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名句赏析
1、B.颔联紧承首联,把军中用具“刁斗”写进诗中,富于实感地表现了军营中的生活情景,“出”写点明了行军的方向。
2、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
3、麴生③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送别诗名句赏析)。
4、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5、C.颈联实写诗人“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
6、B.颔联是说,朋友此去赴任本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规劝朋友不必为政务辛劳而叹息。(送别诗名句赏析)。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8、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9、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1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1、此地一为别,孤蓬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2、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13、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14、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15、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6、后因宰相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
17、(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8、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19、B.颔联两句紧承“秋风”,写景兼写人。秋高气爽,孤雁远飞;江海辽阔,片帆迟迟,表现出行者的孤单和依依惜别之情。
20、久而久之,长亭成了友人、亲人间的送别之地。
21、(2)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2、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篙街行。陈亮《水调歌头》
23、E.本词上片抒离别情,含蓄婉转;下片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情感深沉。
24、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5、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2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7、(5)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28、前两句布景。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
29、C.下阙前三句阔大而凄凉的景象与上阙中“叠鼓清笳”的欢乐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30、D.“旌旗上垄迟”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还边军队人数之多和行军迟缓。
3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2、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33、翻译: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34、(2)《明诗别裁集》评价这首诗体现了“雄浑沉雄”的诗风,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这一风格进行赏析。
35、赏析:此诗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36、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者:清风厌倦漂泊-举人四级11-3020:09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37、一身从远使,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38、(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39、(2)本诗的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40、无端更借樵风送。——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