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明清诗歌理论不是尊唐,就是尊宋,为何没有创新?【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1 15:28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明清诗歌

1、透过这重重复重重的诗行,我们将看见怎样的一个时代?怎样的一个宁波?怎样的鄞州?

2、⑺盍(hé):同“合”,聚集在一起。琼芳:指赤玉般美丽的花朵。琼,赤色玉。

3、华山畿二十五首(选一)

4、气节,是值得珍重的品质。

5、那信江海余生,南行,属扁舟齐发。

6、杨慎,明朝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

7、唐人崔道融有诗写梅花“清极不知寒”,作者却反而用之,春寒之冷来衬托梅花的冷傲。

8、《画兰》明·李日华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9、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10、宋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11、(12)伏窜:潜伏,躲藏。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翱翔:比喻得志升迁。

12、从戏剧史的文献来看,梁辰鱼在戏曲音律上得到了得到了魏良辅的传授,亲炙于魏良辅,所以他把魏良辅改革的一种新声,就是水磨腔的新声,用于戏剧的文本的创作。在戏剧史上讲,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昆山腔传奇的剧本。

1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用挂袋,把挂袋里面把水滤干以后,做米制品的食物,我们苏州人爱吃的,就是水磨粉汤圆,特别软、特别糯、特别粘。

15、“虽千万人,吾往矣”,今天这组诗作,体现了这种“大无畏”的风骨和操守。值得铭记,也值得深思。

16、不是,《春晓》一般是指盛唐诗人孟浩然所作诗。拓展:《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17、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18、惟余一片伤心月,清影依依似故人。

19、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

20、煎熬,煎熬的不仅身体,更是心;



二、明清诗歌理论不是尊唐,就是尊宋,为何没有创新?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3、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4、帆樯和身世,它又是一虚一实。身世,这里不是写我人的影子,而是我这一身的影子的经历,这是一个虚写。

5、为崇祯及南明诸王年间。这期间诗歌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既是政治结社又是文学团体的复社、几社里的几位诗人身上。

6、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7、表现时代的创伤及个人在特殊环境中的愁苦心态与对人生的反思,格调凝重悲怆。

8、我们该如何鉴赏古代诗歌?

9、董、忻二人接力所编的《四明清诗略》,除了以鄞县为核心外,收录的诗人涉及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庄桥、洪塘街道及慈溪东部)和镇海,又扩展至奉化、宁海、象山和舟山。为此,该书不再称“甬上”,而命名为《四明清诗略》。

10、⒃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宝剑,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11、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12、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13、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14、⑷珥:指剑柄上端像两耳突出的饰品。

15、澄湖,这里的“澄”不是名词,是形容石湖的澄澈。澄湖香堕桂枝风,它的词序稍微调一调就更好理解:澄湖桂枝风堕香。风在澄湖上面,风吹过来了桂花的香味,在这个月夜里。

16、第二首、第三首都是王之涣的诗,一个是白日依山尽,还有一个是黄河远上白云间。

17、忧国爱民,爱憎分明,讴歌抗英斗争。

18、终究抵不过对鄞州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19、本文原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三、明清诗歌的特点

1、与以往那些重要文献出版之际相似,此次《四明清诗略》的,也引发了当代学者的关注和赞誉。

2、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3、⑻帩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4、中国明清,纺织和印染、采矿等工商业已经萌芽,晋商和徽商形成丝绸之路南北两端的商业模式

5、对文人间诗词唱和现象的评论,历来毁多誉少。比如严羽认为:“和韵害人诗。”张炎《词源·杂论》谓:“词不宜强和人韵,若倡者之曲韵宽平,庶可赓歌。倘韵险,又为人所先,则必牵强赓和,句意安能融贯?徒费苦思,未见有全章妥溜者。”王士禛云:“平生为诗,不喜次韵,不喜集句,不喜数叠前韵。”袁枚亦云:“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当然也有诗人大力称扬唱和,如白居易就说:“得隽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尝能发也。”可见,唱和是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唱和作品亦不应被视为游戏、应酬之作而一概否定。

