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巴金的原名简介(巴金的简介20字左右)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17 05:1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巴金的简介20字左右

1952年,以巴金为组长的17名作家,身着军装,乘上了前往朝鲜的列车。巴金想不到,此次深入朝鲜战场,竟使他完成了传世名著!到了朝鲜后,为了多吸收生活养料,巴金同年轻人,一同翻山越岭在炮火硝烟中奔走。然后再将路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认真记下来。一次,巴金同创作组几位作家去战地采访,当时是晚上,为防止暴露,他们将汽车灯熄灭,然后一路摸黑爬行。不久,对面来了一辆车,因来不及避让,他们的车翻进了沟里。巴金他们,忍着疼痛爬上山沟,又一路跋涉,才赶到了战地。还有一次,他得知部队首长要去一五九高地视察,遂决定一起去。路上,小雨打湿眼镜,看不清路的巴金摔进了沟里,但他忍痛站起来继续前行,到高地时已成了“泥人”。连长赶紧拿出火盆让他烤衣服。多次战地采访经历,使巴金同许多志愿军战士建立了深厚友谊。在朝鲜,巴金先后写下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英雄的故事》,《我们会见彭司令员》等作品。积累素材的日子里,让巴金印象深刻的是志愿军某团六连,他在这里生活了两个多月。1952年10月,六连在开城保卫战中担任攻打“红山包”任务,由于连长,指导员都受了伤,便由副指导员赵先友指挥坚守阵地。一天,美军在坦克掩护下,冲上了六连阵地,志愿军战士们随即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战斗,打到后,只剩下了赵先友和通讯员刘顺武2个人。危急时刻,赵先友向团长报告:敌人已冲上我军阵地!向我开炮!”团长看到2位战士退向防空洞后,遂命令炮兵向六连阵地开炮!阵地是夺回来了,可赵先友和刘顺武却牺牲了。战斗结束后,巴金到六连采访,团长张振川向他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以及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感动万分。在朝鲜呆了半年后,巴金回国了。谁知刚到家,朝鲜停战的消息传来,他决定再次前往。这时,他的长篇小说,已在脑海中基本形成。此次,巴金在朝鲜生活了5个月。期间,他走遍了朝鲜北部各个地区。1961年,经过8年沉淀,巴金终于写出了他构思已久的,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作品《团圆》。小说一经刊出,就在文学界引发轰动,茅盾、等作家更是对《团圆》赞不绝口。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在读了《团圆》后,立即令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为电影。长影厂领导接到任务后,将此重任交给了著名导演武兆堤。武兆堤被《团圆》里面的故事打动了。可改编电影,需要下大功夫。武兆堤想到了自己的同学毛烽。这毛烽14岁就参军,主要还在朝鲜战场上生活了五六年。武兆堤觉得毛烽的经历,足够胜任这一工作。于是,他给毛烽打电话,毛烽听了他的来意后说:“编电影我没经验,而且我连巴金的小说都没看过,怎么改编呢?”谁知武兆堤却说道:“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明天我去北京给你送小说!”次日,武兆堤真的赶到了北京。在旅馆里,毛烽把《团圆》看了一遍后,被故事情节所打动,他决定和武兆堤一起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武兆堤见老同学终于答应,很是高兴,他马上找到夏衍,请求他为毛烽请假。毛烽当时是傅钟将军的秘书,在得知此事后,爽快地让毛烽去改编剧本。就这样,武兆堤和毛烽来到北戴河,开始了改编《团圆》工作。经过反复商议,他们决定将人物情感作为剧本的灵魂。其中,改动大的是王成。王成在小说中着墨并不多,但经过武兆堤和毛烽对人物再创造后,加上那一句“向我开炮”,“王成”的英雄形象立马丰满了起来。20多天后,由小说《团圆》改编的剧本《英雄儿女》完稿了。武兆堤立即赶回长春,将其交给了长影副厂长胡苏。胡苏看完后,连声叫好。之后,剧本又转到文化部,得到夏衍指示:“重点拍好这部电影,胶片要用从英国进口!”后来,剧本被送到巴金手中,他看后同意将其搬上银幕。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上映后,瞬间引发热烈讨论,大家被王成的英雄气概,以及王芳与王文清,王复标两位老人深情打动了。连同电影主题曲都传遍全国。1965年,巴金和妻子萧珊去看了影片后,说:《英雄儿女》改得不错,王成的一部分加得好。王芳的形象也很美!”《英雄儿女》当时可谓是火爆全国,连周总理都抽空去观看了。不久,刘白羽接到总理电话:“作家一定要到火热斗争中去,巴金抗美援朝深入生活很好嘛!写出《英雄儿女》那样好的作品!”此后30多年,《英雄儿女》热度不减,后来,关于“王芳”和“王成”的人物原型也不断被挖掘讨论。对此,巴金说:“没有生活原型,这是小说,人物和情节都是创作出来的。”1994年,上海作家协会邀请《英雄儿女》中“王成”“王芳”的扮演者刘世龙和刘尚娴,为小说《团圆》作朗诵表演。之后,二人去华东医院探望巴金。当刘世龙和刘尚娴捧着鲜花和新年贺卡,来到医院时,卧病在床的巴金,听说自己笔下的“英雄儿女”来看他,高兴极了。小说《团圆》的成功改编,是巴金一生为高光的时刻!那些曾在朝鲜战地,冒着枪林弹雨的日子,也成为他一生为难忘的经历!

