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父亲
1、
(1)、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多年,他在湖广地区大搞洋务运动,掌握了这里的工厂和企业,可以说他才是湖广的话事人。从谭继洵当了两年就被拉了下来,继续由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就可以看出。谭继洵在这个位置上是做不稳当的,只能说是一个过渡 地人物。所以慈禧也并不是忌惮他,而他也没有能量去从慈禧的手下救人。
(2)、虽父亲不肯出面营救,可是张之洞却站出来了,他跟谭继洵同朝为官,可是两个人关系并不融洽,只能是维持表面的关系。张之洞有远见,能够接受新事物,而谭继洵却比较守旧,一直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两个人的见解全然不同,因此也就走不到一出去。
(3)、按照光绪帝和康有为等人的想法,与其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下束手束脚地做事,不如釜底抽薪,彻底剥夺她插手的能力。
(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戊戌变法虽具天时,但是地利与人和都不在变法派这一边,加上操之过急,触动了一大批阶层的利益。慈禧太后坐不住了,适时出手,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四处搜捕捉拿变法人物。
(5)、首先,谭嗣同可能早就和谭继洵有过交谈,如果他有一天被捕,不必为他求情,也不被营救。他们道不同,但却又亲情,谭嗣同不希望没有参与变法的父亲掺和其中,搭上前途甚至性命。
(6)、其实我们看谭继洵这个人,他和谭嗣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谭嗣同是一个热血青年,甘愿为自己的理想、为劳苦大众而决绝的牺牲,而谭继洵则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他的一生都在遵循着既定的轨迹,一步步往前走,他是旧社会普通人经由科举考试入仕并功成名就的典型代表。
(7)、谭嗣同有如此的家世背景,他完全可以混迹官场,坐等升迁;若不愿同流合污,也可当个清官,造福一方百姓。然而,谭嗣同却有更为远大的志向。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土赔款让他心如刀割。接触了西方思想的谭嗣同,认为大清“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于是决意投身变法。
(8)、终,谭嗣同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了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充分表明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他的经历启发我们:对于长期统治中国的,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决不能温良恭俭让,而是必须要用彻底革命的手段,才能推翻它,建立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的崭新制度。
(9)、试想,连荣禄、张之洞这样的人物,遇到这事都束手无策,何况官职和威望都要逊他们一筹的谭继洵?
(10)、湖广总督虽然是封疆大吏,但是要杀谭嗣同的可是慈禧!况且谭继洵这个湖广总督的位置可不稳固!其实他只做了两年的湖广总督,在他之前和之后的总督都是同一个人——晚 晴名臣张之洞。
(11)、对儿子成天叫嚣变法之类的话题十分头疼,变法明显是触碰到慈禧太后的地位,太后不会允许,那么太后不同意的事情他也一样不同意,重要的事,他在官场多年,深知太后的手段是那么凌厉,敢逆太后的麟,下场往往是极其悲惨。
(12)、两人经常为遵循旧制还是变法图强爆发激烈的争吵,且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政见不合导致父子矛盾逐渐激化,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从变法开始到失败结束,甚至谭嗣同被执行死刑他们父子都没再见过面。
(13)、因为工作原因,看了关于陈昌和谭嗣同的戏和电影,感觉编剧们对古人的名和字的用法都不太清楚,让我想起了曾国藩和谭嗣同父亲、岳父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14)、也可以说,在当时那些能有机会读书,并能考上举人,他们的家庭环境基本上差不到哪里去,当然比谭家肯定要差些。
(15)、他找到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荣禄,请他在掌握生杀大权的太后面前美言几句。
(16)、可以说,谭继洵是科举八股文考试的受益者,步步升迁也依赖现有的制度,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思想保守,谨小慎微之人,因此在本能上就反对维新变法。
(17)、因此,在谭继洵心里,首先就丧失了拯救谭嗣同的底气。
(18)、谭嗣同要“变法”,要改革,并不是因为现在的“法”对他不利。恰恰相反,他是戊戌六君子中货真价实的“官二代”,旧法的得利者。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湖北巡抚一职,还兼署过湖广总督,前任即为晚清名臣张之洞。
(19)、他知道自己即使去救儿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也不会能救出。
(20)、谭嗣同虽是典型的官二代、公子哥,但身上没有纨绔子弟公子哥习气。一生喜好结交名士,任侠好义。在北京时,就跟侠士大刀王五结交,还一起谋划借兵救光绪。
2、
(1)、为什么谭继洵不为儿子求情?这一切都得从两人的思想说起。
(2)、谭继洵思想保守,在官场上说话做事都是小心谨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会说出口,不该做的事坚决不会做。他紧跟慈禧太后,太后要他朝东他绝不会朝西,忠君意识根深蒂固,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步步迁升,官至巡抚。因此,他为慈禧太后马首是瞻。
(3)、谭嗣同的浏阳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区北正南路98号,始建于明末清初,主体原占地21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通高8米,大小房舍24间,南北朝向,全木结构,工艺精美,古朴庄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风格。
(4)、公元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谭嗣同受到极大刺激。他愤而赋诗曰:
(5)、虽然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确实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谭嗣同虽被杀害,但他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千古佳句依旧鼓舞无数后人!
