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文案7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05 16:06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1、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堪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列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为加速前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进程,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是这本书,才真正的让西方欧洲国家认识了索尔仁尼琴;

3、这些朴素而浅显的道理指引我,去辨清天堂、人间和地狱的区别,去怀着复杂的心情阅读《古拉格群岛》。诡异的历史,每一页都像昨天的备忘,都像是今天的日记,都像是未来的倒影,让我始终不敢心存侥幸!

4、 《长夜行》(又名《茫茫黑夜漫游》)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 de Louis-Ferdinand Céline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 上海译文2011年5月出版 沈志明 译

5、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红轮(第二卷全三册)》,

6、前期成就较高,早期创作有较高的艺术性。他的才华在早期的两部小说中表现较为充分。索尔仁尼琴以其檄文似的小说触及了敏感的政治问题,试图揭开一页沉重的历史。(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7、那么是否可以把《红轮》归类于历史书籍呢?虽然据索翁自己所说,书中"所有出场的历史人物,均冠其真实的姓名,并采用其生平业绩的全部准确具体细节,对历史人物概述的章节及其叙述大事件的段落,无一不是坚持与严格的事实为根据"。但是作者企图复原的真实的时空关系和历史讲述,也并不等于说它就是一套历史研究的大部头专着,若从历史学的方法论上看,《红轮》对整个俄国20世纪历史上重大的事件不同解说没有辨析,不涉及任何不同的观点,也没有引文注释、没有档案来源、参考文献,没有考证、分析、论证、总结之类的常规研究套路,完全像是索尔仁尼琴对俄国历史的"个人叙事"。令很多读者纳闷的是,到底应该如何读这部作品呢?把它作为历史来读还是作为小说来读?它是小说的"历史化"还是历史的"小说化"? 

8、那些生存在夹缝中的群体,他们的悲惨境遇和卑微形态,也会对其他社会个体的自我认知构成潜移默化而普遍的影响。

9、还需要引用更多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主题正确、表达热情、叙述得体,充满革命情怀的名著,是苏联的阳面,是举着鲜花、朝着光明、享受英雄礼遇的阳面,与之相对的《古拉格群岛》,是苏联的阴面,充斥着秘密逮捕、严刑拷打、不经审判的劳改和流放,集中营式的侮辱和折磨。正如《古》中慨叹的那样:夜晚秘密逮捕的“乌鸦车”走过的大街,正是白天共青团员们手捧鲜花游行的那条。



10、1918年,苏联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主要内容如下: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小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以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国家直接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彼时的工业发展,虽然技术很重要,但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加之技术复制难度低,知识产权意识差,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原材料做支持,假以时日,发展不在话下。要知道,我们国家民国时期都建造过万吨轮。

11、“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像一匹驯顺的马拉着重物爬坡一样。(《钢》)”是的,应该“驯顺”,应该“全力以赴”,应该“拉着重物爬坡”,可《古拉格群岛》中全都是这样的劳动奴隶。

12、简单说就是:“我们生活在可诅咒的条件下,连妻子和母亲这些亲近的人都整整几年无法知道这个突然下落不明的人的去向。”说得对吗?不对吗?这是列宁于一九一O年在巴布什金的讣告中写的。

13、作者列举了三十多种逼供的方式,让我见识到人性的恶,为了行驶恶的行为竟然可以想出如此多、如此卑鄙的恶的方式!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所有反抗都是无谓的,只有死亡才是一个人尊严的方式面对恶。

14、如果你抱着传承教育自己后人的目的来写文章,我相信你的下笔定然不会如此轻易。

15、1945年1月30日,古斯特洛夫号搭载着10582人出海撤退。这 艘核定载客量1865人的船上,登记在册的乘客就有173名船员(海上武装部队辅助人员)、第2潜艇训练师的918名海军官兵、373名海军女护士、 162名伤兵、4424名难民,共计6050人,加上根本来不及登记的4000多难民,平民中估计有4000名儿童。