6、20世纪以来,诗词唱和的研究有起伏,有沉寂,直至90年代后才开始逐渐兴盛。下面分为三期论述之。

7、(2)王士禛:《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

8、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9、三是集不同唐诗作品的不同诗句,或者再结合自己的诗句以构成下场诗。这里已经出现了“集唐”的雏形。如《明珠记》第十六出《返旗》中,下场诗为:“汉将平明西破戎,捷书夜飞清昼同。今日时清两京道,长安白日照春空。”其中的“捷书夜飞清昼同”出自杜甫的《洗兵马》第二句,“长安白日照春空”则出自李白《阳春歌》首句。[1]1690分取不同诗人的诗句成章,已经是“集”的作法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如《明珠记》剧末的下场诗:

10、柳枝新绿只是说明季节转换,

11、甬东山越军,遂息海波累。功成归明堂,雅歌仍潇洒。

12、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同时,七言,古、近体作为成熟的诗歌体裁,仍

13、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1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5、明清唱和诗词集的研究内容包括书目、叙录、文献考证等。迄今为止,明清唱和诗词集的专题书目与叙录还未出现,对明清唱和诗词集及其作者、作品等相关内容的鉴别、考订还未完成。至于其他诗词别集、总集中收录的唱和作品,更是多数还未被关注。故此领域还有大量工作等待研究者挖掘。

16、特别是明末清初,随着南明政权的建立和抗清斗争的兴起,鄞县成为全国抗清重要地区和诗歌之乡。

17、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冬兰》

18、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集唐类下场诗出现之后,很多传奇作者仍乐于使用自创的下场诗。其中固然有作者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更现实的另外一个原因则在于集唐在内容方面的限制。这种限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作者淋漓尽致的抒写和发挥,影响了作者的充分表达。

19、⑿陈:此处指乐器声大作。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声唱,气势浩荡。

20、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随着思想解放的展开,古典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身。与“文本”研究、“主体”研究、“文学性”研究等热点相比,诗词唱和研究似乎要落后一拍,此时国内亦无专门的研究论文与著作。不过文学史写作中开始重新提到唱和现象,如姜书阁著《中国文学史纲要》(1984)一书,从唱和活动、唱和形式、唱和作家、唱和结集、作品等方面,探讨作家与时代的关系,作品的风格以及时代风貌,等等,这是诗词唱和研究回暖之兆。

【axxzhouaxxyyflongdd】四、明清诗歌为什么会衰落

1、《兰溪》清·黄任如画山城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2、林古度在清初隐居不仕,独守气节。梅花的高傲,灿烂,不正像自己独守气节毫不孤独也不气馁屈服的气质么?

3、(8)程煐.龙沙剑传奇(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

4、《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5、筋力荒闲暇,诗文壮寂寥。尊前应烂漫,世事几渔樵。

6、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7、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8、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9、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

10、有了这样的背景,“集唐”在传奇中的出现也就有了一点“自炫才学”的味道。正如前文所言,并非所有的传奇作者都有能力用集唐的方式创作下场诗,而也只有那些饱学之士才可能对唐诗有着可以运用自如的稔熟程度。所以,剧本下场诗自标“集唐”,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文士身份的炫示和标识,有着抬高自身作品身价的微妙作用,其格调标识和文化标签的意义也一目了然。

11、乍暖还寒似乎又表示不好随时会来。

12、比如桃花的等待,一定经历凛冬的煎熬;

13、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14、头尾之间,它的声音前后若断若续的,像游丝一样的,把它连缀在一起。

15、早岁狂歌晚岁僧,名山赏过几千层。

16、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17、扬枹兮拊鼓,(疑此处缺一句)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18、纳兰性德,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9、“明清实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新发展,具有无比丰富的意蕴。明清实学的产生有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对中西文化会通之肇始的回应。学术思想尚虚玄而不务实学、实行,是当时中原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明清实学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是反思的哲学、批判的哲学。明清实学智慧具有厚重的文化人类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0、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axxzhouaxxyyflongdd】五、明清诗词精选

