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谚语和歇后语
1、关于戏曲的谚语怎么写
(1)、指架子花脸演员表演哭难,表演笑的难度也很大,仅次于哭,再次是念白。在这里把念白列为第三位,并不是表示念白容易。实际上,在架子花脸的表演中经常是念多于唱,而且有的戏念韵白(如《法门寺》的刘瑾),有的戏念方言白(如《审李七》的李七),有的戏念韵京结合的风搅雪白(如
(2)、(跑龙套)跑龙套常用来指代在别人手下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国戏剧。龙套本指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后来渐渐将此类戏剧中的角也叫龙套了。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文堂是指主帅升帐时出场的龙套。流行指的是在串场时来回流动的龙套。在戏中,一般以一将带四人为一堂。我国戏曲艺术虚拟性强,一兵可当十当百,甚至千万人,所以在舞台上规定四人为一组,即可代表作千军万马。在舞台上,龙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挥下制造各类气氛。龙套制造气氛有一定的舞台规矩和活动程式。例如,表现元帅升帐或官员升堂,龙套要分站两边叫做站门;在上场门或下场门迎候主人出场的龙套,要斜列两边叫做斜门;带领主人前行的龙套,一路快步在台上兜圈子叫圆场;在交战场面,为表现战斗激烈,龙套要从兵器下穿梭钻过去,叫做钻烟笼;龙套分别从舞台两边出场,叫做二龙出水等。龙套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讲究立如钉,走如风。因为,龙套若在台上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动作不止,会影响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龙套动作时,如果不是轻捷如燕,快走如飞跑起来,那便没了舞台气氛。所以,人们爱说跑龙套。跑龙套便由此而来。
(3)、要想唱好,学会拐弯抹角。 唱得好,全仗巧 慢听味,快听字,音正腔圆真够劲儿。 词句准,不掉板,吐字清,不连线。 山三四十分不开,老乡保准不明白。 甩腔憋足劲儿,给个知会儿闪个神儿。 边儿是边儿,楞儿是楞儿,拖泥带水唱 白扔。
(4)、吃栗子亦称吃螺蛳和奔瓜。因心情紧张或台词不熟,演员在表演中将台词念错,或念得结结巴巴。
(5)、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穿的戏装(包括戏装的形制、色彩、图案、质料等)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性,以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职业等方面的规定性相符合,而不可单纯着眼于戏装本身的新鲜华丽,以至对人物的形象有所歪曲和破坏。如从武松的身份和性格看只能穿青褶子,如果孤立地追求所谓的扮相美,让武松改穿平金绣花的褶子,则势必有损武松形象的塑造,在京剧舞台上这是一种不能允许的错误。
(6)、(囊里盛锥尖者自出)(歇)囊:口袋。本指锥子的部分自会钻出来,转喻有才能的人自然会显露头角。也作囊里盛锥自出尖。
(7)、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8)、(贫贱之交不可忘)释义:不可忘记贫穷时交下的朋友,说明不可忘本。例句:薄幸贼!你不记宋弘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9)、解释:当家后才能体会钱财来之不易,有了儿女才能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10)、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11)、在舞台表演的当场,即使忘记了台词中的某一个字,也会使演员处于艰难尴尬的困境。演员艺术劳动的艰巨由此可见一斑。
(12)、金钟罩,顾名思义即是“有一金铸之钟覆罩全身”,强调其外力难以进入攻击。少林四大神功之为达摩禅师所创,共有十二关,练成后刀剑难损。金钟罩与铁布衫是中华武术基本功里的外功,另外洗髓功与太极导引术等则为基本功里的内功。金钟罩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兼内壮之劲,为七十二艺硬功中要之功夫,其练法稍繁难。
(13)、(檀木雕的菩萨灵是不灵,就是稳)(歇)檀木:青檀的木材,质地坚硬。灵:本指灵验,转指机灵。指人虽不机灵,但办事稳当可靠。
(14)、投稿要求:原创,请注明姓名、居住地或联系方式
(15)、舞台上的演出不能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必须尽全力解决和挽救。因为京剧表演是一种在时间上必须连续进行的艺术。如果某个演员因故(如误场)不能按时出场,或台上正在表演的某个演员因故(如发病或受伤)不能继续表演时,即使他是配角演员,也会给整个演出带来危机。这样的情况就是向后台的全体演员提出了“救场”的任务。为了完成救场使命,即使台上需要的演员与自己的行当不一致,他应有的表演自己也不太熟悉,也应把个人的困难和影响个人在台上的形象等顾虑放在服从的地位,勉为其难地顶上去。这种“救场如救火”的精神是对艺术负责、对观众负责的整体意识、全局观念的表现,因而也是戏德高尚的表现。
(16)、成语歇后语积累高炮打蚊子;铁棒磨成绣花针大材小用审案完毕打退堂鼓
(17)、(烂肉招苍蝇)比喻坏人互相勾结。类似的:苍蝇逐臭肉。陈登科《风雷》:说是美溶挪用国家银行,给她父亲去搞粮食投机。嗯,烂肉招苍蝇啊!
