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故意做了一桌子的素菜,却没有酒肉。朱元璋问她何故,马皇后说:“臣妾要为宋濂积福。”朱元璋听完,勃然大怒,扔了筷子就走人。可到了第二天,朱元璋却突然下令赦免宋濂的死罪。马皇后为什么要在朱元璋面前用这种方式为宋濂祈福呢?这就要从宋濂这个人说起。宋濂,字景濂,金华潜溪人。从小就爱读书,但是他的求学之路很坎坷,因为家里太穷了,买不起书他只能把书借回来抄写,还要在约好的时间归还。到了冬天,宋濂经常抄书抄的手冻得僵硬,但他也不肯停下来,直到抄书完毕按时还书。为了拜访名师,他甚至冒着天寒地冻,步行百里前去虚心求教,一些脾气特别古怪的老师也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虽然生活上的困顿一直如影随形,但是宋濂他的乐观,相比锦衣玉食,一心向学更能让他体会到快乐。这种勤学的习惯贯穿了宋濂的一生,也让宋濂成为公认的大儒,在当时可谓闻名遐迩。随着宋濂的名气越来越响,朝廷就邀请宋濂入朝为官,做翰林编修。但是宋濂看着已是日薄西山的元朝,便以照顾年老的父母为由,没有奉诏入京,而是隐居山林,著书立说。后来,李善长听说朱元璋找人教导儿子,就推荐了宋濂。朱元璋认为打天下可以用武将,治理天下必须得让读书人帮忙治理才行,因此朱元璋也想请宋濂,教他儿子朱标读书。于是就派人去请宋濂,第一回宋濂是直接拒绝了的,但是朱元璋不死心。第二回他亲自带着朱标一同来找宋濂,见到宋濂就直接让朱标下跪喊“老师”,宋濂被朱元璋的诚意打动。1360年,宋濂同当时的刘基、章溢、叶琛三人先后来到南京辅佐朱元璋,同时担任朱标的老师。后来,到明朝建立后,宋濂为翰林院学士,编修史书、法典都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总之,在明朝初建的时期,宋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宋濂的学问真的是很高深的。此外,宋濂还有一个特点,超级老实,怎么个老实法呢?朱元璋曾经有这样一个评价,说宋濂服侍我18年了,没有说过人家一句坏话,也从来打过1个小报告,光说人家好话,难得啊。奇怪了,这么一个有学问又是老好人,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呢?只能说是造化弄人,1380年,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爆发,宋濂有一个坑爷的孙子宋慎,宋慎与当朝宰相胡惟庸有不错的交情。朱元璋在杀了胡惟庸后,还想方设法去彻查他的d羽,凡是与胡惟庸有关联之人,一律杀无赦,很不幸的是,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查出跟胡惟庸有交往。按理说单单是有交往也不能证明就是胡惟庸的d羽,但朱元璋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只要你跟胡惟庸有交情,那就必须得杀,这就是宁可杀错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宋慎被处死后,朱元璋还想株连他的家人,就这样宋濂也被污蔑为乱d,朱元璋正准备拿他来开刀。这个消息传到太子朱标那里,可把他吓坏了,那可是他的老师啊!古语有:“一日为师终为父。“于是朱标就向朱元璋求情,希望朱元璋能放自己的老师一马。但这个时候,朱元璋却派人拿出了一根荆条,将它丢在了太子朱标的面前,让太子朱标给他捡起来。还对朱标说:“要知道,这些大臣都是荆条上的倒刺,趁着朕还活着的时候处理掉这些倒刺,这样你以后登基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朱标眼见无法动摇朱元璋诛杀宋濂的决心。就找来母亲马皇后。马皇后对着朱元璋说:老百姓家请一个老师,还管吃管住,尊重他,我们是帝王家,你连他的命都不放过。再说,宋慎在朝中犯了错,在老家的宋濂怎么会知道呢?对马皇后的求情,朱元璋还是没听进去。第二天,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故意做了一桌子素菜,酒肉都没有。朱元璋问她何故,马皇后说:“臣妾要为宋濂积福。”朱元璋听完,勃然大怒,扔了筷子饭也不吃就走了。朱元璋回到太和殿,陷入深思之中。第二天,朱元璋下达了赦免宋濂死罪的诏令,并且还安排他全家离开老家,去往四川茂州生活。后续,宋濂被侍卫从天牢中放出,恢复了自由身,在侍卫的护送下,带着一家人踏上去往茂州的路上。不幸的是,宋濂在流放途中夔州,因病去世,享年72岁,一代大儒就此作古,引无数后人哀叹 !#历史# #人物# #历史有知识#
