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回忆录
1、贝克支持曼施坦因的想法,1935年的一次考察旅行中,贝克明确批评了对装甲部队的错误使用观点,主张组建能够配合部队,在攻势第一阶段投入的装甲师。他强调,装甲师之高价值在于“在对敌军侧翼和后方的包围中,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已经取得的成功,将楔入发展为突破。”
2、巴兹尔·亨利·李德·哈特被称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的军事战略理论影响深远。他是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中为重要的军事家和战略问题作家之一。
3、隆不在是个很悲剧的汉子,不过他和上面两位也的确有差距,宠妻狂魔、北非杠精、情商极低。非洲那边被盟军赶出去之后回到欧洲负责大西洋壁垒,结果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去给老婆过生日...(隆不在的由来之一)
4、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覆盖式空袭后,但泽走廊的波莫瑞集团军首当其冲陷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围攻中,这个庞大的集团军只坚持了三天就基本成建制被歼灭了。战争开始一周时,波兰空军基本失去了制空权,西线三个波兰集团军尽管拼命抵抗,也发起过一系列反冲击,但还是逐渐被分割包围……德国以革命性的军事理念,完成了对强大邻国的降维打击。
5、第467条:坦克需要具有进攻性。它们是指挥官手中的决定性预备队,它们在发起反击与对抗敌人的坦克时尤其有效。一般,坦克需要在较深的纵深地带集结,在敌军炮火有效射程外。不能在战场上被轻易发现。它们手中不同的任务选项必须勘探清楚。一般而言,坦克听命于高级指挥官,由他掌握时间、进攻任务以及如何与其他武装配合。(古德里安回忆录)。
6、当希特勒乘坐汽车经过林茨时,看到交通被堵塞成这个样子,不免大发雷霆。后来轻型坦克从混乱的交通中挤出来,于星期天早晨到达维也纳。重型坦克和摩托化炮兵不得不改由火车运输,要不然就无法赶上欢迎仪式。希特勒的车辆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通过维也纳的照片,已有目共睹。但这一神秘荣光时刻的背后,却有着一个不平静的内幕。事实上,元首对他的军事机器存在如此明显的弱点大为震惊。他对他的将军们大加斥责,可将军们却反唇相讥。将军们指出,他没有听信弗里奇的忠告。弗里奇早就警告说,德国现在还无力承担一次重大冲突的风险。军队只不过是外表被伪装得像模像样,官方也一直进行着庆典和阅兵式……
7、古德里安作为坦克装甲领域的人才,在二战中得到了众多对手的认可与钦佩。很多人都不希望古德里安的才华被埋没。在出狱后,古德里安发行了几本关于坦克装甲战术的著作,让不少将领受益匪浅。
8、隆美尔出风头的是在北非战场。当年意大利在北非一溃千里,为了稳固住盟友的士气,希特勒才调隆美尔组建非洲军团去北非战场。整个非洲军团基本就是5万人左右,500多辆坦克。隆美尔在这里创造千里跃进的大胜利,但非洲其实对于希特勒来说,是次要的,希特勒的主战场在苏联,因为只要啃下苏联这块硬骨头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9、作为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纯粹的、正直的军人,他为德国而战,却设法让自己远离纳粹的暴行。
10、在随后的苏德战争中,曼斯坦因更是体现了其战略眼光的一面,在某些方面,他可以说已经远超希特勒,例如建议在冬季到来之前先打下莫斯科而不要先去攻打基辅,注意分化苏联内部矛盾,从欧洲占领区搜刮的粮食部分优先照顾苏联的饥民,缓和矛盾的同时还可以补充兵源,同时扶植原有的沙俄旧势力,激化其民族矛盾等等措施,后来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措施无一不是击中前苏联的命门要害。
11、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吃别人的嘴短拿别人的手短。哈特的帮助并不是无偿的,他需要这些德军将领为他背书,帮他挽回声誉。
12、1939年8月,二战即将爆发。古德里安任费多尔·冯·博克辖下的第19装甲军军长(包含第3装甲师)。第19装甲军作为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开路先锋,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在随后不到2个星期的时间里,古德里安和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军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俘虏包围圈里的敌军。在战役开始1个月零1天后,波兰战役结束,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在整场战役中只阵亡150人,受伤700人。
13、在白俄罗斯,巴甫洛夫组织的装甲反击甚至都没引起德军太大关注。
14、先不说从政治角度,日本有没有进攻苏联的意愿,也不去说诺门坎一战,日本对苏联作试探性的进攻被苏联无情地粉碎。让日本人不光从装备看到了差距,还从心理上已经开始对苏联人产生了一种畏惧。
15、福利制度研究专家网上众筹治病:医保体系能保障谁?
