把它带到普通大众的认识中,包括诺奖得主基普·索恩和已故物理学家霍金在内,他们都曾专门著书阐述黑洞的奇幻场景。
4、能否测出偏转角,取决于望远镜的角分辨率。我们可以看看哈勃天文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哈勃天文望远镜的口径是4米,对于480纳米附近的可见光,可以达到的角分辨率是很高的——只要把这两个数值相除,就可以得到小的角分辨率:
5、爱因斯坦的婚外情以及抛妻弃子的作为,让米列娃身心遭受到大的打击,她甚至得了抑郁症,整日抑郁寡欢。两个儿子又都是在这个阶段由她独自拉扯长大的,母亲的精神状态如此,孩子的心理、精神又如何能健康?
6、自古以来的智者们为揭开宇宙的一切真相前仆后继。20世纪初,爱因斯坦方程为发现所有可能的宇宙提供了新方法,自此以后的科学家们都在对这个复杂方程艰难求解,与这些方程解对应的,是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宇宙。
7、很显然是成立的! 所以有“超光速”的概念,就一定要有“慢光速”概念。可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点。 快和慢当然都是相对于“现在的光速”而言的。(爱因斯坦简介图片)。
8、1915年,广义相对论作为爱因斯坦提出的革命性理论之一问世。在这个理论中,爱因斯坦提出,物质会扭曲或弯曲时空的几何结构,人类以重力的形式感受到这种时空扭曲,而黑洞正是爱因斯坦理论的首批预测之一。
9、以太这个名词源于希腊,用以代表组成天上物体的基本元素。17世纪的笛卡尔和其后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并发展了以太学说,认为以太就是光波传播的媒介,它充满了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物质中。与以太说不同,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10、据科普中国解释,首先,黑洞自身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的发光实际都来自于事件视界外面的物质,并不来自于黑洞本身,但黑洞的存在会在照片上留下 “阴影”。其次,由于黑洞强引力导致的相对论效应,如光线弯曲、引力红移等,会导致黑洞周围物质发光的不对称和扭曲。
11、书中所涉及的科学理论均用简单易懂的举例或者故事形式讲出。此外,书末亦准备了一些更科学严谨的拔高的纯理论知识点,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波粒二象性”“质能方程”,留给更聪明的小朋友挑战。
12、但后冲洗胶片时大失所望,因为阳光太强,底片盒子晒的太烫了,胶片发生了形变。他们只好做了一定的加工处理。后,爱丁顿这一组测出的偏转角是61弧秒,巴西那一组测的是98弧秒,两个结果的偏转角Δθ都在10-6数量级。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值是74弧秒。观测值接近广义相对论预言值,因此爱丁顿宣布,观测支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13、作者以宇宙学家和科普作家的独特视角,为我们讲了一个宇宙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会了解到人类宇宙观的改变、宇宙学如何进化和现代宇宙学的新进展。除此之外,作者还为我们爆料了这些推动宇宙学发展的科学家们不少的小八卦。
14、再然后是麦克斯韦,他统一了电和磁,还预言了电磁波,而且让人类知道了“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
15、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洞是宇宙中神秘的天体,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中心的“奇点”处,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这个边界称作“事件视界”,本次发布黑洞照片的国际组织,就叫做“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
16、爱因斯坦主张,光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负载于离散的光量子,而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
17、杨先生所说的“两个半贡献”应该就是指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另外半个是指爱氏对于量子力学的贡献,具体应该是指光电效应,光量子理论。
18、各位我在说什么?我再给你们说性质问题!可是增加了1米,变成299,792,4那么谁都敢说,你这个和原来的不一样。
19、 爱因斯坦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的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语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马克斯·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脱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和保耳·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入公开和地下的反战活动。
20、这只是爱因斯坦一鸣惊人的第一年。此后到广义相对论正式发表之前的十年里,爱因斯坦陆续发表过一些关于量子论的研究,虽然并没有光电效应那么闻名于世,但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是量子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21、另外, 在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科学家也遭遇了不少技术难题 ——黑洞附近的气体处于一种极端环境当中,其运动有着多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还专门开发了特定的程序和工具。
