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章卞之琳
1、赏析:这首诗格外别致,也许是因为它够短小,所以也就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思考.越短的诗,留白越多,余味愈加无穷.《断章》这首诗就是如此,读完只觉满是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但是这些问题其实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诗歌这份浓浓的抒情意境就可以了.这首诗可以当作哲理诗解读,比如说做事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也可以当做抒情诗解读,比如说这诗中的忧伤和思恋.
2、赋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我为你记下流水帐。
3、《断章》是卞之琳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4、《断章》通过几组意象营构了丰富的诗境、诗趣、诗思,又通过意象的顶真旋复在意象之间搭设了一架“天堑变通途”的飞桥,在其逻辑结构的贯联之下,意象的单薄骨架立即在人的视野中变得充盈与丰富,并不断膨胀链接,终形成了无限丰富、完整、饱满的艺术世界。扩展资料此诗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以人人能懂的语词,写人人能悟却不能道尽的哲理与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刻意求工的美学态度与追求。
5、Whenyouwatchthesceneryfromthebridge
6、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写的是世间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诗人自己也这样说。但诗歌的语言是抽象的,我宁愿相信,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中的一切的意象,皆有所指。
7、《断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一首短诗。诗人在诗中熔铸了浓厚的哲学思辨意识。以“断章”为题,看似一般,实则是妙语双关。其一是从一首完整的长诗中抽出来的片断,其二是人类内心那份失落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而这份内心独特的感受往往能触动人类内心柔软的地方。
8、新诗赏析|臧克家:难民
9、人生的路,从容地走
10、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主要诗集还有《三秋集》、《鱼目集》、《十年诗草》等。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其诗想象微妙,笔墨省简,较晦涩难储,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11、诗人在诗中熔铸了浓厚的哲学思辨意识。以“断章”为题,看似一般,实则是妙语双关。其一是从一首完整的长诗中抽出来的片断,其二是人类内心那份失落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而这份内心独特的感受往往能触动人类内心柔软的地方。
12、李健吾认为这首诗重在“装饰”二字,暗示人生不过互相装饰,很有悲哀的味道。诗人却不同意,认为该诗意在“相对”的关联。桥上的人把眼前的作为风景来观赏。而楼上的人又把桥上的人当做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这是一种相对关系。
1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4、《断章》创作于1935年。卞之琳说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15、新课标大语文用心做教育
16、“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啊!“你”,在爱你的人的眼中,就是一道风景,而“你”这道风景,在爱“你”的人的眼中,是美的。诗人以这句神来之笔,使这种单恋之情找到了好的寄托。一切皆如梦,只有在梦中,才能把一切痛苦的想望变成美好。
17、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作于1935年
18、新诗赏析|卞之琳:无题
19、江苏海门人,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汉园三诗人之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等职。2000年1月,卞之琳获得了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同年12月逝世。主要作品集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等。
20、沉潜在文字中,我竟然主观上想象着,这个“你”,是一位女子,“绝然而独立”有着倾国倾城的容,有着绝俗于世的貌。伊人站在桥上,临风独立,四顾远眺,观赏风景。眼前是湖光山色,是白云苍狗,是花鸟虫鱼,
1、创作背景:《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2、而诗人自己解释的“相对性存在”,也自有他的道理。因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这一部分人同那一部分人之间,的确是一种相对的存在。他们之间看起来互不相关,却又互为依托。看风景者同时被人作为风景来看,这正是生活中常常出现的风景。诗人这种对于生活的整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互为关联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谓不深刻。
3、fromthebridge,
4、第一节中,第一句“你”是事态主体,“风景”是事态的客体;而在第二句中,曾作为客体的“风景”却陡然一转,成为主体的一部分,曾作为主体的“你”却由第一句句首的位置转至第二句句末并成为客体。
5、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对关联与运动的变化是永恒的规律。
6、“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
7、《断章》容易的读法,一则爱情故事:男主角矜持、含蓄,私心倾慕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却始终不敢表白,只是从远处偷觑,在梦里相寻;而那位女子浑然不知,自己已成为别人眼中的美梦,梦中的珍饰。
8、↑点击上方蓝字“语文桃花源”关注我!
