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柳的诗句
1、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3、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4、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5、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6、"渔阳"在唐朝时期是边境征戍之地,所以被诗人们常用为意象,意思就是指战场前线。
7、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8、蝶恋花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9、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1、兰陵王·咏柳周邦彦(北宋)柳阴直,烟里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12、劳劳亭,为古时送别之所,前两句以高度概括的手法,直点题旨;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的表现形式,立意更高妙,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而后两句写得更是有新意——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
13、这也是一首描写爱情的送别诗,前两句拟人地描绘了柳枝的形状,已暗含女子之意,后面接着用“玉纤”即美人的纤纤玉手,引出这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折柳送给将要远行的恋人,恋人爱不释手,觉得就像观音手中玉净瓶里的柳枝一样珍贵,因为这柳枝饱含着姑娘的爱和期待。
14、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
15、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16、桓温“金城泣柳”的故事:桓温是东晋时期的英雄人物,东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三十岁的桓温任琅邪内史,镇守金城(今江苏镇江句容市)。
17、““柳”是古代诗词中重要的一种意象,以“柳”为主题的诗词多,或借柳写春色;或以柳写赠别,因其与“留”谐音;或借柳表相思寄托之情,因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
18、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19、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20、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1、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20字内)、照片1张。
2、如果想关注我,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我们的精彩人生”进行关注。
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4、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5、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6、诗人们对柳树更加喜爱,柳树在他们的诗中表达了多种意象。笔者精心选取了十二首的唐诗宋词,大家一起欣赏大诗人们的翠柳情怀吧:
7、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8、30首柳的诗词,其中,有美妙的春风,更有深深的离愁别意。
9、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10、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1、(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裁:裁剪。
1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3、《咏柳》(作者)贺知章(朝代)唐
14、苏轼的这首词上片用清新婉丽的笔调,描写了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下片笔锋略带哀怨,诉说了偶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表现了苏轼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不为人知的情感烦恼。这种烦恼是仕途坎坷,年华逝去,还是情路波折?苏轼没有明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回味、想象空间。
15、离亭赋得折杨柳李商隐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16、《临江仙·寒柳》(清·纳兰性德)
17、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18、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9、因为他的封地在柳下,谥号为惠,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柳下惠”,被认定为展姓和柳姓的始祖。这是一位高寿之人,享年一百岁,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0、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3、绝句僧志南(南宋诗僧)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5、《咏柳》诗有两首。一首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另一首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也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让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6、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7、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8、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9、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10、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1、《咏柳》的作者是贺知章。
12、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
13、这是一首离情词,“留人不住”四个字将送者、行者不同的情态描绘了出来:一个是再三挽留,一个是去意已决,毫无留恋之情。堤边杨柳青青,枝叶茂盛繁多,千丝万缕,依依有情,它们与送别者一起伫立于渡口,安静凝望远方。
14、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15、望汉阳柳色寄王宰李白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春风传我意,草木度前知(一作草木发前樨)。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16、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17、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8、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1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0、这当然是一个传说,其实,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见杨柳之名,在先秦之前就有了。
【axxzhouaxxyyflongdd】四、咏梅的诗句四年级
1、几棵柳树吐露新绿,那翠绿的枝条和影子一样整齐,春风拂柳的情态使我被这春景所着迷。留恋家乡樊川的遗憾,让我又想起家乡的垂柳半遮村桥半遮溪水的情景。
2、策划:汪光房、周庆、朱华杰
3、贺知章的《咏柳》这首七绝中,描写柳树外形的诗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5、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6、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7、请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阅读到此文章!
8、教育新资讯,每天新鲜传递给您
9、弟子都作了咏柳的诗,当师傅的岂能落后?
10、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1、四联的意思是少女发出了哀婉的相思之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是两人各自相知。
12、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13、无情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14、一上高城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15、这首诗是南宋僧人志南(其法号)创作的,写的是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他乘小船沿溪水而来,到老树下下船继续过桥在细雨中前行,他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把藜杖喻为可以依赖的游伴。他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和风迎面吹来,杨柳枝随风荡漾,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16、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17、这首诗只要知道“渔阳”就明白诗的意思了。“渔阳”是古代的地名,秦朝时设置渔阳县,现在天津蓟县的西北有一山,名曰渔山,县城在山南,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渔阳。唐朝时期,渔阳为蓟州的治所。
18、杨柳的翠色在荒凉的岸边绵延,透过如烟的柳丝,隐约能看见远方的高楼。柳树的倒影铺撒在平静的水面,飞扬的柳絮飘落在垂钓人的头上。柳树的根深深藏在水底,成了鱼的栖息处,低垂的柳枝系住了旅客之舟。风雨萧萧的夜晚,从梦中惊醒又增添几许忧愁。
19、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axxzhouaxxyyflongdd】五、咏柳古诗怎么写
1、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
2、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和李白、李适之等谓之"饮中八仙"。
3、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4、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5、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
6、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8、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9、咏柳诗句中意思相同的两个字是:碧、绿(裁、剪也是一组,意思相同)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11、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
12、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13、唐宣宗大中年间,柳仲郢担任梓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他聘请李商隐为节度府书记。这首诗大致写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他的这首咏柳诗借府主的姓氏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14、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15、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优美的春日郊外图,后二句出现了一位年轻少妇的特写形象:她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笼”,“提笼忘采叶”,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
1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7、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她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18、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0、韩翃(音:hóng),字君平,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这首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