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6 09:3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范仲淹岳阳楼记

1、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

2、此文集由苏轼作序,其第七卷收录了范仲淹所作《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南京书院题名记》、《清白堂记》等记。《清白堂记》之后,卷中第四篇,便是《岳阳楼记》:

3、从庆历三年开始,范仲淹搞了一次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触动了敌对集团利益,没有成功,遭到了敌对势力反扑。庆历五年,范仲淹被免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的职务,下放到西北边境邠州,就是今天陕西咸阳下辖的彬县。所以滕子京给范仲淹写信时标记的六月十五日,就是范仲淹正在西北邠州任上的庆历五年六月十五日,可以推知文中的越明年就是指庆历五年,此处的越是“及,至”的意思。

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条理分明,他在开篇就点明了写文章的原因,以及这篇文章所涉及的人物。

5、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吾与谁归。归,归属,引申为同道,出自《国语》和《礼记》中的故事:晋国的赵文子和叔向同游于九原,这里是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赵文子面对着前贤的墓碑问叔向,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他说如果这里去世的前贤都复活,我该追随哪一位呢?叔向连续说了好几位都被否定,他后说我还是追随范武子,因为他尊师、敬友、正直无私,这几项条件就是范仲淹的理想同道者,但是这个实在是太难得了。后这句话既有他对现实的一些失落,又表明了自己坚定的态度。这句话是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贤德人士,我该与谁为同道呢?

6、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7、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8、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9、“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顷,极言其广。



10、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进,就是前面讲的居庙堂之高,退,就是处江湖之远,在朝和在野的关系。就是说自己无论身处何地,在朝堂上也好,在地方上也罢,都保持着一颗忧思之心。如果问这些贤德人士,他们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

12、《岳阳楼记》是他晚年在河南邓州做知州的时候,应好友藤子京之邀而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他名垂千古的佳作!范仲淹一身浩然正气、爱民忧国、廉洁奉公、克勤克俭,在历史上留下清名,为后人敬仰和爱戴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岳阳楼记》中的表忧乐态度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再乐。这是一种全心全意为黎民百姓的思想。百姓还没有担忧,那么就早早把百姓担忧的事情扫除掉,看见百姓们都快乐了,才是自己大的快乐。这是所有做官人应该达到的境界。

14、范仲淹《岳阳楼记》是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秋天写的。《岳阳楼记》,它胸怀开阔、气势恢宏、力压群芳,为历代岳阳楼记旷世扛鼎之作。其文体有骈有散,用骈语描绘景物,以散文论叙事情,骈散得当,错落有致,自成一格。特别是记中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这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现出了作者崇高而坚定的信念、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积极有为的抱负,激起了一代代文人志士心灵的共鸣。

15、1043(庆历三年),由于群臣交荐,宋仁宗任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深知当时“官乱于上,民困于下,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危机,当政以后,力举改革政事。

16、他出身贫寒,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外出读书求学,勤奋刻苦,他从小有大志,作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后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后在赴颖州上任途中病死。

17、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18、而这样的思想,显然要比单纯地记物写景更为打动人心,更能引起那些仁人志士、文人骚客的激赏和共鸣了。

19、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

20、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二、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1、他怎么可能将洞庭湖的景观如实地描写刻划出来呢?

2、 可以想象得出,范仲淹面对着洞庭晚秋图描绘的山水之景,吟诵着前贤的诗赋,看到好友滕子京被贬后做下的一桩桩显赫的政绩,联想到自己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革新的主张,却面对混乱的政局、忧心的国事而无能为力,遥想千古兴亡多少仁人志土空有抱负而后只能饮恨终身,不由得感慨万千。

3、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友善,爱其才。”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凭空杜撰,或者装作到过洞庭湖,照搬现成的材料,拼凑出一篇来,这对于一般人来说,作为一般的应酬之作,似还将就。