16、闪电战:让整个欧洲为之颤抖的战争形态,实际是机械化战争的肇始
17、20世纪50年代早期,古德里安作为军事顾问之帮助西德军队建立了防御体系。
18、经过二十年积累仇恨和五年来的疯狂扩军备战,战前的德国拥有近一百六十万军队,其中约九十万堆满了波德边境。
19、二战期间苏联陆军师的数量,只会比80年代初期更加多一些。
20、至于决斗的事情,已经是1943年的事了,当时古德里安被希特勒再次启用,任命为装甲兵总监,两人在谈论“堡垒计划”的军事会议上相遇,两人彼此都对对方表现出冷淡的态度。克鲁格请古德里安到一间房子里进行了谈话,显然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克鲁格指责古德里安的态度,而克鲁格也没有对1941年12月的事件向古德里安表示歉意,两人再次不欢而散。
21、“德国士兵们是德意志祖国的儿子,而他们的妻子与母亲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献给了祖国,也成了战争的受害者……现在,人们经常会指责我们是军国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而我的这本书或许也将被许多有良知的读者所责难。但对于我们这些老兵而言,所谓的军国主义只是一个虚无的词语,军队体系外的平民对于军人的理解总是片面的,士兵口中的大话和一些夸张的行为经常被认为是军国主义的标志,而真正的德国军人不可能这样做。作为直面战争恐怖的群体,德国军人恰恰比平民更不愿意接受战争……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有的特性,我们对德意志民族的热爱和其他民族的人民对自己民族的热爱是一致的,我们知道如何维护这种热情、民族自豪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的思想并未被所谓的法西斯主义迷惑,我们所考虑的只是让德意志民族生存下去。”
22、终,在他们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德国的民用和工业设施得到了大程度的保全,要不然德国就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23、“和”的本质在于“生”——“大道和生学”之我见
24、花蔽膝,照铁衣。复国一场大梦,敢夸征四夷。
25、精苏落泪:十六倍于敌的“战斗民族”为何还会输?|循迹晓讲
26、“德国装甲兵之父”非古德里安莫属。古德里安是“闪电战”的开创者,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创立者之一。1922年古德里安在国防部运输兵监察处任参谋期间,开始接触到装甲兵理论。在这期间,他研究了英国富勒和李德·哈特的著作后,产生了集中运用装甲兵的军事思想。
27、通过德军的实力,可以也可以推测苏联大概的情况。
28、就连古德里安后来的回忆录也认为:曼施坦因是我们当中具备战略视野的人。
29、《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原名《一个军人的回忆》,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6-195)是纳粹德国陆军大将。
30、事实上,贝古二人的摩擦在于军事领导层本身的分歧,以及二人深深的个人恩怨。贝克在他的备忘录中要求了比古德里安更多的坦克,他对坦克在战役层面运用也是开放程度。在当时,古德里安主张建立一种纯坦克型的装甲师,贝克的副参谋长曼施坦因将军主张建立诸兵种合成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
31、据一九三五年的调查,苏联每师团所配置的武器,轻枪250挺,重枪60挺。平射步兵炮,曲射炮各九门,野炮三十六门,野战重炮十二门。
32、因与元首的战术思想有很大偏差,为战略战术上的分歧发生多次争吵,后来元首解除了他在装甲部队的职位。古德里安从此彻底离开自己奋斗了大半生的装甲部队。
33、曼施坦因是三大名将中活的久的一位,曼施坦因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中,战后曼施坦因著成了《失去的胜利》一书,作为他在二战期间的得失总结,又称作《曼施坦因战争回忆录》。在他的二战履历中,首先作为军长参与到了对列宁格勒的战争,后来指挥德国第11集团军攻克了克里米亚,被授予元帅军衔。
34、正如希特勒在战争策划阶段所言,这场规模空前的进攻震惊了整个世界。实质上,这场世界战争史上为激烈的冲突,是希特勒的贪婪欲望——向东方扩展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为日耳曼民族夺取所谓的“生存空间”——长期恶性发展的巅峰。
