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人的实践的改变,与现实发展趋势的改变一致,即有利于全体人类生产实践、生活的,譬如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等等,那么就是具有合理性的、革命的。
(2)、还有需要声明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并非“无神论”。“有神论”和神秘主义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交集,而“无神论”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质是“有神论”。因为无神论者的“人”,仍然是需要经过否定“神”来肯定、确证“人”的本身的存在的。
(3)、后我要理清楚的是,这里的世俗基础(经济基础),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
(4)、马克思既肯定费尔巴哈和从前的唯物主义承认外部自然对思维的优先地位,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指出它们只是从客体的形式理解事物,而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5)、这个观点,拙文《马哲的本体论》也有过研究 https://zhuanlan.zhihu.com/p/73636936
(6)、1824年,费尔巴哈转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听德国著名哲学家G.W.F.黑格尔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等,深受影响,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不久,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产生怀疑和不满。1826年转学到爱尔兰根大学,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1828年撰写博士论文《论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答辩获得通过。随后在该校任讲师,讲授近代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7)、1804年7月28日,费尔巴哈生于巴伐利亚的兰茨胡特。父亲是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用法律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费尔巴哈在上文科中学时,立志做神学家。但在1823年进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后,很快因为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对神学失望了。
(8)、“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9)、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基督教和宗教的批判。他认为“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页。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洲思想史的一个概括,也是他对自己所提出的人本主义的定位。费尔巴哈承继了康德、黑格尔将宗教归入人意识的产物的思想,从对人的本质规定和认识论出发,对宗教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批判。他指出,人之对象,不外就是他的成为对象的本质。人怎样思维,怎样主张,他的上帝也就怎样思维和主张;人有多大的价值,他的上帝也就有多大价值。上帝的意识,就是人的自然意识。上帝的认识,就是人的自我认识。“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3页。上帝不是人的感觉所能认知的,只能在人的意识中存在。
(10)、不要以思想家的身份来思想,就是说:不要以一种从人的实在本质的整体中脱离出来的,自为地孤立起来的能力的身份来思想;要以活生生的,现实的实体的身份来思想,你是作为这样一种实体而置身于宇宙之海的汹涌波涛之中的。要在生活中,世界中作为世界一分子来思想,不要在抽象的真空中作为一个孤独的单子,作为一个专制君主,作为一个了无障碍的,世外的上帝来思想——然后你才能谈到你的思想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4页。
(11)、后来的哲学家则倾向“动态”的人性,即既有先天又有后天的因素影响着人。譬如,休谟、黑格尔、尼采、伯格森、海德格尔、麦金泰尔……等等,还有马克思。他以“实践”(具体而言是“劳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轴心来规定人的本身。
(12)、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从而获得自己后的解放。
(13)、这个细小的差别说明了什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关于对象性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将感性活动理解为衣食住行,甚至人的劳动等这样一种基本的人类生活活动,那么我们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区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的感性中并不缺少这类活动,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这些活动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理论的活动”,而其在实践层面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绝非“真正人的活动”。由此可见,仅仅用感性客体到感性活动的转变根本无法说明马克思较之费尔巴哈的独创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理解作为真正人的活动究竟是什么。
(14)、“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巴黎手稿》,马克思
(15)、马克思在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就是:异化史观无法完全从人类主体、客观事实、社会革命这三个基本方面出发,从而造成逻辑的内在相悖。这也是他后不得不放弃《手稿》里面异化思想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1845年03月的时候,马克思就已经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手稿中,开始自觉地放弃异化思想了。后来的提纲更是以要点式的写法,进行全盘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16)、1870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d,两年后在纽伦堡去世,享年68岁。
(17)、“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
