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
1、张祺瑞
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调节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3、。张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等。
4、清代康熙、雍正朝名臣张鹏翮(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
5、张,繁体字作眼,由弓和长左右相合而成,张姓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都说成“弯弓张”,可见他们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构件中的“弓”的。从文字学上来看,“弓”对于“张”字实在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
6、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7、姓张古代出过哪些名人?张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古代,张姓一直是一个大姓,其历史悠久,族大支繁,恐怕很少有姓氏能与它相比。但就其来源而言,主要有三:
8、张作霖 民国十大军阀 (1875~1928)
9、张纪域,白族。1921年生,云南剑川人。194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在校学习期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后,任民盟云南支部执委,昆明中华职教社教员,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研究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参加西南地区的接管工作,历任重庆军管会教师学习会大队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视导室副主任、师范教育处处长,并参加民盟西南总支部的筹建工作。1954年12月任中央教育部专员。1960年后任山西省教育学院图书馆副主任,山西省中小学教材编审室,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委员。1979年后,任民盟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任、组织部部长、中央执行局委员。是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第四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94年6月15日在京逝世,终年73岁。
10、中共十三大代表原中共渭南地委书记张济伦,男,汉族,1929年3月生,陕西省合阳县王村镇人,1947年8月入d,1947年8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程度。原中共渭南地委书记,现离职休养。 1948年4月至1949年5月先后在合阳县正西区政府、县政府二科工作;1949年5月至1954年1月先后在大荔专署、渭南专署工作;1954年1月至1956年12月任渭南专署财政科副科长;1956年12月至1962年7月任陕西省财政厅副处长、处长;1962年7月至1964年10月任合阳县委常委、县长;1964年10月至1967年2月任中共澄城县委书记、人武部第一政委;1967年2月至1970年4月“文革”中受冲击;1970年4月至1971年10月任石堡川水库澄城指挥部政委;1971年10月至1974年2月任渭南地区桃曲坡水库工程指挥部指挥、d组书记;1974年2月至1976年3月任关中东部抽黄工程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76年3月至1978年6月任中共蒲城县委副书记;1978年6月至1982年10月任中共富平县委书记、人武部第一政委;1982年10月至1983年8月任中共渭南地委常委、渭南行署常务副专员;1983年8月至1988年8月任中共渭南地委书记、渭南军分区第一政委;1988年8月至1993年12月任中共渭南地委调研员;1988年6月至1993年6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12月离职休养。 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六届省委委员,省九次-表大会代表,省八届人大代表。渭南市第一次-表大会代表,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11、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初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是为河北张氏。
12、张伯苓(185-19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民国三十八年(1948年)六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13、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14、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姓张的女性著名人物)。
15、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