(6)、其实这件事情很好理解,因为湖广总督这个职位虽然比较高,但是再高也高不过慈禧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没有降旨把谭嗣同的全族杀掉就不错了,他的父亲又怎敢去救自己的儿子呢?就算他想去救,也没有那个能力。
(7)、小时候读戊戌六君子,印象深的就是那个书生打扮,却有不屈铁骨的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临刑前的那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壮语,令人闻之热血沸腾。而当读到谭嗣同的家世时,又让人多了一分感慨。
(8)、其次,谭继洵虽然是封疆大吏,但也鞭长莫及,找不到合适的人营救谭嗣同,徐致靖和张荫桓虽然被救了,但并不代表谁都能被救,没有一定的能量和人脉是不行的,就比如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曾是张之洞的幕僚,很得张之洞的看重。
(9)、其实这个世界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既然当时的谭嗣同后能够到被杀头的地步,那么想必我们也能够猜到,他所做的事并人能够驾驭的存在,熟悉那段历史就不能不知道维新变法,我们也常常吐槽当时的清朝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首先是因为我们接受了新的思想新的教育,其实我们今天的想法和当时的戊戌六君子等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10)、因此在变法这个问题上,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谭继洵气急败坏,他觉得儿子这样做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迟早要惹大祸。他太了解慈禧太后,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狠辣,杀人如麻,眉头都不皱一下。
(11)、谭嗣同读书力求内容广博,既汲取我国的国学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阅读了当时介绍西方的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为今后参与变法与著作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而且载湉只有四岁,容易控制和操纵,没有比他更合适的继位人选了。
(13)、可是,谭嗣同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却一直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没有出面为自己的儿子说过一句话,求过一句情。未免让人太寒心了,连陌生人都在为谭嗣同积极奔走,作为父亲的谭继洵怎么能够置身事外呢?当时的谭继洵官职不小,是湖北巡抚,真正的一代封疆大吏,在慈禧太后面前是说得上话的,可是他却残忍地保持了沉默。
(14)、康有为、梁启超两人,早先收到风声,已经溜之大吉。而另外有8人则被捕获,其中谭嗣同等6人被处以极刑,于北京菜市场口枭首示众,史称“戊戌六君子”。
(15)、第2点,谭继洵保不下儿子。按照常理来说,湖广总督应该是一个官职很大的人,手中权力应该很大,比起封疆大使来可能也差不多了。就这样一个人,慈禧怎么着也得卖他几分面子,他若开口,怎么可能保不下儿子呢?事实还真是如此,谭继洵这个人,只有着一个名号,手中却并没有实际权力。在当时来说,手中没有掌握权力,官位再高也没有用。因此,既使谭继洵有心想要救下儿子,却也没有那个本事。再者来说,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他不被儿子连累,都已经是慈禧的格外开恩了。
(16)、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和其他五人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被刽子手用钝刀子砍死,终年33岁。后来人都知道谭嗣同是光绪重用的维新派,但是却少有人知道他有一个当湖广总督的爹。谭嗣同的父亲名为谭继洵,谭嗣同死的时候他正担任湖广总督,这可是的封疆大吏,按理说在朝堂之上也应该是颇有能量的,为什么不去救谭嗣同呢?