(18)、虽然马克思将其思想称为“唯物主义”,但这种唯物主义是极为特殊的。在对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我们常常追问何为唯物主义之中的“物”。这种追问方式或许就是一种误导,因为这种追问预设了所追问的是一个固定的客观对象。尽管近年来有学者将唯物主义的“物”解释为“关系”,似乎给予这个“物”以更为复杂而深入的理解,但仍然有将“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倾向。事实上,任何一种基于“物”做出的研究总是难以逃脱马克思所谓对“现实”与“感性”做“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命运。我们要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特殊性,或许应该更为贴近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直接表述:马克思构筑的是一个可以把握人的感性活动的理论形态。马克思在此的唯物主义立场不过是探寻这种感性活动得以展开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已。
(19)、这里所说的现实,不是现存的物质世界,而是人的活动的展开,马克思用以把握现实的方式于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现实无法用纯粹的客观、直观,即纯粹的物质来把握;另一方面,现实也无法用纯粹的思维与逻辑概念来把握。究其本质,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一种试图用思维、观念来完全把握现实的方式。但面对着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这种观念如何能够完全将其涵盖?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恰恰是旧唯物主义以及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要害所在。现实是运动的,我们把握现实的思想观念也应该是运动的。当我们说世界是物质的,抑或说世界是意识的时候,严格说来,我们都没有触及运动。但费希特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20)、由于费尔巴哈在大学期间学习过植物学、解剖学、心理学等课程,自然学科的思维方式对其影响也巨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受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费尔巴哈用“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代替了黑格尔的精神,重新确立了“人”和唯物主义的主体地位,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拐点。其次,自然科学研究的直观性,一定程度上造成费尔巴哈只是一名“半截子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物质看做一种纯客观,一种独立于人的存在,而不是人实践的对象。因此,在对历史的解读中陷入了唯心主义,没有把历史发展过程也看作是物质性的过程,而马克思正是克服了这一弊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创建了唯物史观,把历史发展看作是人依据客观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物质性过程。
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称其为
(1)、(这里特指)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纯粹的哲学,也不是纯粹的实证科学。或许有人会引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的那句“一句话,你们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然而这句话的翻译本身就存在问题。
(2)、人是以“类”为基础的“个体”于“类”的物质统一体。人与人的感觉和思想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形成和证实的,但是你我之间交往有限,要解决认识中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就需要把个体和类统一起来,依靠世世代代相传的人类认识。
(3)、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认识,认为他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真正理解人的社会属性,更看不到人的历史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4)、结合第六条。当马克思消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里的唯心主义成分后,“类本质”被颠倒回现实之中,那么观念上的东西也回到了现实,宗教感情也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人,则是从属于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形式的。
(5)、费尔巴哈恢复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感觉论。他的哲学是建立在感觉的真理性上的“感性哲学”。同割裂客体和主体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相对立,费尔巴哈力图证明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性以及感性世界的可知性。他认为,自然、现实是的认识客体,它在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时,同主体是不可分割的。人是认识主体,但作为现实的人,它又是主体(自我)和客体(肉体)的统与人以外的客体世界同属于自然。感觉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直接联系,它具有直接现实性、可靠性。只要不把主体看作封闭的“主体”,思维就可以达到存在。自然界里没有不可被人认识的事物。人类有足够的感官和能力去发现自然的奥秘。
(6)、同样的,这个观点在本人的拙文《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见解(终篇)》也论述过。https://zhuanlan.zhihu.com/p/80579288
(7)、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因为其立足点的错误(市民社会,抽象空洞的概念),把原子化的人组成的那个社会单纯地局限于直观当中,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只有立足于社会的人,把人看作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才能历史地现实地理解人,理解种种社会事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8)、黑格尔的“理性自然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对自然神论的否定之否定,并在将唯物主义推向理性化的同时包含着对它的否定。费尔巴哈作为早期社会主义者,不满意黑格尔将主体定位为自然精神对资本主义的理性论证,他将理性主体定位于人,以人为本位和主体建立新的哲学体系,由此开始了对资本主义哲学观念唯物主义的否定。虽然费尔巴哈的新体系是不充分、不成熟的,但毕竟是新的哲学观念的开端,是马克思对唯物主义进一步的否定和创新的前提。
(9)、结合前面十条文段之后,应当这样理解:对于马克思而言,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同等重要。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经验主义;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纸上谈兵。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谈的这个“世界”是哪种世界?
