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真实原因
1、人们公认:介子推品质高贵,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施恩不图报”的榜样和典型。然而我觉得,这件事并不能这样看,这样看太肤浅了。
2、文化交流|举办活动|宣传表彰|传统文化培训|研学旅游|影视策划及制作|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信息咨询
3、这些见于《左传》的晋国田猎活动的记载应当是真实可信的。而其中提到的“绵上”之地,正是介子推归隐之地,也是晋国进行田猎活动的重要场所。而“绵上”之地,无可置疑是在今天的绵山一带。
4、“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5、这就是人情事理。据此,我以为介休绵山不可能成为介子推的隐地和殉地。理由如下:
6、关键时刻介子推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熬成肉汤喂给重耳,救活了他的性命,支撑着重耳到达了安全地点,之后介子推陪着重耳在异国他乡流浪了数十年的时间才重回晋国,并且帮助重耳夺得了王位,重耳继位之后,对于陪伴自己的仆人都进行了封赏,但介子推却拒绝接受,带着自己的母亲躲到了深山之中,介子推认为,自己是重耳的仆人,为他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不能接受封赏。
7、然而不仅仅没有讨到吃的东西,反倒被人戏谑了一番,就在重耳饿的几乎快要晕厥之际,是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下来,混着山里面采摘的野菜,给重耳熬了个汤,重耳这才活了过来。(晋文公烧死介子推的真实原因)。
8、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9、 据《韩诗外传》记载,介子推是晋文公姬重耳当公子时的家臣。当年姬公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娶的骊姬生了个儿子叫奚齐,这骊姬想立亲儿子为太子,就陷害原太子申生,致使申生被父亲逼迫自尽,重耳与晋另一公子夷吾为保命,分别带领一群家臣走上了亡命之途,史称“骊姬之乱”,介子推就是跟着重耳公子逃亡的家臣之一。
10、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晋文公本人恰恰是一位对于田猎活动痴迷的君主,许多早期文献如刘向《新序》、应劭《风俗通义》等著作都记载了晋文公田猎的活动,其中《新序》一书就保留了多种晋文公田猎的条目内容,如“晋文公出猎章”、“晋文公出田章”、“晋文公逐麋而失之章”、“晋文公田于虢章”等。可见,这种记载并非空穴来风,不足为据,其中“晋文公出猎章”记云:
11、《史记·晋世家》:介子推的从人打抱不平,在王宫门悬了一封书信:“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吕氏春秋》说这诗是介子推作:“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12、谁让姑娘更加美丽?什么使您的双腿显得修长?谁创造了如此尤物?什么让女子为之痴狂?那就是一双美丽的高跟鞋,世上女子不管身高多少,不管容貌如何,不论富贵贫穷,不论学识高低,也许可能没有平跟鞋,但是,鞋柜里少都会有几双高跟鞋,这是姑娘们的爱。那么,究竟是谁发明了高跟鞋呢?
13、身为晋国公子的重耳早年在外流亡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致使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骊姬之乱”。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在位期间十分偏宠来自骊戎的骊姬。这个骊姬也育有一子,所以她为了想要让自己儿子继任晋王之位便暗地陷害当时身为太子的申生。与此同时的,包括重耳在内的多位公子也一并遭到了陷害。在骊姬的挑拨离间之下太子以及重耳等人渐失晋献公信任,后太子自缢,重耳、夷吾两人则分别逃至蒲城与屈城。
14、车驾路过汾阳岭时,骊姬被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眼观所及,尽是山青水秀,麋翔鹿跑,猿嬉猴戏。骊姬正看得忘神,就听得远处传来一声声的呼喊:“行路之人快躲开——猛虎下山来了——”众人慌忙拥骊姬上车躲避。只见一绿衣女子就似从天而降一般,孤身一人出现在了前面的大道上,然后又一个箭步迎着老虎就冲了上去。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张牙舞爪地向她猛扑过来。就在老虎和她将要碰头的一刹那,绿衣女子蓦然间一个纵身弹跳,正好落在老虎背上。老虎还在愣神时,雨点般的拳头已经狠狠地连续击在了老虎的眼睛上、腮帮子上。霎时,鲜血溅洒得漫天飞舞。老虎吃疼,咆哮着在地上打了个滚,试图将绿衣女子摔下来。绿衣女子弹身跳下,揉身跃步,拳击脚踹,摁着瞎了眼的老虎又是一阵猛打。一个时辰的工夫,老虎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15、资料记载晋文公便亲带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希望介子推从没烧的一面出来。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
16、《庄子·盗跖》《楚辞·九章·惜往日》《韩非子·用人》《吕氏春秋·介立(一作“立意”)》均有相关记述。
17、但是当时的国君还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晋文公,为了避免遭到骊妃的迫害,于是他和另一个兄弟远远地逃出了自己的国家。在逃难的路上,他身边的臣子越来越少,但是依旧还是有少数的几个还愿意跟随在他的身边,其中有一个就是介子推。
18、四者,绵山面积大,空地多,烧不死人。绵山跟北方绝大多数山脉一样,由岩石构成,虽然可以植树造林,古时候的树木可能比现在多,但由岩石和其他地理因素构成的空地比比皆是,那都是人们避火的好去处。如果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曾经在绵山躲藏,那他必然会找到避难之处,何至于烧死?
