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71句关于孔子孟子及弟子的故事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04 10:22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孔子孟子及弟子的故事

1、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有关故事

(1)、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2)、《弟子规》有这样的黑历史,现在却能够跟《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启蒙读物并驾齐驱,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3)、在家乡的这些日子,虽然也是接受儒家的教育,熟悉孔子的教诲言论,但是,总觉得不够亲切。到底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在鲁国,而那里还一直保存着孔子的遗风;更重要的是,孔子学派的讲学团体还在那儿,这才教年轻的孟子深切地渴望。

(4)、《孟子·尽心篇》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xiāo,自得其乐的样子)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说,一个人活在这世间,如果自己身心不健全,叫他“嚣嚣”,也潇洒不起来。再说真有德性修养的人,自有高尚品德的自尊心,能“尊德”,所作所为,都能够好善、反省,能“心不负人,面无惭色”,胸襟开朗,对得起天地鬼神。这就是“尊德乐义”,这样才可以“嚣嚣矣”,才可以真的逍遥自在了!因此孟子说了两个要点:不得志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志时不离开道,所以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恩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修养个人品德,以此表现于世。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要想着如何完善自己,人在通达的时候要想着如何让天下人完善自己。

(5)、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6)、杨绛先生曾说过,她很羡慕上过私塾的人,“四书五经”读得烂熟。她生在旧时代的末端,虽然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里都有国文课,但国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理科和英文。

(7)、孔子:敏是敏捷的敏。一个人做事如果不拖拖拉拉,不懒惰,那就做到了“敏”。后,惠是恩惠的惠。一个人对待别人不苛刻,不自私,那就做到了“惠”。

(8)、事实上,孔子虽然说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但是他还说过,“亦可以弗畔”,就是说,一个人广读诗书,加上遵纪守法,就可以不离经叛道。

(9)、孔子老实说:“弗如也”,还客气地陪上一句:“吾与女弗如也。”子贡爱批评别人的短处。孔子训他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会打算盘,有算计,能做买卖,总是赚钱的。孔子称他善“货殖,亿则屡中”。

(10)、孟子具有天生的灵性与慧根,但也有一般幼童共有的怠情贪玩习惯。有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

(11)、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12)、孔子:信,是诚实守信的信。一个人如果没有欺诈别人的心思,也没有欺诈别人的行为,那就做到了“信”。

(13)、当一本书糟粕太多,而精华量小,就应该果断放弃这本书,而不是跟这本书死磕到底,致力于从里面提取精华。

(14)、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15)、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16)、闵⼦骞听了,憋了⼀肚⼦⽓。⾃⼰全⼼全意治理费⾢,原以为是替国家出⼒,没想到⼲来⼲去竟是为私⼈卖命,于是决定辞去官职。他在辞呈中假说⽗亲年⾼体弱,⽼病缠⾝,要归家侍候⽼⽗,以尽孝道。因忠孝不能两全,所以要辞去费⾢宰的职务。

(17)、到了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孔子六十三岁。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救援陈国。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因为蔡国担心楚国重用孔子,对陈国和蔡国不利,就派人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司马迁的记录说,孔子和弟子们陈蔡绝粮是因为被围困的原因。这和孟子和荀子的记录,有两点是相违背的。一是孟子记录的,与这两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臣民没有交往的缘故;一是荀子记录的,这次陈蔡绝粮的原因,是因为孔子没有被任用。

(18)、从今天起,每周五将会更新一个新专栏——《成语故事》。选取了一系列日常成语,同时附上了故事讲解。家长可以放给小朋友多听一听,多积累,多学习,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19)、孔子:如果一个人呢,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人是个有着仁德之心的人了。

