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景物描写200字【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3 15:0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景物描写

1、新初二语文过渡:(议论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暑假必看

2、秋天里的田野在我心里一向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幅画卷一向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没有什么风景能够替代。

3、①影子本来是“落”在人或物上,作者却用“掉”字。“掉”就使葫芦叶子和花的影子具有了强烈的动感,与下文妈妈把投影下来的影子画下来补窟窿相照应。②运用排比修辞,且由实入虚,突出表现了妈妈对葫芦叶子影子的情有独钟,对美的事物的直接领悟,为下文写妈妈依据影子缝补衣物做了铺垫。

4、秋天里枫树们不管自我"头发"掉多少还一齐笑呵呵地谈心。枫树莉莉说:"今个秋虽凉但我们笑声爽朗。""今个秋风虽大我们依然欢乐。"枫树全全说。"今个秋农民们丰收了我看着他们的笑心中可美了!"枫树纱纱也抢着发言。"欢乐我们欢乐又笑又说秋虽凉风虽大我们依然欢乐……"枫树群中的歌星茹茹唱着自我也听得入了迷。别的枫树更不用说了摇着身子让自我的"头发"沙沙地伴着她的歌那声音好听极了!

5、恭喜你依旧关注“魔都语文课代表”

6、不难发现,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春花的:

7、在写景的时候,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深深地感染读者。

8、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③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④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就是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在不同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作者的感情不同,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

9、例如,可以说《红楼梦》是17世纪中国上层贵族的风俗画。狭义的风俗画,指作品中有关地区的独特的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写。这里所说的风俗画,主要指后者。



10、从视觉、听觉、味觉三个角度描绘春花。

11、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

12、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丰富春花图的内涵。

13、①辛勤地给我们缝补衣服,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②由“天降甘露”想到“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一个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③能够依据葫芦叶子和花的投影给我们修补衣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④从叶子的投影想到姐姐的梦,能及时发现投影在哥哥书包上的花的影子,是一个有丰富联想和想象力的人;⑤不识几个字,却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创造美,是一个眼光敏锐,热爱平凡生活、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人;⑥老说缘分、天意,是一个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的人。

14、抓住景物突出的特点来写。要抓住燕子低飞、春暖花开、竹林翠绿、秋日金黄、冬雪素裹的特点。但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一处景物中给你印象深刻深的写下来。同时还要描绘颜色,描摹声音,把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生动逼真。

1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位于拥有这这样称号的杭州。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魅力独具。西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很有东方美学的风格。西湖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湖水不像其他的湖泊那样清澈透明,而是半透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犹如仙境。正如苏轼所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6、以上从八个方面举例谈论了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其实,景物描写的方法远不止这几种,它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一段或一篇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应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晶。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一定要对这些方法考虑,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7、一篇写景的文章,以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

18、雪枫公园是宿迁着名的公园。公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这些景物在不一样的时间呈现出不一样的姿态,我喜欢冬天的雪枫公园。

19、湖泊的水是平静安详。这里的流、淌、涌、静,就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各自的特点。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细致描绘,写出这一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独特景象。

20、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二、景物描写200字

1、西湖十景分别是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南屏晚钟、平湖秋月、曲院风荷、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苏堤春晓、西湖柳桃。

2、以上给大家提供了几种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角度。其实,一段景物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风雪的描写,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综合思考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而深刻地感受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记叙文基础训练: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方法(方法一)五觉法(解说)“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多观察多体会生活。

4、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5、现代文阅读|多角度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6、①按时间变化顺序写,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内,同一景物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要求我们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描绘出同一景物的不同画面。

7、转发、分享给朋友!即时消息关注“语文月刊”微博

8、从表达情感、表现主题角度

9、远处,玉米也挺着笔直的腰杆,似乎在守卫着这美丽的田野。也许它们也被这迷人的景色所吸引,甘做这美景的守护者。看着麦浪翻滚,嗅着阵阵麦香,农民伯伯一张张满溢笑容的脸庞浮此刻我眼前。我醉了,沉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

10、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1、加入课代表的核心家长群!