22、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一位名叫托马斯·哈维的普林斯顿医院病理医生在验尸过程中,在未经爱因斯坦他的家人允许下,私自取下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这位病理医生希望未来神经科学界能够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以发现爱因斯坦那么聪明的原因(爱因斯坦的脑)。为遵照爱因斯坦的遗嘱,他死后并没有举行任何丧礼,也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目的是不会令埋葬他的地方成为圣地。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从事寻找统一场论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没有获得成功,对此,著名的爱氏研究专家亚伯拉罕·派斯曾说:“爱因斯坦在1925年之后就应该去钓鱼,而不是继续做研究”。现在,寻找比统一场论包含内容更广泛、能够统一解释各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是理论物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23、在重新定义之前,更准确的测量会使光速值变得更为精确;但在1983年以后,对氪-86以及其他光源的更准确测量不会再改变现有的光速值,而是会增加米单位的精确度。
24、“我们所有那些备受称赞的技术进步,即我们的整个文明,就像是有精神疾病的罪犯手中的一把利斧。”
25、进入19世纪后,随着衍射现象的发现,光的「波动说」开始重新引起注意。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率先发难,指出衍射的光遵循波的叠加原理,松动了「微粒说」的根基,电磁学巨匠詹姆斯·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研究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这一观点在当时得到了海因里希·赫兹的实验证明,波动说终于扳回了一城,获得了胜利。
26、这句话出自爱因斯坦之口。虽然爱因斯坦的天才是公认的,但他四五岁时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好,整天沉默地站在角落,对那些小朋友爱玩的游戏提不起兴趣,连妈妈都忍不住怀疑他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27、然后是牛顿,他统一了天上和底下的物理学。让人们知道天上和地下的规律其实是一样的。
28、牛顿认为,发光体发射出的是以直线运动的微粒粒子流,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18世纪牛顿的微粒说占了上风,到19世纪,却是波动说占了优势。这短历史我在《见微知著》中写的很详细了。
29、位于南极的SPT望远镜(图片来源:SPT)
30、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础之上,爱因斯坦严格推出了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公式洛伦兹变换,并进一步严格推出“同时”的相对性,动尺收缩(即洛伦兹收缩),动钟变慢,速度迭加公式,质量公式,质能关系等相对论效应,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完整大厦。
31、因此,这背后的数学是很清晰的,主要就是黎曼几何学中的测地线方程。
32、此前预期黑洞会形成一个类似阴影的黑暗区域,这正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
33、此外,事件视界外面的“环境”并不完全干净,尘埃、气体、磁场、喷流等因素都会对事件视界外物质的发光产生影响。
34、事实上,亚毫米波段和我们熟悉的可见光有着天壤之别。这个波段我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所以,利用亚毫米波段给黑洞拍照,其实就是得到黑洞周围辐射的空间分布图。
35、理论上,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称作事件视界。
36、我们还得从现代科学的起点说起。早是地心说,哥白尼发起了革命,提出了日心说。在伽利略,开普勒的努力下把地球从宇宙中心贬成了宇宙中一个不起眼的行星。
37、电磁学的发展初也是纳入牛顿力学的框架,但在解释运动物体的电磁过程时却发现,与牛顿力学所遵从的相对性原理不一致。按照麦克斯韦理论,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也就是光的速度是一个恒量。然而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加法原理,不同惯性系的光速不同。例如,两辆汽车,一辆向你驶近,一辆驶离。你看到前一辆车的灯光向你靠近,后一辆车的灯光远离。
38、其实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深刻的,而不是数字上的。在超光速下,光速自然不是不变的,也就是对于不同的观测者光速不同。光速不变性原理不存在,爱氏理论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39、黑洞阴影和周围环绕的新月般光环是小的。在拍照设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拍摄到黑洞的照片,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看起来角直径足够大的黑洞作为对象。
40、1950年,路易斯·艾森用谐振腔所得出的光速值为299,75±1 km/h。这在1957年的第12届无线电学联合会大会上得到采纳。1960年,米被重新定义,基础是氪-86的某个谱线的波长。1967年,秒也被重新定义,基础是铯-133基态的超精细跃迁频率。
41、早在18世纪末,就曾有学者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下,存在一种逃逸速度在光速以上的天体,这一观点在第一次波粒二象性战争中几经沉浮,不过一直没什么名头。直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诞生,人们才开始重新对黑洞这个概念有了研究。虽然爱因斯坦本人一度认为黑洞就不可能存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到黑洞存在的必然,当然,后面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黑洞不仅有,还被人拍下了照片。
42、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76800.html
4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表示,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至数十亿倍,并且似乎位于几乎所有星系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