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古诗接龙2【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1 15:42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古诗接龙

1、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2、67《破阵子》南唐后主李煜亲身经历了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并写在词里,读上半阕,李煜做皇帝的时候生活如何?(优渥,凤阁龙楼、玉树琼枝,不识干戈)

3、57《乡村四月》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初夏风光,前2句先写自然景象,读,这2句一句写静景,一句写动景,写静景的是——“绿”“白”分别指代(葱郁的树木)、(映天的水光);写动景的是——子规就是杜鹃,它的出现预示着要开始忙农活了。读完这2句,你发现夏景有哪些和春天不一样的特征(遍、满)

4、枕上片时春梦中,行进江南数千里。

5、13作者爱夏天有两个原因,哪两点?

6、100《流民》人们安居乐业,开心,可是一旦受到水旱蝗灾,百姓们就会流离失所,哪首诗写了农民离乡背井的惨状?

7、所以后李白怎么说?读。他说路很难走,可是相信自己能克服万难,抵达成功彼岸,哪句话是表决心的?

8、张九龄看到明月,想到自己的朋友可能也在抬头望月。哪句话?张九龄想着朋友想到什么程度?读4句。“竟夕”是“整夜”的意思。

9、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10、——在深山古寺中的春天景象/晚春

11、(3)理解:这首诗里有3句比喻句,能找到吗?柳树树干→碧玉;柳树枝条→绿丝带;春风→剪刀。

12、本教学设计针对低年级。

13、2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时间过得飞快?所以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珍惜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诗句吗?

14、——描写夜晚山河的美丽景象

15、〇、复习:看图猜古诗(略)

16、本教学设计针对低年级,要求学生事先预习:听录音跟读,圈出不认识的字。

1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19、下面2句是诗人的评价,他说华山位置特别好,地势险要,靠着秦关也就是函谷关——河山北枕秦关险,连着五帝祠——驿树西连汉畤平。

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二、古诗接龙2

1、崔颢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好是要去做官,去哪里呢?咸京。这是哪儿?在秦朝指咸阳,而唐朝就是指——长安,今天的西安。崔颢在去长安的路上经过了哪里,读题目,华阴是个县,旁边就是华山。崔颢去华山玩了一圈,这首诗就是描写华山景色的。

2、——一定能乘风破浪,抵达胜利的彼岸

3、——告诉我们光阴不可以轻易浪费

4、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5、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6、19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7、你从哪些字词中能看出作者和朋友情谊深厚?(前年、祭、哭)

8、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

9、下面给大家展示诗词接龙的范例:

10、到了秋天,大多数花都经不住寒冷凋谢了,只有什么花顶着寒风傲然开放?菊花。

1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3、海读路上不孤单,韩老师在诗词备课群答疑解惑

1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5、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野望》杜甫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瓜洲》王安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浪淘沙》刘禹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绝句》李清照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南北无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长别离》吴迈远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屈原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别卢秦卿》司空曙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岳忠武王祠》于谦。

16、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7、——描写社会安定、富庶

18、古诗教学不同年级有偏重:低年级以积累为主,通过各种形式把古诗背出来重要;中高年级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串联。

19、70《悟》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作者认为什么事情美好到令人陶醉?精读华章(读书),而且读书要和思考(沉思)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2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古诗接龙第一单元视频

1、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2、6襄邑道中 宋 陈与义

3、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4、103《从军行》这次要学习的15首古诗中,只有1首是描写战争的,哪一首?怎么判别出来的?(题目“从军”/正文“烽火”“龙城”)

5、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6、——描写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花落的惋惜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第一位是孟浩然,看题目,他在等谁?他在哪儿等呢?山里的一座寺庙。作者等了多久呢?有没有等到呢?读一读。

9、杨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讽刺卖唱歌女不知道要灭亡了

11、春江潮水连海平 平民送客楚山孤 孤帆远影碧空尽 尽日君王看不足 足下蹑丝履

12、56《长安遇冯著》有个词语叫“怀才不遇”,说的是有种人虽然很有才华,但没人赏识,十分值得人同情。这首诗的作者韦应物有个好朋友也是这样的人。韦应物的好朋友叫冯著,他从哪里来,读2句(东方、霸陵)

