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之明武宗的陵墓荒唐皇帝-明武宗简介明武宗(1491—1521)即朱厚照。孝宗长子。弘治五年(1492)两岁的朱厚照被立为皇太子。十八年即位,年号正德。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但小儿子生下来不久就死了,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后宠信佞臣江彬等人,皆赐其朱姓;喜好声色,建豹房以享乐;狂放不羁,喜弄兵,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数至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北,江南在位期间,北直隶属,江西,湖广,四川,陕西等地民变纷起,宗室相继反叛。在位16年(1505-1521),因过度荒淫,无子嗣。后溺水得病而亡,葬于康陵,终年30岁,葬于康陵(今北京明十三陵)。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他弟弟的儿子,孝宗一脉从此结束。明十三陵简称十三陵,乃位于中国北京昌平天寿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上的明代墓葬建筑,一共葬了十三位明朝皇帝。十三陵包含葬了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和明思宗的思陵十三处皇陵。2003年,十三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索额图简介雨后春归招杨承之小酌待月作留春诗五绝三月十七日也 其一明•郭之奇青帝长门尽日幽,烟光欲去倩人留。不妨春月平分夏,所畏花时忽近秋。作者简介: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古诗里的今天# #头条家时光# #春末夏初好时光#
3、明朝简介清朝皇帝简介(12之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 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附:次序表】1、努尔哈赤→2、皇太极→3、顺治皇帝→4、康熙皇帝→5、雍正皇帝→6、乾隆皇帝→7、嘉庆皇帝→8、道光皇帝→9、咸丰皇帝→10、同治皇帝→11、光绪皇帝→12、宣统皇帝
4、杨尚明简介明朝简介王朝:明朝别名:明、大明、朱明建立时间:1368年灭亡时间:1644年统治时长:276年帝王人数:16位政体:君主集权制属性:封建制度王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检都城:南京应天府(1368—1421年)北京顺天府(1421—1644年)中枢机构:内阁军事机构:兵部、五军都督府特设机构:锦衣卫、西厂杰出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贤明君主: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孝宗朱祐樘治世局面: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主要城市:南京、西安、洛阳、苏州前朝:元朝后继王朝:清朝
5、康熙简介嵌名对联(六)姓名:袁隆平简介:水稻之父隆起稻菽千重浪,一介 农夫;平慰饥肠万家福,百姓院士。#明简介#
6、明兵简介明十三陵之定陵简介明定陵是十三陵中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完全仿照明世宗的永陵建造,地面建筑共占地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组汉白玉石桥。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被发掘地宫的陵墓,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的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其同父同母弟的潞王陵在河南新乡)的陵墓,于万历十二年(1584)开始修建,至万历十八年(1590)竣工,历时6年完成。到了20世纪50年代,定陵又成为我国考古史上,有计划、主动发掘的第一座明朝帝王的陵寝。1956年5月,工作队进驻定陵,试掘工作开始。试掘成功后,经过考古人员近一年的努力,到1958年7月,定陵玄宫清理工作基本完成,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历史#
7、闿明简介寿宁县为宁德市下辖县。与福安、周宁、政和及浙江省庆元、景宁、泰顺县交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冯梦龙:“三言两拍”作者。明崇祯年间在此任知县,所著《寿宁待志》介绍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叶有挺:清朝进士,《清史稿》有传。范式人:原名范志明,字涤凡,号耀卿。原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福建省军区d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陈洪轸,乳名敖添,字汝翼,生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卒于宋淳化二年(991)。父汉唐,官拜泉州提刑。宋乾德三年(965)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去世时追赠礼部侍郎)。淳化元年(990),轸献宅扩建三峰寺。寺后有陈氏宗庙,内塑轸像。该寺为寿宁八景之一,1985年,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开辟为游览区。缪蟾,字升之,一都(犀溪乡西浦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状元。补修职郎,转儒林郎、武学博士。据西浦《缪氏宗谱》:蟾才貌双全,宋绍定五年(1232),理宗皇帝以皇姑临安公主赘蟾为驸马,官至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有状元坊诗一首赞誉缪蟾:“先人学力冠当时,南宋春魁天下知!圣主赋诗荣御宴,皇姑择偶庆佳期。久经风雨坚坊额,犹幸余光润道碑。感发贤侯彰旧学,申明再建耀城池。”父守愚,淳熙五年(1178)特奏名,初任黄陂县主簿,后诰封翰林学士、奉议大夫。宋:乾德三年(965)进士陈洪轸(947—995),福建省寿宁人,字汝谦北宋乾德三年(965)进士,是寿宁境内第一位进士。兵部侍郎。