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文案81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4 12:5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

1、“有教先学”即“以教人者教己”,或者说教人者先教自己。陶行知曾将“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根本教育方法之要求教人者先将所教材料“弄得格外明白”,先做好学生。同时,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2、(2017河南单项选择)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A.教学做合一B.创新思维C.活动与发展D.要素启发

3、对于终身教育,早在1934年,他就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直到晚年,即1945年5月,他还强调说:“无论老少,也应该受教育。”故生活教育很早就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号。(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

4、*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6、在社会动荡的时代,陶行知立志把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的生命作为自己的志业。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整个中国和中国教育的基础。生命不仅是教育的目的,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面对当时中国社会对人的生命的忽视和冷漠,陶行知在《中国的人命》一文中惊呼:“人的生命!你在中国是耗费得太多了。……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在陶行知看来,只有重视人的生命,把人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追求自由世界和自由人格的目标才有希望,中国的教育才有出路。

7、另一方面,考虑到人民群众缺少教育的实际处境,陶行知说:“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那么,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基于“社会是大众的学校”这样的认识,陶行知鼓励劳动群众在社会中学习、向社会学习,而他本人也在是社会上先后办过各种方面便劳动群众及其弟子的学习场所,通过社会的大学校,使之受到教育。

8、*失败是成功之母。单有母亲不能生子。成功之父为谁?“奋斗是成功之父”。(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

9、(20湖北单项选择)“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近代教育家( )的名言。A.晏阳初B.陶行知C.陈鹤琴D.布卢姆



10、生命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在于求真,学习贵在学做、学成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人,他的生命首先是健康的,物质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第一要旨和保障,一切的教育和学习活动都要为着这个健康的生命服务,生命教育更是如此。为了生命的健康开展教育,这是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命教育的首要目的和原则。正如陶先生所说:“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身是断乎不可的。”“重要还是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好好的调节自己的身体,不使生病!”由此,在论述手脑并用,教人自立的时候,陶行知提出“整个的人”必须具有三种要素(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职业),明确提出“健康的身体”这一概念。

11、讲堂|任苏民:落实立德树人——叶圣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2、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陶行知主张传统学校必须改造,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学校即社会”其实是一种“半开门”的改良主义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即把工厂、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如果“学校不能运用社会的力量以谋进步,社会也没法吸收学校的力量以图改造”。学校与社会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互济”作用,就教育角度而言,学校的改造尤显重要。

13、“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4、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学校组织来看,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实践操作性。它在学校教育一统江山的时代更有利于课程的有机设置,更便于教师的组织与驾驭,更容易推广。而生活教育事实上囊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人的生活的广博性致使生活教育无以掌控,很难通过教育组织大规模的实施。

15、节用是墨家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16、“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据他自述,正是“教学做合一”的形成,才使他的思想从“教育即生活”转变成了“生活即教育”,而晓庄师范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的。这是由于“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需借助它得到落实。

17、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我们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

18、学校德育工作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19、1914年,陶行知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在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在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在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在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在受社会革命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在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在受坏的教育……”

21、*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也跟敌人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得专,也学得博。

22、但是,"育人", 却是一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无法速成。

23、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德育工作理应强化生活与教育统一的理念,从社会现实生活入手,以生动的、丰富的道德案例充实德育内容。生活中的内容是德育丰富有用的资源,具体、直观的生活情境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比如,父母、教师等成人的良好品质对青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而如果只灌输给学生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父母或教师却不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这种道德教育很难奏效,学生的良好品性也很难形成。

24、其次,生命教育以生命的自由与解放为基础。有生命的教育一定要使生命处于自由、自然的状态之中,解放一切对生命的束缚,使生命得到充分地舒展,焕发“活”的生机。陶行知所谓的“自由”是一种“出头处的自由”。他对中山先生之国家要自由、个人不要自由,团体可以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用树木的成长作比喻说:“如树木有长五尺长的,一丈长的,十丈长的;树的出头处,是要自由的。……我们人类的智愚贤不肖,也如树木有能长到十丈长的,也有只能长到五尺长的,这是天生成的。如果你嫌五尺太矮,要把它拔到一丈,它因为力量的不足,是要死的;如果你嫌一丈太高,要把它压到五尺,它因为受了过分的压制,也是要死的。”他在给友人写的对联中言,“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可见,这种自由是一种个体之自由,解放之自由。从这点来说,有生命的教育与创造教育的精神是相一致的,他们都批判那种毫无精神的死的教育——“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从对“死教育”的批判和对“活教育”的希望出发,陶行知明确提出,教育应该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活”就意味着充满生命的,生生不息的,而不是僵死的教育。

