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
2、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小学生质疑“鹬蚌相争”,要鼓励更要精准解释
5、 任务出示:小组合作找出互不相让的句子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读一读,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鹬蚌相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
7、-“评论之星”激战正酣湖南师大王齐拔得头筹-
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就是出自这则寓言故事,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今天这篇寓言也告诉人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9、师:都让第三方得了利益,对吗?好,掌声给他。你看,两个人相争,后谁都没有获胜,却让第三方获得了后的胜利,这就是“千人一面”,不同的故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回忆一下他是怎么介绍的,他先说的是,我找到的哪几个寓言,第一个寓言讲了什么?第二个寓言讲了什么?这两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的道理。现在你们小组内按照这样的方式互相说一说。
10、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11、李娟告诉他,《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的是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
12、我担心秦国强大的为渔夫的。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的了。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
13、师:滥竽充数好像还不太像自欺欺人,他有点像什么?主动地去欺骗别人,稍有一点不同,但确实是很像的,谢谢你。还有没有找到其他不同的?
14、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概括文章内容。(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请学生说一说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提高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15、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为了利益两方面鹬蚌相争,结果后却被第三方拿走了好处。
16、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切勿鹬蚌相争,免得四分五裂。
17、师:你们好像读完了,知道故事,也知道道理了。那还有没有别的学习办法呢?当然有。付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学习方法。(板书:重读)
18、“这个学生的质疑是很好的,课本里的故事是从《战国策》里出来的,古文就是这么记载的,我们暂时不会更改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刘江华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19、作为皮克斯的新一代动画片人,AlanBarillaro在维尔市的皮克斯片厂附近的海滩跑步时,发现许多鸟在海面捕食却不会碰到浪,于是产生了传作灵感。
20、处理事情要注意外部的情况,否则,只顾与对手争强好胜,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21、(课文点评)《矛与盾》出自《韩非子》,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
22、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鱼的人走了过来。那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23、生:我找到了河蚌相争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4、师:掌声送给他,你们看,寓言故事的题目——
25、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书读好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要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第一是读,第二读,第三还是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读中感知,大致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境界。
26、师:那你有什么方法吗?不把门堵上不把窗堵上,还能保护自己的财物,用正当的方式。
27、战国时候,秦国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摩擦。
28、理解“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的意思,反复朗读对话,体会情景。(抓课文关键词“威胁”和“毫不示弱”两个词,先是对两个词的理解,教给了孩子们换词语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又提到课文中理解词语,找到相关对话,让学生读,并找到他们话中能体现“威胁”和“毫不示弱”这两个词的意思的两个词,之后就展开对课文内容的反复朗读感悟,这样的层层递进的方法既降低了孩子们学习的难度,又让孩子们轻松的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自然走入文本对话中来。)
29、“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近日,李娟回到重庆垫江老家,受到来自侄儿的“灵魂考问”。李娟查了资料,自己也无法解释,后把这个“考问”发到了朋友圈。(6月25日《重庆晨报》)
30、师:是的,这个用处就是让我们接收到信息,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掌声给她。把这些能够听到的、能够看到的、能够感受到的事物都给挡住了,他们的结果怎么样?别急,我们刚才说了重读,对吗?我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遍,看看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31、(示例):肃清日寇吾侪事,鹬蚌相争笑列侯。
32、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寓言有很大的兴趣,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我想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活力,就要通过不同方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33、师:既然你们已经这么了解得这么好了,那么是不是这本书我们不用讲了?
34、生:主人公都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35、师:付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再读寓言故事,都会有新的感触。同学们,其实像这样的“千人一面”——不同的故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的,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出示目录)除了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还有堵门防盗,书里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可能是两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也有可能是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道理。你先找找看,看你能不能够找得到,开始,再一次重读。
36、师:这个就是“堵门防妈”,(生笑)你觉得他妈妈知不知道,其实你们在里面做一些不太好的事儿。(知道)这就是自欺欺人。做这些事的人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先说说刚才掩耳关铃,你弟弟后来怎么样了?
37、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啄它的肉,河蚌闭拢并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
38、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
39、生:我找到了梁上君子和堵门防盗,这两个故事不是相同的意思,而是相对的。
40、于是,她仔细看了侄儿的课本,“是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41、水果采摘 | 坐月子禁忌 | 吃肉减肥 | 挑酸奶 |母乳喂养
42、 这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夹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阐明了一个深刻道理:双方争持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
43、(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44、把学生的回答连词成句(你们啊,太傻了!只知道争来争去,后让他人得利,不懂得互相谦让,后两败俱伤,以后要少争多让。)
45、乃止。鹬蚌相争(又称:蚌鹬相争),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一般与“渔翁得利”连用,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意思是鹬和蚌争斗对抗,僵持不下,使过路的渔翁捡了便宜,比喻前两方争斗使第三方得利。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
46、师:揍人是不好的,但是确实是一个不好的结果,而且妈妈很气愤,你以为你关掉了,我就不知道吗?你觉得在课上小声说话,一手“障”嘴的,你觉得那个同学的结果会怎么样?
47、上周末,李娟回到垫江老家,正在和家人拉家常的她,突然被侄儿黄圣凯拉到一边问问题。侄儿黄圣凯今年11岁,目前在垫江县文化路小学读五年级。
48、师:他们是盲目的相信吗?自欺的时候他是真的不知道吗?再想想看。
49、师:假如这个就是我们的门,拿一个长长的竹竿,怎么横着拿?(师动作示范)怎么竖着拿,立着拿也过不去,你觉得怎么能过去?(师动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