1、“格调说”主张“诗贵性情”“亦须论法”,主张尊法盛唐、贬斥两宋。

2、从明清唱和诗集与唱和词集分体研究来说,明清唱和词的研究成果多,而唱和诗的研究成果少。目前仅有一部明清唱和研究专著,即刘东海《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研究的是清初词坛唱和。大部分明清唱和研究的论文,也是研究唱和词和词坛唱和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明清唱和诗集数量是唱和词集的10倍有余,对明清唱和诗集的研究还有大量工作可做。

3、这首诗初读平淡,细思却有妙致。前三句均是在铺排,道路泥泞,西风凛冽,寒彻入骨,但是正是在如此严寒恶劣的环境中,迎风绽放的菊花更显得苍劲坚强。

4、(31)历:走遍。相:考察。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

5、因为没有谁真肯牡丹花下死所以也就根本没有什么风流的鬼风流的鬼或许是用来骗你的就像眼前的美景不过是水中倒影虽然今晚还真有月上柳梢头但是人约黄昏后却让你美梦一场就像遥远星系放射已逝光芒(注:人类看到的许多星光都是几亿年前的)

6、沈建国认为,也许看的人不多,但这些以前的东西,如果当代人不去挖掘和整理,也许在以后的岁月里就消失了,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根基,那么我们的价值体系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7、依然是熟悉的那条万寿寺路,

8、(2025)

9、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10、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11、《刘基集》《项脊轩志》明代王世贞的《紫藤花》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裁霞缀绮光相乱,剪雨萦烟态转深。紫雪半庭长不白,闲抛簪组对清吟。顾炎武《精卫》诗: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12、(参与方式:活动免费,需报名入场)

13、(30)般:久。纷纷:乱纷纷的样子。尤:祸患。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

14、一直播(微博:悦悦图书)

15、集唐类下场诗是和剧场演出密切联系的传奇体制,所以,集唐的“临场”状态即集唐类下场诗在剧场演出时的具体形态就成为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据初步考察,我们发现:集唐的文本意义远远大于剧场意义。换言之,尽管集唐类下场诗在传奇中大量存在,但在昆剧折子戏演出中,起码在清代乾嘉以来的昆剧折子戏演出中,集唐下场诗并未得到大量采用。其间原因有以下几点:

16、(14)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

17、在家族文学研究方面,朱丽霞《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2006)、凌郁之《苏州文化世家与清代文学》(2008)、罗时进《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2010)、赵红娟《明清湖州董氏文学世家研究》(2010)等著作在谈及家族成员之间或本家族内成员间的互动、交游时,对促进交游的唱和活动皆有论述。如朱丽霞对松江宋氏家族的唱和诗集、唱和数量、唱和词牌等做了一定的介绍;凌郁之在论述苏州较有名望的文化世家,如顾氏、沈氏、尤氏等家族时,对家族间的诗词唱和多有述及;罗时进对雅集唱和的形式,如探题联吟、分韵题咏、限韵赋诗、次韵赓和等做了探讨。

18、《兰》明陈汝言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19、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20、唐诗和明清传奇是古代文学史上各自辉煌一时的两种文学样式,乍看之下,二者不仅体式大相径庭,而且时代相去甚远,自可苑囿各具。然而,正是这样两种看似大相轩渠的两种文学体式,却在“下场诗”这一点存在着交集,发生了关联。透过明清传奇下场诗中的“集唐”现象,我们不仅可以考察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唐诗对于后世文学的重要影响,而且还可以从“曲备众体”的角度,考察传奇文学中各种不同文体的移植和侵入状态,从文体生态角度考察文学的盛衰兴废。就此而言,研究明清传奇中的集唐类下场诗,不仅具有跨代的意义,而且具有跨文体的含义,自然不可轻忽。

上一篇:七言律诗大全500首绝句【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