(10)、“粗率的经验主义(DergrobeEmpirismus)一变而为错误的形而上学、经院主义挖空心思要由简单的、形式的抽象,直接从一般规律,引出各种不可否认的经验现象(empirischePhaenomene),或用狡辩,说它们本来和这个规律相一致。”————《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马克思
(11)、费尔巴哈肯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但是,他认为真理的“标准乃是直观”。他还认为,“类”是真理的尺度,人们共同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他还提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并据此驳斥唯心主义,然而,费尔巴哈并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所用的“实践”概念,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交往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全在他的视野之外。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
(12)、社会生活的本质归根结底在于实践。在《提纲》第八条中,马克思探讨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劳动这种社会实践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在劳动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也正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形成社会有机体,在社会实践中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向上的演变历程。
(13)、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所处在的历史现实环境的具体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是现实的人所共有的“类”的“类本质”,而现实的人则是这种社会关系总和的实在产物。所以把这两个术语理解为一种关于人的先验的本质即可,然而人在未经实践之前,并不具备(有点“存在先于本质”的味道)。所以,类本质不是先验确立的,而是在人的各种历史的活动当中形成的。
(14)、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在动物,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而为而人,却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人思维,其实就是人跟自己本人交谈、讲话。没有外在的另一个个体,动物就不能行使类的职能;而人,即使没有另一个人,仍旧能够行使思维、讲话这类的职能,因为,思维、讲话是真正的类的职能。人本身,既是“我”,又是“你”;他能够将自己假设成别人,这正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的个体性当做对象,而且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做对象。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页。
(15)、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16)、《费尔巴哈论》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精辟阐述,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思想理论问题,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这里仅试谈一下《费尔巴哈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根本任务的巨大意义。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谈到《费尔巴哈论》时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的观点。既然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既然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终决定力量,无产阶级在完成了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任务之后,理所当然要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提到首要的位置上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d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就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大厦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无产阶级在1949年取得政权,到1956年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d的八大曾经正确地指出,全d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可是,由于后来的“左”的错误,越来越把阶级斗争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并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日益深入到d内,这些左倾观点的发展导致“文革”的发生和持续,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发展。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了文革及此前的“左”的错误,提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个决定既是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也是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现实都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归根到底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同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对应的。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较高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归根到底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它要存在、巩固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科学、文化、教育等事业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盛。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也正是为了调整、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更好地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重新学习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更能使我们明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17)、人借助其他生物来再生产自己,即通过摄食器官与这些生物连接起来,这个过程包括劳动生产,由此形成人与自然物质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人的感觉是主观的,但它的基础或原因是客观的,人与自然物质相互渗透并结合。
(18)、所以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至于“物质决定意识”什么的论调,与马克思本人无关,源自苏联的教材,故不展开)
(19)、 人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人首先是有感性,然后才有理性。因此,只有存在与本质结合,直观与思维结合,才有生活和真理。由于感性感觉是对客体的特性的反映,因此,只有以人的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主体和思想才能找到通向客体和存在的道路。
