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和杨度】 辛亥革命推翻大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两个湖南人两次推翻它。巧的是,两人都是湖南湘潭人。一个是教员,大家都知道,教员1949年把它赶到小岛子上。另一个就是杨度。杨度比教员差不多年长二十岁,是前一辈人物。中华民国建立后,杨度认为,除非教育能够普及发展,否则民主共和政府不可能建立。他相信,要使大众能够治理自己,必须先接受相当程度的教育,在此之前,民国应该改为君主立宪国家。他在北京纠集知名人士,成立“筹安会”,劝袁世凯做皇帝,正和袁意。袁世凯改了民国体制,做了洪宪皇帝,杨度则入阁拜相,当朝一品。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在全国声讨中离世。杨度君主立宪救国理论彻底破产。历史的轮回,五四运动以后,工农革命运动使他看见了中国的未来。他长期与李大钊等共产d人接触,世界观也有了根本的转变。1929年秋,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d,经d的批准,成为秘密d员,为d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31年逝世。
2、杨度子女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弥留之际大声叫喊:“杨度误我”。杨度是何许人也?以至于让袁世凯如此愤恨。杨度生于1875年,湖南湘潭人,本名杨承瓒,少年聪明,十七岁就考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但连续两年参加会试失败,之后转投国学大师王闿运门下。王闿运问杨度“我这里有三种学问,分别是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你想学哪一种?”杨度选择了帝王之学,并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1904年4月,袁世凯、张之洞联名推荐杨度,称赞他“精通宪法,才堪大用。”授给他四品京堂官衔,“在宪政编行走”,是个闲差。杨度与袁世凯长子袁克文十分交好,此后为袁世凯鞍前马后、奔走效劳。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去世,摄政王载沣,怨恨袁世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兄长光绪皇帝被囚。在与袁世凯议事之时,突然对其破口大骂,甚至拔出手枪要向袁世凯射击,幸亏随从夺下手枪。在张之洞劝说下,载沣没有杀死袁世凯,但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辛亥革命爆发后,有人劝袁世凯趁机复出,但杨度认为时机未到。袁世凯听取了杨度的意见。终,庆亲王奕劻给了杨度七十万两银子,让他买通袁世凯身边人,让他们共同劝袁世凯出山。袁世凯出山后,杨度出面又与革命d人交涉,促成了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此后,杨度一直为袁世凯称帝效劳,1915年,杨度为袁世凯送上《君宪救国论》,同年又成立了筹安会,此举袁世凯本来不赞成,因为杨度与自己关系太过密切,很容易让外人联想到这是出于袁世凯本人的授意。袁世凯本来想让梁士诒在前冲锋,杨度居于幕后。但杨度说服袁克文,让其拿出二十万大洋做经费。在筹安会成立仪式上,杨度说,“我等倡助帝制,实行救国,自问之不愆,何恤乎人言。即以走狗二字论,我狗也不狗,走也不走的。”杨度为袁世凯称帝四处拉票,大造舆论,甚至还收买妓女进行集体劝进。终,导致了袁世凯误判形势。袁世凯称帝倒行逆施,称帝仅八十三天就在社会各界的叫骂声中狼狈退位。临死前,袁世凯反复说“杨度误我”。经此挫折,杨度到天津租界隐居,潜心学佛。但后来,杨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李大钊等共产d人接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加倾向共产主义,在李大钊入狱后,还竭力为李大钊奔走营救。晚年,经潘汉年介绍,同意加入了中国共产d,成为一名秘密d员,为d秘密工作。杨度为袁世凯蹉跎半生,未实现自己帝师的的理想,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救国之路。
3、明朝杨度简介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国人的唾骂声中病逝。杨度亲赴居仁堂送上一幅挽联: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这里的明公是《捉放曹》中陈宫对曹操的称呼,杨度借戏中人故事为自己搞的君主立宪失败而做的一场自白。九泉之下的袁世凯恐怕也会坐起身来大骂一句:杨度,你害我!杨度的才情在出众,在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时候也曾多次邀请他参加,但是都被拒绝。理由很简单,杨度一直抱着君主立宪的旗帜,而对于国民革命十分抵触。可惜,君主立宪这一套在大清朝并没有办法实现,反而民国成立后,杨度遇到了袁世凯。他又一次闻到了帝王之气。杨度精明的一点是,他找到了袁克定。早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清廷为挽救败局,下诏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可是袁称并不接受。此时内阁总理大臣就请杨度和徐世昌一同去请袁世凯出山。正因此袁世凯才答应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而杨度进入了内阁成员之中。此后,杨度就为了袁家父子称帝的活动呕心沥血贡献了一切。1914年7月袁克定移居汤山,杨度也随之同住。此后的汤山成为了整个恢复帝制计划的大本营。1915年4月,杨度撰写了《君宪救国论》,这是为袁世凯称帝完成了理论基础。高兴之余的袁世凯还亲笔题写了“旷代逸才”的匾额赠予杨度。此后杨度又组建“筹安会”自任理事长,为早日登基,袁克定和杨度等人极力劝说袁世凯献内部登基在选良辰吉日,夜宴外国使臣,这种偷龙转凤式的称帝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于杨度自身的主张的实现,另外一方面也是袁世凯本人想称帝野心的膨胀。终于中华帝国成立。不过短短80多天就分崩离析。杨度自己也没有想到,当人们要抛弃帝制的时候会如此的决绝和干脆。可怜他一生英明,终成泡影。杨度送给袁世凯的挽联,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理想幻灭的一种讽刺。#杨度简介#
4、杨度事迹简介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曾经是三苗之国的湖南,一时间成为中华民族英勇悲壮剧的舞台中心。那么,湖南人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弱到中华果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的这种奋斗精神啊,绝不是杨度先生说大话,这确实呢,可以拿出历史来去证明,200年前的王传山先生是何等的艰苦奋斗的学者,100多年前的曾国藩、罗泽南等人又是何等的扎硬战打死战的一介出身宽心,历尽艰难,带一女湖南兵在汉阳抵挡住了清军的大队人马,蔡锷带着兵,领着子弹不足的2000云南兵和10万援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毅不拔的军人。还有一介书生,他踏着前辈先贤豪杰的足迹,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1915年5月。当袁世凯与日本政府企图命签卖国的21条的消息传出去以后,他愤然写下了何日血耻在我学子的诗句。1920年,他又以自豪的语调写调,呜呼,湖南欲雄开国稍起其风,曾佐吾之鲜民,黄蔡邦之楷模。他把当年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左宗棠与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先驱相提并论,并作为湖南人的骄傲,更作为木奇工业不齐后程的前辈楷模,从而走上了成为一代历史伟人的漫长道路。可以说啊,他是近百年来湖湘文化孕育出的杰出、伟大的人物,不用我说,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谁吧?时代的聚光灯长时间的照射在三湘四水的俊才志士、英雄豪杰的身上,圣贤美人辈出,历经百载,连绵不绝。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才史上都是罕见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我是蒋主任,每天跟你讲述不一样的湖南故事。#杨度简介#
5、杨度的生平简历清末民初第一奇人杨度,死去47年后世人才知他是共产d员。弥留之前,杨度曾拟自撰挽联一副,来评价自己的一生: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匡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