35、他所率领的装甲兵团,几乎从未出现过屠杀平民和虐待战俘的事件,他从不允许士兵随意打骂战俘。这使他不仅获得了众多德国士兵的尊敬,甚至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36、为什么这个传说流传这么广?波兰政府希望用这种应用精神激励国民抗战到底。他们不愿意辟谣。直到克罗扬蹄20周年后,波兰自己拍摄骑兵神剧《罗特纳》,还有这个桥段。德国更不愿意辟谣,宣扬法西斯闪电战的威力,没有比这坦克碾骑兵更爽更唬人的广告了。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护着故事的戏剧性,然后又吓倒了法国,吓倒了西欧南欧一片小国,后又去吓唬苏联……
37、第二天,古德里安和同僚们一一告别,照例移交了工作。他并不是第一次这样做,正如莫斯科城下那次同样,流程上的手续总是轻车熟路。收拾起仅有的行李,他和妻子两人于翌日坐火车离开了他们居住的左森,向南面旅行。他俩原计划去偏僻的杜林根(Tuttlingen)山地疗养,那里远离大城市,森林附近空气也很好。可由于西方来的美军推进很快,夫妻不得不去慕尼黑附近的艾本霍森疗养院。
38、有人说,日本关东军常年驻守东北,不是很耐严寒吗?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首先东北和西伯利亚的寒冷程度差了许多,其次是东北在当年日本心目中巨大的重要性。这是由于这个小国的资源匮乏的致命缺陷而决定了的。
39、在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中,古德里安的辉煌很早就结束了。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道德操守,依旧值得人们钦佩。或许也是因祸得福,或许是他坚守自己道德的回报。古德里安在战后的法庭上,没有被以战争罪起诉。此后他安然的度过了自己人生后的岁月,并在1954年5月14日去世。而他对于装甲战的理解和创造,则被后世的装甲兵永久铭记。或许,这就是对这位装甲战先驱,大的认可了。
40、在那短短数年间,日本从东北掠夺了上千亿美元的物资,包括煤炭,钢铁,油,化工原料,机械制品,木材,粮食,轻工产品等等。其对日本维持战争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1、在1940年5月11日,德军发起西线总攻第二天,他依然认为盟军握有主动权。
42、随着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几乎是瞬间完成了战败国到法西斯强国的转变。
43、古德里安也在这个时期被进一步抛弃,作为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负责装甲部队的生产、训练、和训练整编工作,为加大德军装甲生产做出了贡献。然而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前,古德里安反对希特勒把仓促装备黑豹坦克的第一装甲师投入战场,并且反对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又遭到了进一步的冷落。
44、1945年1月12日至14日斯大林答应了丘吉尔要苏军在东线采取行动,以缓解德军对阿登地区压力的要求。德军进攻的总兵力大约182个师,由此也可大概推测出苏联的总兵力德国装甲部队主力有19个装甲师,内有17个编人集团军群所属的4个装甲集群,另外2个装甲师编人东线战区预备队。
45、但奇怪的是,自古德里安在1945年5月投降之后,他仅仅被关押了三年。在1948年6月的审判中,古德里安竟然没有受到任何战争罪行的指控,他被无罪释放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46、当时古德里安做出这种违反元首命令的决定,带有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所以,这成了审判中帮他减刑的项目。而且,这个行动也在审判中救了施佩尔一命。
47、在反抗无果之后,他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绝不参与到屠杀之中,希望能尽量减少犹太人死伤。
