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简介资料
1、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2、茨威格用了大量篇幅分析这些女性的激发、推动和帮助对巴尔扎克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3、1881年,斯•茨威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犹太人,家道富有;
4、茨威格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但长篇似乎不多。我只找到一本他死后才出版的长篇小说的英文版《邮局女郎》(ThePost-OfficeGirl,又译《变形的陶醉》),觉得该书的第一部分有点琐碎而沉闷,故事仿佛是一部中篇的扩写。作者似乎也不太擅长写一个乡下女郎,第二部分才开始描写她如何突然换了环境,她的美国姑母送她一个礼物——到瑞士一家大酒店度假,身份一变,自己的个性也变了。然而这个故事需要两百多页的篇幅吗?我认为茨威格的戏剧性本能,使得他不能写长篇,而需要“速战速决”,好在几十页的篇幅里把激情浓缩到一两个高潮,而不能像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一样,把外在环境和人物的生活和感情细节交织得天衣无缝。他的另一部长篇《同情的罪》(BewareofPity,德文原名UngedulddesHerzens,原意直译是“心的不耐”),我至今尚未找来看过。(茨威格简介资料)。
5、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6、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7、这三位小说家中的每一位都有自己的领域。巴尔扎克是社会的世界,狄更斯是家庭的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和万有的世界。把这几个领域相比较便显出了它们的差异,但从不能用价值判断来重新解释这种差异,或者以个人的好恶去强调一个艺术家的民族因素。
8、1934年,历史人物传记《鹿特丹人伊拉斯谟的胜利与悲哀》;
9、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欲、女性”为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展现出的各种复杂丰富的感情活动和心理状态,恰与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相融通。
10、大凡自杀,多半缘于对社会和人生的绝望。对于身怀忧患意识而又无力同命运抗争的文人尤其如此。就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执着的精神于飞蛾扑火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专注于自己所追逐的目标,甚至不惜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正是这种方式,二十世纪才诞生了那么多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1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茨威格代表作之一。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濒临死亡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12、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13、 1926年,发表文章《匆忙的静中一瞥》;
14、茨威格比这两位大师晚了一辈,但步其后尘,十九岁就发表诗作,二十世纪初在维也纳文坛崭露头角,发表小说和戏剧作品,也开始广交各国文坛名人。《世纪末的维也纳》一书中有几章叙述他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结交的欧洲作家、艺术家和文化人,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是他的朋友。其中令茨威格心仪——甚至崇拜——的名人,如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维尔哈伦和罗曼·罗兰等,除了少数几个,现在也都被遗忘了。茨威格早年也写过剧本,但运气不好,剧本被剧院接受后主角竟突然暴毙,他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诅咒。他的文学造诣主要体现在小说和传记方面,但他在流亡前曾受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之邀请,为一部新歌剧撰写歌词,该剧首演后大获成功,但未几就被纳粹d查禁,因为茨威格是犹太人。他对这位德国作曲家的盛意心存感激,在回忆录中没有说过一句坏话。但在他的批评者眼中,这就是他妥协的证据,阿伦特认为甚至他自己都受到维也纳剧院明星的影响,连他自己都想要当文学明星。的确,茨威格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欧洲畅销的作家之他也是德语文学中作品被译成其他语言多的德文作家,为他的出版社赚了大钱,也使得自己生活富足,在萨尔茨堡买了一幢居高临下的古堡豪宅,据说希特勒曾在楼下附近的小屋住过!他到处旅行,结交各国文坛名人,还雇了一个女秘书为他打字,后来成为他的第二任夫人。总而言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茨威格是那个世界的佼佼者,可谓享尽荣华。(茨威格简介资料)。
15、把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多个人物放在同一部书里进行对比研究、描述;
16、换言之,茨威格是把伊拉斯谟当作象征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号召和平,倡导人道主义情怀。
17、退了将近一千年的同一时代里,也看到了同样的人类由于在技术和智力方面取得的未曾预料到的成就而使自己大大进步,一跃超越了以往几百万年所取得的业绩,且看:用飞机征服了太空,地面上的话可以在同一秒钟之内传遍全球,从而克服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原子的裂变战胜了险恶的潜伏疾病,这些昨天还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几乎每天都在重演。
18、1920年,与离异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温德尼茨结婚;
19、在遗书里,茨威格写道:“自从操我自己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而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也已自我毁灭之后,我在这里比任何地方都更愿意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人年逾六旬,再度完全重新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由于常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已经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你们在经过这漫漫长夜之后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于你们而去了。”
20、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21、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22、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23、《象棋的故事》在我的书包里,中午下课吃完午饭后,不时拿出来看一下。有一次又读了两段,然后去区里的语文尖子班写作文。题目自选,我想都没想就开始写《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写了一大段才觉得不妥,改成《象棋的故事》。即使如此,这篇作文后来还是被区语文教研组组长在点评时单独挑出来说了几句不是赞扬,但也不是批评的话。他显然连茨威格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所以很自然地提高了政治警惕性。他身材结实、声音爽朗,其实是一位很不错的中学语文老师,讲起孔乙己滔滔不绝。他经常把我的作文示范点评,因此对我相当优容。
24、多年来我只听说过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这个名字,知道他是一个奥地利作家,却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其实中国读者对茨威格并不陌生,他的作品已有不少翻译成中文;一本关于狄更斯、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大师的传记,曾被列入中学教材的参考读物;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台湾也早有中译本,中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曾被改编为中国题材的电影。奇怪的是,我在美国做学生和教书的岁月中,从来没有听人谈论过这个作家,倒是回到华人地区后,才发现他的作品。对于这个“后知后觉”的现象,我深感惭愧,一直想设法补救,找他的书来看,然后写一篇读后感。至今看了十多种,还不到他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
25、由于我脱离了所有的根源,甚至脱离了滋养这些根源的土地—所以像我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罕见的。我于一八八一年诞生在一个强大的帝国,即哈布斯堡皇朝的帝国,不过,在今天的地图上己找不到它:它已经迹地被抹掉了。
26、茨威格这个名字,近几年在英语世界似乎又开始出现了,他的名声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原因之一是两部相当轰动的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TheGrandBudapestHotel,2014)和《茨威格:再见欧洲》(StefanZweig:FarewelltoEurope,2016)。这两部影片的风格迥异,但都和茨威格的生平和作品密切相关,也代表两种不同的诠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