(20)、思维与存在的统只有在将人理解为这个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才有意义,才有真理。只有实在的实体才能认识实在事物,只有当思维不是自为的主体,而是一个现实实体的属性的时候,思想才不脱离存在。因此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并不是那种形式的统即以存在作为自在自为的思维的一个特性,这个统一是以对象,以思想的内容为依据的。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4页。
3、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2)、为了理解这一理路,我们需要对对象性和对象化做一个区分。马克思对于对象性的凸显并非完全源于对费尔巴哈的继承,他更多地依赖于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读和批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在这部分中,马克思实际上完成了借用费尔巴哈对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双重超越。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在《提纲》第十一条中提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以往的哲学的任务囿于解释世界,是因为它们都轻视实践的作用,看不到实践的价值,因此不可能真正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马克思提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指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终实现共产主义。
(4)、《提纲》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这还是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发表并命名标题的(1888年才正式发表,那时候离马克思逝世,已经整整5年了)。虽然只有十一条简短的文字组成,但是思想深邃、言简意赅,而且正是因为其篇幅短小却如此重要,以至于有了句读的必要。
(5)、立足这样一个现实渊源,我们会发现,与唯物主义对立的并不是唯心主义,更为确切地说,它应是唯灵论。因为后者包含对神的信仰,以及对超验性的保留。这是等级制的贵族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思想类型,它伴随着市民社会的普遍化正在失去其固有的思想地盘。因为市民社会包含对神学以及超验性的坚决拒斥。而唯心主义(idealism)却是与唯物主义相伴而生的平行思潮。因为就唯心主义而言,它同样拒斥超验性,对于这一思潮而言,世界是观念的,而非富有神性的,世界是逻辑的,而非超验的。
(6)、对宗教的批判研究,是费尔巴哈毕生理论活动的重要内容。费尔巴哈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他认为,在依赖感的背后存在着自我保存的利己主义,这是宗教暗藏的后根据。
(7)、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哲学院教授。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首席专家,北京市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哲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著作:《历史选择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字研究走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当代中国文化阐释》《漫步马克思思想长廊》。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8)、无神论对宗教的批判研究,是费尔巴哈毕生理论活动的重要内容。
(9)、这篇文章的目的,全在于使大家更好理解这份文件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及其意义。若有谬处,欢迎指正。
(10)、“人的本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基本的观点之是马克思经典、重要的命题和表述之一。
(11)、认识的起点和基础:感觉(经验)。他强调感觉,感性认识的确实性,可靠性,但也不完全遍地理性认识的作用。
(12)、培根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
(13)、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14)、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从而获得自己后的解放。
(15)、这里值得说一下,就是所谓的“对象性活动”,即“物质实践”。这里的“对象性”实际是主观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取的客观对象即客体。因而,无论是马克思的哲学描述抑或是政治经济学描述,一直是站在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视角,来探究问题的。而非中特色的所谓的“从客观出发”——这当然是错误的废话,因为这和理性唯物论即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那样,仅仅是从客体出发来理解人,而没有从人本身出发。
(16)、联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范畴,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17)、这里使用的“消灭”字眼,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仿佛马克思提出“消灭无产阶级”、“消灭哲学”。而这些意思却又与这句相互矛盾:“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18)、或许有人会拿马克思这段话来论证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证科学(纯粹可以在经验世界中找到根据的学科):
(19)、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是基础?是经济还是政治,是市民社会还是国家?恩格斯说,从传统的观点看来,包括黑格尔在内,都认为国家是决定性因素,市民社会是被国家决定的因素。其实,这仅仅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探究国家的内容和来源,“我们就会发现,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需要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20)、以及,与青年马克思相比,他在手稿中也论述了关于人道主义方面的思想。但不是平常意义的人道主义,是异化之前的。这个观点直到后来仍没有被他否认,反而与这份提纲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4、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
(1)、费尔巴哈说:“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人类在意志、愿望和想象中是无限的、自由的,而在能力、获得和实际中又是有限的、依赖的。为了摆脱这一矛盾,就运用想象力去幻想一种超人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作为自己生存和获得幸福的。这便是宗教的意图和目的。
(2)、《提纲》所包含的十一条并非一个个互不相关的思想火花,而是一个思想整体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在此沿用马克思的提法,将这个思想体系称为“新唯物主义”。这一“新唯物主义”的说法来自《提纲》的第十条。换言之,在我们看来,整个《提纲》的十一条都是围绕着构建新唯物主义而提出的。它的哲学指向性是明确的,较之其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是高度概括的理论阐发,较之其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它又是富哲学意味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马克思在完成《提纲》之后,似乎已经完成一种新唯物主义的构建,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很少再直接谈论唯物主义,只是提到过一次所谓“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此,马克思提到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概念。我们认为,这一概念是承接《提纲》中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而给出的更为准确的概括,并实际上将这一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更为直接地揭示出来,即新唯物主义所意指的应该是一种使现存世界发生革命,并终改变世界的学问。这或许就是马克思所谓能够“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