2、宋濂简介及生平事迹慈善家郭战解讲:洛宁县历史人物故事!宋濂宋廉(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金华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文学之首臣”,刘基称其“当今文章第一”,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宋濂是经荐举进京的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刚到南京就被委任为江南儒学提举,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洪武三年(1370年),曾因“失朝”由翰林院学士降为编修,即由从三品降为正八品,不过,很快就官复原职,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奏请皇上恩准告老还乡。由此可以看出,宋濂和答禄与权都是同龄人,而且也都在翰林院干过,所不同的是宋濂比他资格更老,级别更高。不过,宋濂不是个爱摆架子的人,他思想敏锐,说话得体,学问渊博,为人低调,因此不仅赢得了高祖皇帝的格外恩宠和信任,而且也深得同僚和下级的尊重和爱戴。在他的《味梅斋稿序》中曾这样写道:洪武初,余奉诏总裁《元史》,于时豫执笔者凡数十人,皆四方豪俊,余日与之周旋会聚。间一休沐,辄相过从,饮酒为欢。酒阑气盛,无掌大噱,论古人文章政事,不深夜不止,信一时之乐哉。编写史志,本来是一件苦差事,可由于这个老板比较随和,气氛就比较宽松。大家在寻章嚼句、头昏脑涨之余,来一点小放松,喝点小酒,说点闲话,然后再乘着酒兴,谈古论今,吟诗作文,也真算是难得的“一时之乐”了。在他提到的这几十个人中,会不会有答禄与权,笔者不敢妄加断定,但从他和答禄与权的诗文应答中完全可以看出,他们两个都爱写诗,关系非同一般。宋濂比答禄与权提前一年以老病乞归。宋濂致仕离京是件大事,当时,朱元璋亲自给他送了一部《御制文集》和许多绮帛,并亲撰《明太祖劳致仕承旨刺符三道》,临行时又亲自作诗为他饯行。朱元璋的两句饯行诗是“白下开尊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宋濂连忙回对了两句:“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连皇上都用如此隆重的礼仪为宋濂送别,大臣们岂敢怠慢,大家纷纷来到城外躬礼相送,作诗赠别,这其中就有答禄与权。他写有一首《送宋承旨还金华》,诗中不仅赞颂宋濂“雄才独擅文章名”,还隐含了大明皇帝对他的恩宠和器重,后又表达了对挚友加恩师的深情祝福。朱元璋曾高度评价宋濂“事朕十有九年,而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其诚”。以朱元璋的性格,多数文人都不能善终,而宋濂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也算死而无憾了。只可惜,后来朝中“胡惟庸案”发,朱元璋以“谋不轨”罪把宰相胡惟庸诛灭九族,同时诛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d羽,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时称“胡狱”。宋濂的长孙宋慎因此也被牵连进去,朱元璋本欲连宋濂一起诛杀,后经皇后、太子力劝,改为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慈善家郭战解整理于洛宁县作家周留宗书(洛宁史话)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简介宋濂勤奋苦读,终成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出身贫寒,但他聪慧好学,六岁时一日便读完了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之后能每日记忆两千言,九岁就能作诗,被人们称为“神童”。这位神童好学,但因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宋濂就只好向人家去借,再亲手抄录后,在约定日期内送还。有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砚池中的水都冻成了坚冰,手指也不能屈伸,但是宋濂仍然不放松抄书。那个寒冷的冬夜,他整整抄了一夜书,第二天,宋濂如期将所借的书还给了人家。正是因为他刻苦好学,信守诺言,人们大多都乐意将书借给他。为了求到更多的学问,他还跑到百里以外去请教有名望的先生。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学者请教,并约好了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坚持前行,他在寒风凛冽中行走,大雪纷飞,地上的雪有几尺深。