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次患了病,全身燥热像被火烤一样,不思饮食。经朋友介绍,到一位颇有名气的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诊断后,拿出药丸交给刘禹锡,并嘱咐他道:“药能给你治病,但是药便有三分毒,病情好转后你就要停药,请千万记住。”刘禹锡遵医嘱咐服药,几天之后,病就好了,而且耳聪目明,登山好像走平地,胃口也大开。亲朋好友得知后纷纷前来向他祝贺,并七嘴八舌地说:“你得到这些药,如仙丹一样。医生治病往往要留一手,小病说大,轻伤讲重以便勒索钱财。既然,今得妙药,你为何不再吃一些,能使你的病除根。”刘禹锡听后,认为众人所言有道理,就按照他们的话做了。谁知,吃了五天药后,刘禹锡突然全身大汗淋淋,过了一会儿,如同疟疾发作一般,一阵冷一阵热。这样扛了一天,刘禹锡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又跑到医生那里求医。医生听了他诉说后,生气地说:“这是你不懂药性而造成的。"于是,急忙为他调配解药,才化险为夷,又给他吃了一些性味平和的药,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后来,刘禹锡为了总结这次教训,特地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叫《鉴药》,告诉人们,用药治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适可为止,切不可恨病吃药擅自行事!#头条# #微头条日签# #Tims咖啡尝鲜日##故事##刘禹锡的简介#
2、刘禹锡的简介一分钟视频【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故事,他的简介】唐朝诗人刘禹锡的1.生平经历2.家世3.仕途4.个性5.写作风格6.著作7.历史地位8.对后代的影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晚年曾加检校礼部尚书、秘书监等虚衔,故又称「秘书刘尚书」。他的诗通俗清新,精炼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多有弦外之音。他以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为名的三组组诗,富有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他的乌衣巷、石头城和柳枝词是传世的精品,对后世的诗人和词人很有影响。生平刘禹锡一生的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从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到德宗贞元六年(790年):他19岁前的少年时期;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到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从他20岁到34岁走上仕途,参加政治革新时期;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到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从他35岁到55岁的贬谪时期;从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到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从他56岁到71岁去世的晚年时期。刘禹锡一生生活不幸、仕途坎坷。他结婚九年后便丧妻,对他感情上的打击很大。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于公元805年从监查御史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返京,再出为连州刺史;六年后转夔州刺史;三年后转和州刺史;两年后罢官还京,公元831年出苏州刺史;835年转同州刺史;一年后升为太子宾客,六年后去世。刘禹锡的修炼道路和他的生活道路一样地坎坷不平。他开初对佛教的认识比较浅,甚至把它与养生相提并论;他不同意陶渊明抛官不仕的作法,认为在官场中也可逍遥自在。他是个勤于思考的人,但把思考限制在常人感官所及的范围,势必不能看到更高层次的理。但他毕竟是个佛缘中人。公元820年左右,他有过一次梦游,受到神人点化,明白了许多道理,特别对以往自己给自己制造思想障碍感到后悔,并因得到点化而深感幸运。他一生中有过很多佛门中的朋友,甚至有来自日本、遍访名山而又悟性极高的僧人。他和这些朋友在一起谈经论道、研讲佛理;有些高僧讲的超常的经历,使他渐渐打破了眼耳的屏障,认识到单靠常人感官无法理解更高层次的真相。有一次到一高僧山房留宿。禅房高入云端,向下一直看到清江如练。白天燃香听僧讲道,晚上听到山林中猛虎啸吼,秋涧里巨龟长鸣,令人胆寒。但坐禅者观心入静,各种音响也就悄然而逝;另一位禅师知他名心太重,为使他出迷而让他看到玄关开启,体悟到不可言状的理,明白了人世间这个身体不足为贵,慧性不能因此而受到任何障碍,并产生了要修成正果的希望。但想到自己一晃二十年,百思而无一得,后才明白了出世间法是自己真正要追求的东西,又怕生命已不长久,力不从心,不免悲从中来。刘禹锡另一方面的生活经历也使他修佛之心渐趋稳定。由于他是有名的文学家,又是大家都知道的修佛居士,因此有佛门中人请他写一些碑铭、塔记之类的文章。家世及早年刘禹锡的先祖为匈奴人,东晋时入中原,故自言系出中山(治所今河北省定县),七世祖刘亮在北魏任冀州刺史,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此后刘家定居于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旧唐书刘禹锡传误作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禹锡在19岁之前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江南。出仕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升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贬谪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行至荆南,又改授朗州司马。元和十年与柳宗元一起被召回长安,不料不久又被贬为播州刺史。经裴度说情,改授连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刘禹锡母亲去世,遂回洛阳守丧。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授夔州刺史。长庆四年,调任和州刺史。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卸任,并于次年春返洛阳。文学成就韵文陋室铭是韵文中借物抒情的名篇。散文刘禹锡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古文。其中有分量者如天论、华佗论等。传略刘禹锡临终前写了一篇八百余字的子刘子自传,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刘禹锡传,唐、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他的一些轶事。著作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刘禹锡的简介资料30字左右图片历史人物介绍: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龙门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查看图片
4、刘禹锡的简介资料#头条创作挑战赛#《湖州竹枝词》张雨 〔元代〕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译文:我家在湖水边,你要是有空可以过来喝喝茶呀。就是那栋黄土墙,茅草铺顶的房子,门前还有一棵紫荆花树。赏析: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本巴、渝一带的民歌。唐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以其热烈大胆的民歌风格深受大家喜爱。开篇则道明自家的地址,“临湖门外”,靠近水边的地方。紧接着并没有介绍自家的具体地址而是直言“郎若闲时来喝茶”,很直接热情的邀请对方。接下来,好像觉得地址不明确,担心对方找不到地址,便详细说自家的房子长什么样,又说门前有一棵紫荆花树,从笼统到越来越详细,无一不流露着女孩子的雀跃又紧张的心情。很像你在路上遇到一个很喜欢的人,忍不住邀请对方去自己家玩,对方拒绝后,你会说那下次来,我家在某某地方,你一定要来啊,我家就是那栋长什么样的房子,好像说得还是不明确,又补了一句,就是门前有棵紫荆花树,很好认的。虽然有些含羞,但依旧赤诚。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形象便跃然于纸上。读得时候感觉清爽雀跃,热情赤诚,其中的情境很和那首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情真意切,热烈直白,很是妙哉。#诗词##阅读的温度#
5、刘禹锡的简介和诗唐诗诵读:踏歌词四首(一)刘禹锡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江苏徐州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他为人正直,骨气凛然,平生几次被贬,仍坚持政治立场不变。其诗语言明快,通俗易懂,意境雄浑,现传世诗集十八卷。诗赏:踏歌,是古代长江流域民间的一种歌调,一边走,一边唱。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踏歌词四首》是作者在四川时所作。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了川江一带的民俗风情。首两句意指月亮从春江升起的时候,江水与大堤齐平,堤坝上的女子们牵着手前行。这两句描写了美丽的川江风景,春江涨滿,水面宽阔平静,女孩子挽手出游,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揭示出川江民间的淳朴民俗风情。次两句意指女子们将新词意境全部唱完,但是还不见心爱恋人的到来,眼看着傍晚红霞日落,就只听到鹧鸪鸣叫声了。“唱尽”表现了女孩子唱歌之后的情景和时间长。而“欢不见”则表明了女子唱歌是为了吸引男子们前来。可歌曲唱罢,日落西山,四周悄然,所期待的男子还没有出现,这时的女郎门心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呢?该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唐诗欣赏#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