12、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

13、课代表推荐上海初中、高中生阅读

14、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15、学生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么文章会生动许多。

16、三是从我们观察的角度和层次出发,在写作过程中,依照文理和章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有序结合,是艺术手法中的亮点。

17、运用比喻和排比写出了春天花开艳丽。

18、融入感情,表达真情实感。在描写时,要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你将每天进步多一点,不知不觉,超越身边的人

20、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



三、景物描写的句子

1、秋天,天空好像为了迎接丰收而特地打扮了。让白云把天空擦了又擦,后像湖面一样平静,像大海一样深沉,蔚蓝色浸透到空气中每一处。望望那天空,那么高,那么宽,把人的心都给弄得开阔了,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只只大雁飞过,留下美丽的瞬间,喧染了一种凄凉美,更是把天空映衬得更高不可及。天空,多么的美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不一样。首先,环境描写的范畴更大,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景物描写只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其次,景物描写一般都是写比较美的东西,一堆狗屎很难说是景物。但是环境描写是中性的,环境可以美好,也可以黑暗,那堆狗屎就是环境的一种。另外,环境描写的目的更明确,要么渲染一种气氛,要么衬托人物的心情等,而景物描写可以是单纯的状物,目的没这么明确。

3、朱自清的《春》写的令人欣喜、陶醉,可谓神妙之笔,因为作者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了起来,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老舍先生的思维则更为奇特,把济南城外山坡上积雪与草色错杂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景象联想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并进而心裁别出地想象到“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样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4、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风物描写,应该有独具的特点。

5、世界上的景物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特点,这些特点一般是从形状、颜色、发展、变化方面表现出来的。比如,山泉的水是涓涓细流,小河的水是哗哗流淌;大江的水是汹涌澎湃。

6、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

7、红的像火,分的像霞,白的像雪。

8、敬请关注醉月诗苑ylpxzysy,投稿邮箱1451057278@qq.com

9、赏析文章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10、有奖励景物描写(心情好的时候)我来答有奖励匿名用户成为第NaN位粉丝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

11、描写景物要多用拟人、排比的手法;由远及近,侧面、正面描写,动静结合,全方面的描写。

12、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13、漫步田间小路,路边整齐的白杨伸展着巨大的手臂,如一个个严阵以待的士兵,威武极了。枝上的叶子已换上黄色的秋装。轻风拂过,哗哗作响。叶子经不住秋风的诱惑,顽皮地在空中飞舞一番,便飘飘悠悠地落到地上,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天然地毯。地毯黄黄的,软软的,踩上去沙沙作响。

14、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15、专注青少年深度阅读的平台

16、一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直接观察,运用视觉、听觉、味觉等得到的体验和感悟;

17、此处作者极写天气的炎热,就为下文父亲的出场提供了背景,为下文“守水”做了铺垫。

18、春天到了,龙泉湖的岸边,一棵棵的柳树发芽了,微风吹来,嫩嫩的柳条迎风飘荡,好像小姑娘在跳着轻盈的舞。湖面上还飘着一条条的小船,还有许多的皮划艇运动员在训练呢!

19、当然,也有景物本身是美的,但一经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反倒失去原来的美了,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方寸的象牙版刻一篇《兰亭序》,至今还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长城的墙头,或供在云岗的丈八佛像的足下,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即使热心者竭力指点,也不过令观者生一种滑稽之感。”②这样看来,学生在进行景物描写时,烘托和映衬的方法还需慎重使用。因此,要把景物写好,关键不单在映衬,还在映衬得法。映衬得法,就可以相得益彰,或者化平庸为神奇。

20、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上而下。仰视、俯视、平视。

【axxzhouaxxyyflongdd】四、景物描写片段摘抄

1、第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景物描写顺序一般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由远及近,或由内而外,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二是不取固定的观察点,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也叫游览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描写的实际需要而定。

3、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5、从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角度

6、总之,景物优美、寓意深刻的古诗句太多了,能欣赏一篇都是珍贵!

