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蹴鞠介绍视频(蹴鞠起源于哪个地方)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22 02:0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蹴鞠起源于哪个地方

“巨石阵”到“观象台”,谁又在忽悠了?日晷:话题·故事(12)地处汾河岸边的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几十年多轮发掘,惊喜不断。2003年,那里发现一处大型古代天文观测遗址,形似英国南部的史前遗迹“巨石阵”。该项发现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重大考古发现。专家考证后得出结论:其年代为公元前 2100年,比英国的“巨石阵”(公元前1680年)早了500年。(2100-1680=500?我敢肯定这些专家里面没有数学专家)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强调这个那个比国外的什么什么早了多少年,是一回事吗,意义大吗?就连足球也偏要说是我们早发明的,叫“蹴鞠”,战国时期就有了。国足踢成那样,还好意思说呢。2003底至2005年底,考古人员对遗址上复原的模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模拟实测,证明它能够测定“两分”“两至”等20个节气。于是,专家学者们又来蹭热度了,论证会上争相发言,充分肯定了遗址的天文观测功能。至于其命名,则说啥的都有,什么“祭祀台”、“观测台”、“观日台”等等,就是没人说到日晷(说个“圭表”也好呀)。后,定了个不伦不类、不明不白的“观象台”。本人没去过陶寺遗址(也没人邀请俺去),无法断定那个复制品是否忠实于原作。但根据笔者日晷研究和制作的经验,一套类如那样的结构装置,基本符合一座投射式日晷的构成条件。也就是说,把它视为或称为一座古代大型日晷可能才更加合适,而不该又被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专家们这个“台”那个“台”地带进沟里。经科学考证,陶寺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2300至前1900年之间,相当于夏及先夏的上古时期。其遗址上大型日晷的发现,意义不在于比巨石阵又早了400年还是500年,而在于它的存在把中国日晷的起源年代修正到了合理的时期,即,与圭表基本同步或稍晚的时期,即使你不认可圭表也是日晷的一种。这一点,从陶寺遗址同时还出土了另一小型圭尺也可以佐证。本来这一次我们有机会用考古发现来实证中国日晷的起源年代,可是看到专家们又是一通胡咧咧,我的心“拔凉拔凉”的。图1:巨石阵(据说具有一定的日晷功能)图2:在陶寺遗址上复原的“观象台”及简介图3:美国公园里的投射式日晷图4:我的心“拔凉拔凉”的上一篇:中国日晷的历史为什么这么短?下一篇:日晷会转吗,它是太阳能的吗?

2、蹴鞠介绍视频

清明节的很多习俗都是来自于古老的寒食节,所以要说清明,就绕不开寒食这个节日。关于寒食这个节日的起源,说法多,有说起源于古代改火习俗、禁火习俗,也有说起源于介子推传说,这几种说法都比较流行,所以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说禁火,禁火的说法是说在周代,每年的春季因为干燥,容易发生火灾,就禁止大家点火,不能生火当然也就只能吃凉的了。这个说法主要是源自《周礼》等文献,但对文献其实也有不同的解读。其次说改火,实际上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改火的习俗。这种习俗能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有一种观念,认为长时间燃烧的火,会带来某些不祥的东西,所以,每当火燃烧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把它换新火,这样能够去除各种不祥各种疾病,诸如此类。同时,在改火的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禁忌,就是新火和旧火不能碰面,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要有一个不能生火的阶段,导致人们寒食。然后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源自纪念介子推,这个说法出现于西汉后期,同时也是早的关于寒食的文献记载。文献记载说,在山西太原那附近有一种区域性的习俗,当时人们在每年的春天,要禁火一个月,都寒食。同时文献中也说,之所以禁火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在民间传说中他终的结局,是被晋文公放火烧山烧死了。不管怎么说,寒食的这种习俗,早从文献上见到是在汉代,而且早期也比较简单,它就是一个区域性的习俗,内容就是禁火、吃冷饭。从整个气氛上来说,初的寒食节也是比较寒冷肃穆的这样一种感觉。而且早的时候,寒食节的时间很长,要一个月,所以给民众其实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后来在一些地方官的限制下,寒食节逐渐缩短到三天的时间,这在史书里是作为循吏治理地方的政绩来夸耀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的融合,寒食这种习俗也从区域性的习俗扩展到了更广的地方,而且时间和内容都有变化。汉代的寒食其实并没有特别固定的日子,只是在冬天或者在初春,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的固定到了冬至之后105日,后世关于寒食百五节的说法也是从这儿来的。而且随着范围的扩展,寒食节过去那种悲伤肃穆的气氛逐渐没有了,开始加入了一些,斗鸡走狗之类的娱乐活动,吃的东西也更丰富。到了唐宋时期,我们现在清明主要的一个祭祖习俗,在唐朝的时候是寒食节的一个习俗,这可能跟寒食早纪念介子推这样的一个源头有一定的关系。寒食祭祖,这早是一个民间的习俗,后来官方觉得这个东西比较符合孝道,然后通过诏令的形式给予了承认,再后来还通过制定假期的形式更加提升它的地位。唐中后期,寒食节放假颇多,前后加起来有7天,赶上现在“黄金周”了。到了这个时候,寒食节的内容又有变化。除了祭祖,在祭祖之后还加入了各种适合春季的户外活动,包括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等。饮食方面虽然还是凉的,但花样也比过去丰富了很多,稠饧 、麦糕、奶酪、乳饼等等,还有寒具(也就是馓子)。而且因为寒食节的日子就固定在清明节之前的1-2天,所以这个时候的清明节,实际上就已经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了,因为寒食节是放假三天时间都不生火,所以日期上自然就把清明涵盖进去了。#清明节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习俗# #清明节#

