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经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1、A.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本句用来形容现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的情景,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漫不经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同: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3、异:“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义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独断专行”和“一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
4、B.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逐渐地销声匿迹。
5、2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易误解为:初学。
6、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异:“彬彬有礼”偏重在对人有礼貌;“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不仅形容人举止文雅,而且可以形容人的气质。(漫不经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8、视若无睹、漠不关心、魂不守舍、满不在乎、掉以轻心、熟视无睹、心神恍惚、心不在焉、麻痹大意、东风吹马耳、心神不属、视而不见、不以为意、漫不经意、无所用心。
9、A.无论学习哪一门知识,都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10、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11、同时,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以不断强化积累。
12、视而不见: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
13、2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易误解为:一气呵成。
14、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15、D、昨天去张家界游玩,我们浮光掠影地看了个够,还在农家乐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16、B.这天气周而复始:昨天还骄阳似火、热浪扑人,今天就大雨倾盆、寒意逼人。
17、异:“厚颜无耻”偏重在脸皮厚,“恬不知耻”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18、20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易误解为:大自然的精巧。
19、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20、D.电影《湄公河行动》在各地上映时,票房居高不下,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21、敦品励学整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供大家复习。
22、无微不至: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褒义词。
23、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 骂,我们 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当面叫他“八癞子”。
24、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25、20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易误解为:怒目而视或目光炯炯有神。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7、条分缕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形容分析得有条理,很细致。
28、毕其功于一役:比喻做一次就结束战斗,一次性解决问题。
29、他漫不经心的散着步,突然发现前面有个似曾相识的年轻姑娘。
30、1分道扬镳: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或者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31、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含轻蔑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32、D.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3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34、D、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赏心悦目,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35、异:“乘人之危”重在别人遭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落井下石”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36、C.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早晨说昨晚在书店里看书,下午又说昨晚在琴行练钢琴”是自相矛盾的说法,用“自圆其说”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37、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38、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3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40、20逆水行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易误解为:前进缓慢。
41、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
42、关联词语,一般都是成对搭配使用,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
43、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定语、状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44、(示例):朱润身的呼吸有点急促,但脸上依然保持着~的样子。出自现代茅盾《多角关系》
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46、B.妙手偶得:指文学修养很高的人,由于偶发灵感而写出的佳句、佳作。使用正确;
47、如虎添翼:“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48、A.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或尝试,受到冷落。此处用于形容人类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危险的态度,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49、安分(fèn)守已&循(xún)规蹈矩(jǔ)
50、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51、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52、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53、异:勾销,全部取消,不再计较;抹杀,涂抹掉,表示全盘否定。
54、C.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55、2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易误解为:量力而行。
56、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57、异:“目光如豆”偏重在“小”,强调看不到全局;“鼠目寸光”偏重在“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58、异:“忐忑不安”侧重指心神不定,表示心理状态;“惴惴不安”侧重指因害怕或发愁而神情不安定。“忐忑不安”通常只表心理状态;“惴惴不安”既指内心活动,又指外在表现。
59、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60、A.骇人听闻:指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怕。形容“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合适。使用正确;
61、2屠门大嚼: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易误解为:大吃大喝。
62、(3)词语或成语在句子中的使用:注意结合语境分析。
63、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64、承接关系: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前后承接,不能颠倒。例:“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支缝衣针,烧红了,弯成鱼钩。”这种句子一般不用关联词语,有时会用上“于是”“先……再……后……”。
65、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66、C.三戒张冠李戴。如: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技压群芳”中的“芳”是敬辞,指人时专指女性,可见只能用以指女子的技艺超过同性其他人,可改为“力挫群雄”。)
67、2门可罗雀:门口可以张网捕捉鸟雀。后用来形容门庭冷落。易误解为:门庭若市。
68、(反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小心翼翼
69、(近义词)视若无睹、漠不关心、魂不守舍、满不在乎、掉以轻心、熟视无睹、心神恍惚、心不在焉、麻痹大意、东风吹马耳、心神不属、视而不见、不以为意、漫不经意、无所用心
70、D、挑起岛屿争端、参拜战争罪犯、扩张军事实力,充分暴露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贪婪野蛮的军国主义本性。
7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72、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73、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74、D.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也比喻事物复杂、变化迅速。本句用来形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对象误用,使用不恰当;
75、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在此形容公司的人不把没有完成公司计划放在心上,使用有误;应使用“不以为意”一词;
76、近义词:漠不关心(mòbùguānxīn)
77、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78、B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79、异:风生,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于平时说话;自若,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淡定。
80、异:“掩耳盗铃”常用于以欺骗自己为主的情况,具有形象性;“自欺欺人”常用于以欺骗别人为主的情况,具有概括性。
81、C、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82、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3、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84、10别开生面: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85、C.他妈妈一进来,我们全寝室的人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