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诗人李白的简介和生平事迹(诗人李白的简介50字)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22 01:1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诗人李白的简介50字

一天,年迈的李白睡梦中听见一个声音:“我这是爱上了一匹野马,然而我家里却没有草原。”李白小时候家境优渥,可在25岁时,就把祖产败光了,于是便执剑走天涯,想要另谋出路,立志报国。27岁时,通过孟浩然介绍与前宰相之孙女许氏结为夫妻,入赘许家。婚后李白才明白,许家的关系网早已不复存在,无法帮助自己寻找报国的门道,于是毅然辞别新婚妻子,又走上了游历的道路。一路上带着妻子的给的金银,游历名山大川。因为才情在外,不少富贵公子争相为李白挥洒金银。在繁华的洛阳又开始了斗鸡走马,饮酒作诗,美女相伴,纸醉金迷的生活。午夜梦回想起发妻许氏,在外游历三年的李白终于回到了家中,妻子依旧每日洗手做羹汤,操持家务,伺候李白的饮食起居。偶然有个机会拜会朝中重臣,却因恃才傲物,不受约束,得罪了人。李白又喝得酩酊大醉,仰头大笑道:“人生百年,时间匆匆,应该及时行乐。”此时妻子已怀有身孕,但李白却不久后便问友人借了一笔钱,以心情郁闷为由,又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去了。自然,路上还有美丽的俏佳人儿相伴左右。不久后许氏诞下一女,等到女儿三岁的时候,李白倦鸟归巢又回到家中,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李白格外高兴,顺手就想抱起孩子,可是孩子因为没见过父亲,并且三年来并无相处,害怕的哭着躲到母亲的身后,仿若李白是那吃人的狼。原以为在外游历多年的李白,这次终于可以安心地在家过日子,然而李白就像没有脚的小鸟,终没有栖息的良木。每天都要出门游玩,日日宿醉,不省人事,更不知今夕是何年,午夜醉醺醺地回到家中,孩子的哭闹声和李白的呕吐声在寂静的夜里特别明显,许氏哭着说:“我这是爱上了一匹野马,然而我家里却没有草原。”之后许氏过世。在许氏离世后一年,不甘寂寞的李白娶了一位家境富裕的妻子,随后纳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妾氏,依旧过着他纵情诗酒的生活。李白一生放荡爱败家,在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是位好丈夫,好父亲。整体不着家,也不给家用,有钱出去挥霍却不知给老婆孩子留着,整体到处游玩,吟诗作对,弹琴喝酒,天黑了也不知回家,每日回来都是半夜醉醺醺的模样。找什么样的伴侣共度余生,都是古往今来热度不下的话题。是你,愿意找李白这样的才子做男朋友?#历史冷知识##头条历史#

2、诗人李白的简介和生平事迹

大诗人李白走南闯北,所思所想化成神来之笔,留下无数名篇佳作。但问题来了,李白去过遥远的神奇之山——天山吗?答案竟然也是去过!而且,年仅20岁的他,还在当时的庭州,一晚就留下了2篇千古绝唱。是哪两首呢?一首是我们小学课本中的《静夜思》,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瞬间可以把每个人的思绪拉回童年。而另一首《关山月》,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也确实很有味道。公元719年春天,年仅20岁的李白,已经是才华横溢,大名鼎鼎的著名诗人。酷爱远游的他,随舅父李忠、书童丹砂由青莲乡出发北上西去塞外的庭州。在这儿,李白足足待了半个多月。因为,中途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李白在轮台这儿,不幸遇到仇家发生了恶斗,中了剑毒,在神医的调节下,才得以转危为安。体虚的他,被父亲的商界朋友王员外介绍,去了北庭城南约20多里的上清宫道观静养。在这个环境清幽的寺庙里,诗仙李白遇上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彼时,一轮明月勾起了大诗人满腹的情怀。加上王员外夫妇,带着美食美酒,特意赶来共度佳节。于是,宴席上,心情极好,诗兴大发的李白,随即赋诗一首,为大家助兴。而这首诗,就是流传至今的《关山月》。宴席结束后,人去院空。可还没平静下来的大诗人李白,依然思绪万千,油然想起自己远方的家乡和亲人。于是,另一首《静夜思》,也应运而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了李白献给开元7年那年中秋节,好的礼物。今年的中秋节你跟家人一起过了吗?如果你身在异国他乡,希望跟你的家人说点什么呢?#中秋庆团圆##诗人李白的简介#