(20)、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弟子规》的价值。

2、关于孔子孟子及弟子的故事

(1)、有⼀年冬天,闵⽗带着三个⼉⼦外出,闵⼦骞坐在马车上直喊冷。脾⽓粗暴的闵⽗⽓愤地说:“你弟弟的棉袄⽐你的薄不喊冷,你穿的⽐谁都厚还喊冷,你到底是安的什么⼼?”说着,举起马鞭就打,闵⼦骞的棉袄被打破了,许多芦花纷纷扬扬地从棉袄⾥飞了出来。闵⽗见状,⼤吃⼀惊,撕开⼩⼉⼦的棉袄⼀看,全是新棉花,原来是继母搞的⿁呀。闵⽗⾃觉错怪了孩⼦,抱着闵⼦骞落下了悔恨的泪⽔。

(2)、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3)、古代私塾的读书方法,也是老实大量纯读经吗?

(4)、胡适也曾感慨,“不料他(孔子)的及门弟子那么多人里面,竟不曾有什么人真正能发挥光大他的哲学,其其所成就,不过在一个‘孝’字一个‘礼’上,做了一些补绽的功夫,这也可算得孔子的大不幸了。”

(5)、比如,《弟子规》要求“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乍一看,老铁,没毛病。

(6)、但是《弟子规》呢,只会用命令式的语气,告诫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这个必须做,那个必须做,而且不提供案例,不提供解释,不接受辩驳。

(7)、门人不敬子路,孔子就护他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以上只是我的见解。据《孔子家语》: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即杀伐之声),因为他气质刚勇而不足于中和。我认为刚勇的人,作乐可以中和;子由只是走调。)

(8)、亚圣孟子事母至孝,孟子为了报答母亲仉氏的养育教诲之恩,五十五岁在齐国任客卿时,回故里迎接母亲到齐国共享荣华富贵。

(9)、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10)、在“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再“推恩足以保四海”。孟子对这个“推”有详细的阐述:

(11)、有人可能会说,《弟子规》里也不全是糟粕,仔细看看,还是有很多精华的,我们要本着理性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12)、晨昏问安,母亲生病他亲自侍候汤药。次年母亲病死于齐国,他抚柩归葬于老家(邹国马鞍山北麓)。

(13)、闵⼦骞成名后,被鲁君派往费⾢为宰。他在费⾢⾏仁政,施德治,不出⼀年,费⾢就发⽣了很⼤的变化。

(1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的这句话,在教导我们,一个人在不如意的时候,一个人在困境的时候,一个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一个人甚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一定要把“仁”放在心上!

(15)、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他是看到宰予言行不一而改变的。

(16)、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爱音乐,也喜欢唱歌,听人家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大概是要学唱吧!他如果哪天吊丧伤心哭了,就不唱歌了。

(17)、孟子小时很会模仿,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常学别筑坟或哭拜,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

(18)、父子二人都是孔子门徒中的佼佼者,而父亲曾皙更是当时读书人中淡泊名利、向往优游生活的代表人物,他的这种志向曾经深得孔子的称赞。曾皙在饮食上有一种执着的嗜好,他尤其喜欢吃果实小而圆、色泽紫黑的羊枣。

(19)、这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回来一点大米煮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见。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起来用餐。

(20)、孔子起身说:“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意思是说,我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3、孟子,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

(1)、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吕氏春秋》对“陈蔡绝粮”这段历史的记载,和《庄子·让王篇》的记载内容基本一致,足以说明《吕氏春秋》的记录是以《庄子》为版本的。

(2)、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断粮了,跟随的弟子们被饿得十分疲累,没有谁能够改变现状。子路带着怒气,满腹牢骚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会坚守其道,小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就会漫无准则了。”

(3)、这个时候,孟子真正明白了他所要走的路,明白了他所要追随的人了。

(4)、弟子甲:老师,你学问很好,但是你会打架吗?