16、一 些德国人认为,由于死难者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苏联人当时犯下了滥杀无辜的罪行。

17、从外部来看,西方社会正逐渐变得动荡不安,甚至崩溃。暴力正在厚颜无耻地和胜利地阔步跨过整个世界,世界正在被那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18、用一种极度阴险的想法是这样的,就算你看了这些书有了独立的思想,你也奈何不了我,你也逃不出我的魔掌?反而让你更绝望,更无助。。。。。。

19、当“五四”遇到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长大青年这样过……

20、在劳动改造营的天花板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依旧是用他们能辨识出来和喜爱的红色字体写到——“不劳动者不得食”!胸口猛然发颤!啊,文化教育科的才子们!你们为劳改营的食堂找到了这么一句福音书兼共产主义的伟大口号,一定极为得意了。但是在《马太福音》中说:“工人得到饮食是应当的。”《申命记》中还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

21、用知识分子的话来描述这些就长了,而民间是这样描述搜查的:什么没有找什么。

22、萨伊铁路也一样离不开古拉格集中营,从施工图可以看出,苏联是准备用萨伊铁路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而达到北部与东部相连的工业运输线,因而战后没多久(1947年)就开始动工,先从新西伯利亚调来5万囚犯参与施工,1948年死伤过半后再从纳迪姆集中营调来7万囚犯,总数超过12万人,这还不算来自各个盟国的士兵和工程兵。

23、我们的世界,被贪婪、嫉妒、缺乏控制、相互的敌意这些穴居时代的情感,撕得四分五裂,这些情感又顺便拣起了诸如阶级斗争、种族冲突、群众斗争、工会争端之类体面的假名。

24、海难生还者之现年82岁的斯克恩当年在船上负责培训新水手。他回忆了那场灾难:“当时鱼雷击中了客轮,我试图通过舷梯爬到上层甲板。就在下面, 我看到了令我永生不能忘记的一幕:许多成年人在水里挣扎;海面上漂浮着数以千计的儿童的腿,他们全部头朝下、脚朝向溺死!原来儿童头部比脚重,而客轮没有 特别准备为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这些儿童全部溺水而亡。”

25、他的才华在早期的两部小说中表现较为充分。索尔仁尼琴以其檄文似的小说触及了敏感的政治问题,试图揭开一页沉重的历史。他成功地扮演了思想家和批判家的角色,力图超越时代,审视现实,针砭时弊,反思历史。而后期则较为平淡。

26、当时德国海军也穷途末路,只安排两艘鱼雷艇陪同它一起撤退。

27、这些劳改营存在的目的是改造人的思想,从关押那些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反对苏维埃政权、不同政见者等等,一直到后来关押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随便一句话或者看你不顺眼就可以把你关进集中营,变成了一座座人间炼狱,让苏联的人民整日诚惶诚恐,也让人见识到了集权统治的面目。

28、占领德国领土的苏军,开始胡作非为,抢劫、抢劫甚至枪杀平民成为寻常的事情。尤其是强奸德国妇女普遍存在,这样德国人惊恐。

29、怎么惩治知识分子?怎么惩治思想独立者?强迫“犯人从事过度的体力劳动、强迫犯人成天挤在侮辱人格的闹哄哄的人堆里的劳改营体制正是比监狱更有效的消灭知识阶层的方式。被这个体制虐杀的快、彻底的正是知识阶层。”

30、我总想,当我走完这一生,会给孩子留下些什么。我想,我这一屋子书就是好的财富和遗产。这些书不仅代表着知识,更代表着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人生格局的塑造。