(18)、一个戏曲演员的成长经历中,师傅只起到把学员领进艺术之“门”的作用,真正的艺术深造却要靠学员自己的勤学苦练,尤其是要靠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发挥独创精神。演戏这一职业,虽有很强的技艺性,必须经过求师学艺,才能取得基本的表演能力,但是京剧表演作为艺术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它不是某种典范的复制,不能以统一的型号规格进行模仿,而必须调动表演者的主体意识及表演技能优势,进行独立能动的艺术创造,从而使角色的个性特征和表演风格带有某种独特的品性。因此,京剧演员的成长和艺术成就的取得,主要靠个人的修养和奋斗。
(19)、(年年防旱,夜夜防贼)(谚)农村年年都可能发生旱灾,住屋夜夜都可能发生偷盗。指人要经常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20)、叔叔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叔叔每次问起他考的分数,他不是装聋作哑,就是一溜烟儿跑开。在一旁的婶婶常对叔叔说:穷怕客,富怕贼,麻花裤子怕站歪。咱儿子就怕提学习的事儿。(河南濮阳)
2、戏曲相关的歇后语
(1)、《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2)、(千针难缝人心碎)(谚)干针万线,也难缝合破碎了的心。指人一旦伤透了心,便再难回复到以前状况。
(3)、这种写意式的舞台空间处理是京剧的一大优点;既冲破了舞台条件对空间表现上的极大局限,又使京剧演出带有简洁、灵活、精致、自由的特色。
(4)、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6)、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要掌握基本功和学会若干出戏,却要下多年的功夫。京剧艺术全面的综合性、高度的技巧性,成体系的程式性和丰富的剧目,使得每个合格的京剧演员都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被培养出来,突击培养一般说是行不通的。尤其是京剧表演中某些高难技巧,虽然在舞台运用时不过是几秒的时间,但要掌握这些高难技巧却需付出几年艰苦的艺术劳动。这条戏谚含有应尊重京剧演员艺术劳动的启示意义。
(7)、这条谚语意在强调戏剧人物造型的重要性。所谓“像”,就是要使扮戏后的人物造型符合一定的艺术规范,符合人物个性特征所决定的外部形象。京剧是诉诸听觉、视觉的综合艺术,角色的视觉形象是观众整体审美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演员有高超的演技,但其扮相与剧情规定的人物形貌脱节,势必使整个演出效果受损。譬如有的老旦演员,在化装时过分地描眉搽粉,给人年轻女性粉面桃腮之感,显然与人物的应有造型大相径庭,即属于扮戏不像之列。
(8)、用弓箭手拉弓的膀力,比喻演员嗓子的重要。另又有“挑担的膀子,唱戏的嗓子”之说,意思相同。
(9)、歇后语_大全_经典歇后语大全歇后语_大全_经典歇后语大全中午忽然下起雨来,可是下了一会儿就不下了。爸爸说: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穷,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阳)
(10)、每年春节,在省城工作的姑姑总要回来接奶奶去她那儿过年,可奶奶说什么也不去。这一次,我忍不住问奶奶为什么不去。奶奶摸着我的头说: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窝。我待在自己家,心里舒坦。(河南内乡)
(11)、(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释义:不听老年人的话,横祸就会到来。因为年老人阅历广,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话是经验之谈。例句:这可好,闹出毛病来没有?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这简直把祁家的脸丢透了。
(12)、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13)、眼睛是人的内心活动灵敏的显示器,演员在表演中必须注重眼神的运用,以种种眼法基本功夸张地层露角色的内心活动,使角色的精神状态以有效的方式得到外化。即以角色的不同心态为依据,而以不同的眼神,如注视、蔑视、斜睨、偷觑、怒目、泪眼、侧目、冷眼……等等与之相适应。由于角色的内心活动常常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演员在用眼神做戏时也需以多种眼法互相交叉配合,用瞬息万变的方式进行表演,以充分体现“心之苗”的作用。
(14)、(亲戚远来香,隔房高打墙)(谚)指亲戚邻居都必须保持距离,不过热过近,才能持久。也作亲戚远来香,隔壁高打墙。亲戚远来香,近邻高搭墙。亲戚朋友远来香。