(3)、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列宁说,费尔巴哈“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但是,列宁认为,费尔巴哈并不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
(4)、费尔巴哈还对自然神论(或译为“泛神论”)进行了剖析。他指出: (未完待续) (文/摘自刘永佶著《劳动哲学》)
(5)、费尔巴哈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指出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他说,人同自己相分裂,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的秘密。在基督教里,上帝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费尔巴哈说,上帝的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上帝的价值同人的价值相等。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崇拜上帝就是崇拜人自身。
(6)、诚然,与早期那个说出“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9)的马克思相比,后来的马克思确实对哲学抱有些许“敌意”,但不是泛指广义上的哲学,而是特指德国的观念论哲学,即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是想要在批判德国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建构出他的哲学————不是平常意义的哲学,而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实践哲学”,是具积极意义的批判性武器(当然,不是实用主义的哲学,那是庸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7)、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简单、一般、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只是,这里所说的意识是在严格意义上的;因为,如果是就自我感或感性的识别力这意义而言,就根据一定的显著标志而作出的对外界事物的知觉甚或判断这意义而言,那么,这样的意识,很难说动物就不具备。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做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动物固然将自己的个体当做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自己的类当做对象,因此它没有那种由知识而得名的意识。什么地方有意识,什么地方就有从事科学的才能。科学是对类的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跟个体打交道,而在科学中,我们是跟类打交道。但是,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做对象来对待的生物,才能够把别的事物或实体各按其本质特性作为对象。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9页。
(8)、你只有将自己降低为客体,降低为别人的客体,才能将自己提高为客体。你在思想,那只是因为你的思想本身能够被思想。你的思想只有通过客观的考验,为作为你的客体的别人承认的时候,才是真实的。你只是作为一个本身可以被看见的实体来观看,作为一个本身可以被感觉到的实体来感觉。世界只对于开放的大脑才是开放的,而头脑的门户只是感官。但是那个孤立的,封闭在自身之内的思维,那个没有感觉,没有人的,在人以外的思维,却是不能也不应当成为别人的客体的主体,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它无论怎样努力也永远不能找到一条走向客体,走向存在的道路,正如一个从身躯上砍下来的头脑之不能了解找到一个对象的道路一样,因为了解的手段,官能,已经失去了。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5页。
(9)、基于这一理论背景,我们来重新审视《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在第一条中同时指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的问题:对于唯物主义而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这里的唯物主义是一个僵死的唯物主义,它将“现实”仅仅当作直观,或者用我们更为熟悉的话语说,将人的生活世界仅仅当作物质世界。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不仅指向包含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同时也极富预见性地对此后教条主义的唯物主义给出了批判:当我们将现实仅仅视为客观的物质世界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坚持了唯物主义,恰恰相反,我们自身已经陷入了另一种观念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于“物质”概念的批判已经极为深刻地触及了旧唯物主义的要害所在:所谓“思维就是物性(Dingheit),或者说,物性就是思维”。马克思作为黑格尔的后继者,不可能退回到前黑格尔的思想认知,即我们不可能从物性出发来理解现实(wirklishkeit)。
(10)、费尔巴哈认为,感觉与思维是统一的,甚至纯粹的视觉都需要思想。思维、精神、理性,按其内容说,除了说明感觉的东西而外,并未说明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不过将感觉到的分散的东西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就是理性。“思维从现象中分解、寻找、抽出统一的、同一的、一般的规律;但为了找到它,思维必须首先感知感性的现象。”费尔巴哈:《对〈哲学原理〉的批评意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53页。人并不因为把自己提高到思维的阶段,就达到了另一个世界,即精神的王国,他仍然留在地球上,仍然是生物的、物质的人。
(11)、费尔巴哈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肯定人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但费尔巴哈在恢复唯物主义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继承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优秀遗产,即辩证法的思想,因此他的唯物主义仍然具有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12)、纵观费尔巴哈的生平经历,与马克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26岁,正值风华正茂、在学术上准备大展身手的费尔巴哈,因揭露基督教教义的虚伪,被永远驱逐出了大学教坛,一生穷困潦倒。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厌世。相反,更加刻苦著书,几乎每年都会发表著作,思想也更加丰富,引起了马克思的高度关注。费尔巴哈这种遇挫迎难而上、越挫越勇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13)、“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
(14)、作为人本主义的范畴,自然是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费尔巴哈广泛地吸收和改造了唯物主义乃至自然神论者的自然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斯宾诺莎的评判,费尔巴哈认为,斯宾诺莎提出了自然是永恒的、无限的观点,但他却还保留上帝的名义并把自然神化,因而是有局限的。费尔巴哈对自然神论进行了深入批判。进而他指出,自然形成的原因就是自然,不论有机物,还是地球,甚至太阳的起源和演化,都是自然的过程。所谓世界的起点和终端,只是人的表象。自然界是具体的、有形的质的实体,是可以被感性把握并由理性思考的。更为重要的是,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关于空间和时间是人感性直观先验形式的观点,强调空间和时间是一切物质实体的存在形式,并把空间、时间与人及其思维、实践和历史发展相联系,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的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67页。自然有其规律性和因果关系,主导自然界的不是上帝,而是自然的力量及其元素和实体。人是自然演化的高产物,是一个以肉体为基础的精神与肉体、物质与思维统一的实体,并强调了生理对心理现象的制约,以及人的心理、生理过程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思维是人脑的功能,“只要我们阐明了这个绝妙的和难理解的思维物质,亦即大脑物质,那么我们便能迅速地阐明其他物质和一般物质。”费尔巴哈:《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自由意志方面着眼》,《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479页。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核心范畴,是对人本质的规定。