6、地址:171ToorakRoad,SouthYarra,VIC3141

7、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8、编辑|九思、Hannah

9、《岳阳楼记》本是一篇碑文,后收于范仲淹的文集《范文正公文集》中。

10、但因触动了大官僚的利益,又因仁宗没有主见,遭到保守派的极力反对。

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2、“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13、「天下蒸民,各食其力。惟士以有德

14、(译)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

15、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1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斯,这,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的斯同意。去国,去,离开,国指国都。怀乡,思念家乡。谗,指谗言,讥,讥讽。这句话是说: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中登上这座楼,受压抑环境的影响,那种被迫离开国都,又思念家乡的感受就会涌上心头,担心某些排挤自己的坏话,又受不了某些人的冷嘲热讽,放眼看去,满眼都是萧条枯索的景色,感慨达到极至,就忽然生出一种悲凉的念头。

17、电视剧《清平乐》中范仲淹被贬临行前

18、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之时,正处在他人生的一个低潮期。自幼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范仲淹,其高理想便是救世与救民,正是出于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决意以改革的方式革除弊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于是,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开启了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并提出了的“范十条”(《答手诏条陈十事》):“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19、本文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居江湖,但仍心忧国事;虽然遭遇迫害,但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20、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三、范仲淹岳阳楼记

1、这是一个引起讨论的词,表明虚拟现实的情感诉求,是现实的浓缩、提炼和升华,具有典型意义。"拉夫"描述的是一种悲伤的情况,从恶劣的天气到人们的悲伤。整个故事的重心从一个"什"字开始,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在列举了悲欢离合的两种情况后,作者的语调突然升高,表达了一种超越它们的更高理想,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为物所动是人的天性,但这并不是做人的高境界。古代仁人志士有坚定的意志,不会被外界条件的变化所动摇。

2、“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稳定,人民安乐。

3、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句是千古名句,这里的天下指天下所有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范仲淹总结古贤人的修身方法。而这句则是他表明古贤人的追求,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些古贤人必定会说,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因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是对人的道德要求极高的标准,在古代社会制定下极少人能够做到,因此成为千百年来无上的理想境界。

5、影响力洞穿史册,成为延绵千年的治国理念之政事通达、人心和顺成为后代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后世有“居官警语”云:“善为治者,贵运轶民之隐,达民之情。”“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

6、据记载,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为东吴战略家鲁肃操练水军的阅兵楼,唐朝时由开元名相张说在旧址上修建楼阁,取名岳阳楼,诗仙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诗圣杜甫(《登岳阳楼》)均曾在此留下诗篇,但知名度都不高。直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横空出世,才一文成名,惊艳千古。

7、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8、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9、苏子泛舟于赤壁之上,“举酒属客,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才更加可贵。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11、(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1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3、这段是写雾散月出的洞庭湖景色,有时候持续弥漫在空气中的蒙蒙大雾散去后,月亮照亮夜空,光芒遍及千里之外,当水面波动时洒在水面上的月光随着波纹起伏,闪耀着粼粼金光,当水面平静时,映在水中的一轮明月,就像沉入湖底的璧月一样美,湖岸周围响起渔民们互相唱答的渔歌,这种纯朴自然的乐趣是没有极限的。

14、“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15、正如郁达夫在《乙亥夏日楼外楼坐雨》中所云:“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岳阳楼的著称于世,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范仲淹的那篇惊世著作《岳阳楼记》。

16、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7、(译)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18、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19、(《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臧本景印)

20、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霪雨,指持续降雨。霏霏,指雨雪飞舞迷茫的状态。开,指云开雾散,天空放晴。隐曜,日月五星称为曜。樯,指桅杆,倾是倒的意思。楫,船桨。摧,折断。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樯倾楫摧,指船上的桅杆被大风刮倒,船桨被风折断。薄,迫近。暮,傍晚。薄暮冥冥,就是天色接近傍晚而昏暗起来。

【axxzhouaxxyyflongdd】四、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写作年代是宋仁宗

1、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2、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3、“岸芷汀兰”: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

