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月下独酌李白【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6 08:2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月下独酌李白

1、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2、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3、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4、暂伴月将影③,行乐须及春④。

5、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

6、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7、落梅如雪,语文教师,挚爱文学,热衷诵读。声达意,音抒怀。轻重缓急读人生酸甜苦辣,抑扬顿挫赋文字月明花开。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9、(解析)这首诗因波澜起伏,无中生有,静中有动,丝丝相扣而为世人传诵。



10、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人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

11、而诗仙李白在花间对月独酌时,却能用诗信口沾來与读者分享自己寞落之心情。《月下独酌》千余年来脍炙人口,我早已烂熟于心,今天诵之,更加理解游人离家在外之心境,酒仙李白通过这首词也不知安慰了多少谋生在外的游子们,一个个虽然同样独酌着一杯杯乡愁之酒,毕竟也难于排遣心中的孤独和寂寞啊!

12、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13、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14、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

15、我应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

16、无穷的忧愁有千头万绪,我有美酒三百杯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因此我才了解酒中圣贤,即使酒少愁多,酒酣心自开朗。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17、及春:趁着春光明媚的时候。

18、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19、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0、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二、月下独酌李白

1、感恩朋友们的支持!我会持续为朋友们提供优质的节目。

2、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一作:相交欢)

3、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

4、《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意表明,诗人心中愁闷,遂以月为友,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组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深处却有无限的凄凉。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5、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6、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0、尽管如此,我暂且还是把月亮和身影当作伴侣吧,因为人生行乐,怎能错过这纯宵良辰?

11、(1)酌(zhuó):饮酒。(2)对:朝着。三人:指月亮、诗人和诗人自己的身影。(3)既:本。不解饮:不懂得喝酒。(4)徒:徒然,空。(5)暂:暂且。伴:伴随。将:和。(6)及春:趁着春天大好时光。这里诗人用春暗喻大好青春年华。(7)月徘徊:月亮因为我歌而游移不定。徘徊:来回移动。(8)影零乱:因诗人起舞而使身影纷乱。(9)无情游:超然世外、忘却世情的交游。(10)相期:相互约定。邈(miǎo):遥远。云汉:银河。

12、 云汉: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13、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蟹螯就是仙药金液,糟丘就是仙山蓬莱。姑且先饮一番美酒,乘着月色在高台上大醉一回。

14、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

15、 将:偕,和。

16、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17、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18、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9、译文在鲜花丛中置一壶酒,自斟独饮,没有亲朋好友相陪。

20、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三、月下独酌李白拼音版正确

1、我放声高歌,月亮好像流年难舍;我尽情起舞,影子便破碎零乱。

2、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3、第四首诗借用典故来写饮酒的好处。开头写诗人借酒浇愁,希望能用酒镇住忧愁,并以推理的口气说:“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接着就把饮酒行乐说成是人世生活中为实用有意思的事情。

4、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5、《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6、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7、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8、然而月亮并不懂得饮酒的情趣,影子也只能是白白地跟随在我的身旁。

9、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

10、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为甚。

11、从此我愿和明月结成忘情的交游伴侣,并相约在那高远的云汉仙境去遨游。

12、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定。邈:远。云汉:银河,泛指天空。

14、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广。

15、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16、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

17、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18、月儿,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19、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

20、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学毕卓以饮酒了结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过糜烂生活,只是想说明必须乐饮于当代。后的结论就是:“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话虽这样说,但只要细细品味诗意,便可以感觉到,诗人从酒中领略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愁苦。

【axxzhouaxxyyflongdd】四、月下独酌李白全诗4首

1、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2、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

3、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4、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诗人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后的结论。

5、醒时虽同欢,醉后各分散;聚时似无情,情深得永结;云汉邈相期,相亲慰独酌。

6、在一个寂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皓月,喝着闷酒,一股春愁油然而生,于是他趁着酒意,感慨地写下了《月下独酌》。从这一点看,如果说月亮是他的知己,酒便是缓解苦闷心情的佳方式。

7、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8、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9、诗人故意贬抑了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表达虚名不如饮酒的观点。诗人对伯夷、叔齐和颜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态度,这样写是为了表示对及时饮酒行乐的肯定。然后,诗人又拿神仙与饮酒相比较,表明饮酒之乐胜于神仙。

10、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11、此诗取名于‘月下独酌’,包含李白喜爱的两个意象,即月和酒。而二者均有孤独、不得志、愁闷之意蕴。如(唐)王昌龄《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可见,“月”在中国文人心中一般来说让人产生一种孤寂之感,正如神话传说中那清冷的广寒宫只能存于月亮之上。而酒众人都知它是孤独苦闷时的慰藉之物,同时也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结果。

12、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3、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4、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15、欢迎留下您的感言,喜欢声音请点下面的↓点赞、在看、分享

16、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17、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18、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axxzhouaxxyyflongdd】五、月下独酌李白其三朗读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3、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过来,连他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4、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5、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6、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

7、李白对酒的态度中,常常影射着他的生死观,身处开放包容、繁荣富强的盛唐帝国,他对酒、对死生的态度,虽同受老、庄影响,与魏晋人的生死观有渊源,但又因为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成分对当时文人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他追求的一部分。

8、清醒时,我和它们共同欢乐,沉睡后,便又各自离散。

9、月下独酌 李白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0、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

11、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12、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13、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14、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5、这首诗是李白于天保三年在长安写的。当年春天,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李白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此诗应是写于这段时间。

16、既然圣贤都饮酒,又何必再去求神仙?三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我只管得到醉中的趣味,这趣味不能向醒者相传!

17、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18、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19、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20、《李诗直解》:" 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

上一篇:迢迢牵牛星原文及赏析【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