(15)、(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16)、(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17)、(使用举例):他们也就~,凡事一混了之。(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编后记》)
(18)、图文源于网络,我们致力于推广、专业知识,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19)、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20)、孙猴子守桃园——自食其果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3、有关戏曲的歇后语
(1)、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2)、(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见冷在三热在三伏。
(3)、白骨精演说——妖言惑众白骨精送饭——有野心;没安好心
(4)、本文作者从戏曲与“俏皮话”的联系入手,讲述了戏曲文化的深邃,但笔者却认为,戏曲本身也在成就着“俏皮话”,而“俏皮话”则反向成就了剧中角色!愚下喜欢的一出戏——《胭脂宝褶》,剧中丑行应工的金祥瑞一句:“真是一脚踹出个屁来——巧的很呐”,惹得观众哈哈大笑,这“俏皮话”因此而得以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反过来说的话,它也在成就舞台上的演员,尤其是咱们京剧中的“丑角”演员,运用“俏皮话”的功夫可谓炉火纯青了。就如《四郎探母》中国舅爷所说的“骆驼打哈欠——扭过脖去了”,更是将萧太后的动作神态形象的刻画出来,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共通之处。而青年评书大家王玥波老师,更是将“俏皮话”创新与挖掘的淋漓尽致,怹常说的“希特勒看地球仪——都是我的”等等“俏皮话”,已经风靡大江南北,很多人虽不知其出处,但每每讲起,都会为自己的幽默而感到自豪,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自信。只是,如今还在保守这份自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被那些英文俚语所代替,愚下才疏学浅,不谙洋文,并非有意言之,只是想替中国的“宝贝文化”发发声,还望今日所言的打击面未及太广处,莫伤及了好人。
(5)、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6)、(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比喻人终总希望回到故乡;也比喻事情终究要归结到某处。千丈又作干尺。叶落又作落叶。例句:兀术道:古人有言:树高干丈,叶落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
(7)、通常指结合正书内容穿插进去的笑话或趣谈,用以衬托、剖析剧情,产生喜剧效果;有时也结合人物故事,以歇后语、谐音来惹人发笑。
(8)、《李逵探母》的李逵),所刻画角色的性格反差也较大,所以架子花脸的念白难度很大。架子花脸的表演与老生、青衣、铜锤花脸等行当相比,生活气息较为浓厚,因而架子花脸的哭、笑也要富于生活气息。而生活中的哭与笑常常是人纵情任意而发,因而在声音上也常常缺乏控制而无美感。架子花脸的哭笑既要符合人物性格,要表现出生活气息,又要表现出声音的美,因而其难度比念白更大。
(9)、(千斤话白四两唱)京剧念白有韵白、京白、方言白,更有独白、对白、贯口、缓口、念、吟等不同念白方式,而且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要念出韵律和节奏以及人物独特的语气,因而有其特有的难度。在京剧表演中,一般虽然以唱为主,但在部分剧目中却以念为主,白多唱少,念白成为主要表演成分。同时,对于某些行当来说,如架子花脸为主的剧目和以念为主的行当的表演中,念白的重要性和难度更是显而易见。
(10)、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11)、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2)、我心里不舒服,妈妈连问我几声为什么,我都没吭声。妈妈火了:木头埋在城门口,三年还说话呢,你倒是说呀!(江苏泰兴)
(13)、(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释义: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在4月5日前后。清明一过,就是插秧的大忙季节了。例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清明节就在眼前,刚围起来的海田,今年到底能不能插秧,这不仅关系着全师全盘的工作安排,更重要的将影响着全军生产计划的完成啊!