(5)、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6)、如果没有《弟子规》,可能他的姓名永远不会被人提起。

(7)、悦谦学堂始建于2013年,是上海浦东首家致力于儿童经典教育的私塾学堂。学堂传承古代私塾教学法,以“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为目标,将读经教育面向全上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推广。

(8)、《观周》中记载:“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开头就用这“一问”“二访”“三历”“四考”“五察”五句话,概括了孔子整个适周的主要活动内容。

(9)、古时候得道的人,困厄的环境里也能快乐,通达的情况下也能快乐。心境快乐的原因不在于困厄与通达,道德存留于心中,那么困厄与通达都像是寒与暑、风与雨那样有规律地变化。所以,许由能够在颍水的北岸求得欢娱,而共伯则在共首之山优游自得地生活。

(10)、只不过这本小学生守则更加迂腐透顶、刻板教条、违背人性而已,本来不应该被群起而攻之,但是,无数的国学班、女德班、企业员工培训乃至中小学都把《弟子规》奉为经典、请上神坛,要求孩子们正襟危坐、摇头晃脑、面带虔诚的全文背诵下来,可以说是对孩子们实施的一种非人道的精神折磨。

(11)、又如孔子和颜回说心里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就想挨上去讨夫子的称赞,卖弄说:“子行三年,则谁与?”夫子对子路不客气,马上给几句训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13)、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

(14)、原来,在孔子眼中,读书也好,习礼也罢,好的效果也只不过让人守住做人的底线而已。要想成为君子,还差的很远。

(15)、孔子:宽,是宽大的宽。一个人的心地如果不狭窄,能多多包容别人,理解别人,那就做到了“宽”。

(16)、当年轻的孟子游学到鲁国时,子思已经去世了,因而受教于子思的门人。就这样,孟子怀着求知问道的热情和朝气,居住在这个文化气息极为浓厚的孔子家乡,努力地在道德学问上求进步。

(17)、孟子和颜悦色地对公孙丑说:“你有疑惑就讲出来吧。”

(18)、史次耘注释《孟子》,重庆出版社,2010年1月 

(19)、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20)、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4、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典故

(1)、书店里,《弟子规》的各种读本数以百计,很多幼儿园、中小学也将其列为指定读物,还被改编成了歌曲、舞蹈、动画片等。

(2)、孔子:啊?谁!子张!子张啊,我不是说我要散步吗?你怎么偷偷摸摸地跟着我?

(3)、孟子极力反对这种爱,他曾发文批判墨子,以及另一位公知杨朱,“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4)、当时,真正传续孔子之道的弟子,首先要算子夏。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孔子对他的期望很高,曾经说:“你要成为君子儒,不可以成为小人儒。”

(5)、北京师院政教系赴北京第一轧钢厂小分队《(弟子规)是宣扬孔孟之道,毒害青少年的“黑规”》,《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04期

(6)、宰予嫌三年之丧太长,认为该减短些。夫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父母死了没满三年,你吃得好,穿得好,心上安吗?宰予说“安”。孔子说:你心安,就不守三年之丧吧。宰予出,夫子慨叹说:“予之不仁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予有口才,他和子贡一样,都会一套一套发议论,所以孔子推许他们两个擅长“语言”。

(7)、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8)、孔子和弟子们“在陈绝粮”这段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是因为不同的人记录这段历史,在本章又没有具体说明发生的时间,所以究竟发生在哪一年,至今也不能确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记录,来推测一下。离孔子时代近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章句》记载,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厄,困厄、遭遇困境。上下,泛指相对的两个方向,这里特指陈国和蔡国自上而下的臣民。交,结交、交往。孟子的记录是在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是君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遇困境,是因为与这两个国家自上而下的臣民没有交往的缘故。孟子在这里明确给了我们一个信息,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初次来到陈国和蔡国,没有熟悉的人。

(9)、孔子答道:“就在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长着,鸟兽繁殖着,财富和人们所用的东西也由此生产着.”

(10)、 ▲2014年,浙江某小学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

(11)、孔子一声声称赞“贤哉回也”,可是和他讲话,他从不违拗(“不违如愚”)。他的行为,不但表明他对夫子的教诲全都领悟,而且深有修养。孔子不由得说,“回也非助我者也”,因为他没有反应。孔子只叹恨“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上一篇:86句宋词写秋天的诗句精选好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