因长时间行走,他的脚都被冻裂了。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他四肢麻木,僵硬得不能动弹。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前辈德高望重,求学的人多,偶尔老师有训斥他们的时候,这时宋濂就恭敬地站在旁边,等老师气消了,再继续向老师请教。求学时因家里贫穷,宋濂每天只吃两顿饭,跟他住在一起的求学者大都锦衣华服,戴的帽子上饰有珍宝,腰上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佩戴着香囊,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而宋濂只是穿着破旧的棉袄,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自卑,也没有羡慕他们,只因有书读,他感到快乐满足。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元顺帝曾看重宋濂的才华,召他为翰林编修,但宋濂认为元朝已经衰败,就以奉养父母为由,坚辞不应召。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他明智地选择了朱元璋,开始为明朝建功立业了。朱元璋的创业团队中,一身“书卷气”的宋濂是个特别的存在。出仕时,他已经是有名的博学大儒。他一直跟随在皇帝、太子身边辅佐,身处政治核心却努力置身于政事之外;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承担多高的官职,却被朱元璋钦定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初立,万事待兴,朱元璋经常拉宋濂一起探讨治国之道,宋濂成了朱元璋的“贴身顾问”。当时朝廷的礼仪多为宋濂制定。他常常给朱元璋讲解《春秋》《史记》这些典籍;看到朱元璋热衷于读兵书,他及时纠正,说“《尚书》之二《典》三《谟》才是帝王之学谟》”指《大禹谟》《皋陶谟》《益稷》)”。朱元璋要精研帝王之道,宋濂便把《大学衍义》推荐给他。朱元璋命人将《大学衍义》的内容贴在宫殿之外,并且召集大臣,让宋濂集中讲解。渐渐地,朱元璋开始召集四方儒士,任命他们为翰林编修,宋濂是他们的老师。因为熟读经史,宋濂深谙朝代兴衰的道理,于是常常借讲课的机会,向朱元璋传递以“仁义”治天下的理念。除此而外,宋濂还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可以说宋濂是民族文化恢复的带领者,他亲自制定了国子监的教育制度,亲自主持明朝的皇家图书馆大本堂。重要的是他制定了明朝科举考试规则,科举考试还是为明朝选拔了众多人才,也为不少寒门子弟创造了机会,科举考试给了他们一个翻身的机会。宋濂博学多才,不争名夺利,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与重用,被尊为“五经”师,聘为太子朱标讲经。朱标5岁时,宋濂就被任命为他的启蒙老师,前后辅佐他10多年。期间,宋濂费尽心力,用儒家大道教导朱标的言行。在宋濂的精心辅佐下,太子宽厚仁义、温文尔雅,很有明君之相,在大臣中颇得好评。明朝从开始的文化惨淡到后来的文化繁荣,宋濂担得起“宋朝文化奠基人”。在朝廷中,宋濂历任礼部主事、太子赞善大夫、翰林院侍讲学士、知制诰等。在出仕的这些年,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主持修著了《元史》,起草了朝廷的各种重要文件,留下了数百卷的文字著述,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人天生聪明与否不重要,关键是要像宋濂那样,坚持勤奋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阅读这件小事##14天写作打卡#