3、诗人李白的简介图片

李白的诗,看起来流畅易懂,特别天才。以至于太多人觉得他全靠天赋灵感。其实,李白也不只是依靠天才,他也大量用典,大量化用,旁征博引,知识面特别广。他的写作,靠的也是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只不过,他做到如盐入水化于无形的程度,瞒过了很多粗心不读书的读者。就拿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来举个例子。他在诗里写了“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后世的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里直接就化用写了“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要写一个人心有不平,情绪憋着,有待于发泄,就可以用到“拔剑”这个意象。鲍照表达叹息抑郁苦闷,他针对的是自己被罢官,不得重用。李白则用来表达环顾四周的茫然,特别巧妙。又蕴藏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小心思。鲍照说“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李白的《将进酒》就写了“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因为圣贤都面临着不被人理解的寂寞,都有贫贱匮乏的烦恼,何况是普通人呢?李白的《行路难》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美酒斗十千”这个意象,前朝的《名都篇》里就有。作者是魏晋的大才子——大名鼎鼎的曹植。曹植作为魏王曹操的公子,以才高八斗著称,他写的是“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化了一次不够,《将进酒》里再来一次,“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就是指的陈思王曹植。咱不仅化你的诗,还把你当典故用个彻底。看得出来,李白这个大才子,对前辈大才子,倾慕。很有点致敬偶像的味道。一般诗人的化用,来源是典故,是别人的诗句,李白则更上一层楼。如高手不用剑,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世说新语·容止》有一则逸闻:“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李白的《赠裴十四》写道“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信手拈来就变成了诗句。《宋书·隐逸传》中有个陶渊明的故事。“ ( 陶) 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陶渊明弄来一张琴,没琴弦,玩行为艺术,喝酒喝开心了,就摆姿势假装抚琴寄托他的高洁心志。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有酒就来这一套陪你玩,陶渊明先生如果喝醉了,就直接告诉客人,我醉了要睡觉了,亲爱的,你走吧。到了李白的手里,在《山中与幽人对酌》 直接化用为:“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原本是写陶渊明的史书记录,这是连原作者的人带上句子,一起入诗,看起来那么大白话,又那么气韵洒脱。朗朗上口,潇洒无比。这手法太过高明,看起来不费力气,全然不着痕迹。令人拍案叫绝。李杜千年并列,可惜历来世人都误解了他们。因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自己:“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大家都觉得杜甫是靠的勤奋用功,李白靠的是天赐文才。其实李白自己也坦然交代过,在《上安州裴长史》这篇文章中中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六甲也就是汉唐时期的儿童启蒙识字教育,“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天干地支搭配来标记年月,六十年为一甲子。李白这是在说自己五岁就识字颇多,开窍早。十岁就阅览诸子百家,长年累月热爱读书,孜孜不倦。李白在《赠张相镐》里还夸赞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直接看齐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西汉的辞赋大家,名闻天下。李白觉得自己的辞赋写得比他还好。至于杜甫呢,也是毫不谦虚的,还是在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的:“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意思是我的辞赋能与扬雄一决高下,我的诗作能跟曹植媲美。扬雄也是西汉的一代辞赋大家,曹植就不用多说了,才子中的才子,前面提到的才高八斗就是说的他。这个典故源自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哪有什么天生才子写得好,想要写得“感天动神”,写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境界,还是要先去多读书,多多益善。唯有站在一代代名家高手的肩膀上,学好他们的本事,用好他们的文学遗产,才能有自己的新鲜花样儿。读得多,写得好,当然有资格狂傲。文学之道,勤奋用功,多读多写,是永远的王道。