31、于是,在到5月8日,德国不惜一切又撤退了15万平民。

32、索尔仁尼琴在二战以前就开始构思自己心中的"大产品",起初的计划并没有那么庞大,也没有以《红轮》定名,无疑历史的构思增加了写作的复杂性和思想的延伸,作者耗费了大量精力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深入研究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档案、笔记,通信、证词以及口述资料,随着资料收集工作的不断扩大,写作的篇幅越来越庞大,战线越拉越长,工程浩大到任何个人都难以完成的地步。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卷的这三本书是在1965年完成、1971年出版的,当时出版的各集都是以年代而命名的,比如第一集的题目是《1914年8月》,第二卷的三本是1983年出版的,第二卷的题目是《1916年10月》,仅从标题看没有一点小说的文学色彩,倒象是一套纪年体的历史书着。索尔仁尼琴出国以后对已经完成的第二卷又做了大量补充,同时他利用在国外的便利条件,翻阅了大量在苏联国内无人关注的白俄侨民资料,他在国外的拓展阅读更加坚定了索尔仁尼琴此种写作方式的决心。此后的写作与出版都是在国外进行的。先期推出的三卷八本,在海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剧变后的语境不同的是,当时几乎没有人把它当作"文学创作"来阅读,尤其第三卷的四本里面涉及到二月革命和列宁的种种不为常人所知的内容,在"冷战"年代的西方这些虽并不意外,但其细节的描述和逻辑延深仍犹如一枚重磅炸弹的爆炸,其震撼力之大超出想象,索尔仁尼琴预设的"颠覆性"原本就不打算局限在文学领域里了,他的期望没有落空。 

33、斯克恩还看到一名纳粹军官掏出手枪先把妻子和孩子打死,避免他们受到折磨再死,随后饮弹自尽。

34、在古拉格群岛里有一个看起来是笑话的真事:问“为了什么事判的?”答“平白无故!”“你瞎说!平白无故都是判十年!”

35、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代表作有《莫要靠谎言过日子》等。

36、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国文学编辑室。社内拥有不少精通汉、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语种的资深编辑,书稿的译作者多为在外语和汉语方面以及专业知识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二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

37、本书既无杜撰的人物,也无杜撰的事件。人名和地名都是真实存在的,毫无虚矫可言。如果采用姓名加首字母表示,那都是出于私密性的考虑。倘若从来不提及姓名,则是因为人们的记忆有所缺失了。然而,记录下来的一切,无所不真,无所不实。

38、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索尔仁尼琴驾驭材料的能力。

39、应当给以应有的赞扬:在演说家的讲话、剧院的演出和妇女服装式样都像是从传送带生产出来的时代,逮捕方式还能使人感到一些多样性。你被带到工厂出人口的一旁,在你用通行证确证了自己身份以后——你就被抓走了;你发着三十九度的高烧被从军医院抓走(安斯·伯恩施坦),而医生却并没有对你的逮捕表示反对(他反对试试!);你直接从手术台上、在做胃溃疡手术时被抓走(H。M·沃罗比尧夫,边疆区国民教育局督学,一九三六年)——半死不活地,全身是血,就被送进了牢房(卡尔普尼奇回忆);你(纳吉亚·列维茨卡妮)要求会见被判刑的母亲。给你会见!——而这却是对质和逮捕!你在食品店被请到定购部去,在那里就把你逮捕;逮捕你的人是你看在基督面上让他在家留宿了一夜的朝圣者;逮捕你的是来抄电表的电工;逮捕你的是在街上与你相撞的骑自行车人;铁路乘务员、出租汽车司机、储蓄所职员和电影院管理人员——所有这些人都会逮捕你,你只是事后才会看到藏得很好的深红色证件。

40、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堪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列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为加速前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进程,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1、激战到4月,柯尼斯堡的10多万德军接近崩溃,城市也被盟国空军几乎炸毁。

42、这本书,表面上是对苏联黑暗的揭露,其实满书散发的都是作者对国家的爱;

43、 《古拉格群岛》L’Archipel du Goulag, d’Alexandre Soljenitsyne 索尔仁尼琴 (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年11月12日-2008年8月3日) 群众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田大畏等 译