16、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17、张培英(1922~1991),宁洱县磨黑镇人。1931年,在磨黑小学读书,1937年秋,考入云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今普洱中学﹚女子初中班,1943年,进入云南大学预科班学习,次年考入云大医学院。震惊全国的“一一”惨案在昆明发生时,她不顾个人安危,身背药箱救护伤员,并潜入特务看守的屋里,为闻一多先生遗体注射福尔马林以防腐蚀。1948年,张培英加入“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并任支部书记。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d。她先后在云南军区后勤部、第四军医学校、第三军医学校和第七军医大学任教。 1958年,调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 1960年6月7日,实验室意外发生煤气0事故,张培英奋不顾身抢救仪器设备被严重烧伤,创面达50%,其中44%为三度烧伤,住院调节达7年之久,9个手指被截除,身怀七个月的孩子被夭折,她成了残疾人,定为“一等残废军人”。出院后她多次向组织要求安排工作,组织根据她的身体情况,让她担任军事医科院和北京万寿路共11所中小学校外辅导员。她呕心沥血,满腔热忱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被评为全国先进青少年工作者、全国和全军优秀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全国老有所为奖,3次荣立三等功,17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d员、学雷锋标兵。 1991年,张培英应邀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的纪念建d70周年大会上作报告,当场重病突发昏厥,经抢救无效,于次日逝世。
18、张耳(前264年-前202年),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楚汉战争时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后归汉,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
19、清代有受雍正、乾隆倚重的军机大臣张廷玉
20、后又迁邯郸(今属河北)。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
21、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
22、张圆泰(1855~1914)号一清,眉县丁家沟(今属汤峪镇二郎沟村)人,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十九日,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九代传人。清末民初为王母宫住持。太白山上院大爷海、下院王母宫与清湫太白庙三处实为一体,盛夏他住持上院,春秋冬常住下院,总管三院道务,成为19世纪后期眉县道会司管理太白山道教事务的实际住持人。
23、张咐轿磨帆肆凯洁
24、张文光(1882-1914),字少绍山,云南腾越(今腾冲)县城五保街人。辛亥志士,云南提督。
25、红军时期,历任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26、张程同志生平(1915-2010) 中国共产d的优秀d员、老红军(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级待遇,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原宁夏回族自治区d委顾问委员会常委张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25日20时45分在银川逝世,享年95岁。
27、 张曼玉,张艺家罗马柱
28、东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张,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县)人。西汉辞赋家,官至太中大夫,后人辑有《东方太中集》。
29、张婉悠
30、张镇方(?~1916),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人。因家贫,从未进过校门,曾在礼泉县五峰山牧场为人放羊。后与民d人士接触,于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d,从事秘密活动,曾联络千余人共谋反袁。事发被捕,倍受酷刑,仍痛斥袁贼,在西安遇难。
31、张伯简,1898年生于云南省剑川县,白族,早年曾入滇军。1919年,为追求真理辞去滇军中的军需官职务,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张伯简参加了由赵世炎、李立三等人组织的“劳动协会”的活动和法、德两国工人运动,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冬在德国柏林加入共产d。 1922年,他与、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共同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d”,被选为组织委员。他身在异域,却时刻关心家乡的革命,写信给云南学联,鼓励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同年秋,张伯简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和研究,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4年,张伯简回国后在上海和京汉铁路从事革命活动,继而从事d的宣传工作,任中共中央出版部首任书记,负责过d刊《向导》和《中国青年》的发行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1925年1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伯简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代理团中央农工部主任。1925年秋奉调广州,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军委书记等领导工作。 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张伯简还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他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一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我国较早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理论著作,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起了重要作用。1926年在广州举办农-动讲习所时,该书被列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抗日战争时期,曾将此书作为学习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的书目予以推荐。 1926年8月,张伯简参加省港大-,领导群众开展斗争,因积劳成疾,不幸在广州病逝,年仅28岁。