2、巴金的原名简介

说真话。巴金《随想录》读完之后,萦绕于耳的一句话。巜我在岛屿读书》是头条与江苏卫视合办的一档读书节目,我每期都看,作家们介绍的好的书我也收藏了,等有空的时候就阅读。巴金的巜随想录》就是节目中作家推荐的书。读完这本书,影响我大的就是巴金在书中说的一句话,作家写作要说真话。讲讲我在头条上的经历,在头条上发布微头条要有推荐量的,有推荐量才有阅读量,发现一规律,凡是记的是真实的事情,推荐量就会高,所以在头条里混,也要求真实。有时精心细凿的不抵真实流露的,真实才是硬道理。 #我在岛屿读书#

3、巴金的秋简介

1998年,冯小刚拟定了一部主旋律影片的拍摄计划:重拍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消息一出即引起各方关注,人们纷纷询问:重拍的影片能与当年曾经打动了无数观众的《英雄儿女》(根据小说《团圆》改编)媲美吗?当时的冯小刚回应说,重拍的这部影片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明年(1999年)献给建国50周年的献礼片。他已通过巴金女儿李小林向巴老介绍了重拍《团圆》的构思,得到老人的首肯,目前已买下这部小说的改编权。在冯小刚看来,一部小说可以改编成不同版本的电影,比如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就同时出现了八一和北影的两个版本,所以他拍摄巴金小说只与原著有关,而剧本的故事情节与长影的《英雄儿女》并无多少撞衫之处。当时剧本确定由曾创作《大阅兵》的编剧高力力执笔。冯小刚透露新片将对原小说及当年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线索进行较大改动:当年《英雄儿女》打动人的是王成“向我开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而新片的重心将转移到妹妹王芳身上。故事中不仅有感人的父女情、兄妹情,而且还将展现王芳与恋人间的“战地之恋”。与原小说相比,大的不同是结尾改为王成不死而王芳牺牲,所以片名相应定为《歌声离我远去》。当时很多纸媒都报道了这一消息。那一年我刚好去南京参加我表妹的婚礼,买了一张当地的《服务导报》,上面的娱乐版就有一条简讯:王成不死王芳牺牲——冯小刚筹拍《歌声离我远去》。当然,这部影片终只是停留在了纸上。也许是改编后的故事情节始终无法过审,抑或是对于红色经典影片翻拍的审查慎而又慎的缘故,从1998筹备重拍至今已过去二十多年了,王成还是那个钢铁壮士王成,王芳还是那个军中百灵王芳。她的歌声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时常都在耳边回荡: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娱乐# #老电影# #我要上 头条##巴金的简介#

