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瓮亭记
1、(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3)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5)翼然临于泉上(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6)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作动词,称呼)(7)鸣声上下(上下:方位名词作副词,到处)
2、就是偶尔在某宝上看到的一家银饰店,就叫醉银记。看着镯子觉得还挺有质感,但不知实物如何,所以上窝里来问问看有没有在这家买过的JM。。。查看原帖>>
3、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4、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6、在欧阳修的台阁名胜记体文中,我们既能体会到丰沛浓郁的感情和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力,更能为他那极富创新意识的文道观与关注政事、心怀天下的人生观所感染。那些隐于山间的亭台楼阁,在欧阳修的笔下不再只是美丽的建筑物,而是他那丰沛情感的载体,是他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的寄托与彰显。欧阳修用他的灵动之笔,为这些亭台楼阁抹上明亮的色彩,闪耀至今。
7、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8、欧阳修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诗、文、词等各领域都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其中,《醉翁亭记》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从文学体裁上划分,《醉翁亭记》属于台阁名胜记体文。
9、另外,不得不提到欧阳修多用虚字这一特点。《醉翁亭记》中作者连用21个“也”字,虚词“也”俨然成为话题转换的标志,尤其在第一段,“望之蔚然而神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连四个也,将视线由琅琊山转至醉翁亭,再到修建者、命名者,这“也”字使得话题的转换更加自然随意。同时,虚词的运用更大的效果是使篇章声韵和谐流畅,节奏之美不言而喻。
10、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11、如《海陵许士南园记》中,欧阳修只是简要描绘了园子样貌,随后便将话题转向为政方法上,“夫理繁而得其要则简,简则易行而不违,惟简与易,然后其力不劳而有余。”再如《非非堂记》,作者并未以描写非非堂开头,而是一上来就阐述自己关于“静”的哲学态度,向读者传递只有静才可“智识明”的观点,随后由“心静则智识明”引发关于“是是非非,无所施而不中”的探讨。当作者抒发完全自己关于“是是非非”的思想之后,才用极小的篇幅交代非非堂的状况,“营其西偏作堂,户北向,植丛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名篇《丰乐亭记》更是题小旨大,寓意深邃。沈德潜曾赞此文“记一亭而由唐及宋,上下数百年之治乱,群雄真主之废兴,一一在目,何等功力?”
12、那么,与其他唐宋名家相比,欧阳修的台阁名胜记体文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13、作者: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14、柳宗元、范仲淹、苏轼等唐宋名家都有这方面的佳作传世。欧阳修所作台阁名胜之文虽并不甚多,其间却流露出浓郁独特的风格,傲立于世。《醉翁亭记》这样的名篇更是一千年来记体文中的传世明珠。
15、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遭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
16、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并从侧面显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绩。
17、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18、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19、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是感情基调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是线索句
20、提示:点击↑"中国书法家论坛法"免费订阅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4、✪崔永元朗诵:回答✪美爱情诗歌•致橡树|朗诵:丁建华✪敬一丹读节气:夏至✪一起听听夏日诗词里的凉意✪不忘初心的真正内涵|朗诵
5、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
6、作者:欧阳修朗诵:任志宏
7、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10、王世贞评:“苏书《醉翁亭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
11、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时景色,以及作者和滁人的游乐,表现出他“乐民之乐”的胸怀,充满了士大夫悠闲自适的情调,并从侧面显示了作者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绩。
12、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而是仕途失意,使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缓解内心的失落与怨愤。其实,这也是他在暗示自己希望被朝廷重用。
13、赵孟頫《松雪斋》云:“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裹铁也。”
14、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15、高珊,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播音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教育部中国语文现代化协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骆派京韵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刘春爱先生的入室弟子。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7、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局部2
18、褚斌杰先生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将“记”文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种,其中台阁名胜记特指故人修筑或游览亭台楼阁时所作记述之文。实际上算是一种文学小品,写法宽泛,既可记叙经过,描写景物,亦可议论、抒情,常常融议论、抒情、写景于一体,作家发挥空间很大。古代文人大多喜作此类文章,在不拘一格的文体中恣肆发挥。
19、(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20、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旨在传播声音艺术
1、以上就是醉翁亭记全文及翻译。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2、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朗诵者:任志宏,演播艺术家,播音指导,第二届“金话筒”金奖获奖者,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第一名。被誉为中国“具人文气质”声音、“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担任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探索发现》栏目主持人、解说。曾为《新中国》、《宋庆龄》、《紫禁城》、《江南》、《独领风骚——诗人》等千余部纪录片担任解说配音。
4、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5、第一段:交代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得名的缘由第二段:早晚的景象变化和四季的不同景色第三段:滁人的游山之乐和太守的宴游之乐第四段:作者日暮醉归,在议论中含蓄点明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希望帮到你哦!~
6、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7、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
8、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
11、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醉翁亭、醉翁亭周围的景色和游乐感受。全文分为四段:第一段写亭的位置、形势和命名由来。第二段写亭周围变幻优美的景色。第三段写游乐与宴饮。第四段抒写太守之乐,并点出《醉翁亭记》的作意。
13、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14、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
15、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的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16、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17、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大,所以自号“醉翁”。
18、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
19、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2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axxzhouaxxyyflongdd】四、醉翁亭记原文朗读
1、突出表现了对久旱逢甘雨的欣喜与庆祝。天不忍弃民,其实是为官者尽心尽力的体现。两篇的文章作者都是被贬谪却仍心系百姓,与民同乐,随遇而安,乐观豁达。内容则都反映了当地政治清明,治理得当,作者为官廉洁,人民安居乐业。全篇都贯穿着为雨而喜的喜气洋洋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民同乐的大同思想共同之处是关心百姓疾苦、
2、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3、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什么?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醉翁亭记》“醉”与“乐”的关系:“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5、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
6、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局部5
7、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8、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
9、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10、欧阳中石书欧阳修散文《醉翁亭记》,题款“永叔公欧阳氏先人也,今藉诞千年之庆,书名篇以为纪念。中石敬草”。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是借虽有千里马,但却没人能够发现其才能而悲愤.此处作者为千里马,而没人能发现作者的才能,作者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感到无奈,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之情.希望能对你有用.~~~~~~~~
13、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4、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15、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1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小石潭记写自唐朝,而岳阳楼记和醉风亭记都写在北宋,所以这三个不是同一个时代,但是这后面两个是同一时代。
18、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文征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苏州画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在鉴赏与临习古代书迹上,他下了许多工夫,并从其中获得新的创作力量。此作精整挺秀,如世人评王羲之书「铁画银钩」者,为文征明八十二岁(1551)时候的小楷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一般,冰清玉骨的质感。
20、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xxzhouaxxyyflongdd】五、醉翁亭记原文
1、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
2、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3、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4、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5、下面这幅小楷《醉翁亭记帖》是文徵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年)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徵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和冰清玉骨的仙人感受。
6、现在醉鹅加盟都是比较火爆的!功夫醉鹅现在是比较出名的,一般经营好月入几万没问题。老广记这个品牌应该是广州的,是比较靠谱的。不过还是要实地考察,地址是在番禺的南浦吧
7、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
8、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9、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局部1
10、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
12、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13、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14、醉翁亭记中奠定全文感情的是这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该句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成为了千古名句。
15、编辑:声音艺术(langsong2015)
1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7、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局部4
18、明代,书家文徵明曾多次挥毫书写《醉翁亭记》一文,其中以其小楷《醉翁亭记》和大字行书《醉翁亭记》为珍贵。
19、《醉翁亭记》,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
20、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