32、张良(前-前186年),字子房。汉初名臣,政治家、谋略家。汉初三杰之一。本是韩国公子,《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2)良年少未宦事韩。秦灭韩,良欲为觊J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被誉为“第一谋士”。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33、1941年张澜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 ,1941年10月担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34、唐代诗人张九龄、张继、张说、张籍、张祜
35、张建中,1920年12月生。陕西宁强县人,1935年1月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d。历任宣传员、勤务员、译电员、师政治部秘书、连指导员、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志愿军司令部情报长、后勤部司令部战勤科长、高射炮兵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广西军区顾问等职。1980年离休,副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8月9日12时58分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
36、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37、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38、张世熙 (1894~1929)
39、张天放,1893年生,云南腾冲人。原名星晟。1923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共产d。曾被选为国民d东京支部执行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同中国共产d失去联系。后在云南积极从事抗日救国和反对蒋介石-统治、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9年曾被国民d政府逮捕并列入判处死刑名单。后经多方营救获释。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财经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云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4年7月31日在昆明逝世。
40、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O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41、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弧。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42、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
43、张子贞(1879-1931),字青圃,云南大理龙尾古城人。中华民国滇军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44、张光奎(1879~1937),字聚庭,陕西长安人。近代革命人物。性豪爽,喜交游。入本省武备学堂毕业,充新军混成协队官,与张伯英、彭仲翔、d自新、钱定三诸人入同盟会,组织军事研究社,为秘密。辛亥光复,任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府参政兼东路筹饷大使。共和告成,任陕西实业司司长,加授陆军步兵上校,创办机器面粉公司、工艺制革等厂。
45、张承栻(1875—1917),男,又名思齐,字敬轩,本县骏马乡北庄村人,自幼天资聪颖。清光绪三十二年,即丙午年(1906)考职乙等,后以教学为业。民国元年(1912),他和张鹏程联合创办北庄村“柽启学堂”(高等小学),担任校长。
46、廉明知府——张隆,明代建水州人。正统贡生。任杭州知府,浚西湖,维修白堤、苏堤,治理彰河,政绩优异,清正廉明,得以觐见皇帝。后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墓。明代嘉靖年间建水首祀四贤祠,张隆居四贤之首。状元杨升庵有碑文,称张公“官处脂膏不自肥,润西湖广其利,彰水安其锸,考绩三年,于全浙”。旧志称其“继美白、苏”
47、张维明,1929年8月生,云南昆明人。1948年4月参加革命,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d。历任指导员、干事,云南河口工委会副书记,师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成都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正军职。因病于2014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48、宋时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
49、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50、张静初
51、张馨之
52、张正光(1949-1984) 三五二○六部队副政委,中共d员,云南省武定县人,傈僳族,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生,初中文化,一九六九年四月入伍,一九八四年五月二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
53、张惠春
54、张海迪 轮椅上的“当代保尔”
55、张苍(前256年―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福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
