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五十句经典句
1、论语五十句经典句子摘抄
(1)、译: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4)、三军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的志气与主张却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
(5)、06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10)、(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11)、常与善人相处,就像生活在种满兰芝仙草的花房,时间长了便察觉不到香味,那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善行的芬芳;常与不善的人相处,就像住进了满是臭鱼烂虾的海鲜市场,时间长了便察觉不到腥味,也是因为闻惯了恶行的腐臭。
(1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3)、简析: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4)、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15)、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7)、简析:任何事情知道他的人不如爱好他的人,爱好他的人,不如以实行他为快乐的人。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9)、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2、论语精选五十句
(1)、(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君子有道者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几个人同行,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取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6)、即使所有人都厌恶一个人,或者所有人都喜欢一个人,我们都要仔细观察,不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会识人、用人。
(9)、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荣辱不惊,心平气和。
(10)、所谓“温故而知新”,听闻别人讲道以后,也不加以认真学习,就随便讲给他人,这不是在教人,而是在害人。
(11)、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2)、译:《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3)、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4)、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5)、译: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6)、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17)、译: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8)、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9)、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20)、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论语精华五十句和翻译
(1)、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3)、由,诲女(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7)、《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8)、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9)、一个有志于行道的士,却以自己吃不好饭穿不好衣为耻,那就不值得和他说什么了。
(10)、简析: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不可雕琢,像粪墙一样不可再粉刷了,一般指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1)、(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4)、简析:一个小群体里面,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它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应该反省加以改正。
(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17)、(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8)、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19)、(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4、论语51句
(1)、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2)、(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3)、(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在为别人办事时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在同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8)、(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简析: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11)、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2)、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13)、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4)、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5)、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16)、(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9)、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犯了过错,如果还不肯忏悔改过,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20)、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5、论语五十条大全
(1)、0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简析: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就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6)、00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简析: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正。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0)、见到善行,就唯恐自己不能做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像将手深入热水中一样,迅速拿开。这句话常用来告诫人们,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2)、译: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13)、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4)、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5)、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16)、译: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9)、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0)、(讲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不凭空臆测,不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8)、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这三项应先去掉哪一项?”
(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0)、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儿子犯了错,父亲为他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他隐瞒,虽然看上去好像不那么正能量,但这已经体现出人性的耿直来了。
(13)、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5)、简析:不在那个位置,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16)、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0)、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04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5)、简析: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7)、君子哪儿做得不对,会从自己内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从而修正自己;小人则是向外去查找原因,要求别人做好。
(8)、译: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9)、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指智者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16)、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7)、曾国藩“三戒三练”,戒的是人性弱点,练的是心灵境界
(1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9)、到了一年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后凋谢的。
(20)、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1)、简析: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道路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