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出自论语的成语故事【文案57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1 15:2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出自论语的成语故事

1、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举直错枉出自《为政》:“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3)在原句词语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字而构成成语。

3、(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5、(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6、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传,成传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

7、(出自):《论语·公冶长》:“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8、《论语》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1)不亦乐乎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周而不比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其实,“贤”与“不贤”这两种人,为我们朝不同的方向打开了两道门,而“思齐”和“自省”,则是我们自身不断进步的动力。唐太宗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知人善任,举用贤良,能够从贤者身上汲取优点。他有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以铜镜自照,可以整理好衣帽;以历史为镜子,可以从中看清楚朝代兴衰的缘由;把别人当成镜子,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优劣得失。



10、(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11、(2)将原句中的虚字和不影响意义的实字删减而成的成语。如:节用爱人出自《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13、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14、(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15、(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16、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17、(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18、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9、(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20、(出处)“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21、(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22、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23、(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4、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26、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7、(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28、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2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关于论语的四字成语〖哀而不伤〗成语典故: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哀矜勿喜〗成语典故: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论语·子张》〖爱礼存羊〗成语典故: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安老怀少〗成语典故: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爱素好古〗成语典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春秋·楚·李耳《老子》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爱之欲其生〗成语典故: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成语典故: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不安小成〗成语典故:据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进.……便是不安于小成也.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必不得已〗成语典故: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论语·颜渊》〖半部论语〗成语典故: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成语典故: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北辰星拱〗成语典故: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不耻下问〗成语典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不得其门而入〗成语典故: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不得其死〗成语典故: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不悱不发〗成语典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成语典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卑宫菲食〗成语典故: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语出《论语·泰伯》〖不改其乐〗成语典故: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患寡而患不均〗成语典故: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暴虎冯河〗成语典故: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莫知其他.《诗经·小雅·小旻》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不惑之年〗成语典故:《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不教而杀〗成语典故: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不咎既往〗成语典故: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不堪其忧〗成语典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也》〖不磷不缁〗成语典故: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语出《论语·阳货》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不念旧恶〗成语典故: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表里如一〗成语典故:首尾周密,表里一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朱子全书·论语》〖伯牛之疾〗成语典故: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百里之命〗成语典故: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屏气不息〗成语典故:屏气似不息者.春秋·鲁·孔丘《论语·乡d》〖不弃故旧〗成语典故: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不求备于一人.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屏气凝神〗成语典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论语·乡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屏气敛息〗成语典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论语·乡d》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博施济众〗成语典故: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论语·雍也》〖屏声息气〗成语典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论语·乡d》〖饱食终日〗成语典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成语典故: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不忘久要〗成语典故: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博文约礼〗成语典故: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博学多识〗成语典故: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博学笃志〗成语典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不相为谋〗成语典故: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不亦乐乎〗成语典故:有朋自远方来,。求一个四个字成语带孟轲两个字的成语字典里没有这样的成语。

30、(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31、如:见义勇为出自《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改“无勇”为“勇”,“不为”为“为”。

32、(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33、(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34、(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35、(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36、(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7、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眼色”是“脸色”中应关注的重点。它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38、(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39、(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0、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41、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42、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43、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44、(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45、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46、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47、(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48、(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49、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50、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51、(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52、(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53、 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有很多,意在告诫别人稳重行事。

54、(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55、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56、(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上一篇:言出必行打一字谜语【文案23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