56、明代有被誉为“千古宰相之杰”的著名政治家张居正
57、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58、张雨乔
59、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60、张静初
61、市)。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间张氏。
62、张希文原名福幸,字寒松。陕西渭南县张贵村(今向阳街道办田家村)人,1911年出生。1926年前在赤水职业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农民协会等革命活动。1928年在渭阳中学转为共产d员,参加渭华起义。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九期,毕业后分配到杨虎城十七路军教导营任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8月,日寇再犯永济,张希文率三营从韩阳镇向西姚温逆袭,攻入西姚温村时遭袭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时年27岁。他短暂的一生, 参加了渭华起义、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三次重大革命事件。1950年张希文被追认为烈士。 200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政府为张希文颁发了“抗日纪念章”。同年,张希文烈士被评为“在陕抗日十大抗日英雄传奇”。
63、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张姓起源
64、张拉拉
65、张婷婷
66、张钧宁
67、张角(?―184),号天公将军,钜鹿(今河北平乡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
68、得姓始祖
69、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70、张思义(1880-1912),陕西省礼泉县骏马乡北庄村人。 清光绪六年(1880)生。出身贫苦,十余岁为人佣工,因不堪被欺压,报名投军。其身躯高大,体强力壮,且爱好拳术,后被提升为教官。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前,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目睹清王朝-腐败,同年10月22日,参加西安新军,响应“双十”武昌起义,随革命军攻占西安满城(新城),立下战功。11月,甘军窥陕,张思义随革命军赴彬县、永寿一带御敌。 民国元年(1912)1月,甘军进犯礼泉县南坊镇,张思义奉命协同杨仁山敢死队进驻南坊镇,以堵击甘军南下。是月30日,甘军骑、步约两营兵力由五凤山南下,企图夺取南坊镇。张思义同敢死队守卫沟南,抗击来犯之敌。甘军据沟北,轮番猛攻,攻至南坊镇沟南,张思义阵亡,时年32岁。
71、张亚雄,1912年生,陕西三原人,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d,1946年10月入伍。历任团长、师参谋长、武警青海省总队总队长、公安部队干部学校副校长、第二炮兵学院副院长、第二炮兵学院顾问等职。正军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13年12月17日在武汉逝世,享年101岁。
72、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73、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74、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75、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今草”。
76、张心聪,字子慧,哦山双江镇人,1916年5月15日生。 1931年考入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后改为昆华师范学校),在校在期间,他除认真学习规定课文外,还酷爱音乐、摄影,美术课的成绩在班上是佼佼者。突出的是他自学和钻研丰子恺、叶浅予等老-辈艺术家的漫画和木刻,技艺有一定长进。仅1935年和1936年内,《云南日报》就刊载了他的漫画和木刻作品200多幅,并汇编成一册《漫画选集》。其作品,主要是启发人的爱国思想,揭露-污吏的卑劣罪行及讽刺社会上不良风气等。 1948年,他回到峨山中学任美术、英语教师,并在县城中街开设“五华摄影室”,是峨山本地人早开设的照相馆。以照相业为掩护,他参加了中国共产d领导的地下革命活动,不久即离家投入了革命武装斗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独立第一团(也称“滇中独立团”)担任政工队长。1950年1月6日,在新平蒿芝地遭土匪李润芝武装偷袭,他和10多位政工队员奋力还击,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壮烈牺牲,终年33岁。
77、清代乾嘉时大诗人张问陶
78、张国焘(1897年11月26日-1979年12月3日),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今萍乡市上栗县)。中国共产d创始人之中共早期之一 。
79、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80、张馨方
81、迁徙分布
82、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83、张子甲(1874-1948),字急济,陕西户县文义村人。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生。光绪间生员。 清末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萎蘼。张子甲力图振兴风习,倡言“开通风气,振兴教育”,重躬行而摒浮华,革除旧课程,提倡新文化。 宣统二年(1910),与同村张鲁岑合资,在本村创办兼有女子班的苍溪小学。建校后,陆续培养出不少人材。张子甲创办新学,每每偕学生于“跟头会”(城隍会)或庙会,手摇铜铃,聚众讲演,宣传妇女放脚、女子入学。由于封建积习较深,开始常遭到恶言相讥,甚至有人背后骂张的祖先。张子甲不但没有灰心,反而坚持不渝,行之于家,推及全村。 民国十二年(1923),县上成立天足会,张子甲被推为会长,与会内聘请的男女委员一起下乡,街头讲解宣传,入室查验,如不听劝者,则强迫放脚。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终见成效。 清末民初,户县北乡接送“城隍”之风盛行,传说文义村是“城隍婆”的娘家,迎送仪礼尤应隆重。张子甲劝阻村人废其接送,破除封建迷信之陋习。 1931年,张子甲参与县上清丈土地、整理粮赋,并任整理粮赋局经理。尽量减轻贫困穷户的负担,同时解决周、户地界不清的纠葛,为户县民众所称道。 1929年后,户县连年遭灾,庄稼不收,饥荒四起,张子甲协理地方举办赈济事业,并于自己家中设粥场,施舍穷人。 晚年,寓居乡里,学习医术,给贫病者施予医药,分文不取。 1943年,四邻各村及苍溪校友,于苍溪学校修纪念堂5间,立纪念碑1座,以纪念其功绩。 1948年逝世,享年74岁。
