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每一朵云都有自己的名字!云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云是天空的表情。有的云只在晴朗的天气出现,有的云却预示着暴风雨。有的云很浪漫,有的云很可爱,有的云又有点可怕。天空中到底有多少种云呢?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小书,来自译林出版社的《云彩收集者手册》,它把我领入收集云彩的大门,让我认识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云彩种类,原来每一种云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本书介绍了46种云彩和大气现象,书中有很多精美的云彩照片,都是来自赏云协会会员的实拍,这真是一群浪漫的人啊!书中还有有趣的互动方式,当你看到一种云彩,也就增加一种云彩藏品,你就可以获得集云的分值,分数的多少由这种云或现象的稀有程度决定。像马蹄涡那种一闪而过的镰刀形彩云能加50分,高分55分属于罕见且生动的开尔文-亥姆霍兹波,它是云彩领域的珍宝。书中有一本正经的科普,也有俏皮可爱的描述,我想这位作者一定是一位浪漫又严谨的人。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我们抬头看天,总能看到或多或少的云朵,这本书里都有答案,让我们看云的时候更有意思。小巧精致的口袋书,方便携带,出门带上,遇到云彩就能记录下来。书中有一句话:收集东西并不等于要拥有它,你甚至也不用去想如何抓住它,你要做的,只是去看,去记录。我也是一个爱记录生活的人,只是从没想过收集云彩。看完这本书,我翻出了手机和电脑里的老照片,找到了很多自己之前拍下的云彩。果然,天空的美,云知道。我还想起了妈妈给我讲过她名字的来历,妈妈说她出生时,天边有一大片五彩斑斓的云朵,很漂亮,我的外公于是给她取名“巧云”。妈妈出生时的那片“巧云”究竟是什么云彩呢?是虹彩云?还是华?如果哪一天我有幸在天空看到这种云彩,是不是妈妈从天堂下来看我了呢?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科普书,不如说它是一本手账本,属于爱记录美好点滴的人。如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到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欣赏身边的风景,那些需要我们为之去品味、研究与思考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老舍先生曾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中。”多留些时间给微小的事物吧,它们常常会给你欢喜。比如,伸伸懒腰,看看天上的云彩。#以书之名#
2、云详细信息宇宙由两种粒子所构成我们的宇宙除了无边无际的空间外,实际由两种粒子所构成。一是云物质,云物拥有极其小的质量和体积,是一种圆球体形的粒子,小到什么程度呢?原来,约1836亿个云物质才能结合成一个质子,约1亿个云物质才能结合成一个电子,而每个质子的质量相同,每个电子的质量也相同,但每个中子的质量不相同,即是说,约1836亿个左右的云物质结合成一个中子。进一步说,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是由云物质结合而成。而原子又构成了宇宙中大到星球、小到细菌等一切物质。问题在于,云物质是怎样结合成质子、中子或电子的呢?这就得介绍构成宇宙的第二种粒子——热粒子了。热粒子是构成热量、形成温度的基本粒子。热粒子没有质量,单个体积比单个云物质小1000倍。然而,一方面,热粒子吸引云物和由云物构成的一切物质;另一方面,热粒子与热粒子相互排斥。由是,在宇宙大爆炸的瞬间,每220万亿个热粒子吸了1836亿个云物质形成了一个质子或中子,数量不等的热粒子吸引1亿个云物质形成了一个电子。接下来,质子不停地生产和辐射热粒子,先后吸引中子和电子组合成原子,而热粒子相对较多的原子又吸引热粒子相对较少的原子组合成分子,热粒子相对较多的分子又吸引热粒子相对较少的分子组合成更大的物质。热粒子相互排斥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某空域有点热量一定会分散开来,再比如原子破裂时一定辐射热量。由此可见,除了空间外,宇宙是由云物质和热粒子构成的。详见本人撰写的长篇读本《热》。
3、云冈石窟简介坚哥说,这个是伊犁的云,在伊犁或者去过伊犁的朋友,给大家了介绍介绍[捂脸],毕竟咱没去过,也不知道真假[我想静静]#云简介#
4、李井云简介舞天玄姬:中国古人已知雲雨循环,却“变”传教士送西方气象原理(1)云、雾、降水理论的译介据说,明朝末年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化名)来到中国,同时也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高一志与韩云合撰《空际格致》一书,由于书中大部分讲的是气象现象及其特征和形成原理,应将它看作是早介绍当时欧洲气象知识的专著。在此基础上,明朝进士熊明遇在《格致草》一书中曾依西洋科学原理,辩析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所由。他设计的《日火下降、旸气上升图》,仅用一张图就系统地说明对流天气的形成。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所撰的《空际格致》早地将西方近代气象学知识译介到中国来。比南怀仁的温度计、湿度计及虹霓、晕、珥等早出30、40年。《空际格致·上卷》主要通过西方的四元素(土、水、气、火)等说明了空气寒热燥湿与水文循环之理,并与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进行了对比,对于天气现象和光像理论也做了探讨和研究。《空际格致·下卷》则通过“气属物象”,揭示出有“大气”所引发的一些列的气象现象,如“大气光像、风”等。通过“水属物象”揭示出因大气中水汽凝结及升华所产生的诸如“云、雨、雾、雪、雹、冰、霆、霜、雾等”现象,并且对于上述各种气象现象都做了科学的解释。晚清气象学知识译介始于1855年由英国传教士合信编的《博物新编》。该书对“地气论”、“热论”、“水论”、“光论”进行了启蒙性的介绍。