4、宋濂求学的故事简介公元1377年,68岁的宋濂告老还乡,临走时,朱元璋送他一块绸缎:“32年后用这绸缎做件百岁衣来见我。”结果3年后,朱元璋下令:处死宋濂。宋濂是浙江金华人,自由天赋过人、过目不忘,人称“神通”,长大后博闻强识、满腹经纶。不过他没有去做官,而是躲进了浙江仙华山做道士,实则研究学问、著书立说。隐居山间的宋濂,不仅自己做写文著书,还经常与一些隐士高人交流、来往,渐渐地就在当地有了一些名气,与刘伯温、章溢、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公元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浙东四先生”被朱元璋请到应天府,宋濂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同时还担任世子朱标的老师。彼时,宋濂就与朱标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当然,朱元璋把宋濂招揽过来,绝不是仅仅是教书育人这么简单。当时,几乎所有典籍、檄文、诏书、典章等撰写编修工作都在他头上,像朱元璋当时的北伐口号“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八个字就是出自宋濂之笔。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宋濂被封为翰林院大学士,朱元璋称赞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并且当时,他的儿子、孙子都在朝廷为官,祖孙三人同朝为官,被传为一时佳话。宋濂为官期间,谨慎,从不多话。在宫中经历的事说过的话,他不会告诉别人,上表的文字、谏言、奏章,他也会将其草稿删毁。他的谨慎,可见一斑。并且,从他的嘴里,只听得到别人的好话,从来听不到别人的坏话。一次,刑部侍郎茹太素写了一份近2万字的奏章,朱元璋看了半天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可读了一两千字,还是没听到重点,朱元璋大怒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第二天上朝,朱元璋痛批茹太素,还要重重责罚他,说完还把茹太素的奏章传下去,让大臣们评论,大臣们见朱元璋正在气头上,纷纷站出来评说奏章的这里不是那里不是,但宋濂却没有开口。朱元璋便问宋濂的意见,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说完,他便把奏章的后半部分念出来,说那里确实有实际采纳价值。朱元璋拿过去一看,奏章后面的部分,还真是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一个问题,于是立马转变态度,并称赞宋濂说:“如果没有景濂,朕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就此,茹太素逃过一劫。不过经过这件事以后,朱元璋立下了一个规矩:要求大臣们的奏折,开门见山,有啥说啥,严禁废话,否则棍棒招呼。每次,朱元璋向宋濂问起朝中大臣的品性优劣,宋濂也只挑那些品性优良的大臣评说,而对于那些品性不纯的大臣他则只字不提。一次两次,朱元璋没说什么,但时间长了,想从宋濂嘴里套出点话的朱元璋也恼怒了,就问宋濂为什么,宋濂的回答也高明,他说:“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而那些不好的大臣,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听到这回答,朱元璋也被宋濂“只言人好,不言人恶”的品行所折服。宋濂在朱元璋面前,虽然从来不多说别人的事情,但对于自己的事情,他从来都是实话实说、坦诚相待,不会有任何欺瞒。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实言相告。但朱元璋生性多疑、猜忌心重,一直派锦衣卫监视着朝中大臣,即便是如此正直诚实的宋濂也在他的监视之中。一次,宋濂与客人饮酒至深夜,锦衣卫把这事告诉了朱元璋。第二天早朝后,朱元璋留下宋濂闲谈,貌似不经意间问他说:“景濂昨晚有何消遣?”宋濂并未多想,便回复到:“微臣昨晚跟朋友饮酒闲谈”。说完,他还把参与人员、菜品座次、谈话内容等情况,一一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完,哈哈一笑:“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也越来越信任宋濂,还当着朝臣赞誉宋濂:若宋景濂者,事朕十有九年,而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宠辱不惊,始终无异。然而在风声鹤唳的洪武年间,纵然受到极高的恩宠,宋濂自始至终都如履薄冰,曾多次提出要告老还乡。公元1377年,68岁的宋濂再次提出退休请求,朱元璋答应了他,并赐给他了一种名为“绮”的绫罗绸缎,说:“藏此绮,俟三十二年后作百岁衣也。”言下之意是希望宋濂长命百岁。然而没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宋濂还是没能躲过杀身之祸。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盛怒,对有牵连者一律格杀,而宋濂的长孙宋慎也牵扯到了此案当中,由此,宋濂一家全部被捕入狱,而后宋慎被杀,宋濂也被定为死罪。