4、巴金小说春简介

1956年的春节晚会真是勤面荟萃呀,这位是每天坚持写作一个上午的老舍先生,这位是老作家巴金先生,后边的这位是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同志,这位是画剧万水千山的作者陈其功同志,梅兰芳先生也来了,这位就是1955年回到祖国怀抱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先生。同志们,同志们,郭沫热先生到会了,郭先生您来了,欢迎,欢迎这几位先生,请您给介绍一下,这位是瓦洛庚先生,他是这个数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娱乐#

5、巴金的简介是什么

“不要动不动就说离开家,你要懂得向前看,保持乐观,多读书,相信未来。未来总是美丽的。”这是巴金先生给小读者杨苡的第一封回信。1937年,杨苡从中西女中毕业,墙上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就定格于她的青春年华。墙上的少女若有所思,杨苡说,每次回看这张照片,仿佛就回到当年情景——她笑着激动地对母亲说:“巴金的信!是巴金写给我的!”杨苡,安徽人,生于1919年。翻译家、作家。先后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翻译、南京师院外语系教师,是第一个将艾米莉·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以《呼啸山庄》之名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杨苡出生于一个文学家庭,祖辈上有四位在晚清时考上翰林,父亲杨毓璋曾任天津中国银行首任行长。她的哥哥杨宪益是著名翻译家,姐姐杨敏如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姐夫罗沛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她的先生赵瑞蕻是中国翻译《红与黑》的第一人。杨苡8岁时入读天津中西女校,她与同学一起看外国电影,将练习英文当作平时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中英文基础。在开放、多元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杨苡,被认为是“五四”以后受中西合璧教育的第一代中国知识女性。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受困于家庭的管教,杨苡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办墙报、搞篝火晚会、高唱救亡歌曲在游行队列中前进。苦闷中的杨苡,拿起笔给作家巴金写信,在书信往来中,杨苡受到鼓舞,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报国方式,她拿起笔开始写作,将爱国、进步和对真理的追求融进文字中。1936年,她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杨苡发表诗歌《失去爸爸的孩子》,因含有“骂日本人”的内容,她被日本兵盯上。为了逃避抓捕,她前往昆明去西南联大求学。一路上,她睡地板、挤闷罐车,从天津到香港,再绕道越南入境,踏上国土那一刻,“大家都流眼泪,回到祖国了。”在西南联大,杨苡遇到了翻译之路的“引路人”沈从文。沈从文看重她在英文方面的才华,建议她从中文系转去外文系,并给了她很多翻译的书看。巴金也写信鼓励她,“好好翻译一本书,海明威的也好,别的也好,不要急,一星期译几百、几千字都行,再长的书也有译完的时候,慢是好的,唯其慢才可细心去了解,去传达原意。”巴金自己爱翻译,也鼓励别人拿起译笔来,而对别的翻译家,他的态度总是格外尊重。杨苡清楚地记得巴老在看过她的一些译稿后,曾很坦率地对她指出:“译得有点草率”,“本来可以译得更好一点”。《呼啸山庄》是杨苡的首部作品,此前它一直被译为《咆哮山庄》。上世纪50年代,她的译本由平明出版社出版,后来国内出版这部小说都以《呼啸山庄》为通用译名,为无数中国人打开了世界文学世界的大门。几十年间,她译著还有《永远不会落的太阳》、《俄罗斯性格》、《伟大的时刻》、《天真与经验之歌》等;著有儿童文学作品《自己的事自己做》等。杨苡与巴金的第一次碰面是在昆明,当时巴金到昆明看望萧珊(巴金的妻子),杨苡这才见到断断续续通了十几封信的神交已久的“巴先生”。“一见面之后窘”杨苡印象中,四川口音很重的巴金在生人面前不太会说话,甚至有些结巴,但告别之后,大家在纸上世界又开始了无拘无束的交流。因时常受到巴金的鼓励和引导,杨苡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的心灵导师。从17岁写信诉说人生苦闷开始,这段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大半个世纪,在杨苡眼中,“巴金是一位坚强的探索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1969年一个炎热夏天的下午,由于杨苡始终未主动交出仅存的巴金写给她的二十三封信(当时生怕被抄走,便托可靠的朋友秘密保存。)一位红卫兵在提审她的时候,狠狠地打了她一记耳光,这是她一生中所承受的惟一的耳光。当时,那记耳光几乎要把她打倒,但她还是在踉跄中站定。突然间,她痛切地感到本不该那么胆怯地听任自己的家人,烧毁那么多珍贵的信件,到末了还是躲不了这场羞辱。1970年,随着红卫兵审查再度升级,这二十三封信被迫交给了审查她的专案组。1972年4月,杨苡被“解放”了。这二十三封信又回到了她的身边。杨苡记得,巴老对她说的后一句话是在1997年11月22日,“那天我去华东医院看望他,临别的时候,巴金握着我的手十分吃力地说了两个字‘多写’,他的手很温暖。”后来,她一直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反正我已经听他的话听了六十多年了,什么都听他的,这句话当然更是要听了。”“现在巴老去世了,他解脱了。如果说要纪念他,我认为要记住他说的话——讲真话。”“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百岁的她,每天睡得很迟,“我舍不得,我的时间好就是(晚上)10点以后,看书。”2023年1月27日晚20:30,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去世,享年103岁。巴金先生一生写了七千多封信,一大半都写给了读者。#立德树人育贤#