(17)、和儿子的立场不同,他也是属于顽固的守旧派,面对这个主张维新的儿子,父子的立场不同,父子关系肯定也是闹得很僵的。在他的眼中,只要顺从当权者的思维,那能够安安稳稳地熬下去,等到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也就安全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安稳,为了一家老小,慈禧杀谭嗣同的时候他也不敢发声,只求可以保住自己。作为一个湖广总督来说,他肯定是妻妾成群,肯定不只谭嗣同一个儿子,加上父子二人关系不合,面对谭嗣同的英勇就义,他肯定也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难过吧。
(18)、父亲墨守成规的从政,儿子大刀阔斧的维新变法,父子的立场截然不同,导致父子关系闹得很僵。在谭继洵的眼中,只要顺从当权者的思维,那能够安安稳稳地熬下去,等到自己告老还乡的时候也就安全了。做官求稳,从不冒险,在个人思想上也毫不保留地体现出其保守化倾向。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当官的第一要领。
(19)、谭嗣同是清末变法的主要人物,他和康有为等人认为清朝只有变法才能变强,但是他们变法图强的想法,受到了当时保守派的打击,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后被杀害。谭嗣同的父亲是湖广总督,作为二品大员的父亲没有出手救下他,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无能为力。谭嗣同变法失败后一心求死,他父亲成全了他。谭嗣同和康有为等人变法失败之后,他被抓之前康有为曾经劝他,和他一起逃亡海外,但是谭嗣同性格刚强,他认为自己不能一走了之,结果他慈禧的保守派抓住,他没有想过悔改,反而认为当时的社会需要唤醒,他愿意牺牲自己唤醒民众。
(20)、谭嗣同遇害这一年,他的父亲谭继洵已经75岁了,正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下为谭嗣同题写了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3、
(1)、但是谭嗣同父亲却身为湖广总督,丝毫没有为儿子求情,湖广总督这个职位在当时是很高的,相当于封疆大吏,按理说即使是朝廷也应该礼让三分,他为什么没有为儿子求情呢?
(2)、在还未被捕入狱时,梁启超,康有为等不少人劝说其逃走躲避风头,但他都以“变法以流血而成”拒绝出逃(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康有为逃到了香港)。
(3)、那么,谭嗣同因为什么事触怒了慈禧,遭受如此惨烈的刑罚呢?
(4)、仅仅过去三个月,一百多天,维新变法便迎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人员,阻止维新变法。
(5)、王五只好含泪而去,谭嗣同挥笔在狱中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
(6)、维新派和守旧派的矛盾日益加深,几乎势同水火。
(7)、那么问题来了,谭嗣同的父亲是清朝的封疆大吏,为什么没有援救儿子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8)、谭嗣同虽是典型的官二代、公子哥,但身上没有纨绔子弟公子哥习气。一生喜好结交名士,任侠好义。在北京时,就跟侠士大刀王五结交,还一起谋划借兵救光绪。
(9)、不过,谭继洵的愿望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尽管谭继洵在儿子被抓后,保持低调及克制,。但终他还是因谭嗣同事件的牵连,被贬为庶民,不久之后就因病去世了。
(10)、大家看到了吧?此时谭嗣同已决心殉法,任谁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
(11)、谭继洵也在事发前写信规劝过谭嗣同,但是儿子言辞激烈地驳斥了他。谭继洵无法,只得放弃。
(12)、也可以说,在当时那些能有机会读书,并能考上举人,他们的家庭环境基本上差不到哪里去,当然比谭家肯定要差些。
(13)、其实仔细想想,谭继洵的年龄已将不小了,在朝廷中是属于保守派的,他可以从参加科举,到后来成为封疆大吏,是不容易的。所以谭继洵就想着只要能将自己的地位保住就行了。而谭继洵和很多大臣的想法是一致的,所以和自己的儿子肯定是意见不和的,就连张之洞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14)、慈禧太后大权在握,寿命又长,光绪帝几乎一生都受到她的钳制,没有实权。
(15)、想必到这里大家都已经明白了,本来父子之间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再加之当时谭嗣同所做的事儿,并非一般的犯罪,这相当于欺君犯上,秘谋逆反的大罪,岂能是简简单单凭借着看似同父亲的关系就摆平的呢?而且在当时的慈禧太后已经认定了必须要有人死,必须杀鸡给猴看,所以当时的慈禧太后也是下了将他们必杀的决心的。
(16)、荣禄告诉了慈禧太后,于是9月21日,慈禧发动了“戊戌政变”,并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开始再度“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开始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
(17)、“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满腔热血参与变法,当有机会逃走时,他却视死如归,以死来警醒了后人,纷纷投身到推翻封建王朝的大革命运动中去。
(18)、慈禧太后这样做,就是为了杀鸡儆猴,警告其他人。