44、而到那里去死亡的,读者朋友们,像我们这样的人进去的方式,就是被逮捕。

45、饱受压迫、剥削、苦难的俄国人终于盼来了十月革命,他们都在期待新制度、新社会能够使他们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生活,憧憬未来的美好,但随之而来的乌托邦狂热和失败以及战争彻底使得一切成为幻影。

46、但客观仍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盟国自然不愿意多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47、1955年,古拉格集中营在斯大林逝世两年后全面瓦解,索尔仁尼琴也随之获得自由,但释放后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反而四处奔走搜罗与古拉格有关的证据和资料,先后去过两百多座古拉格集中营,总记录资料重达900公斤,首部著作《第一圈》出版即被无数历史学家当成教科书来引证,而后出版的《古拉格群岛》,在苏联自始至终未公开古拉格集中营资料的大背景下,成为人们研究这段“缺失”历史的性著作。

48、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49、于是无论是在初的一小时,还是头几个日夜,你的脑子里什么也装不进去了。

50、传统的逮捕——还有发抖的手为被带走的人收拾东西:替换衣服、一块肥皂、一些食物,然而谁也不知道该穿什么,可以穿什么,怎样容更好些,而行动人员却在催促着,阻止着:“什么也不需要。那里会给吃饱的,那里是暖和的。”(都是谎话。而催促是为了恐吓。)

51、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精炼的描摹。

52、《飘》(又名《乱世佳人》)Autant en emporte le vent, de Margaret Mitchell 玛格丽特•米切尔 (1900-1949) 上海译文1990年5月出版 陈良廷等 译

53、  传统的逮捕是不幸的人被带走后,那些恶霸势力就会连续几个小时在这房间里抢砸掳掠:破门撬锁,从墙上扯下一切能扯下的东西,把柜子和桌子里东西全扔到地上,抖、撒、撕,地板上的东西乱七八糟堆着,靴子踩在上面都咯吱地响。

54、《鲁滨孙漂流记》作者:(英国)笛福。这本书完全满足了少年时期的我对野外求生、拥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王国的幻想,直到现在还常常翻阅。

55、索尔仁尼琴通过鼓掌这件事,让人们看到在极权统治下该做什么、说什么都变得那么无序和丧失自己,人人自危。永远不要第一个停止鼓掌!这句话深深的刺激到了我,就像被老大哥这张照片死死地盯住一样,内心的恐惧是深刻的烙在意识渐渐变成潜意识中,那种状态我们没经历过的人永远只是自以为是。

56、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一旦有一个沙哑的声音对你说“你被捕了”的时候,你的世界就天崩地陷了。

57、除了羞愧和悲哀之外,阅读《古》确实有一种观念的颠覆感。当然,说这部书对我是一种启蒙有些太过了,在这个多元而开放的时代里,政d和主义之类的名词已褪下了神圣的光环。但我还是没有意料到,意识形态对信仰的控制是如此强大,对真相的蒙蔽是如此深厚。起码,在阅读之前,我对一些称呼还是充满好感、充满亲切感的。进入阅读后,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感觉被颠覆了。一些所谓苏维埃、所谓布尔什维克的人物被作者抽丝剥茧,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这些高尚的称呼原来也还存在不为人所知的罪恶、欺骗、压迫和奴役的渊薮。

58、那些去担任警卫的人,通过兵役局征召才能进去。

59、 《伪币制造者》Les Faux-Monnayeurs, d’André Gide 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 (1869-1951) 上海译文2010年6月出版 盛澄华 译

60、凡是读过《古拉格群岛》这部作品的读者都会感到一种无言的沉重,无论你如何不认可它的文学性。这部长达150万言内容庞杂的著作也许很难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因为其中大量地涉及俄罗斯监狱和劳改营系统的历史沿革,且由于全书材料来源庞杂,大部分来自证人的口述、私人信件、回忆录等,有些材料纯属道听途说,书中所讲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的出入,有些地方有明显的夸大其词,所以它缺乏历史著作的客观性和严谨的科学性。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它作为20世纪俄罗斯悲怆的史诗的光芒。