3、蹴鞠历史简介

《水浒传》中的高俅曾经做过苏轼的书童看过水浒传的同学应该了解高俅这个人,水泊梁山之所以出现,高俅可是出了不少力,很多同学也对剧中各种迫害梁山好汉的高俅十分痛恨,其实,真实的历史上,高俅这个人还是有几分本事的。高俅,北宋徽宗时期官员,因擅长蹴鞠而被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后来的宋徽宗)重用,后来赵佶登基,高俅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即便没有战功,还是做到了太尉(相当于国防部长)一职。高俅之所以能有后来的地位,必须要感谢苏轼,元佑八年,当时苏轼在端明殿任大学士一职,而高俅当时只是个小人物,只是跟在苏轼身边的一个“小史”(相当于书童、秘书),为人还懂事并且多才,深得苏轼的喜爱。后来苏轼把他介绍到了好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身边,高俅因为给苏轼当过秘书,多少从苏轼那里学了些皮毛,不仅因此擅长抄抄写写,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能吟诵一些诗词歌赋,甚至还会一些枪棒功夫,就连蹴鞠都会。高俅能文能武,善于逢迎,放在今天简直就是文武全才,而且智商情商都相当出色。所以对于他毫无军事能力,又无战功,却能担任太尉一职位也就不觉奇怪了。王诜的地是当朝驸马,宋徽宗的姑父,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了。他酷爱吟诗作赋,书法丹青,而高俅对这些恰恰比较擅长,因此高俅很快就在王诜的府上混得如鱼得水,也距离权力核心越来越近。真正让高俅正是迈入权利核心的,还是端王赵佶,因为王诜和赵佶是亲戚关系,有一次,王诜要送给端王赵一把修鬓角的篦子刀,便让高俅送过去。而当高俅进入到端王府的时候,赵佶正在和一群下人踢蹴鞠,在一旁远观的高俅发现赵佶踢蹴鞠的水平十分不堪,很想上前去教学一下,可是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并不敢上前。而这时,蹴鞠恰巧被人一脚踢到了高俅脚边,于是高俅跳起来就是一个鸳鸯拐招式,将蹴鞠踢过去送还给了赵佶,一套动作下了行云流水毫不拖泥带水,惊呆了众人。赵佶高兴,就把高俅留在了自己府上,因为双方的关系,王诜也没有说什么。前面说了,高俅的情商是高的,而且善于逢迎,所以在赵佶身边的时候,把赵佶伺候得是相当舒服,深得赵佶的器重。后来赵佶登基,成为了宋徽宗,就安排各种官职给高俅,这么一番镀金下来,高俅多了许多莫须有的战功,终被宋徽宗召回东京,封为太尉,掌握皇城20万禁军整整二十载。

