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语录
1、人死后为何要停尸七日,神医扁鹊告诉你真相!
2、即使是坏的敌人,也不能像自己毫无防御的内心般伤害自己,然而一旦心灵被操纵了,即使是父母或任何亲人也不能帮你。
3、“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4、10生活太累,如何轻松?佛曰: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小半源于欲望与攀比。
5、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而不是"如果那样,就不会这样了"。生命中,我们经历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6、.昨天与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佛曰: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7、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大的幸福。
8、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9、今生相遇,便是有缘。 若是无缘,擦肩释然。
10、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
11、这句诗出自释迦牟尼,意思是如果两个人没有相欠就不会遇见。
12、佛教说赌博有什么因果报应?因果报应都是谁给报应的?
13、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郎中天。印光法师《了凡四训序》
14、 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15、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16、这是如此简单。当生命中有些事情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这是为什么,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好是放下并持续前进。
17、 古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因为他的境界、气派胸襟与众不同。这种不同的境界从那里来呢?从实相般若而来,是道体上所产生的,自然而来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18、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19、清华学霸跌破底线,竟让“三个和尚”杀生卖鱼!这次,佛教界集体怒了!
20、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良眼前的一个情况。
21、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轮回,无有穷尽。
22、永远不要从别人嘴里去认识另一个人!建议所有人看看!
23、 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24、穷时,要少在家里,多在外面;富时,要多在家里,少在外面。穷时,钱要花给别人;富时,钱要花给自己。穷时,不要计较,对别人要好;富时,要学着让别人对自己好。穷时,花钱给别人看;富时,花钱别给别人看。穷时,要把自己贡献出去,尽量让别人利用;富时,要把自己藏好,别让人随便利用!
25、门是双向的,推门者常将对方碰得鼻青脸肿;拉门者方便了自己和别人。开着的门,人们毫无兴趣;紧闭的门,人们浮想联翩;半开的门,易勾起人们的窥视欲。大人关上门才觉得安全;儿童打开门才不会害怕。心灵也有一扇门,关闭它,只有孤独相伴;只有打开它,放精彩走进来,才能让自己走出去。
26、好色邪淫之人,这十件事,没有一件能如你的愿!
27、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么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尘。
28、老子;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29、有福德的人,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光明;通过赞美他人的功德来让自己的福德更加圆满;通过观照自心来让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更加发挥。缺福德的人,常常观察别人的缺点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污染;常常谈论他人的是非来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常常评判别人的对错来惩罚自己使自己倍受折磨。
30、分为五个时期: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
31、这个经文重要,真真实实给我们说明白,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确确实实凡夫本具,但是我们妄心念念生灭,所以它不是凡夫境界,凡夫行不到处。
32、不论恐惧源自何处,它总是来自愚人而非智者。
33、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的人生,只有建立在道德原则的基石上,才能焕发它的光彩;而不变的原则,又必然要在多变的生活中随缘磨砺,才能成就它的稳固。随缘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能够从不经过逆缘的苦痛,而圆满完成随缘的学习。因为随缘,所以慈悲,真正随缘的人生,定是一个美满的人生。
34、凡事都要留个余地,越是愤怒的时候,越是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既伤人又伤己。佛经上说:“瞋火能烧功德林”。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言语,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与功德。待人谦逊些,包容些,不骄矜,不恃宠,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35、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36、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