9、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10、到火影屋前面的蛤蟆那里做任务直到攒到了10000个查克拉晶体,或者金币数达到150W也可以开启
11、这首诗传达着一种人与人之间少有的默契和感动。
12、楼上的人,是一个足够痴情的人。他站在楼上,看着桥上的伊人,心为之醉,情为之迷,但,就是不能相见,也无法相见。世上苦的恋,我想,就应该是这种“你”在“我”的眼中,而“你”却不知“你”在“我”的眼中。
13、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
14、《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但全诗仅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四句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15、1933年初秋,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
16、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
17、诗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亘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
18、人们常说“好诗可耐百回读”,而这首短短的四句《断章》已足够品读一生。之所以这首诗会在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富于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
19、老师的痛,与谁共?(随笔)
20、我的思想游曳在《诫子书》中
1、寒门出贵子,需要过三关(随笔)
2、我相信,文人都是有洁癖的,文字的洁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一首长诗,本是心血凝聚而成的,可是,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的卞之琳,却对这首诗不甚满意,为此,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思虑再三后,把他欣赏的四句择了出来,组成了这首《断章》。没想到,它却成了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的确,咀嚼诗句,的确会让读者缱绻其中,无法自拔,沉醉不知归路。
3、进入并装饰了别人的梦境
4、Youwatchedthesightfromabridge,
5、诗人将人生哲理与诗歌意象融合起来,表现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探求;在技巧和形式方面,诗人融会了传统的意境和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现代诗风。
6、Thebrightmoonadornsyourwindow
7、他苦恋“民国后一位才女”张充和(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兆和的妹妹)也是一桩憾事,有人说《断章》就是写给张充和的其中一首诗,但作者解释过,说是受了“呜呼,我爱浮世绘”这一句的触动,忽然就出现了这么一境,重在表现”相对“,但可能是性格所致,他又补充说或许受了世人影响,多少存在一些感情生活的痕迹。
8、人主客体的转化。主观行为无时不被客观化,从而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审美,一种能够被冷静审视的对象。
9、我被考试撞了一下“腰”(随笔)
10、卞之琳的《断章》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广的佳作之该诗写于1935年10月, 《断章》全诗只有四句,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审美意蕴。
11、新课标大语文用心做教育千万考生提分平台
12、情怀,是教育幸福的源——从马云从教说开去
13、《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4、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
15、“你”、“楼上人”,个“你”。个“楼上人”。共同组成这个世界。“你”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桥上看风景”;“楼上人”也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楼上看你”。在某一个偶然,或者必然,你们相逢,之后。或者离开,或者相交相知,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怀着自己的梦想,共同创造这个美好的世界。或者彼此相辅相成,相依相存,装饰着彼此的“窗子”与“梦”。
16、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隔江泥衔到你梁上,隔院泉挑到你杯中。海外的品舶来你胸前,我想要研究交通史。昨夜赋一片轻喟,今朝收两朵微笑。赋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我为你记下流水帐。《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但全诗仅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四句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17、“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首诗的奇绝,就在于,本在第一句时,“你”还是观赏景物的人,没想到,在第二句,却成了被观赏的人,成了一道风景。既然是风景,那个在楼上的人,应该是暗恋着“你”的人吧?因为,只有在爱着“你”的人的眼中,“你”才会是一道风景。
18、“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钟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19、有人深感当下诗歌比较小众并正在走向没落,就此请教余光中。先生认为,当前的阅读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大趋势,而诗歌是指向心灵的艺术,只要人们在精神层面有需要,它便永远不会落寞。
20、《断章》全诗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蕴的人生哲理却相当丰富,为人们的欣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诗人自己曾说过,《断章》“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axxzhouaxxyyflongdd】四、断章卞之琳PPT
1、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2、这个世界维持着普遍的联系,看似无关却兀自相互传感。
3、卞之琳《断章》的主旨:表现了陌生人间因偶遇而产生的相知相惜的缘分。从叙事话语的角度看,诗中的人称是不定指的,它泛指对现实生活中的片段进行素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可贵情境。从叙事视角来看,叙事者所讲述的梦境则代表了失意境况中的希望。
4、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5、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
6、作者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关联的。
7、Whileyouadornanother’sdream.