幸好太子朱标和马皇后极力劝说,朱元璋才免了宋濂一家的死罪,但还是把他全家流放到茂州。然而,此时宋濂毕竟年岁已高、身体孱弱,经不起一路上的折腾,病逝于途中,享年72岁。宋濂一生忠君爱国、品行高洁,从不拉帮结派、说长道短,终却落得如此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5、宋濂抄书公元1377年,宋濂告老还乡,临走时,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为其饯行,不仅送上礼物,还送上离别寄语,使得宋濂受宠若惊。但是仅仅过了3年,朱元璋就将昔日的恩宠抛之脑后,下令处死宋濂!宋濂是明朝一位极有学问的大臣,朱元璋对他有极高的评价,说他是“开国文臣之首”。据说宋濂是一个早产儿,母亲怀孕七个月就将其生了出来,所以他自小体弱多病,每次患风眩病就要昏迷好几天。除了身体虚弱外,宋濂比同龄的孩子要聪明的多,尤其是记忆力出众,甚至可以过目不忘。他成年之后,正值元朝末期,元顺帝继位之时,当时的权臣伯颜对汉人学子十分的排斥,甚至废除了科举制度,还“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凡有马者拘入官”。由于天下局势动荡不安,身为文人的宋濂不愿在元朝为官,就选择隐居仙华山、龙门山著书。宋濂遇到朱元璋的时候已经四十九岁了,他先是在婺州郡学担任五经讲师,后与刘伯温、叶琛、章溢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任职。他们被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在四人中年龄大,比刘伯温大一岁,比李善长大四岁。刘伯温在朱元璋身边主要负责的是军事谋略,而宋濂则负责礼仪文化,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顾问。“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宋濂对朱元璋这个汉人布衣出身的皇帝十分的认同,因此在担任太子朱标讲师的时候也是尽心竭力。身为一个博学多才的太子太傅,宋濂对于天下治理也颇有见解,他曾说“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这一点朱元璋也是深刻的认同,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明太祖才制定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制度,去规范官员,处处为民着想。太子朱标被宋濂教导了十一年之久,宋濂对于这个以后要做天子的学生要求也是十分的严格,一言一行,都以礼法劝勉,使之符合封建礼法规范。尤其是在讲述前代兴衰的原因时,总要拱手说:“当如是,不当如彼”,只有吸取前朝各代兴旺和灭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发展本朝。朱标每次都听得十分认真,恭恭敬敬的称呼宋濂为师傅。“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亦可谓贤矣”。这是朱元璋对于宋濂的高评价,说他在职十九年的时间,从未说过一句假话,也不曾议论过他人的长短,他不仅是君子,更是圣贤。六十八岁的宋濂选择告老还乡,朱元璋不仅亲自送行,还赠与许多珍贵的丝织品,让他拿回去做“百岁衣”,这是希望宋濂可以长命百岁的意思。但是,天不随人愿,三年之后,胡怀庸案爆发,宋濂的孙子深陷在此案之中,被朱元璋下令诛杀九族,宋濂也因此被牵连。一代贤后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极力劝说朱元璋这才免除了宋濂的死罪,改为流放四川,由于宋濂年事已高,在前往四川的路上就病逝了。朱元璋身为一个政治家,他其实不是真心的想治宋濂的死罪,毕竟宋濂为官多年从未出现过大的差错,只是想借由此事为太子朱标博得一个宽厚贤良的好名声。而朱标也确实是一个宽厚之人,《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只要是朱元璋让太子处理奏章,在刑狱方面大多有所减轻。朱元璋爱子之心昭然若揭,但是朱标这位大明朝的准帝王却英年早逝,而朱元璋执意册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间接导致了后面的皇四子朱棣夺位的发生。参考文献:《明史纪事本末》《明史·宋濂列传》#历史开讲##分享历史五千年##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