61、凡查抄的东西一概运走,有时还迫使被捕者本人搬运——如像尼娜·亚历山德罗芙娜·帕尔钦斯卡娅就曾把她那个永远精力旺盛的已故丈夫、俄国的伟大工程师的一袋文件和书信扛上——送到他们的虎口里,一去永不复返。

62、俄罗斯人习惯于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寻找一个"先知"般的人物来引领精神生活,而20世纪非他索尔仁尼琴莫属。你可以不认同索尔仁尼琴的观点和他的"傲气"与"豪气",但是的确无法忽略俄罗斯民间的这股思想潮流。至于《红轮》是文学、是历史、还是纪实?你把它当作什么作品来读,它就是什么,完全取决于读者个人。而且索尔仁尼琴认为,只有那些能够"沉"下心来、对大自然虔敬的人、关心精神生活的人、对俄罗斯命运既熟知又关注的人,才能够与他的作品产生相互的共鸣,他压根就没指望那些在城市生活中忙碌而浮躁的"逐利者"和"猎奇者"可以理解他的作品。 

63、实际上,苏联分布在各地的古拉格集中营并非指单一关押地,每座集中营由百余甚至上千个惩戒营组成,所关押的也是各式“囚犯”,但囚犯所作贡献却令俄罗斯至今仍在受益,西伯利亚一系列城市和港口、公路等等都是古拉格囚犯修建的,比如远东战略城市海参崴、马加丹,以及北极圈内外的工业城市摩尔曼斯克、诺里尔斯克等等。

64、 《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 de Vercors 维尔高 (1902-1991) 上海文艺出版社 99读书人 2013年10月出版祝一舒 李焕中 译

65、他把《古拉格群岛》称为"文学性调查初探",而《红轮》则被称作关于俄国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全景历史"。尽管从文学角度讲,这两部书也展示了杰出的语言技巧。他娴熟地使用大量从古典到民间、或雅至生僻、或俗至"粗野"的丰富表达方式,在嘻笑怒骂间抒发了他鲜明的价值观、人生态度、政治立场和对众多重大问题的看法。然而,与借"文学形象"间接表达作者思想的文学作品(包括像《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样他本人的作品)不同,索尔仁尼琴虽在其中"创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或旧词新义,诸如"群岛"、"土著"、"下水道"、"水流"、"癌扩散"、"犄角",乃至"古拉格群岛"与"红轮"这两个书名,如今都已作为新的政治-社会词汇而流行,但这两部大书并未塑造什么"文学形象",既无"主人公"也无离奇情节,它们都使用真实的人名、地名、时间、空间与事件,直截了当地对实际发生的历史过程展开讲述和评论,并在其中融会贯通了他对俄国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种种思想文化传统的褒贬与取舍。实际上,这是两部思想内涵丰富、表达方式生动的史论-政论性作品。那种为时代立言的气慨,令人想到我国宋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6、藏书作为本人的消费型爱好,每月大概购买10本书,从高中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各个线下书店和网络书店的VIP都升到顶了。

67、它们都有认知价值,但学科著作诉诸读者以事实与理智,鉴赏者侧重于科学真实和实用功能的评价;而文学作品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鉴赏者侧重于艺术真实和审美创造的判断。

68、我们知道,财富的创造有几个要素,一是原材料,二是劳动,三是交换。苏联实行的是国家统一调配的计划经济体制,原材料全部是国有,可以免费使用,交换由国家统一安排,不存在交易成本,剩下的只要有人干活,就能源源不断产生财富。

69、逮捕——这是瞬息间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惊人的变动、转换。

上一篇:顾拜旦被誉为【文案34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