4、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7、嗟夫!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8、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9、范公一生劳苦奔波,只为食“民”之禄,忠“民”之事,而全然抛却个人得失。居朝堂之上,则为百姓殚精竭虑;若是被贬他乡,处江湖之远,也依然心怀家国、为天下平宁尽已所能。

10、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11、《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12、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受朋友滕子京的请托,为重修的岳阳楼写的题记,就是概述岳阳楼及其所处的洞庭湖周边的景色和人文。岳阳楼和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它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是比较少见的古代将军盔形状的楼顶造型,也是三大名楼中保持了古代原貌的纯木构结构阁楼,在景区里面,也有历代的建筑模型。

1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或,有时候的意思。长烟,指持续弥漫在空气中的雾。范仲淹的另一首词里: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浮光跃金,光和金都指月光。静影沉璧,影和璧指月亮,璧是圆形的玉。

14、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扩展资料《岳阳楼记》原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北宋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15、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

16、(译)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17、“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18、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19、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0、“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并非他眼见之景,而是暗指推行“庆历新政”中遇到的阻力和挫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也并非他目睹之状,而是象征心中抱负得以施展后的春风得意。范仲淹不会因为失败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也不会因为成功便“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axxzhouaxxyyflongdd】五、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情怀

1、时间在宋仁宗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公元1046年10月17日。

2、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3、这句话是说:滕子京想扩大岳阳楼原有的规格,并且收集了唐代和当今文化名人的题咏诗赋作品刻在楼上,但前人的题咏虽然多,却没有一篇专门为岳阳楼写的题记文章,所以嘱托我写一篇,以记录岳阳楼重修的盛况。

4、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春天的暖和天气,阳光充足,无风无雨,洞庭湖水面上水波平静,天上的阳光和湖面上反射的阳光互相交织,放眼望去,整个湖面碧波万顷,壮观。水面上的水鸟自由飞翔着聚集在一起,湖里的鱼活泼灵动,浮潜多姿,湖岸上的花草生长茂盛,又透着着阵阵幽香。

5、整个事件的经过大致是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到湖南岳州。庆历五年六月,他给范仲淹写信求写岳阳楼记,此时范仲淹被下放到陕西邠州,接到信以后还没来得及写,当年十一月被调往了河南邓州,次年九月十五日文章写成,岳阳楼工程也将要峻工了。

6、本文写于1046年,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1047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因为二人同是被贬之人,因而有共同的思想情感,所以文中满载述志励友之情,既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又表达对好友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7、可结果,范仲淹受友人嘱托写下的这篇名为岳阳楼记的散文,对重修后的岳阳楼只以「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寥寥数语敷衍之,而且连登临岳阳楼所观之景也以「前人之述备矣」而一笔带过。作为散文大师和滕子京好友的范仲淹,竟不顾友人所嘱,也不顾这类记物体散文的体裁特点,不仅对岳阳楼的盛景不加记述,反而将其写成了一篇类似登楼赋的借物咏怀言志的抒情散文,并且还能使友人满意,并使历来的研读者对其文题不符的矛盾之处一无所察,原因何在,奥秘何在呢?

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说出了仁人志士的心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道出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9、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10、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11、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12、可是好友的一片盛情美意,这么远地托人来请他作记,他又不能拒绝,于是,就有了这篇题为岳阳楼记,却并不记岳阳楼而直抒胸臆的文题不符的散文名作了。

13、作者描写的对象是明为岳阳楼,实则写的是洞庭湖。突出了洞庭湖在天气阴一晴,观赏者的悲一喜情感下的景物,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

1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而且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赋予岳阳楼以极其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真是不记岳阳楼,胜似记岳阳楼,高出于任何前贤抒写岳阳楼的诗文之上,自然也就无人去斤斤计较其写岳阳楼记而没有记岳阳楼的文题不符的矛盾了。

16、“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17、都是描写岳阳楼的景色来抒发个人的志向。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18、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写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描写了洞庭湖湖光泛金的画面。

20、这句话的意思是: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范仲淹的好朋友滕子京犯了错误,被降职外放为巴陵郡太守。

上一篇:孟母三迁文言文拼音版【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