25、陶行知与杜威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26、杜威把学校教育看作传承民主理想、民主经验的首要工具。他倡导把学校生活变成一种简化的社团生活形式,在这种社团生活的形式中,孩子们作为社团的一分子,平等的分享人类或种族继承下来的文化资源,并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的变革服务。陶行知的民主教育精神则主要体现在他生活教育思想的大众性上。其生活教育的初目的即就是为普及国民教育,让社会大众人人都受教育。在他眼里,生活是大众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大众的教育。他重视民主办学,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教育为大众服务。

27、现代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适应社会是德育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德育工作的内容也因此拓展为包括社会生存交往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感诸如理想、道德和责任感、同情心等多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教育。在社会生活教育方面,陶行知和杜威都强调“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事实上,“生活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永恒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平等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独立学习、独立处理事务及信息的能力等,是学校德育造就人才的关键环节。

28、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及各类信息的丰富性大大加深了现代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的难度。人们在空前爆炸的信息知识面前无所适从,接受和学习所有的信息知识显然超出了人的能力极限,传统德育工作在如何选择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对层出不穷的各类道德问题更是鞭长莫及。“生活即教育”思想正好契合了信息时代对教育的特殊要求,它所蕴含的自主学习这一概念,主张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面对海量知识信息的佳应对方法。从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来看,教育要以人完整的生活为准绳,生活需要的才是有用的,按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成为个体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道德概念,形成自我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对各类信息文化的选择、判断、驾驭能力,构筑一道信息“防火墙”。

29、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生命教育是在生活教育中展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和基石。这一理论的创立既借鉴了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进步教育思想,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立足于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的现实基础。因此,追求生命的自由解放、强调对生命的博爱、倡导知行合一的全身心状态的学习等自然成为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30、“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陶行知曾解释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结合其整个思想看,“教学做合一”包含以下要点。

31、(20安徽判断)“做中学”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

32、“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33、陶行知“四颗糖”处理打架事件的故事(案例)

34、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说明了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的作用,而他本人一生从事教育,就是在培养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个人的生活,“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35、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由于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生活即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把“鸟儿”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任其自由翱翔,成为适应生活、融于民众的有用的人。

36、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37、*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38、③1939年,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培养特殊才能的儿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39、“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二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40、因此,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相辅相成。陶行知提示说:“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41、另一方面,他们都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反对“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的机械教育论,力求解决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力图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陶行知也主张,“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

42、“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核心。对此陶行知有过很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

43、▲编制!正在报名!多省招聘教师5万人+!好工作别错过!

44、此外,从做中教,还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陶行知在学生犯错时,往往不是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斥责,更不是加以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在育才学校,流传着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可以说是陶行知“从做中教”的教育经典。

45、他认为幼儿教育实际培养的好,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

46、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全民意识(宏观教育)

47、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民主的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陶行知曾这样提醒教师:“小孩子也是伟大的先生。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如何让他们挥出小小的创造力、唯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师的人,才能把自己打造成民主的教师,也只有肯拜人民与小孩为师的人,其民主作风才能自然而然的获得。”

48、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49、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陶行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终身教育,培养求知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要做到“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实际上,强调生活与教育的统即强调教育的延续性,也就蕴含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50、*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51、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学习。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成教材,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地方为教室,以儿童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为主要内容,参加种植、饲养等劳动,让儿童从中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组织游戏,培养出具有“生龙活虎的体魄、活活泼泼的心灵”的儿童来。