1876年由江南制造总局出版的《测候丛谈》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介绍西方近代气象学知识的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那么,这些气象知识以及这个雲雨循环的道理到底是不是通过西夷传教者,中国人才知道的呢?我们看看中国古代关于气象方面云、雨、降水方面的内容吧!中国历代古籍记载很多,其中有许多完全符合今天所谓的“科学”。既然符合今天的“科学”,那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符合呢?西式科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奇怪的是,学习到的知识一直告诉中国人的气象学知识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从西方引进中国的,真的是这样吗?那么,这些气象知识以及这个雲雨循环的道理到底是不是通过西夷传教者,中国人才知道的呢?我们看看中国古代关于气象方面云、雨、降水方面的内容吧!几千年来,人们对水的来龙去脉作过许多观察和推测。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东流不溢,孰知其故?”对百川入海,而海水不溢的原因,提出问题。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说明了水的形成云致雨的现象。这是说地上的水汽蒸发上升则形成云,天上的云下降就成了雨,由于云属阳,雨属阴,这怎么能说是“依西洋科学原理”设计的呢?!这不就是中国自己的气象理论吗?而且,东汉王充、南朝宋何承天和唐代柳宗元等古人也相继解释这种雲雨互变现象。王充在《论衡·顺鼓》中说:“案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水。”他还在《论衡·书虚》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明确指出潮汐现象是与月球的盈亏有关。战国庄子在《庄子·秋水篇》中写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百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阊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消息盈虚,终则有始”。这种认识相当于今天西式科学解释的水之海陆循环。《庄子·徐无鬼》中又说:“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守河,而以为未始其樱也,恃源而往者也。”意思是说,河水的增损与风和日照有关,人们觉察不出河水的蒸发损失,是因为河水由上游不断流来之故。换成现代的理解就是认识到蒸发、热量的因素影响。《庄子》中还提到日月运行、寒暑易转等自然现象周而复始的运动,其说道:“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雲者为雨乎?雨者为雲乎?孰隆(通降)施是。”(《庄子集释·天运》,诸子集成本。)认为天上的雲和地下的雨是相互转化的,“不能自止”的,论述了水循环的一个环节。《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篇》中说到了水循环的另一个环节,“东海之极,水至而反,夏热之下,化而为寒”,即水流到东汉,走到了极点,于是要返转回来。这和气温热到了极点就要转寒一样。怎么转还呢?同书《圜道》说道:“雲气西行,雲雲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意思是说,雨雲自东向西冬夏不停地流。西行变雨降至地面,再日夜不休地流入大海。所以说雨雲永不枯竭,海洋也不会满溢。这种小(水源)变大(海洋),重(水)变轻(雲)的运动,循环往复,称作圜道。就是说:水汽从海洋不断随风吹向西方,在大陆上空周转回旋,凝降为雨;地上、地下的水流向东方,日夜运行,源流不息,海洋也注不满;涓滴汇合成河海,海水蒸发为浮云。同时还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所在地理位置的水循环特点。
5、简介人在澳洲(112)“双子蘑菇云”堪培拉的天空里云多,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看到满天的云,是千姿百态的云,是绵绵不绝的云,为此我曾经写了一篇《堪培拉的云》。只是我不曾想到,堪培拉的天空中还能看到蘑菇云!今天我发在这里的几幅照片,就是我昨天中午在堪培拉看到的蘑菇云!那是中午12时左右,我在儿子家阳台上看云,只见西南方向的天边,呈现出两朵清晰、洁白且硕大的云!其形态太奇特了,这是蘑菇云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蘑菇云!原来天空中还真有蘑菇云!一直以来,蘑菇云是人们对于某种爆炸后产生的烟雾状态的描述。印象深刻的,便于原子弹氢弹爆炸之后形成的蘑菇云,这是小时候观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的纪录片之后在脑子里留下的“烙印”。查《百度》“蘑菇云”,基本上也是作为爆炸后的产物来介绍的,说:“蘑菇云指的是由于爆炸而产生的强大的爆炸云,形状类似于蘑菇,上头大,下面小,由此而得名。”更直接的解释是:“现代一般特指原子弹或者氢弹等核武器爆炸后形成的云”。还有补充说明:“火山爆发或天体撞击也可能生成天然蘑菇云”。总之,蘑菇云产生于爆炸有关。所以,平日里说到蘑菇云,既能感受到某种威慑力,又能生出一种恐惧感。可是,我昨天看到的蘑菇云,却是完全与爆炸无关的,既不会是原子弹爆炸或氢弹爆炸的结果,也不是火山爆发或天体撞击的结果,是一种纯粹的云!因此我想,天空中确实存在一种纯自然形成的蘑菇云,只是这种云的形成需要复杂的条件,进而人们难得看见罢了。我突然感觉有幸了。昨天是中国北方的小年,在小年里,能看到天空中洁白的蘑菇云,是不是很吉祥啊!我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么漂亮的蘑菇云,它是那么宁静,又那么优雅,让我想到了和平鸽呢!我“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名字“双子蘑菇云”!漂亮的“双子蘑菇云”,或者还是预兆世界和平的吉祥云朵呢!——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