7、秋天一向是我喜欢的一个季节,我喜欢秋天的美丽景色,秋天的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沉醉,尤其是秋天里的田野。

8、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9、初二语文上册《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常考点梳理,暑假必背

10、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11、此处景物描写处在文中。主人公罗永才经过定碑、看碑后,还没有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这时匠人提议让他上山上转转,心里可能能好受些。这时的景物描写突出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罗永才开始走出丧妻之痛的心理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12、景中有情——在描写过程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13、初二语文上册必考(文学常识)填空题+答案,一篇搞定抓紧掌握

14、初二语文上册《藤野先生》重点笔记,暑假过一遍,开学更易理解

15、②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我妈的脸上。我妈伸手抹了一下,放进口里,“好甜的天露水吆”,我妈叹了一声,又自言自语:天意呀,天降甘露,今天怕是个好日子哩。

16、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自修》团队请来了

17、三潭印月建于乾隆初年,竖立在西湖的砖塔高4米。

18、比如,在《山雨》一文中,作者这样描述:

19、E.李汉荣散文情感纯粹,语言韵致、清新、鲜活、富有张力,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20、②按地点变换顺序写,随着作者的脚步移动和地点变换,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一处景物进行描写。

【axxzhouaxxyyflongdd】五、景物描写是什么短语

1、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他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烘托了紧张的气氛。而母亲“满意地听她脚下的雪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等描写又显示母亲从事革命工作时的兴奋之情,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3、雾渐渐地散了远处的景物越来越清晰了。太阳出来了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我不禁做了个深呼吸觉得神清气爽。一阵风吹来路边的小草摆动着身子像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4、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一般来讲,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往往起交代时间、地点、背景,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为后文做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文章中间的景物描写往往起线索、过渡、为文章蓄势、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的作用。文章结尾的景物描写往往起着呼应上文、凸显主题、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我们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时要充分考虑其在文中的位置。

5、午时,天空湛蓝湛蓝的,像被水洗过的蓝色丝绸,十分明朗。各种树木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腰挺得笔直,显得精神抖擞。蜡梅花开的正盛,像一个香水瓶子,到处喷洒着香水,使得空中弥漫着浓郁的腊梅花香。这时,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可爱的鱼儿在愉快的嬉戏。站在桥头,水面上荡起一道道涟漪,好像桥变成了船,正在向前方行使。

6、穿过田间小路,金黄的麦田映入眼帘。秋风吹过,麦浪滚滚,我仿佛置身金色的海洋。麦浪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刺得人睁不开眼。可我怎能放过这迷人的景色冒着眼痛的危险也要饱览一番。你瞧!颗颗麦穗咧着小嘴,摇摆着笑弯的腰肢,频频点头,相互致意。它们必须在开丰收舞会,难怪风姑娘久久不愿离去,为麦田挥洒着阵阵清香。

7、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8、⑦我妈就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绣在我哥的书包上了。你说,我哥的运气多好?

9、描写春雨的时候抓住春雨的形态,像“牛毛,花针,细丝”;屋顶上笼罩一层薄烟描写远处的景色。树叶儿发亮、小草儿青得逼眼由被动化主动,从侧面描写出是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树叶都穿上了绿衣。

10、动态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

11、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柳凤霞

12、我喜欢雾因为它有朦胧的美!而雾一散开便是阳光灿烂的世界!

13、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14、①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15、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16、一进大门,便见高大的大王椰树,威武雄壮,参天耸立。再往前走。就是一片竹林,青翠欲滴。穿过竹林。就来到开满荷花的池塘边。一阵风吹来,荷叶翩翩起舞,让人赏心悦目。

17、夏天,天空成了一位性格古怪的老头。心情好时,无云,天空空旷得让人心里有点慌,太阳把天烫了个大窟窿,阳光无情的像利剑一般射下。心情坏时,天边起了一丝黑色。慢慢的,一点一点忧愁爬上了天空这个老头的脸。越来越多的乌云压过来,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整个天空要塌下来。太阳吓跑了,天空昏暗了,恐怖临近了。终于,天空发怒了,怒号着散出道道闪电,把雨倾盆洒出,仿佛要覆灭整个世界!但风雨过后,天空又变得慈善了,怜爱的洒下道道光芒,让大地重新获得光辉。天空,多么神奇,古怪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18、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9、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叶圣陶的《夜》开头写道:一条不很整洁的里里,一幢一楼一底的屋内,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这句景物描写用了“黄晕”、“模糊”、“惨淡”、“阴暗”四个形容词,来烘托小说的典型环境。说明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夜里,一个令人恐怖的夜,一个心头笼罩着阴暗的夜。通过景物描写反映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20、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