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遇张九龄
1、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2、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3、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依1959年中华书局本,原光绪年间四藤吟社本,收313首。
4、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诗人在贬官荆州期间作《感遇》诗12首。鸿:雁类的泛称。池潢(huang):池塘,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双翠鸟:即翡翠鸟,雄为翡,雌为翠,毛色华丽多彩。三珠树:神话传说中的宝树。本作三株树。见《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国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患:怕,忧虑。高明:官位显要会遭到鬼神的厌恶。高明,指地位官职尊贵的人。恶:忌妒,厌恶。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冥冥:高远的天空。
5、飞沉理自隔, 那飞鸟和沉鱼本来就情趣相隔,何所慰吾诚?
6、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7、情感:借物兴起的作品,处处须分不出物和人来,咏物就是说人,说人仍是咏物。上一首写花叶,这一首写树果。上一首把自己比作春兰秋桂,这一首把自己比作丹橘,都是有着坚贞清高的品质。
8、丹橘的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诗人思绪难平,终于想到了命运问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是无法追究的。这两句诗感情很复杂,看似无可奈何的自遣之词,又似有难言的隐衷,委婉深沉。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它有“经冬犹绿林”的美荫,又有“可以荐嘉客”的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
9、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10、“岂无阴”为五遇,尽管它的荫凉不亚于其他树木,然而世人张口闭口所言者只是载种桃树、李树而已,根本没有将丹橘放在心上。
11、李明阳译注《唐诗三百首》对部分章节有所删除,收312首。
12、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13、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14、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15、阻重深:指道路被重重阻塞。
16、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不会再走丢啦!每一天的努力都是,
17、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18、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
19、释意:“孤鸿”“翠鸟”“巢”“游冥冥”“弋者”等词,处处都是意存双关。
20、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诗词朗读
1、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2、后一句,“草木”即兰花和桂花的总称。隐逸之士以兰花桂花自比,闻风而相悦,“草木”若有感觉也应该“相悦”,可惜“草木有本心”,无论是兰花还是桂花,它们都有自己开花的时令,不因任何人的喜爱而枝繁叶茂,也不因任何人的宠爱而改变散发芬芳的时节,因为它们不会趋炎附势地寻求攀折和赞美。后诗人点出本诗的主旨,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如兰桂一样,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通过谄媚逢迎去博得功名,追求富贵。
3、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4、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5、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6、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7、张九龄,是盛唐乃至整个唐代有作为的名相之也是唐朝推行科举制以后早受惠的人之一。他是武则天时期的科举状元,是唐玄宗时期受重用之臣。
8、这几句中,张九龄说出了当时的社会。那么他该怎么办呢?后两句做了回答,大概意思是现如今我在高空遨游,猎手也拿我没办法。这两句表示他处在混乱的官场里,后还是选择保得性命,看淡被贬的生活态度。结语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对于政敌位于漩涡中心的担忧。开头的几个字就已经给整首诗定了位,定了境界,把人和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比喻,通过把物比喻成人,描写鸿雁的孤独不合群等,来说自己的情况。
9、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10、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11、丹橘“经冬”为一遇,依然以绿姿展世,不为严冬这种外因所困;
12、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它们清雅高洁的特征。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13、孤傲的鸿雁自海上而来,池塘河潢不敢眷顾。侧目见到了两只华丽的翠鸟,在华美的三珠树上栖息。珍贵之木的高处啊,难道不怕猎人的金弹丸?修美的品德将担心他人的嫉妒与打压,高明之位会让神鬼都深感厌恶。今日的我在冥冥之中遨游,那也独自游弋的人们将何处追求呢?
14、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15、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16、④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17、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18、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19、《唐诗三百首》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与第七首,分别咏兰桂与丹橘。
20、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1、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2、以上二首诗既独立成篇,相互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第一首诗暗骂忘恩负义,第二首诗因此叹息。
3、这首诗主要是借物寓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表现出了他的思想境界。这首诗,开篇便是千古名句。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4、唯:有的版本写作“惟”,二字相通。(维惟唯)《说文解字》:经传多用为发语之词,毛诗皆作维,论语皆作唯,古文尚书皆作惟,今文尚书皆作维。就是说,作为语气词,三字用法是相同的,只是在各本典籍中写法不同。
5、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6、答:比兴。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和欣赏。诗人以此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分,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
7、诗的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辉映下更显“皎洁”秀丽。春兰秋桂生意勃发,也给季节带来了荣耀,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这里既包含了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了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表达了真正的贤人志士只有在政治开明的时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8、除此以外,张九龄还是那个时期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主要是五言诗居多,其诗风比较淡雅,语言淳朴,把人生的感想都寄托在诗中。
9、春天是兰草繁茂的季节,秋天是桂花芬芳的时候,兰桂都是这样欣欣向荣,自然是各自的生机勃勃和清新雅洁象征了春秋佳节。
10、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11、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12、岁寒心:比喻坚贞的节操。
13、 又有什么能慰解我的心怀情意?