52、*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53、“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54、要提高生命质量,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高质量的生命状态。陶行知认为,要做一个“真人”,要做一个思想独立、行动自由的人,这才符合国民的要求,也是高质量的生命状态。“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55、除了对自然界的生命要保护、热爱,对于他人的生命也要如此。陶行知认为,中国人生命的无谓耗费,主要是因为社会中爱的匮乏和对生命的轻贱——“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童养媳偷了一块糖吃,要被婆婆逼得上吊。做徒弟好比是做奴隶,连夜壶也要给师傅倒,倒得不干净,一烟袋打得脑袋开花。……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可是他也并不因此觉得中国社会中完全没有爱。他认为“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抱他在怀里七天七夜,毕竟因为卓绝的坚忍与慈爱,她是救了他的小命。在这无废物而有废命的社会里,这伟大的母爱是同时存在着。如果有一线的希望,她是愿意为她的小孩的生命而奋斗,甚而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甘心情愿的”。这种对待所谓“外人”的残忍与冷酷,对待所谓“自己人”的仁慈与热爱,反映了国人的爱是自私的,也映照了社会文化中对待生命的不平等和博爱精神的匮乏。这种扭曲的生命观不仅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人本身的异化。对生命的这种遭遇,陶行知痛心疾首。他放弃每月500大洋的教授职位,以“爱满天下”为自己的教育信条,住牛棚、穿草鞋,创立乡村师范,就是为教育“中华民族中多数而不幸之农人”。可以说,用博爱的精神平等地对待生命,是陶行知一生的信条和实践思想,贯穿他生命教育的始终。

56、德育40年·盘点∣40件德育大事(政策版)

57、陈鹤琴先生认为“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虽然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58、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坚定的民主战士。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称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d的d外布尔什维克”。

59、1897年,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出其教育生活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60、推荐|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第1~39批全名录

6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故事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和启发。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62、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提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他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63、杜威为解决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相脱节的矛盾,使教育适应时代变化,从而提出其教育生活思想。如他所言:“知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陶行知面临的是20世纪初半殖民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农业社会。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民主、贫穷,主要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不识字,没受文化教育,所以如何使教育普及成为陶行知为关注的问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旨在使更多的普通大众受惠,进而使社会进步。

64、“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

65、C.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说中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原则的实施。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66、*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67、(带薪休寒暑假、五险一金)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招聘公告

68、“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须”。当我们在提倡民主教育时,它“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如果不是这样,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69、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才好?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

70、受宗教精神的影响,陶行知十分博爱。他曾说:“我们要叫黑暗的地方也大放光明,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爱宇宙,爱自然,爱万物。“天上团团月,地上团团叶,生就玉精神,好像仙姊妹。看不清,是明月美,还是荷叶美?”现在看来,他爱满天下的情怀是他个体生命重要的底色。

7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72、从个体生命到社会公民,是生命成长过程中意义的又一次升华。陶行知关于大众教育的教育思想中,反对把教育看成是少数人的教育,认为“新的大众教育则目的在于真正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人人生而平等,所以教育应该是大众的教育,而不是小众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和小众代大众办的民众教育、平民教育也是根本矛盾的,它从根本上是与民族大众的解放相联系的。因此,大众教育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教育,更是对社会大众和民族国家生命与前途的教育,其目的固然是提升个人的生命,但是更要解放民族大众的生命,为中华大众的解放而服务。所以,大众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为大众谋幸福的教育”。大众教育要“和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务使大众个个做民族解放运动的斗士”,这样“才不会陷入‘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泥淖之中。大众解放,中国才解放,中国要解放,就得求大众的解放”。人的发展终要从自我走向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每一个个体生命成长为现代社会的共和国民。陶行知在解释工学团的工作时说,工学团就是“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73、③不管是教师的从做中教,还是学生的从做中学,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素质。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是他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与灵魂。

74、因此,生命教育一定是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师自身要身体力行,带头爱护生命、尊重生命;学生要在生活中树立生命意识,关爱所有的生命存在,提升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

75、二是“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对象和办学方针。它也有多层含义:打破围墙、面向社会的大环境办学、打破“鸟笼”利用社会的或环境办学。

76、(全年招聘)2020年各学科小学教师招聘公告长期招聘、五险一金|省内学校招聘各科教师和辅导员公告

77、*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78、关键是在教授的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与价值观,才是重要的,才是可以被孩子们带出学堂的,也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79、*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80、▲多地官宣!这些地区2020教师招聘笔试时间定了,安徽招教日程安排已公布!

上一篇:每当就造句2年级上册简单【文案29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