19、厥后,晋文公晓得了,就去寻觅介之推,文公找人的方法很奇异,放火烧山,因为各人都说介之推是个逆子,依照人情世故,就算介之推不肯出山,不怕死,那末为了不损伤自己的母亲,也一定会背着母亲逃命的。
20、寒食节风俗的关键,就在于“禁火”与“忌火”。而纯粹用“火政说”与“天文星相说”来解释寒食节的起源,都难以获得满意的答案。如历代学者在解析“禁火说”及“改火说”的原因时,经常提及的一个说法,就是所谓“天文星相说”。笔者对此颇有怀疑。中国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相信人间火灾应有天文之兆,然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即便对于中国普通百姓而言,这种论断显然是过于玄奥了,超出了他们考虑与理解的范畴。因此,信奉人世间的“禁火”或“忌火”,是因为天相所致,这种说法对于有一定知识水准的士大夫而言有一些神秘的说服力,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未必有很强的说服力。普通百姓难以理解天上有一颗心星,代表“大火”,当心星运转到达某一处,预示着人间将有“火患”,所以,大家一齐来进行“禁火”及寒食。正如明人谢肇淛所云,这种“天文星相说”实在不高明,可谓“尤迂之迂也”。
21、优施急忙上前拦住:“女英雄请留步。我家郡主刚才见你打虎,十分钦佩,想带你同去晋都。到那里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才好建功立业啊,你不可辜负郡主的好意!”
22、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明了自己艰难的民族,明白恩惠的个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
23、故事的真实性。故事的依据是形成于故事发生后200年的左传及更后一些的文献。左传及其他文献虽然不是当时所记,但当时肯定有一些断简残篇、口述历史,结合流行开来的清明节、寒食节情境,这样形成的故事是基本可信的。有人质疑:介子推和他母亲对话谁听到的?我想介子推没有封赏归隐被焚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肯定有不少传闻,顺理成章,过于细节的问题不宜质疑,符合基本事实和情理就可以了。
24、天下固然有行迹高远而内心卑劣,形态清绝而神情污浊的人,像介子推这样的人就是。在朝廷有聚在一起争夺名誉的人,在市场有聚在一起争夺利益的人。在山的顶端、水的岸边,突然碰见像介子推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突然感到高兴呢?怨恨的心在里面积聚,那么森林与山脚未必不是幽禁拘留的渔网,山涧小溪的水流声未必不是愤恨激烈的声音,我没有发现这些地方要胜过其他地方。
25、介子推封赏遗漏,不能说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从与母亲的对话,从邻居发布的公开信可以看出一些。承认有想法,这样的人物形象会真实些。
26、在寒食节起源问题上,一个细节问题是为明确的,即介子推是被晋文公引燃的山火或森林大火所烧死的。在有关介子推事迹记载中,被“燔(音凡)死”情节是被经常提及的。这也正是人们后来不忍用明火烧煮食物,进而推行寒食风俗的直接原因。如果介子推不是被烧死的,那么,恐怕也就没有“改火”、“禁火”以及“寒食”的结果了。
27、“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重耳终能返回晋国,成为日后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28、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29、而且就一直隐居到去世,后来重耳再去派人寻找介子推的时候,无奈故人已去,就把绵上作为他的祭田,
30、有一本成书年代不详,作者不详,专门记载晋国历史的书《晋史乘》中记载介子推:“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山宜出,及焚山,遂不出而焚死。”此书倒是记载了介子推被烧死,但《晋史乘》真伪难辨,不足采信。
31、难以否认,介子推焚死故事对于上古时代畋猎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成书于西汉的《淮南子》对于畋猎活动的记述,就突出了更多的禁忌。如《主术训》称:“……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根据淮南子记载,晋文公与其臣下对于“焚林”问题有过专门的讨论:
32、清明节培养人们面对生死达观的心态。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是人之常情。清明节从悲到乐的节日过程,是人们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启迪人们更达观地对待生死,舒缓面对生死的紧张心理。
33、 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向田夫乞讨,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重耳快饿晕了,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煮成汤给重耳吃。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34、早年的重耳因为遭到了父亲晋献公,兄弟晋惠公的追杀,经常过着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日子。有一天,重耳逃到了卫国,当时有一个叫做里凫须的人偷光了重耳所有的粮食,重耳因为没有了食物来源,饥寒交迫,不得不向农夫百姓们乞讨。
35、 当初封赏的时候没介子推,介之推退隐的时候也没问,为何后来就想起来呢?因为那首诗-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36、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受程朱理学束缚,妇女缠脚,因此妇女木屐就退出历史。至于明代的官靴,现在我们看到的戏台上的“厚底官靴”都是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真实的官靴并不高。而清代满族旗人所穿花盆底“高跟鞋”,是满族的民族特色,也是为了使旗袍不落地,身材显得高挑,高出的是中间鞋底,鞋子并没有展现出来,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高跟鞋。
37、庄子的《庄子盗跖》说:“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庄子算是早记载介子推割肉奉君和烧山而死的事了,他说晋文公忘恩负义,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于是愤怒的离开了,后介子推抱着树被烧死了。《庄子》是一本寓言故事书,借寓言阐述道家要旨,是不能当历史书看的,历史参考价值不高,所以,不足采证。
38、虽然“介子推割肉救晋文公,后来被大火烧死”这件事是虚构的,不是清明节的来历,但清明节的来历离不开“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然而,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好像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没有对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
39、虽然如此,盗跖的风范不能使后人迷误,而伯夷的风范反而可以使后人迷误。一般人的感情是,如果讨厌它必定会戒除它,那些沉溺其中而不知错误的人,是因为都被自己所仰慕的人改变。介子推责备各位大臣贪恋功劳,他的话未必是错的,他的话的出发点却是错误的。假使晋文公给他厚禄,介子推把这话作为推辞俸禄的话,虽然不是很合理,他还不失为狷介的人。介子推的话不是在俸禄颁发之前,而是等到自己没有得到俸禄的时候才说的。我本来就怀疑介子推不是立足于道理,而是立足于怨恨。
40、汾阳岭脚下正对着北赵村,有依山建筑的一个寺庙,老乡们都叫它“洞儿庙”。“洞儿庙”大名叫汾阴洞,这体现在其山门上用三块方形巨砖镌刻的3个楷书大字“汾阴洞”上。字迹笔体古朴,苍劲有力,显露出了一方名刹的峥嵘风范。整体庙院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为洞式殿宇,上为阁楼形式,布局奇特,简约而不失辉煌,破旧而不失肃穆。
41、丑姑姑听优施说得在理,在征得骊姬同意后,回店收拾了一下行李,随同骊姬一行前往山下晋都故绛。
42、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43、居争夺奔竞之中,而见旷逸高世之举。嚣尘滞虑一扫而空,心开目明,顿还旧观。暑风旱雨不足以喻其快也,渴浆饥炙不足以喻其美也,沂浴雩游不足以喻其清也。