4、唐朝诗人李白一生简介视频

【万万没想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剑仙是他们!通天教主,吕洞宾,真武大帝以及李白。】通天教主拥有四大诛仙剑,剑法旷古绝今,即使是在《封神演义》里面也是祖宗级别的人物。但是,通天教主平时爱的剑却是“青萍剑”,据说这是造化青莲的莲叶修炼而成。不得不说,爱上青莲也是一种福气!通天教主还是很有眼光的;可以确定,青莲化形为人的时候,是超级美女。据说吕洞宾使用的是通天灵剑,不知道是不是通天教主灵魄所化;但是通天灵剑听起来就厉害。不管怎样,吕洞宾作为八仙之一,武林地位是没得说,他的剑法正气很足,元气满满!就算在仙界也是拥有明确地位!不过吕洞宾的剑法似乎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崇拜的真武祖师在剑仙排行榜名列第三;不过他的武力值应该远远在吕洞宾之上。真武祖师使用玄蛇剑,在天庭也是担任兵马大元帅,职位在托塔李天王之上。真武在道教学说当中是剑仙之道的守护神,这个我不是特别理解。真武大帝的剑法,又被称为真武剑法,传说中他的剑法祛除妖魔很厉害。真武大帝究竟有多厉害?北方七宿都是他的手下,这是进入天庭大门。真武祖师还有很多传说,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李白为什么厉害?哈哈哈,出人意料!李白是爱剑的,在全唐诗收录的近千篇李白的诗歌中,有103次提到剑。他自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与韩荆州书》)。李白的剑仙,不被历史承认,但是,李白相信自己就是剑法绝世高手。李白是诗仙,是酒仙,但是剑仙真的有点差距;而且李白也曾当众吹捧裴昊“唯裴旻能败我”,也因为这句话李白便成为了唐朝剑术第二人。当然,这是李白自己说的,在唐朝江湖,大概是没有人承认。不过,我们对于李白完全认可的;不管他是不是剑仙,这要太白老师愿意当剑仙,我们也就接受了。第一李白比较帅,第二李白真的比较帅,第三李白提剑的动作特别帅。反正,李白说他是他就是!谁让人家真的很帅!加油,李剑仙!