6、巴金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四川有哪些著名作家# 四川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地方,是出英雄,出人才的地方,比如抗战时期,四川虽然远离抗战前线,但是仍有大批壮士出川,投身抗日。抗美援朝战争中,又涌现出黄继光等特级英雄。整个中国大革命时期,四川出了,,等几位老帅。前年我有幸游了都江堰,看到四川人民在许多亭台楼阁里有纪念毛主席当年视察都江堰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在成都天府广场南面有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我感觉四川人民有情有义,所以我很敬重四川人民。既然四川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作家,四川著名的作家,非巴金莫属。

7、巴金简介

新中国作家排行榜!贾平凹第6、莫言第9……近日,“新中国作家前50名排行榜”在网上现身。前10名如下(简介略):第①鲁迅、第②张爱玲、第③沈从文、第④老舍、第⑤茅盾、第⑥贾平凹、第⑦巴金、第⑧曹禺、第⑨莫言、第⑩钱钟书你觉得这个排名靠谱吗?

8、作家巴金的简介

【这个活动值得全国做!语文课文作者手迹展[赞]】长沙图书馆展览展出了新中小学语文教材里梁启超、茅盾、丰子恺、泰戈尔、托尔斯泰等44位课文作者的亲笔信、题词等各种形式的手迹图片,还特别展出了梁启超、郭沫若、巴金、冰心、沈从文、叶圣陶、雨果、安徒生、马克·吐温9位著名作家9幅真迹原件。这些名人手迹,选自丛书《哦,他们是这样的》,由作者陈渡风花费20余年收藏所得。这套面向小学生的语文延伸读本,共4册,像是一座奇妙的语文博物馆。有兴趣引入这个展的媒体、图书馆或宣传部,可以找我介绍,联系邀约作家陈渡风。[玫瑰]详见:湘籍作家花20余年收藏语文课文作者手迹,还出了套书-掌上长沙#巴金的简介#

上一篇:山东科技大学好吗(山东科技大学在哪)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