44、此说不无道理,但我忽然又想起汾阴洞的庙会日是清明节这一天,原襄汾县文联主席曹文敏先生曾在《临汾景观文化汾城古十六景》一书中提到,山下汾阴洞每年逢会祭祀的就是介子推,离此仅10余里的张坦“二月二”龙抬头庙会祭祀的则是介子推“割股奉君”。再联想到清雍正三年《太平县志》载,介子推被烧死后,晋文公痛不欲生,遂令在介子推葬身处东面不远山脚下盖了一座庙宇,内塑介子推金身,享受老百姓四季香火。我方恍然大悟,这个我曾在少年时在它面前走过几十次却始终无缘识得庐山真面目的“洞儿庙”其实应该就是2700年前晋文公下令建造的介公庙。
45、然而,古人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滥用火种、擅兴山林之火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经学家郑玄就曾指出:“火田为燎,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宁有能灭息之者?”因此,先秦时期也开始出现了相关“火禁”的制度及立法,对于用火的时间及地点进行了种种规定与限制。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古代文献中的所谓“禁火”,更多地是指“火田之禁”。如清代学者方苞对于先秦时期的火禁制度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46、这时候有个大臣给重耳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是放火烧山,
47、生态语文第84期(画说语文)哦,菲律宾!(上)
48、如前文所述,学者们在追述“改火”与“禁火”制度时,似乎直接与人们日常生活用火问题相关,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先秦时期的“火禁”制度,正是与“火田”及田猎制度相关,而非一般的民间生活用火问题。如宋人陈祥道在《礼书》中对于先秦时期的“火田”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说明:
49、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赏赐,带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中,重耳派人上山去请介子推下山享受荣华富贵,介子推明确拒绝。
50、重耳烧死介子推到底是意外,还是故意?不得而知。但更多的人相信第二种说法。这样看来,做帝王的恩人可真是倒倒霉,倒像是惹上了麻烦,左右都不讨好,就算你功成身退,躲得远远的,也不一定是安全的。#人文#
51、重耳、夷吾两人的不告而别进一步加深了晋献公对他们的不信任,于是晋献公开始派兵讨伐,重耳因此只能逃离出晋国。待晋献公逝世之后,骊姬如愿将自己儿子奚齐扶上王位,但是奚齐没多久便遭人刺死。这个时期重耳本来有机会回国继位,但是他因“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礼侍丧”而拒绝了这个机会,晋国王位因此落入夷吾手中。而夷吾即位之后因对重耳心怀忌惮而派人追杀他,重耳因此四处流亡。
52、疑点归疑点,但无论如何,此节跨越两千年的风雨和历史,流传至今,与我们相逢,已经表示出人民的坚守与传承,也显示出介子推精神本身的强大。
53、检验之前,必须把几个情况说清楚,这是我们检验事物发生的根据和基础。
54、所以,说清明节是“我们的节日”并无过错,批评者也大抵是不了解清明节文化的。
55、介子推跟随重耳一行流亡十九年,流传下来“割股奉君”的美谈,重耳一把火却让故事变的扑朔迷离……
56、 D.此文文笔生动,分析透彻。尤其是作者不囿于以往对历史人物的定论,发前人之所未发,体现了作者独立思考的精神,对读者极具启发意义。
57、介子推功成身退,品德高于同事。但并非过于清高自负,不想做官,而是不愿意与一些看不惯的人为伍。
58、但是没想到后来重耳复国成功之后,就把这茬给忘了。他论功封赏群臣的时候,正好是介子推不在朝中,因而所有的有功之臣都受到了应有的封赏,唯独落下了介子推。
59、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避难奔狄,一帮人历尽了艰难困苦,吃了不少苦头。此后,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辗转周折,备历艰难险阻。有一次,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也成就了他的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
60、然而这里又有一个疑问,介子推明明已经功成身退了,为什么他还是被烧死?没能得到像范蠡那样的好结果呢?