14、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15、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16、Whichconformsthemtotheseasons.
17、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18、人约:吟唐诗,诵唐诗,不仅仅是为了增加阅读趣味,陶冶情操,更是希望能够与古人一起,品味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人生中的智慧哲理。我亦深刻认可。
19、觉得还不错要拉到文末点(在看)哦!
20、张九龄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之诗。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
【axxzhouaxxyyflongdd】四、感遇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翻译
1、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2、分享丨点赞丨在看三连击,记录专属阅读!
3、作者:张九龄解读:霍松林
4、在这里,咏丹橘历经苦难而得不到赏识,与中国古人对梅松的偏爱具有相似性。梅只有经过寒冬腊月才能开花,松柏在光秃秃的岩面上经过多少次风吹雨打后才能够成材,而中华民族一般也是经过次战争、饥饿、流血与痛苦之后,才会暂得片刻安宁,因此它的人民也习惯了卑微的生活,对突如其来的幸福傍徨、犹豫、不敢接受,深怕在这幸福之后,隐藏着更为重大的灾难。
5、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6、孤鸿侧首看见一对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鸟,高高营巢在神话中所说的珍贵的三珠树上。
7、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8、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9、(1)葳(wēi)蕤(ruí):枝叶茂盛披离的样子。
10、“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二句,互文见意:兰在春天,桂在秋季,它们的叶子多么繁茂,它们的花儿多么皎洁。这种互文,实际上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括全株而言。
11、感遇·其二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感遇其二》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这是一种修行境界在打坐中感受到淡泊明智、宁静致远。这种心如虚空至精的感受谁能知道呢?对自己还没有达道的功夫的谦虚还是经常有一点心乱,想更上一个境界一念不生是谓诚。
12、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13、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14、shéi zhī lín qī zhě,wén fēng zuò xiāng yuè。
15、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16、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17、兰花到了春天枝叶茂盛,桂花遇秋天则皎洁清新。兰桂欣欣向荣生机勃发,所以春秋也成了佳节良辰。可是谁能领悟山中隐士,见到此情此景而产生的仰慕之情?花木流香原为天性,它们并不求美人采撷扬名。
18、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19、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20、不禁大声慨叹那个古代的杨朱子
【axxzhouaxxyyflongdd】五、感遇张九龄其二
1、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2、通过鸿雁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鸿雁离群是个形象的比喻,能够让读者很具体的理解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的妙。
3、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拼音:
4、春天百花齐放,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兰花也是开放于春天。在春天开放的众多花中,为什么独独兰花被大家认为是“花中君子”呢?下面这首诗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5、”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中,春对秋,兰叶对桂华,葳蕤对皎洁。对偶主要表现为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6、答:指的是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他们爱慕美好事物,追求美好品格和理想。
7、“薨薨” 成群又是为了什么
8、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9、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10、从小至今,虽在语文课中诵读不少古诗,但仍未。诗歌是历史、文化的高度精简凝练,是文学著作之精华,诵读古诗既能掌握典籍典故,更能消除时间空间隔阂,拉进与诗者的物理距离,了解真实情境,在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境遇中体悟生命哲学,感受生活真谛,而不至于碌碌于路。
11、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2、Alluredbysweetwindsandcontentedwithbeauty,
13、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14、屈原曾经写过一篇《橘颂》,赞美橘树具有的“与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品格;《古诗》又有“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的句子,比喻贤者要求用世。张九龄此诗,兼有这两种意思。
15、⑧美人:指林栖者,山林高士、隐士。
16、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17、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18、“有岁寒心”为二遇,这可能与江南处于比较温暖的地理位置有关,但是主要是由丹橘本身所拥有的傲骨寒心内因所致;
19、在张九龄的诗中大家喜欢哪首感遇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004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20、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