13、为什么用“放歌”而不是“唱歌”?还能从哪里看出声音响?“声敲青山碧”,2句话相互照应

14、听录音,唇动齿动不出声读

15、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16、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17、怒发冲冠——冠冕堂皇——皇天后土——土头土脑——脑瓜不灵——灵心巧手——手脚并用——用之不尽——尽心尽力——尽力而为——为人师表——表里如一

18、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合题意,另外请你请你说清楚,是要写一首诗还是只写一句?要不就不好答了天降孤星尘世间,昂首傲风藐尘缘。世有隐者破红颜,独孤所困意尘缘。古来贤者皆多情,吾自无情傲尘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草色遥看近却无--无边落木萧萧下--

19、6客人来看望我,我高兴极了,只有载歌载舞才能表达内心的喜悦

20、看到朋友心情不好,韦应物当然要安慰他,读后4句。韦应物很高明,他用了一招“注意力转移法”,他对冯著说,外边的景色可热闹了,花儿——开了,小燕子在——哺乳雏鸟,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啊,他希望冯著感受到这一片盎然生机,可以变得——开心一点,我们下次看到好朋友心情很糟,就可以对他说——

【axxzhouaxxyyflongdd】四、古诗接龙视频

1、题由一组想,二组答题,依次前一组出题,后一组答题。

2、哪句话侧面描写出战争的惨烈?6句。

3、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4、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5、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6、老师把这次要学习的15首诗依据主题做了划分,共分为6类,请你们开动脑筋,找到对应的诗。

7、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8、60《陇西行》这首描写友情的诗还反映出一个事实,唐朝时候,汉人与少数民族战乱比较多,从而涌现出大量边塞诗,来读第60首。王维上来先写马,读2句,一里大约是500m,十里大概是5km,马儿跑得怎么样?(快、久)

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0、李白为啥茫然?他碰上了什么困难?他的困难像黄河被堵塞,高山被雪覆盖一样,很难翻越。你们遇到困难会怎么办?叹气还是解决它?对,要拿出信心和勇气。李白就用姜子牙和伊尹2个伟人的事迹来安慰自己。姜太公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72岁才被任用;伊尹被流放到别的地方,他为了接近莘国君,自愿沦为奴隶,充任国君的贴身厨师,后才成为商朝开国元勋。

11、从中可以看出“我们”高兴、喜悦的心情

1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13、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

14、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15、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6、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7、——在离开四川的路上思念朋友

18、莫欺如此大,谁敢便行拳。

19、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作者为什么这么喜欢菊花?读读4句找原因。原来菊花是后凋谢的花。还有哪些植物也是历尽寒冷后凋谢的?(松柏梅兰竹)

【axxzhouaxxyyflongdd】五、古诗接龙幼儿版

1、别人在欣赏美景,主角却在干什么?“负薪”,收集柴草。这是一个农民。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在深山古寺中的春天景象

5、(5)“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正在冰天雪地中,迎着凛冽的寒风和震天响的鼓声,和敌人们一决生死!

6、(5)写作背景:古人认为项羽不肯苟且偷生,是很值得敬佩的,李清照当时所处的宋朝每次和少数民族辽人、金人打仗,一打就输,一打就签订耻辱协议求和,然后逃,从北方逃到南方,再也不管被占领的土地了。所以她赞美项羽宁死不屈(降)的精神。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4)春天快要过去了,狂风过后,花儿纷纷飘落,小树也弯下了腰,我仿佛看到了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画面。

9、霜叶红于二月花→花重锦官城→城春草木深举头望明月→月落乌啼霜满天→天街小雨润如酥疑是银河落九天→天下谁人不识君→君臣相顾尽沾衣决眦入归鸟→鸟宿池边树→树树皆秋色

10、诵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1、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春还是晚春?从哪句话看出来?(芳菲尽/春归)

12、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松月、樵人、烟鸟;风、泉声;凉)这一方面说明作者观察很细腻,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等了很久。再读一遍,感受一下天由暗转黑的过程。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4、以上是我对诗词接龙的看法和理解,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15、遍绕篱边日渐斜(复习上一次的“青山郭外斜”)

16、古诗接龙,要看是什么要求,常见的是顶针接龙,比如,有人出:山外青山楼外楼,你就接:楼高不见章台路,然后第三个人接:路长人困蹇马嘶,如此循环下去。

17、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9、15李白有一天来到征虏亭,他发现这里的景色实在美极啦,你能夸夸征虏亭吗?

20、(教学准备)教师:PPT;学生:预习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