(19)、那么谭嗣同真的是维新派吗?我个人的看法即是也不是。谭嗣同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迷茫者,救国救民的志向不会改变,但到底用什么手段却很迷茫。在维新派里他是激进分子,曾经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反清书籍向学生发放。这样宣扬民族意识的书籍,是革命派才会主动传播的。但他又不是纯粹的革命派,1898年光绪诏其入京,他也欣然前往,不符合革命派推翻重建的特征。
(20)、他年纪大了,只想平平安安过一生,实在不愿意到老了家里还发生大事情。为了让儿子安分守己,他多次找儿子谈心,希望他不要成天想那些“不切实际”,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
4、
(1)、谭嗣同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2)、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光绪帝开始重用维新派人士。
(3)、而后来谭嗣同却是属于“激进派”。但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贵族们的统治,后来就被让慈禧太后给下令杀掉了。而谭继洵或许是知道了儿子的结果,没有敢和慈禧太后求情,但是张之洞听说之后却是不顾危险想要和慈禧太后求情,但是谭嗣同已经被押往法场,就地正法。
(4)、其实对于谭嗣同这是很正常的,那一代的的目标是救国救民,维新也好,革命也罢,都是手段而已。如果维新能够成功,就可以避免革命造成的巨大社会破坏,何乐而不为呢?换言之,在1898年之前,谭嗣同的思想是维新和革命之间摇摆,没有一定的倾向,对于谭嗣同来说这两者区别不大。
(5)、徐致靖是维新派的积极人物,就是他推荐了谭嗣同等人给光绪帝的,所以慈禧的判决名单上,徐致靖排第判“斩立决”。
(6)、谭继洵思想保守,在官场上说话做事都是小心谨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会说出口,不该做的事坚决不会做。他紧跟慈禧太后,太后要他朝东他绝不会朝西,忠君意识根深蒂固,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步步迁升,官至巡抚。因此,他为慈禧太后马首是瞻。
(7)、除此之外,谭嗣同的事迹还有谭嗣同在湖南推行的一系列变法措施之后,让湖南一跃成为了当时全国富有朝气的一个省份,之后谭嗣同又在唐有常等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修铁路以及宣称自己变法的行为,变法的初结果是获得了光绪皇帝的认可,然而这种变法却没能坚持到后。
(8)、让人“欣喜”的是,他对维新派提出的想法持积极态度,“答应”配合变法。
(9)、从他的学习经历来看,不是当时普通人家弟子能玩得起的,出身豪门无疑。
(10)、清朝的巡抚,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而湖广总督,更是清朝九大总督之统领湖南湖北二省,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谭嗣同在31岁之时,就当上了江苏的候补知府,相当于如今的厅级干部,这与他父亲的庇荫是不无关系的。
(11)、谭嗣同自小就富有任侠精神,关心国事,在13岁除夕那年曾撰一对联:惟将侠气留天地,别有狂名自古今。英锐之气,令人心折。甲午战争的惨败,如一记重锤敲醒了沉睡的国人。谭嗣同对于《马关条约》的签订不满,开始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在四处奔走宣传变法的过程中,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参与到变法工作中来。
(12)、就这样谭嗣同努力实现着毕生抱负,一道诏书出现更是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1898年6月11日,光绪发布《明定国是诏》,是为确定日后的国策。
(13)、谭嗣同曾经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对父亲迂腐的想法看不惯,很想发挥自己的能力,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14)、那么他的赴死才有了真正的意义,他要用自己的死来警示后来者,维新变法之路是走不通的。他所说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其实是在说只有流血牺牲才能救国图强,不要再幻想付出很少的代价就能成功,妄想即不造成社会破坏又要强国富民是一条死路而已。后来怀着救国之志的青年们也果然大多放弃了维新之路,转而选择流血革命。
(15)、当有人劝他像康有为、梁启超一样,逃到国外时,他慷慨陈词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6)、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当时30岁的谭嗣同,更加担心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了,他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先在家乡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组织算学社,与同仁们共同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
(17)、谭继洵从小对谭嗣同给予厚望,虽然不理解儿子对于变法的执着,但他们毕竟是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关键时刻,谭继洵不是不想出手相救,实在是有心无力。谭继洵虽是两广总督,却要受到地方督抚的处处掣肘。加上他又是个汉臣,从来没有进入过朝廷中枢,影响力甚至远不如连李鸿章、张之洞等重臣。