48、两人矛盾的加剧是在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战役期间,当时克鲁格已经升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矛盾的缘由是第10摩托化师在苏军的反攻下不得不放弃切尔尼进行局部的撤退,此前希特勒亲自下达了原地坚守的命令,克鲁格认为是古德里安提前下令让部队撤退的,遭受进攻只不过是个借口,古德里安则据理力争,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克鲁格向元首报告了此事并请求解除古德里安的职务,终古德里安被解除了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古德里安在这件事上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克鲁格的错误的主观判断所致,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49、第一点是英国不做出大陆承诺,即不在和平时期建设一支可在一场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大规模军队,不出兵欧洲大陆。
50、尽管在莫斯科战役失败之后,古德里安曾被撤职,过了一年多的闲散生活。但在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古德里安又重新踏上了苏德战场。
51、他是我军三杨中能打的一个,曾经一战打垮美韩联军9个师
52、不过作为一个真正巅峰的优秀将领,不光要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还需要有更高层次的战略大局眼光,也就是说战略层面的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在这里,就把这三位名将的这些方面的能力来做一番比较。
53、总崩溃的状态下,华野骑兵全歼了国军坦克部队,这,可能才是正确的骑兵打坦克姿势吧。
54、古德里安的这个疑惑说明了一点:这位号称纳粹三大军事天才之一的将军,可能战略方面连地理知识都还需要好好普及下!
55、古代皇帝为何对「万国来朝」情有独钟?|循迹晓讲
56、《失去的胜利》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外战争纪实书籍,作者是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57、1932年,苏联才刚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化军,其中包括两个机械化旅和一个机枪步兵旅,共有坦克500辆,装甲汽车200多辆,以及其他武器和技术装备。
58、就这样,到了后来,美国宣布对日本全面禁运,如何解决和美国的争端就成了日本政府和天皇急迫的事情,夹击苏联的计划已经根本无法实行,只能搁置一边了。
59、为达到这两个目的,他不得不改变自己之前的思想。他试图证明在战场上,防御方比进攻方有更大优势。1934年他的两篇文章得出结论,二战将重复一战的情况。他写到:“由于很多年以来我都是一个机械化提倡者,并且经常宣称坦克可以拥有机动能力,如果我对高当局接受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提出异议,就会显得奇怪。”
60、外面传来汽车引擎的声响,玛格丽特赶忙去迎接。她惊喜的看到古德里安站在走道里,头发一根没少,只是一脸倦容。
61、这个时候,当面苏军兵力仅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一半。
62、在奔走过程中,哈特与曼施坦因元帅的英国律师佩吉特成为好友。1951年5月,哈特得知佩吉特正在写一本关于自己委托人的书,他在给佩吉特中的信中希望佩吉特可以加上这句话:“他曾说过,他对李德·哈特上尉一篇认为使用装甲力量突破阿登高地在技术上可行的文章印象深刻。”然而,曼施坦因拒绝这么做,他明确拒绝这种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哈特信徒的做法,曼施坦因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也没有受到哈特影响。
63、后,让我们从百度百科资料中看看对这三位名将的描述:
64、阿城:从小被歧视,习惯没有尊严。一手烂牌却打成俗世传奇
65、第739条:坦克的进攻任务需采取往纵深推进的形式。坦克在条件、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应全速向目标推进,支援单位紧随其后。根据部署情况,他们支援引导单位,突破未预计到的抵抗,同时发展战果。
66、 曾经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上将的回忆录闪击英雄。