(14)、“学不等于会,会不等于对,对不等于好,好不等于精,精了还要精益求精。”这条戏谚的意思是说,京剧演员在自己从艺的历程中,切不可满足已取得的成绩而忘记了还有更高的层次需要去征服。“学”指学戏;“会”指学会有关程式规范可以登台演出;“对”指对人物的理解和刻画基本准确,对各项技巧的运用顺畅而有法广好”指整个表演在准确的基础上,已初步取得了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精”指刻画传神,具有较强艺术魅力;“精益求精”指以“艺无止境”的发展眼光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舞台艺术,从而在表演的思想深度、艺术创造的新颖度和运用技艺的精采程度上,不断有所提高。
(15)、(拼音读法):jiàn fēng shǐ duò
(16)、古老的戏曲艺术本是“土生土长”,戏曲(尤其是各地方戏曲)为百姓喜见乐道,大大小小,发烧及不发烧的票友、戏迷俯仰皆见。戏曲的“土”性又可以从下面一点得到佐证——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歇后语中有为数众多的与“戏”与“曲”以及“戏曲”相关联的条目,有人谓之:戏曲与歇后语似乎“血脉相连”。
(17)、歇后语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18)、《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
(19)、此谚意在强调戏剧表演中唱念台词必须字音清晰。所谓字音清晰,就是要做到四声准确,吞吐有力,声母、韵母清楚,从而使台词每个字的字音都清晰可辨地传到剧场各部位的观众耳中。咬字不清、吐字不明二短句的含义相同。此谚从反面提出问题,尖锐地指出了唱念台词如字音不清,则必然极大程度地损伤表演的美感,也会严重地破坏观众的审美情绪。而要做到唱念台词字音清晰,不是一个孤立的读音问题,而是正确处理读音同唱念中的旋律与节奏的关系问题,即在唱念中不论旋律多么曲折委婉、节奏多么快速多变,都必须坚持字音的清晰度。有的演员孤立地强调唱念字音的清晰,而使唱念中的音乐美受损,则也不可取。
(20)、(黄山归来不看山)(谚)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内,景色秀丽,奇观甚多,囊括了众山的特色。指黄山游览过后,其他的山就不值一看了。也作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戏曲的谚语和歇后语有哪些
(1)、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2)、(干柴遇烈火一点就着)(歇)点:本指点燃,转指指点。指稍一指点,情绪就高涨起来。也指人性情暴躁,容易发脾气。
(3)、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4)、戏曲行话,指演员,音乐,舞美全体人员,不分主次,严密配合地演好一台戏。强调戏曲演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需要这种精神。发扬“一棵菜”的精神,是“梨园界”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说的是,一台戏好比“一棵菜”,主角、配角都是角,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人格上的差异,需要通力合作,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才能“一棵菜”的完整,达到一台戏的演出效果。无独有偶,这种精神在企业管理中,同样也应当值得借鉴和发扬。
(5)、《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
(6)、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相当的戏曲欣赏水平,只有对于戏曲表演中的高与低、精与粗、美与丑能敏锐地感受到,并能从理性上得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树立起在艺术追求上的目标,并在实践中避免一切粗率不美的成分,从而使自己的表演水平不断提高。这条戏谚也有提倡演员多看戏的意思,在欣赏中学会欣赏,从而开扩眼界,吸收营养,明确鉴戒,活跃艺术思维,提高自己的表演层次。事实上,每个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几乎无不具有极高的戏曲鉴赏水平。
(7)、(人心都是朝上长)释义:比喻人都希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说,人心都是朝上长,我看你是朝下长。老全说:后悔莫及,说甚。
(8)、(不到黄河心不死)释义:心不死:不死心,不甘心。比喻达不到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无路可走的境地不死心,很固执。例句:你这个血性汉子,自己认准的理儿,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碰南墙不回头。
(9)、词熟才能生巧。唱玩艺儿走味,好比熊头(皮球)冒气。 该少唱,唱一句不少;该多唱,唱百句不多。 唢呐要当帮架,不是跟演员打架。 拉弦的跟着演员走,托腔保调是好手。 弦裹音,听不真,不要音包字,不要句句跟。
(10)、京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努力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内心深处唤起角色的自我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受到感染。如梅兰芳演出《霸王别姬》时饰虞姬,当演到“别姬”一段时,梅兰芳在心理上即有一种悲痛感。周信芳演出《清风亭》时饰张元秀,当演到“望子”等情节时,他本人也会伤心流泪。这就是演员在表演中“动心”,并以之感染观众的例子。当然,京剧演员在表演中的情感体验还必须与精彩的演技结合起来,否则即使内心体验很充分,但没有精彩的体现,也不会打动观众。演员在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有时也称作“心里有戏”或“心里有”。
(11)、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要做到一台无二戏,就是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进到戏的规定情境中去,集中精神、集中精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毫不懈怠地把角色的神气和情态传达给观众,既不消极地懈场出戏,也不单纯卖弄技艺以表现自我,因为这同样是与角色的脱节。对于一出戏的全台演员来说,要做到一台无二戏,就是要以剧本的规定性为依据,互相配合,彼此补台,不论是戏的主人公,还是次要角色,都要为维护全剧表演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尽力。作为同场演员,在其他演员表演时,自己不处于观众审美注意酌焦点时,不能以舞台上的“闲人”和“观众”自居,必须坚持心中有戏,坚持舞台情感交流,对于同场的其他演员的表演应给予应有的烘托。当自己正在进行唱、念、做、打、舞时,又必须与或前后,或同时的其他同场演员的表演相联系,看作一个整体,从而对自己表演的尺度进行控制,使自己表演的火候与整体演出的需要相适应。尤其是不要为了炫耀个人演技而与其他同场演员乱抢戏,甚至与戏的主人公抢戏,造成喧宾夺主。
(12)、演员在舞台表演中所穿的戏装,包括戏装的形制、色彩、图案、质料等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性,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职业等方面相符合,不可单纯着眼于戏装本身的新鲜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