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至的诗句
1、说到吃,夏至饮食宜苦、咸、酸。
2、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3、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4、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5、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蜩螗(táng)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急促,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于“知了”,俗称为“都了”。它一叫,秋色厉,都该了了。
6、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7、纳凉宋 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夏夜追凉宋 杨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夏日南亭怀辛大唐 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9、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10、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11、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12、赏析:《礼记·月令》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古人又称夏至为“日长至”,认为是阴阳相争的节点,所以很重视夏至日的养生功。
13、总有一份遇见,唯美了整个夏天
1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是二十四节气中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北端,几乎是直射北回归线,而此时的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长。
15、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
16、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
19、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20、赏析:古人有夏至祭祀先祖的习俗,而夏至和端午的很多习俗重叠在一起,有的地方重端午,有的地方重夏至。
1、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2、文字是留给这个世界好的礼物
3、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5、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6、棊局纵横陈,博奕合双扬。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
7、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8、烈日炽热易伤气,心悸口渴防闷燥。
9、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10、范成大关于夏至的这首诗的赏析:
11、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12、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
13、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夏至日作(唐)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14、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15、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16、赏析:夏至到小暑期间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17、《夏至》(宋)范成大
18、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
19、璿枢,借指北斗星,北斗就是日常我们所说的“天机”,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斗柄的方位变化也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变换。
20、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1、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2、盛夏暑重。韦应物避暑仍不忘写诗,而且诗句中还颇有些社会关切:
3、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
4、来源:儒风大家金蝉知秋编辑
5、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6、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
7、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8、齿发将乡关越三千。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11、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12、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13、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14、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15、夏至,又一个节气,似乎只有农村才把每一个节气日表现的淋漓尽致,如今居住在都市里,好多孩子已经不懂得节气的变化。关注节气,把老祖中留下来的文化继续传承,你会怎么向孩子介绍“夏至”呢?
16、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17、幽梦不觉天晓,夜漏秒滴短;流序运择机枢,日晷至极而长。太阳黄经垂直,直射北回归线。火德星君行令,白昼炫时丽亮。
18、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乡关越三千。
19、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20、《夏至》年代:宋作者:范成大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夏至日作》年代:唐作者: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田间杂咏(六首)》年代:明作者:樊阜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新妇笑嘻嘻,小儿扶壁走。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近说明府清,征徭曾减否?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
【axxzhouaxxyyflongdd】四、关于二十四节气夏至的诗句
1、6月21日夏至,这是24节气中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3、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4、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5、武帝功成吏守边,伤心天未是居延。
6、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7、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写给所有中年人:养成了这12个好习惯,一辈子都不会老
9、夏至日作(唐)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10、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11、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12、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13、夏至后初暑登连天观·杨
14、夏至日作》(唐)权德舆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自然更叠,四时交替,从不停歇。在今天这天炎暑热的时节,还好,天还有一丝阴
15、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16、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17、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8、《夏日诗》三国魏·曹丕
19、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20、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axxzhouaxxyyflongdd】五、赞美夏至的诗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3、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4、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5、三候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意味着夏天已过半,后半夏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调节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6、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7、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8、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9、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0、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11、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12、赏析:夏至日阳气达到旺,阳气在这一天强盛到极点,盛极必衰,阴阳转换,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所以说“夏至一阴生”。
13、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1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15、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
16、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17、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18、夏至这天太阳的高度长,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过了夏至日,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白天开始一天比一天缩短。
19、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20、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