5、诗人李白的简介和一首诗

1942年,李白夫妻被捕。狱中,李白什么都不肯说。敌人走到李白妻子身边,对她说:“如果你再不招供,就别怪我们对你不客气了。”李白的妻子叫裘慧英,是浙江嵊县人,裘慧英自小家境贫寒。1929年,裘慧英经同乡介绍去上海惠达绸厂当了童工,在工厂中有许多中国共产dd员,他们经常给年幼的裘慧英讲革命的道理和故事,这让裘慧英懂得工人不是生来就命苦,而是长期遭受到了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剥削和压迫才造成的苦难。这些d员曾经多次对裘慧英说:“只有我们团结起来,组织工人自己的队伍,才能推翻这些不合理制度。”随后,裘慧英跟着这些d员们参加了工人运动,搞宣传,闹罢工,积极地为地下d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35年,裘慧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d。1939年春,d组织突然找到裘慧英,对她说:“d组织现在要派你一个艰巨的任务的给你,要你和一位不认识的男同志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位同志是老红军战士,他名叫李白,你们要以假夫妻为名像真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听到这样的任务裘慧英没有拒绝,而是勇敢愉快接受d交给她的艰巨任务。李白早一批入d的,他入d的时候只有15岁。李白也出生在穷苦人家出身,所以他小小年纪就参加了湖南出名的"马日事变"。两年后,李白又加入了秋收起义,成为地下d在张坊的联络员。李白20岁那年,来到革命根据地开始学习无线电技术。因为他学习能力突出,第二年李白被调去红军总部,再次深入的学习无线电的技术。1939年,李白接到d组织的任务,化名李霞,到上海进行电台安置。当时的上海无疑是危险的,但李白克服种种困难,在上海与延安之间架起了一座看不见的无线桥梁。d组织出于对李白的身份掩护,所以将小他七岁的裘慧英安排到他身边当他的"妻子"。从此,二人就住在威海卫路的一套房子里住了下来,在二人的接触中,裘慧英发现李白有一颗为d为人民的红心,裘慧英逐渐被李白所作所为感动。1940年,裘慧英和李白正式结为夫妻。1942年日寇进占租界,开始大肆搜捕共产d人,镇压人民的抗日运动。虽然李白把电台功率从75瓦降低到只有15瓦,但仍被日军侦测出来了。1942年9月27日晚上,李白正在发报时,一伙日伪特务突然包围他们楼房,裘慧英立即去阁楼通知李白。此时,敌人已经冲进了楼房,随后,敌人将李白夫妇逮捕,并押送到北四川路日本宪兵司令部的审讯室。敌人首先对裘慧英进行了审讯,因为日伪特务认为女人容易招供,可他们没想到裘慧英早就做好了英勇就义的准备,所以,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裘慧英都没有透露d组织的任何秘密。敌人为了让他供出d组织的秘密,就把她带到了李白面前,当时敌人正对李白用大刑“老虎凳”,砖垫到三块时,只听李白膝盖骨咯咯响,但是,李白仍痛斥敌人,当加到五块砖时,李白腿骨被压弯了,人昏了过去。敌人立即放松凳子,用冷水泼醒李白,但他仍不开口。敌人狂叫起来,又用老虎钳子拔掉李白的手指甲,但是李白咬紧牙关,就是不讲。随后,敌人又将李白面部向上,捆在长凳上,向他嘴里灌辣椒水,李白又晕了过去。随后,敌人又用冷水泼醒了李白,敌人看李白怎么都不肯招,于是就走到裘慧英身边,对她说道:“如果你再不招供,就别怪我们对你不客气了。”李白看着裘慧英,他怕妻子坚持不住酷刑,于是轻轻地对她说道:“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能出卖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坚持下去。”敌人气急败坏地对裘慧英说:“再问你后一遍你招不招。”裘慧英坚定的回了句:“我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在场的那个鬼子一挥手,让打手把惠英拖到另一个刑房,用皮鞭木棍进行毒打,被打得晕倒后拖入了牢房。裘慧英被关了一个月,期间敌人对她使用了各种残酷的刑法,但是她什么口供都没说,敌人被迫只好先把她放回了家。1943年6月,d组织通过关系,用两千块钱将李白保释出狱。抗战胜利后,李白再次回到上海,继续从事d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与d组织进行通讯过程中,被国民d特务测出了电台位置而被捕。被捕后,李白经受了高官厚禄的利诱,遭受了酷刑的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抗敌,敌人始终没有能够从他口中得到一点想要的信息。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国民d特务秘密杀害了,牺牲时年仅39岁。李白牺牲后,裘慧英强忍巨大悲痛,继续忘我为d工作。上海解放后,裘慧英先后担任中共上海电信局基层支部副书记、上海邮电技工学校副校长、邮电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和顾问。