67、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与曼施坦因、隆美尔一起,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68、因为缺乏海岸线和出海口,波兰利用对德合约开拓出但泽走廊,并将但泽市划为自由港。这次波兰向北拓地至波罗的海,其代价则是大幅损害德国利益,将德属普鲁士与本土一分为二。
69、在亚洲不断被日本人追杀,一个个殖民地不断丢失。在欧洲,也已经没有英国人的发言权,主战场已经是苏联,英国人只能被困在几个小岛上苦苦支撑。因此,只有在的北非战场,英国人还能显示下自己的存在感。所以,英国一定要力捧蒙哥马利,而捧蒙哥马利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力捧隆美尔,这样才能衬托出蒙哥马利来。
70、其实我们可以将内林上将《1916-1945年的德军装甲兵》与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对比。
71、二战结束后,哈特急于寻找方法恢复自己的声誉,而德军将领在战后纷纷被盟军逮捕审查,被送上法庭起诉者大有人在。哈特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他们四处奔走,他成为德军将领们的主要支持者,他在媒体上呼吁改良监禁条件,反对将他们作为战犯审判。在私下里,他给他们送去各种生活用品,比如为老元帅伦德施泰特提供床垫。
72、“是的,而这也就是后一次,我已经被免职了。”
73、法国出于对德国的防范,在东欧地区拼凑过小协约国同盟。但德国试图染指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时,波兰趁火打劫,为了切欣领土背刺捷克,导致法国放弃东欧体系,已经全国总动员的捷克面对英法绥靖,波德即将宣战,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也提出领土要求的局势下,被迫签订了亡国条约。
74、就在东线的盟军进入了大反攻的后阶段,德国元首希特勒下达了实行""焦土政策""(斯大林在希特勒进攻莫斯科之前使用过)。
75、古德里安在20年代也只为《军事周刊》写了5篇文章,与其回忆录中的“大量”相差甚远,他的文章也没有什么革命性观点,与福尔克海姆将军的著作及其原创性相比微不足道。
76、而在个人的认为中,这三大名将,达到这个顶点的只能是曼斯坦因,而古德里安和隆美尔都还距离这个顶点有一定距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下。
77、即使是在的1944-1945年,德军装甲师依然是令盟军头疼的对手。至于古德里安主张的纯坦克型装甲师,德军从未实践过。
78、凯旋进入维也纳,一直是奥地利二等兵(希特勒)的梦想。3月12日星期六的夜晚,维也纳的民族社会d准备以一场火炬游行来迎接这位胜利的英雄。但没有一个人到来。只有三个来自后勤部队的神经错乱的巴伐利亚人。他们是乘火车来这里为部队设营的,于是游行的群众便把他们抬起来,沿街游行。事情的缘由很长时间之后才泄露出来。原来德国的战车摇摇晃晃地开过边界之后,便停在了林茨附近。尽管天气和公路状况都十分良好,但大部分坦克都抛了锚。重型摩托化炮也故障频频。由林茨到维也纳的公路被重型车辆堵得水泄不通。希特勒的宠臣、第4集群司令赖歇瑙将军,应当对这一事故负责。这充分显示出德国军队在其重整军备阶段的不成熟状态。
79、所以在大西洋壁垒和对盟军登陆地点的误判上,隆美尔责无旁贷,有很大的责任!从上述这些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战略眼光。
80、波兰的胜利并没有为他赢得很大的晋升,因为还有一场更大的战役。在法国战役中,古德里安又亲率第19装甲军,翻过了被认为是装甲部队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他和他的部队仅仅用了两天就穿过长达110公里长的峡谷地带,并且冲过了马斯河,深入法国国境。从色当直到滨海的阿布维尔、格拉沃利讷,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巨大战略包围圈,把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部队都装进了口袋。
81、这些事情刺痛着古德里安的心脏,面对自身的不公和德国军队的困境,他的心脏病也变得严重起来。在听取医生的建议后,古德里安和妻子在3月末去巴登维勒疗养,四周的旅行和沿途的美景让古德里安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慰藉。
82、事实上,在古德里安自称遇到“强大阻力”的1936年,德军组建装甲师、摩步师的速度已经快到令德国工业难以生产足够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