(15)、将理性、意志、心、爱等规定为人的本质,比唯物主义者和黑格尔已有实质性进步,但是仍然限于外延上,更局限于个体人,并没有深入人本质的内涵,也没有从人的总体性上进行规定。虽然如此,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规定,却使这个命题大大推进了一步,为马克思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前提。
(16)、在当时,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主要是从历史的层面里入手的。但在往深层次里看,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同样是缺乏唯物主义的精神,更加机械化
(17)、费尔巴哈认为,他的人本主义哲学观念是哲学发展的必然,是对所有旧的哲学观念和体系的否定,更是对神学的彻底否定。
(18)、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在我们看来,所谓真正的人的活动就是对象性活动。这个对象性活动不完全等同于感性活动。因为在马克思为感性注入活动的观念之时,费希特与黑格尔所坚持的能动性原则被重新植入思想当中,这里并非费尔巴哈与费希特和黑格尔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理路展开。
(20)、自然界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是的客观实在,是“非产生、非创造”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
5、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1)、这里的人是指全体生产者,是生产实践的历史的人。社会如同一个整体(虽然在资本主义之前,这个整体的经济或政治的联系并不紧密,反而是松散的),至于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则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因而就是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再生产,生产的承担者则是劳动者。所以说,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而非少数精英、天才。
(2)、也正是以对人本质的规定为基础,费尔巴哈主张人的认识来源于存在,是存在的反映。他反复强调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而统一的基础和主体就是人。
(3)、但是人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环境同样制约着人,同样改造着人——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的。
(4)、尽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之后,再到因为杜林而不得不出版《反杜林论》,这中间有整整31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涉及哲学领域,但并不代表他们完全废弃了哲学。相反,正是早期对哲学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构建,使得他们的学说有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亦为日后的政治经济学奠定基础,所以没有什么必要再去建构体系化的哲学————相反,哲学一直是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应援背景的。
(5)、在第五条与第六条的讨论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观。费尔巴哈在哲学中对于直观以及抽象的人的设定都成为批判的对象。如果哲学并不建立在直观和抽象的人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哲学应该诉诸什么呢?马克思通过批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两条规定可以视为对实践的、感性活动的延伸性阐发。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人的自我分裂,换言之,人总是需要他者来说明自身,由此构筑了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在现实性上,总是特定经济政治体系之中的社会关系,因此其中必然包含异化抑或是异化的扬弃,由此,当人被视为社会关系总和的时候,人也就成了矛盾的综合体。它在现实中获得的总是某种对抗性的内涵。这是对象性原则的又一表现方式。
(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也不是线性的决定,而是非线性的,是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因而不是经济决定论。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这种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一种如同经济决定论般,人与人之间包括人本身,呈现出“似自然性”和“物役性”。
(7)、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只是关注对象的客体性,将对象直观地理解为“物”的东西,却忽视了实践对象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实践活动的现实性关系——社会关系(这里,马克思的确破天荒地说唯物主义是错的,但并不代表他就此脱离唯物主义,反而是以“实践”的新思想去改造唯物主义)。
(8)、第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9)、时空与物质关系: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形式。
(10)、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往往与朴素辩证法相结合,在肯定世界的物质性的同时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整体。由于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它带有猜测、直观、朴素的性质。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依据18世纪的科学成就,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朴素性,以实证知识和科学方法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但它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的缺点,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物主义的新成就,但它在进入社会历史领域时陷入了唯心主义。
(11)、发展就是向上的、前进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运动。
(12)、而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感性活动,如果缺失了主体性原则,实践同样无法言述。所以,哪怕是摈弃了人本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依然关注人的主体能动性(这是贯穿他一生的研究的)。
(13)、1830年匿名发表《论死与不死》,揭露基督教教义的虚伪。这本书立即受到宗教人士的攻击,并被当局没收,费尔巴哈的作者身份也被查明,被永远驱逐出大学讲坛。只能依靠他妻子在一座瓷厂中的股份生活。
(1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费尔巴哈论》解读
(15)、从人是自然的产物的观点出发,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自然转化的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统肉体是基础,灵魂不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它们的共同源泉是自然。只有这样理解人,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的真正统一。他指出,宗教和唯心主义都是建立在肉体灵魂二重化的基础上的。