6、诗人李白的简介有哪些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飘逸豪放,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他曾经游历了中国各地,结交了许多朋友,也经历了许多奇遇。有一次,李白来到了洛阳,听说当地有一个名叫杜甫的年轻诗人,才华出众,但是生活困顿。李白对他很感兴趣,便想去拜访他。他找到了杜甫的住处,敲了敲门,却没有人应答。他推开门一看,只见屋内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本书籍。李白走进去,拿起一本书翻看起来。这本书是杜甫的诗集,里面有许多优美动人的诗句。李白不禁赞叹道:“真是才子啊!可惜我来晚了一步。”就在这时,他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他放下书籍,走出门去。只见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年轻人正提着一个水桶往屋里走。那人正是杜甫。“你是谁?你怎么进我的屋子?”杜甫见到陌生人后吃了一惊。“不要紧张。”李白笑着说,“我是来自江南的诗人李白。”“你就是那个骚客天子?”杜甫惊讶地问道。“骚客天子?这个称号太过分了。”李白摇摇头,“我只是一个爱好诗歌的游子罢了。”“不管怎样,你都是我敬仰的大师。”杜甫恭敬地说,“请进,请进。”于是两位诗人相互介绍后便坐下来聊天。他们谈论起各自的经历、理想、创作等等话题。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他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就这样,两位诗人从陌生变成了朋友,并且约定以后常常相见相聚。李白和杜甫相识后,经常一起游历各地,欣赏风景,吟诗作赋。有一次,他们来到了幕阜山,这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名山,也是孔子的故乡。他们先去了孔庙拜祭了孔子,然后沿着山路往上走。他们看到了翠绿的树木、清澈的溪流、奇峰异石、云雾缭绕。他们不禁感叹道:“这真是人间仙境啊!”他们走到了半山腰,看到了一座古朴的亭子。亭子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鹤林亭”。原来这里是孔子曾经讲学的地方。“鹤林亭?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李白说,“听说孔子曾经说过‘鹤立鸡群’来形容自己与众不同。”“是啊。”杜甫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对后世影响深远。” “那我们也来在这里讲讲学吧。”李白笑着说,“你先讲一个问题,我再回答一个问题。”“好吧。”杜甫应声道,“那我就问你一个关于诗歌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诗歌才算是好诗?”“好问题。”李白点点头,“我认为好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要有情感。诗歌是人类心灵的表达方式,没有情感就没有生命力;第二,要有意境。诗歌是用言语创造出美妙的画面和氛围,没有意境就没有艺术性;第三,要有创新。诗歌是用新颖的语言和形象来表达新鲜的思想和感受,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说得好!”杜甫赞叹道,“你对诗歌真有独到之见。”“谢谢夸奖。”李白谦虚地说,“那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人?” “这个问题也不错。”杜甫沉思道,“我认为好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品质:第一,要有仁爱。仁爱就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善意和关怀;第二,要有义理。义理就是遵守道德和法律,并且敢于捍卫正义;第三,要有知识。知识就是掌握真理和技能,并且能够运用于实践。”“说得对!”李白称赞道,“你对人生真有深刻之悟。”“过奖了。”杜甫客气地说,“我们两个都还在学习中呢。” 就这样,两位诗人在鹤林亭上相互提问回答,并且从诗歌到人生,从人生到天地,从天地到宇宙,谈了许多有趣的话题。他们的谈话引来了一群鹤,鹤在亭子周围飞舞,似乎也在聆听他们的智慧。“看,这些鹤真是美丽啊!”李白指着说,“它们像是仙人的坐骑,飘飘欲仙。”“是啊。”杜甫赞同道,“它们也像是我们的朋友,陪伴我们交流。”“那我们就以鹤为题吧。”李白提议道,“你先作一首诗,我再作一首诗。”“好吧。”杜甫应允道,“那我就试试吧。”于是杜甫便即兴吟了一首诗:幕阜山下孔庙清鹤林亭上两诗情白云苍狗随风去红日西沉向海明“好诗!”李白拍手称赞道,“你的诗简洁明快,富有画面感。”“谢谢夸奖。”杜甫谦虚地说,“那你呢?你也来一首吧。”“好吧。”李白说,“那我也来一首。”于是李白也便即兴吟了一首诗:孔子讲学千年远鹤林亭上两友言高歌猛饮无人问只有仙鹤与之欢“好诗!”杜甫赞叹道,“你的诗豪放奔放,富有情趣。”“过奖了。”李白客气地说,“我们两个都还有很多进步空间呢。”就这样,两位诗人在幕阜山上相互赠诗,并且畅叙友情。他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他们便下山回城,并且约定明日再会。他们相视而笑,并且心中暗想: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游玩!