(18)、其父谭继洵则不同,他从小研习八股文,学习封建思想,他是封建教条的拥护者,他是封建思想的典型代表。
(19)、1884年,谭嗣同19岁离开父亲游历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和山西等省。
(20)、戊戌六君子被捕之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的门生杨锐也是六君子之张之洞马不停蹄地向慈禧太后求情。
5、
(1)、更何况从谭嗣同被捕到死亡只有短短三天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营救。
(2)、而他谭嗣同是甘愿赴死的,这从他被捕前后的一系列反应就能看出来,他本来完全可以逃走,但他没有,他是真的想要为变法流血,想必谭继洵也知道谭继洵的脾性。
(3)、如此的决绝,如此的不顾生死,他是真的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4)、谭嗣同听到消息后并不惊慌,很多人劝他赶紧逃亡,他却并不理会,而是尽全力筹谋营救光绪帝,无奈计划全部落空。
(5)、其实历史已经给了答案,当时被逮捕的维新派人士,还真有被救下来的。毕竟维新派的几个主要人员,很多在朝中都是有官职的,一部分与他们有特殊关系的朝廷重臣,对他们进行了营救。
(6)、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这也成为了列强开始疯狂瓜分中国的信号。
(7)、其实,你不是豪门,你不是知识分子,你不是朝廷官员,根本就没机会参与维新变法。大家知道公车上书吧,那都是全国各地上京赶考的举人,可以说他们都是当时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
(8)、只要能凿开缺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所以袁世凯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
(9)、他不仅熟读中国经典,在上海南京时也熟读西方学术,对西方日本改革历史很了解,每次大变法,权力重新划分,难免伴随流血冲突。
(10)、此外,湖广总督被认为是清朝官僚体系中的高官员。即使是朝廷也应该有礼貌,给他一点尊重。然而,面对儿子的入狱,谭继勋始终没有向法院上诉,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上诉,全家都要和他一起下葬。
(11)、然而让人诧异的是,自始至终,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一直都未替儿子说过一句求情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12)、但是现实泼了谭嗣同一盆冷水,变法失败了,对于康有为等纯粹维新派来说无非是再找机会卷土重来。但对于谭嗣同来说这一切的意义是不同的,他开始隐约明白在中国维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革命。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的鼓动袁世凯起兵,这其实已经是革命派的手段,也就是说谭嗣同的思想或者手段终还是回到了革命派的行列。
(13)、他坚信儿子是冤屈的,历史会给他公正的评价。
(14)、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或许谭继洵的不作为才是当时明智的做法。
(15)、谭家全族虽然此后家道中落,阖族老小却保全了性命,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16)、从另一面来说,大刀王五和儿媳妇劝谭嗣同的事,谭继洵肯定知道。
(17)、我们看谭嗣同在政治上的表现,确实略显稚嫩,整个维新变法都很稚嫩,但这种稚嫩却是唤醒中国人民的一剂良药。不管谭嗣同的表现如何,单就这番胆识和舍身取义的精神就是我辈楷模,就该被历史永远铭记。
(18)、(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19)、谭继洵对儿子的变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谭嗣同和唐才常倡导变法,计划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请他支持,而他则表示:“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对于张之洞提出的学习西方技术、教育等,他根本不理会,但也不敢反对。“百日维新”期间,山东道监察监使杨深秀奏报朝廷弹劾谭继洵,说他:“守旧迂拘,虽人尚无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当分别罢斥,或优之听其告休。”
(20)、虽然谭继洵没敢为儿子求情,但是一样被慈禧猜忌,被连坐革职,迁回原籍,郁郁而终。
(1)、因为后来的戊戌六君子菜市口就义,所以后来很多人以为维新变法是件危险的事情。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样,当时中国刚在甲午战争中新败日本,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都在为中国寻找强国之路,刚开始的维新变法就是当时时髦的强国办法,李鸿章、袁世凯都加入了维新变法组织强学会。
(2)、毕竟在谭继洵身后,不仅有谭嗣同,还有谭家全族上上下下很多人。谭嗣同的罪名是谋反,那是“诛九族”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