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
1、师:我们还常常说“不期而遇”。刚才我们组的词中,除过“期待”,“日期”“星期”“长期”都与一个意思有关系,。
2、师:讲得很好,这两个同学在讲的时候注意了一些词的意思。“期”是“约定”的意思,现在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有“期望”“希望”的意思。还有“日中”,这里的“日中”是不是现在,九点多?
3、⑺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
4、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课文,题目中有个很重要的字。(教师写“期”。)一起读。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5)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6)?”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9)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⑥[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7、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赏析《陈太丘与友期》的精炼语言,体现在文章的始终。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8、师:元方这句话,不卑不亢,即保全了父亲的名声,又称赞了对方的功绩,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会说话。这句话,正是陈家家风“礼”和“孝”的体现。
9、师:如果我们设想一下,陈太丘一直等下去,等到朋友来了再走,会出现什么后果?
10、师:后半部分写得详细,有一段对话,大家要注意读出人物的角色和状态,他们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话呢。男生读元方,女生读友人。(男女分角色读)
11、生:元方应该是失礼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元方就不应该那样做了。
12、师: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体现其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通过《咏雪》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东晋谢家家风,那就是——
13、 东汉陈家,是一个才德兼具的家庭,不仅陈太丘父子三人名动当时,元方和季方的儿子,也很出色,陈家可谓满门才俊。好的家风,孕育了优秀的后代;优秀的后代,能够传承并且发扬好的家风。如果每一个家族的家风,都如谢家和陈家一样,那么,整个国家就必然昌盛文明。正所谓“家是天下之本”。
1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
1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师:《世说新语》在九年级作为名著来读,有这样一段话:“《世说新语》语言极为简练传神,每则故事长不过百余字,短则寥寥十数言,而名士们的言论风采,跃然纸上,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上至汉朝,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那些名士们的风采。陈元方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中有八则,很多故事大家应该听过,比如“互不相师”,元方十一岁拜见袁绍……
17、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友人“对子骂父”的行为,是极其粗鲁无礼和不可原谅的。孟子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现在,你能够原谅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了吗?
18、生:他可能是没有看见“期日中”三个字,只看到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几个字。
19、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20、师:那么,文中陈太丘和陈元方的言行,合乎方正的标准,即他们家风所信奉的“信”和“礼”吗?请深入思考,然后自由发表看法。
21、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2、 学习了敬辞与谦辞后,小辉同学特别感兴趣,并尝试在续写《陈太丘友致太丘书》中使用。下面短文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3、“委”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
24、师:陈太丘与友人的故事讲完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有出场……
25、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26、师:我觉得,你们可能把这个都背下了。老师现在不提示,你们直接问答。(学生读。)
27、⑴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对方亲属的尊敬。如:令尊(尊称对方父亲),令堂(尊称对方母亲),令郎(尊称对方儿子),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28、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生齐读)
29、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
30、(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1、译: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32、生:陈太丘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了朋友的失信,一直等到了中午过后才走。
3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4、师:你说我们要学会聪明应对他人,要有理有据。
35、 元方的回答,不卑不亢,即保全了父亲的名声,又称赞了对方的功绩,正是陈家家风“礼”和“孝”的体现。
36、《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