7、诗人李白的死因

李白之谜(45)|| 李白生于江油有哪些确切依据?一、与李白同时代人的相关记录为可信。魏颢(魏万)、李阳冰、杜甫、刘全白先后与李白有过交往,尤其魏颢、李阳冰,李白曾拜托他们为自己编诗集并作序,序中内容当是李白“亲授”。刘全白幼时即知晓李白,李白还读过他年幼时作的诗,两人也见过面。刘全白对李白的相关信息当比较关注,对李白的身世生平当特别关注。范传正是李白生前好友范伦之子,曾亲自采访过李白的两个孙女,为迁李白墓作“碑记”。以上人有关李白身世生平的文字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当十分可信。1.魏颢。他是李白的“超级粉丝”,为见到他心中仰慕的诗仙李白,追寻三千里才在广陵(今扬州)相见。两人一见如故,携手同游至金陵。临别时,互有诗歌唱和。李白托魏颢为其编辑诗集,当问及身世生平问题。761年,魏颢在编辑李白诗集时写了一篇序文,叫《李翰林集序》,文中写道:“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身既生蜀。”李白的家人迁居绵州,他才降生于蜀中。此语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李白就出生在蜀中(今四川)。2.李阳冰。李白称其为从叔,李白临死的时候投靠于他。可见,此时李阳冰是李白值得信赖的人。临终前,李白“枕上受简,俾余为序”,把诗文交给李阳冰,希望他能够编辑成集。李阳冰作《草堂集序》,介绍了李白的出生情况:“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此语说得极其明确,其父李客入蜀后才养育了李白。3.杜甫。他与李白交往的时间跨度仅一年多点,见面也仅三次,但他们情深义重。尤其杜甫,特别敬重李白,对李白的了解也颇详尽。且一直在关注李白的命运。杜甫在《不见》一诗的结尾处写道:“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写此诗时,杜甫在距李白的家乡江油不远处的三台。诗句有期望李白“落叶归根”之意,这当是杜甫对李白生于蜀中江油的确认。晚唐诗人郑谷(约851~910)在《蜀中》诗中写道:“云藏李白读书山。”“读书山”即杜甫诗中的“匡山”——李白出蜀前的读书、隐居、修道之处。李白出蜀时作《别匡山》诗:“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诗歌表达了对自己的成长之地的无限热爱与深切依恋。李白“别匡山”是去切实践行“书剑许明时”的济世理想,遂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开启了他终生不止的仕进之旅。4.刘全白。刘全白与李白也有过交往,他在《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中写道:“君名白,广汉人。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不事产业,名闻京师。”唐时无广汉郡。绵州在唐朝时为巴西郡,在汉代时属于广汉郡。这里采用旧时的地名,也是唐人的一种习惯。他又说:“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可见,刘全白与李白有过交往,当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李白并未要求他为其树碑立传,是刘全白的自觉行为。这就从第三方坐实了李白生于蜀中。5.于邵。稍晚于李白的于邵到梓州为官,虽未赴任,但他曾为李白立碑撰文,碑未存,却有如下史料记录。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绵州彰明县“李白碑在宁梵寺门下,梓州刺史于邵文”。北宋王存编著的《元丰九域志》绵州条有载:“李太白碑,唐梓州刺史于邵文。”欧阳忞《舆地广记》亦有相关记录。于邵,《旧唐书》有传,大历二年(767年)在蜀为官,距李白辞世不过五年。于邵碑文中有关李白生于蜀中的记录,其真实性极高。正因为李白在大唐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于邵赴任停留绵州时才特为这位乡贤树碑立传。6.范传正。其父范伦身前与李白关系很好,他到宣城做官时为了了却李白生前心愿,将李白的坟墓由当涂龙山迁至青山脚下,并亲自撰写了碑文。为写好碑文,范传正下足了功夫,在民间寻访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从她们那里获得了第一手材料,才写成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这篇碑记。其中写道:“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编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唐皇族之姓李)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文中交代甚是明了,与魏颢的说法一致。上述与李白同时代的唐代士子,有的与李白有过当面交流,有的亲访李白身世,有的到李白出生地为官树碑作记,均认定李白生于蜀中。(待续;讲李白我是认真的;版权所有)文/赵 斌 图/谭昌永、蒋戈李白故里,四川江油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