4、蹴鞠的发展史简介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已经拉开战幕,所以今天我们也来聊点足球的事。当然,桃花石杂谈是只谈历史的,所以今天咱们要聊的也是跟足球有关的历史。桃花石杂谈相信,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足球源自中国,中国古代的蹴鞠(cùjǖ)就是早的足球这种说法。确实这种说法在全球都有一定的接受度。而现代能看到的史料显示,在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运动。根据《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而这段记载就清楚地说明了当时蹴鞠在齐国已经成为了一项倍受欢迎的运动。而一些现代学者认为,蹴鞠能在战国流行起来,跟战国时代的动荡局势也有很大关系。因为当时大量平民需要从军入伍,而踢球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作为初级的军事训练,所以当时平民踢球也就得到了贵族的认可。而至少在汉朝之时,蹴鞠就已经发展成了一项高度规范化的运动。一些记载显示,当时的蹴鞠比赛确实是一种对抗性竞技运动,一场蹴鞠比赛有两队参加,每队12人,以踢进球门次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而当时汉朝的皇宫里甚至也有蹴鞠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和汉成帝刘骜等汉朝皇帝也都是有名的球迷。而在当时汉朝皇帝之所以重视蹴鞠,其实也是因为他们将其视为了一种重要的军事训练途径。西汉时的史料《别录》中就记载说:“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不过汉朝人所踢的球跟现代差异还是挺大的,都是毛发填充的实心球。而空心球则是直到唐朝才出现的。在唐朝时,因为骑兵的发达,所以当时训练士兵的主流运动从蹴鞠变成了马球,蹴鞠的军事训练作用降低很多。但这反而促使蹴鞠的娱乐功能进一步发展。充气球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当时的球是用八块尖片缝制而成,中间还放了一个动物尿泡,吹满气之后就成了能踢的球。而且在当时,蹴鞠比赛里还出现了正规的球门,球门是用两个竹竿支起一张网制成。不过以现代眼光看,唐朝时的蹴鞠可以说是多个球类运动的统称,而不只是跟现代足球类似的运动。比如一些记载显示,当时的蹴鞠除了两队比赛踢进对方球门的比赛之外,还有两队隔着一张网的比赛。这种比赛中间的网上有个球门,双方都往这个球门踢球,后比谁进得多。另外,当时蹴鞠比赛的参加人数也不固定,少则几个人,多则可以数百人同时参加。不过,与足球类似的蹴鞠在唐朝之后差不多就走向了衰落。但这样一说肯定有朋友不同意,说古代踢球有名的高俅就是宋朝人嘛,怎么能说蹴鞠在唐朝以后就衰落了呢?但其实刚才桃花石杂谈在蹴鞠前面是加了个定语的,就是“与足球类似的”。这样说是因为,虽然蹴鞠在宋朝仍然流行,但主流的玩法却已经不再是两队对抗,比赛进球,而是变成了以表演为主的技巧玩法(图1:宋太祖和群臣蹴鞠)。当时在踢球时,参加的人会围成一圈,争相展示自己的脚法,而这种表演的目标是不让球落地,相比唐朝玩法已经完全改变。所以其实宋朝主流的蹴鞠更接近于现代的踢毽子,而不是足球。高俅也更接近一个毽子高手,而不是足球名将了。这种表演性的蹴鞠在中国后来又流行了几百年(图2:元朝贵族蹴鞠图)。但到了明朝之后,因为许多男性仍然喜欢蹴鞠,这种表演性蹴鞠甚至成为了青楼女子吸引主顾的方式之一(图3:明朝女子蹴鞠图),所以也在民间引发了很多争议。终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严禁官吏和武士蹴鞠,后来甚至会对继续蹴鞠的人处以严厉的刑罚。所以此后这种和踢毽子类似的蹴鞠运动也逐渐在中国走向了衰落。所以可以说在古代的世界,汉唐时期流行的蹴鞠确实是接近现代足球的运动。虽然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在欧洲也曾出现过一种名叫“埃皮斯基洛斯”(Episkyros)的球类游戏(图4),但这种游戏可以用手触球,而且竞技时允许球员采用暴力的手段对抗,因此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种游戏更接近橄榄球、摔跤和排球,而不是足球。不过虽然蹴鞠被公认为古代世界上接近现代足球的运动,它和现代的足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足球是起源于公元19世纪英国流行的各种球类运动。本来这些球类运动玩法各不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名称。但在公元1848年,英国剑桥大学制定了首套足球比赛规则,使现代足球第一次有了通行的规则。因此公元1848年也可以被视为是现代足球的诞生之年了(图5:公元1856年的一版足球规则)。(图片来自网络)

5、中国蹴鞠简介

?还记得姜球球身上的小喇叭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11月30日正式入驻今日头条,即日18:00他将在头条跟大家见面一起谈谈足球的有趣故事,和大咖共同侃世界杯,分享视角~过去我们中国的足球为什么叫蹴鞠?它是怎么来的?有着什么样的记载?每个国家在举行世界杯比赛时,用的什么吉祥物?它们面貌各异,风趣十足,给大家带来了哪些快乐?更多有趣的精彩话题,欢迎关注头条号@姜昆,给您来侃更多关于世界杯的精彩!#姜昆入驻头条畅聊世界杯# #相声演员姜昆入驻头条#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