61、在笔者看来,以上所引,不属于史书者便是文人记述。这些记载,不外两个来源,一是人民记忆,二是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属于官方,人民记忆来自民间。古代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生活情形,主要留在人民记忆之中。越是跟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和对人民有大功有大德的人,人民记忆越牢靠。人民记忆会走样,那是人们在口耳相传中发生的变异,这种变异不可避免,但基本情节和主旨不会改变。各书记载大同小异,说明各有来源,不是转引,更不是凭己意解读,这反而有力地证明,它们是真实可信的。
62、2700年的风风雨雨,其间经历了数次天翻地覆的大地震,甚至连偌大的晋都故绛都变成了一座空无一物只在传说中存在的赵康古城,一个小小的庙宇又何能幸免于难?一次次天灾人祸使得介公庙面目全非,后人们就在儒佛道三教的巨大影响下,把他们自身利益的诉求完全寄托于各路神仙的泥塑金身上。原来的介子推痕迹也由此变得踪迹皆无,只有那千年不变的清明节庙会风俗以改头换面的形式断断续续地绵延到了今天。
63、写清明的诗数不胜数,宋代黄庭坚的一首《清明》诗:“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中就化用了介子推的故事。
64、骊姬说:“既然如此,不如跟我走罢,我是骊戎国郡主,来晋国和亲。我可保你享受荣华富贵。”
65、等到大火熄灭,重耳派人上山找到介子推,他们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站得直挺挺的死去了。
66、3年后,刘邦战胜项羽,创立了西汉王朝,丁公找到刘邦,讨要封赏。可是,刘邦却杀了丁公,理由是,丁公当年放走他,就是对项羽的不忠,不忠的人,不能要。这个理由是不是很混账?人家要是忠于项羽,你早就没命了,可见刘邦这样的人,你就算救过他的命,你也千万别想着他报恩。
67、阿铁老师清明去扫墓,举头看,但见三五喜鹤飞于树梢。远处青山逶迤,似长龙盘卧山上。风水先生说这里大吉。为老墓祭扫的人说说笑笑,为新墓祭扫的人哭哭啼啼。令人不禁想起宋代诗人高卿菊的《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68、以上种种,从皇帝行踪,到文人记载,再到民间叙事,地方风俗习惯,在在说明,介子推的隐地和殉地在万荣。
69、上述可知,汉代至少有三位皇帝明确知道介子推的隐地和殉地在汾阴(今万荣)介山,而且都曾经亲自到过介山。我们可以不相信别的说法,这三位汉代皇帝的行事总应该相信吧——他们不会走错庙门。
70、清正廉明。人们加以引申后,介子推精神还包括他所希冀的清正廉明。
71、介子推是重耳的仆人,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当时关于王位的竞争激烈,晋献公一怒之下将几个儿子全部流放,重耳是其中一位。由于当时出行的匆忙,重耳只携带了一点干粮和盘缠,很快便弹尽粮绝,几个人饥寒交迫,重耳之前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从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几天下来已经饿得神志不清,有性命之忧。
72、民间传说,丑姑姑生得面青发红,豹头环眼,身高七尺,力大无穷,声大如雷,行走如风。她母亲生她时怀胎13个月,落地哭了一声就把母亲吓得昏死过去。父亲认为家住偏僻山村,中了邪气,就把她抛到了汾阳岭的一个山沟里。奇的是,在荒山之内,她竟然没有饿死,也没有被野兽吃掉。直到那日云光大师从此路过,听见哭声,才把她抱起来。云光大师见女娃生得虽然丑陋,却透着一股非凡的英气,心想,天生奇人,必有奇用,于是就抱回深山古刹,精心抚养,并教她习武练功。一晃十几年过去,丑女长大成人并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深山里的那些肆虐逞威的豺狼虎豹,多半死在了她的拳头下。后来,丑姑姑听说汾阳岭经常有野兽出没伤人的事件发生,就和师傅商量后,在岭上开了一间酒店,专门保护行人过往。
73、据《庄子》与《楚辞》中的记述,介子推是一位忠诚的勇士,在和重耳流落的时候,为求活命将自己大腿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成为国君之后为了感谢介子推,想要给他封赏。
74、介子推鄙视其他人的故作姿态、实为讨赏,于是主动远离他们自求清高。
75、清明作为节气的命名、清明作为祭扫的节日可能在介子推故事之后,但清明前后,祭祀扫墓、出门踏青的民俗肯定之前已经存在多年了。
76、其实,如果晋文公不去找介子推,又或者不采用烧山的方式,介子推的结局都会比较。所以,这是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