84、张T(?-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85、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86、张鸿道(1875~1930),字梦宾,陕西省高陵县人。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自幼才貌出众,有神童之称,14岁能默诵十三经。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甲午科举人。逊清礼部主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保国会在北京成立。张鸿道加入该组织,并参加第一次、第二次会议。 宣统三年(1911),辛亥反正,弃职回陕,加入革命。 民国元年(1912),任陕西省议会秘书兼修史局编纂。 1918年,任陕西靖国军第三路秘书长。 1924年,任河南省政府秘书。 1928年,任国民军第十军秘书长。 张鸿道长于史学,对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均有较深研究。尤善为骈、散文,下笔千言立就。各军中的重要文电,皆出其手。曹世英、胡景翼、杨虎城,皆倚重其才,隆礼相待。 民国十九年(1930)春,病卒于家,享年55岁。
87、张靓颖
88、还有不少人被赐姓改姓张;如三国时诸葛亮就赐龙佑那为张姓;曹魏大将张辽,原生聂,后改姓张。非汉族人改姓......>>
89、清末苗民抗清领袖张秀眉
90、道教首领张三丰
91、张之霖(1875-1945),字泽生,云南省大姚县石羊镇人。清末民初官员、实业家。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生。 光绪二十四年(1898),师从姚州甘季贤学习。 光绪二十五年(1899),入廪,光绪二十七年(1901),参加乡试中举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姚安甘幼卿创办纺织业,准备向白盐井进行推广,乃同张之霖联系,令张家人到姚安学习纺织,后来成立白盐井“务本局”发展手工纺织土布。 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昆明作为举人入云南法政学堂讲学科,一年半后毕业。 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云南咨议局议员,不久作为云南省代表任资政院议员,赴北京就任。 宣统三年(1911),张之霖回到昆明。辛亥革命后,云南省临时参议会成立,张之霖当选云南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并任临安府知府兼建水县知事,任内大力扫平地方匪患。 1914年9月到1918年12月,任云南省第一届参议会副议长、代理议长,兼富滇银行协理。因秉性耿直,得罪权贵。 1916年,张之霖帮盐丰县知事郭熙编纂《盐丰县志》,历时5年完成,并集资创办开智印刷公司,印制出版《盐丰县志》。 1920年,张之霖卸任,改任元永井一等场知事,参与一平浪盐矿开发。 1922年起,任东川矿业公司协理。 1928年,白井盐灶在生产上遇到困难,张之霖向云南省盐政当局请求救济。提倡由所加薪数中,每挡提出滇币一角,作为灶捐助学金,凡盐丰县属留省升学初中以上学生,每年补助滇币200元,使经济困难人家子弟得以就学。 1931年,任东川矿业公司在昆矿业银号经理,创办自来水厂、耀龙电力公司、戏院、糖厂、火柴厂等实业。 1939年,矿业银号改组为矿业银行,张之霖当选常务董事,任职至1942年。 1943年,张之霖任盐丰县(今属大姚县)参议会议长。晚年,张之霖居住在石羊镇。捐助修桥,施药济贫,为人称道。 1945年,张之霖病逝,享年70岁。
92、张元勋(1863-1955),陕西省兴平县庄头镇庄头村人。 清同治二年(1863)生。其兄张元际,为清末贡生、国子监学正,光绪十九年(1893)在兴平县城南庄头村创建宏仁书院,初名爱日堂。 张元勋自幼读书,后师从泾阳书院刘古愚先生。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入西安大学堂学习。 光绪二十八年(1902),应山西学台刘嘉深延聘,从教于“衡文书院”。 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陕西省临潼黄县长聘为子师,未及一年又被西安大学聘任为教授,治学二年,辞职归家,致力于理学研究。著述有《地球浅说》、《原道》、《格物测算》、《太阳质疑》、《新正气歌》等,计50余册120卷。 当年蒋介石曾用重金聘其出山,先生坚辞不应聘,后蒋托程潜送给500银元,送三次才接收,后捐给陕西各书院。先生曾题联云:“关学无传今几载,斯文欲继赖何人?”其高风亮节,时人莫不敬仰膜拜。 1955年逝世,享年92岁。
93、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天文学家张遂
94、张氏生于东晋太康十年,后嫁于后凉太子吕绍。
95、张太后
96、张安琪
97、张蓓蓓
98、古代姓张的名人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99、张大千(1899~1983),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四川省內江县人,出生于1899年5月10日,卒于1984年。
100、张锡,唐贝......>>
101、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今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马家村西小洼屯人。曾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人称“张大帅”。张学良之父。
102、古代姓张的名人早记载的周宣王时期,中兴周朝的张仲。
103、张力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