8、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扩展资料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9、与内容上的相对平衡相一致的是本诗在结构上也是统一和谐,简洁而繁复的。诗中的“你”和“他”、“风景”和“明月”既平行又交叉地重叠对开来,由“相对”相分到“相对”难分。成熟的艺术技巧、丰蕴的意境成就了一首好诗。
10、点击上方“吾读有偶”可以订阅或搜索作品哦
11、《断章》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它提供的那种表面上看来是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一旦进入了诗境,读者完全可以从中体验并品味出各自的“意指”。说“装饰”二字写尽了“人生的悲哀”,是一种很深层次的对“互为装饰”这种现象的“虚伪性”入木三分的揭示。
12、赏析:这首诗格外别致,也许是因为它够短小,所以也就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思考。越短的诗,留白越多,余味愈加无穷。《断章》这首诗就是如此,读完只觉满是疑问:谁是看风景的人呢?你装饰了谁的梦呢。但是这些问题其实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感受诗歌这份浓浓的抒情意境就可以了。这首诗可以当作哲理诗解读,比如说做事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也可以当做抒情诗解读,比如说这诗中的忧伤和思恋。
13、《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本为作者抽出长诗的一节。该作品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4、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15、《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就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即由此而来。全诗没有一个生僻的字眼,也没有一句复杂的句式,写得明白如话。字面上是不难懂的。但细细品味,又好像不能全懂,越想越觉得它的含义很多。李健吾认为它是在“装饰”二字上做诗,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其中蕴含着无可奈何的悲哀情怀。诗人本人不同意这种评解,明确地表白“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后李健吾则又说这两种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答作者》)
16、“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明月有情,知道“你”对它的喜爱,于是,在宁静的夜晚,悄然来了,来到窗前,赐予“你”夜的美好。而这明月,又何尝不是诗人所赐予的呢?爱着“你”的人,总是希望把人世间美好的送给所爱的人。因为,爱,本身就是无私的付出。
17、卞之琳也有他暗恋的人,她就是的“合肥四姐妹”中小的张充和。1933年夏季,卞之琳从北大毕业,在秋季的时候,遇到了来北大中文系读书的张充和。张充和的美丽,张充和的蕙质兰心,深深地吸引着诗人,令之迷恋。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充和好似并不有意卞之琳。对张充和的苦恋,使卞之琳的诗风也发生了转变,从不写情诗的卞之琳,也开始写起了情诗。而《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这一时期,恰是卞之琳爱张充和爱得深的时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巧合,所以,我痴痴地想着,这首小诗,一定是写给张充和的。
1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9、Asasightseerwatchedyoufromatower.
20、细细回想,卞之琳的这首小诗在我的心中已经住了很多年了,偶尔,它会被我从记忆中拾取,轻轻地把玩吟诵,随之,在脑海中浮现的,是诗中的风景。
【axxzhouaxxyyflongdd】五、断章卞之琳表达了什么哲理
1、(1)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一切活动当成风景来看的时候,楼上的人又把你当作风景来观赏。(2)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整个儿的形象进入他人的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相互作用。
2、别人能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
3、(杨宪益、戴乃迭译作者:卞之琳朗诵:怡雨晴)
4、昨夜赋一片轻喟,今朝收两朵微笑。
5、创作于1935年10月
6、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
7、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8、物中有我,互相依有的关系
9、《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10、《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抒情诗歌,文字简短,意蕴丰富而又朦胧,被称为“民国时期美情诗”。
11、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12、这首诗初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
13、人生应须“断舍离”(随笔)
14、时态泄露天机:前两行,一般过去时;后两行,一般现在时。
15、上行描述了当你站在桥上
16、《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所作。
17、Thesightseerwatchesyou
18、卞之琳的《断章》确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小诗。如果让我来讲的话,我宁愿用辩证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在桥上看风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近处的楼上,有看风景的人,也把你作为“桥”的风景的一部分看去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句本身就很美,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更是妙不可言。全诗用的是白描,却充满了主观和客观的辩证:你在桥上看风景,这是你的主观,但是你却不自觉地成为“桥”的风景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在楼上看你的人,他不也是“楼”的风景的一部分吗?同样的道理,当然,诗人更加抽象地用了明月的意像,你在观赏明月映窗的美景时,又怎么能知道,
19、欢迎各位老师及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是自己对于诗人或者本诗的想法以及信息补充,亦或赏析等,我们会在评论的前三名送出新诗的电子版资料,名单会在一周后公布哦,快来留言吧~
20、那一声温柔的“再见!”——《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