(16)、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17)、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无神论的重要成果,揭露、打击了德国封建制度。但它没有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
(18)、概言之,马克思在《提纲》中将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继承下来的“对象性活动”做了进一步的改造。在此对象性活动与革命性以及实践的批判性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19)、这里,马克思既反对了英国经验论者完全偏向感性的直观经验的观点,又反对了德国观念论者只沉迷于思维思辨的观点。与第九条一样,马克思意在统一感性的经验和理性的思辨。只有在二者的结合下,也就是不仅仅单纯地诉诸感性经验和经验材料,同时也要加以发挥理性的思辨思考,这样才能完成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进而用批判的武器来加以批判现实。
(20)、写作于170年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多年来,我们虽然对这一文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对其中所关涉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唯物主义问题、实践问题、真理问题等,却往往囿于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未能做出更为独立和深入的思考。比如,将马克思在《提纲》中的哲学贡献概括为确立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并形成了对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规定等相关命题,与之相应地拒斥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的唯物主义以及抽象人性论的相关看法。但这样的理解没有进一步追问以下相关问题:马克思为什么在拒斥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同时仍然称自身的理论为唯物主义?为什么在讨论唯物主义的时候谈论实践、真理与“人的本质”等相关概念?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当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之时,就需要对《提纲》做一种新的整体性研究。
(1)、不过,这里说的环境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环境。或者说,所谓的自然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而非纯粹的物质的“自然”(其实人类世界即地球几乎极少存在有尚未遭到人类开放的“处女地”了吧)。这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完全地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论。
(2)、当人可以经过实践来获知暂时性的真理时,那么便有十足的理由依赖这个真理,这是一种历史目的的信念,也是实践行动的信心。
(3)、将人作为主体,并不是孤立地研究人,而是把“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也作为人本主义哲学的对象。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唯物主义的否定。唯物主义把自然作为对象,把物质作为世界的主体,将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从而将人物化,从对物的规定来规定人。休谟、康德对唯物主义的修正使哲学转向认识,进而经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将认识集中于理性,使人和自然从属于理性。这一方面证明了世界的自然性,另一方面也使哲学接近了人这个主体。费尔巴哈将人确定为主体的同时,将自然作为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哲学不是为了研究物才涉及人,而是为了研究人,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才涉及自然。恩格斯及前苏联的哲学家们不清楚这个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简单地认为费尔巴哈只是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退回到唯物主义”,而这种“退回”只限于自然观,将他的人本主义说成是和法国唯物主义者的社会观一样是“唯心主义的”。这是一大误解,而这种误解不仅影响到对费尔巴哈的认识,也影响到对哲学规律的认识,更影响到对马克思哲学创新的认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在批判黑格尔理性主义的过程中对唯物主义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历史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形成并取代资本主义在人类发展中主导作用的信号。
(4)、首先,当马克思把人理解为感性的、现实的人的时候,他必然要对费希特的“自我设定非我”式的主观设定给予批判:“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定是对象性的活动。”
(5)、马克思认为,当下的现实的环境,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而是由人创造、改造过的,譬如,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人类由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专制社会发展而来的。
(6)、培根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
(7)、 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费尔巴哈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并批判了不可知论和唯心论。费尔巴哈认为,必须以人作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主体和基础,才能正确解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能否反映存在和如何反映存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以及解决认识中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问题。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历史使命。《提纲》第十条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表明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阶级本质,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所建立的思想体系,一开始就是指向无产阶级的,并且希望无产阶级运用这一精神武器解放自己,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终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
(9)、霍布斯所说的物体具有如下特征:它不依赖于我们思想而客观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能为人们所认识。霍布斯所说的物体概念基本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0)、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成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
(11)、神说世界,想世界,世界就存在;神说世界不存在,神不想、不要世界,世界就不存在,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在我的思想中、在我的表象力或想象力中使一切事物以至于世界本身随我的意思发生和消灭、产生和消失。这一个从无中创造出世界、并且可以任意再使世界化为乌有的神,无非就是人类抽象力和想象力的本质,在抽象和想象之中,我可以随便把世界表象为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可以建立它的存在,也可以取消它的存在。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