缪昌道:宋、崇宁二年(1103)特奏名缪刚:宋大观三年(1109)特奏名缪从龙:宋朝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叶有挺:康熙九年(1670)进士韦基烈: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卢赞虞: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林栋:1859年-1921年,字德如,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八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常步行上署、回乡探亲到县境内下车步行。柳上芝(1616~1696年),字圣生,顺治六年(1649年)北上参加礼部会试,中第二名岁贡。后任卢州府巢县知县叶秀蕃[1904年-1935年]1934年一月任工农红军闽东独立二团政治部主任。二月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4月兼福寿县委书记。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许威(1905~1968年),寿宁人,抗日战争时期,许威任新四军江杭师司令部军需副主任。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赴吉林省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又调至黑龙江省军区后勤部供给部政委。1949年一月任寿宁县长。[1533年-?]柳元,字仁甫,万历十二年(1584)贡生,历任南平县儒学训导、广东省惠州府兴宁县教谕。其子春芳任四川高县、江西德安县知县;孙汝霖,任江西九江府通判。1897年-1955年]叶森,字木峰,1917),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法律系。解放军后寿宁一中第一任校长。范振辉(1911~1938)又名范岩寿,历任中共寿景庆县委书记、寿政庆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姜英,字士杰,明天顺三年(1459)秋,中第二十二名举人。历任浙江萧山县儒学教谕、江苏南京武学训导、湖北当阳县知县。在当阳任职九载,其子姜礼,字用和,明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后任广西梧州府通判。1880年撰修的《福宁府志》卷之十八《选举志·进士》:绍兴三十年庚辰科梁克家榜“缪从龙,字云叟。道孙。兰溪尉。缪从龙祖父缪昌道,字景玉,号双溪。宋崇宁二年(1103)癸未霍端友榜文举特奏第四名,赐同进士出身,假承务郎,任龙溪县令、漳州通判。昌道公在鬓发斑白之际,才有了老年功名“特奏名”。他从汴京考试回来时,长溪县尉在乘驷桥设宴,于是他写了一首感怀诗(录于西浦宗谱):汴试归梓邑尉宴于乘驷桥揽镜重惊发已斑,可怜秋色渐凋残。频呼健仆趣装速,谁伴故人衣锦还。遣兴闲来携洒盏,归途早起策征鞍。劳君设宴殷勤甚,乘驷桥头人拥看
8、明妃简介1403年的刑场之上,年仅15岁的刘超,眼见家人先后被斩首,忽然仰天长啸,而后竟然挣断了捆绑自己的绳索,一把夺下了刽子手的刀,一口气疯狂连杀数十人。消息传到朱棣耳中,顿时引得他勃然大怒。1402年是大明朝至暗至明的一年,暗的是皇权之争血染山河,明的是山河初定结束了纷争。然而,这片江山打下来不易,死伤无数不说,朱元璋留下的贤臣、忠臣也几乎被诛杀殆尽,其惨烈无以言说。这一切都源于那场惊天动地的“靖难之役”,主角朱棣为此开了几个刑罚先河,油炸铁铉,诛方孝孺“十族”(正史未明确此说法),甚至还创出了“瓜蔓抄”。据《明史》记载: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所谓的“瓜蔓抄”已经远超诛族这般残忍,而是屠村,杀近友,乡邻亲朋无一人能逃出生天。究竟是什么人惹得朱棣施行如此残暴的刑罚呢?此人便与开篇所提到的刘超有关联。刘超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字,年仅15岁的他留下了创举,是他成名的开始,也是他人生的结束。所以,他不过是匆匆而过的无名小卒,却让世人看到了天大的冤屈。刘超的父亲刘固原是山东的一位小官员,与多数山东人一样,刘固天性纯良志孝,只因母亲生病无人照料,便向朝廷请辞了官职。这原本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却被当时的御史大夫景清知道了。景清认为刘固的品德高尚,是朝廷可用之才,于是亲自给刘固写信,邀请他带着母亲共赴南京就任,而且承诺会安排好一切。景清此前与刘固相熟吗?他们二人甚至都不认识,景清所做不过是因为他爱才惜才。但是,景清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自己的这份伯乐之情反而导致了刘固一家被灭门。当时,景清给刘固写完信之后,便主动向建文帝汇报了此事。建文帝向来信任景清,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这里要介绍下景清其人,如果您看过影视剧《大明风华》,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剧中两任皇后孙若微和胡善祥的亲生父亲便是景清。但是,影视剧有杜撰成分,且不说两位皇后在史料中无亲眷关系,且也与景清毫无关联。不过,景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景清是在朱元璋的时代入仕的,他原本是个孤儿,在乡邻的资助下,得以进入国子监读书,后来一举高中榜眼。景清自幼天资聪颖,而且为人耿直忠勇,所以刚入职的他还曾因为犯下小错而被入狱,好在朱元璋惜才,又重新重用了他。后来,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只好把江山交到了朱标之子朱允炆的手中。孙子即位称帝,儿子们却遭到了“削藩”,这盘棋下的是险招。果不其然,就在建文帝朱允炆坐上龙椅不久,朱棣便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磨刀霍霍向南京。关于建文帝要削藩这件事,其实有着太多的不明智。当时,齐泰建议先从燕王朱棣下手,而黄子澄坚持要先剪掉燕王的羽翼。终,建文帝更倾向于黄子澄的建议,这才给了朱棣喘息的机会。1402年,朱棣在里应外合之下攻破南京城,自知大势已去的建文帝一把火烧了皇宫,而他本人也在大火中消失,生死未明。大获成功的朱棣,先是拿极力反抗自己的兵部尚书铁铉开了刀,对其施以磔(zhé)刑,即“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此举确实震慑了建文旧臣,一部分大臣自然而然地选择归顺朱棣。而后,朱棣又将目光转向了方孝孺。靖难之役爆发后,那一篇篇讨伐燕王的诏书和檄文全部出自方孝孺之手。这一次,不愿得罪天下读书人的朱棣想给方孝孺一个机会,让他草拟即位诏书。没想到,方孝孺不仅当众大骂朱棣是“燕贼”且宁死不屈,终被残忍诛杀。至此,拥护建文帝的忠臣都没能逃过朱棣的处置。于此同时,一向忠君的景清竟然“叛变”了。景清此前与朱棣的交情不错,朱棣便借机想要拉拢景清为己所用。只是,景清是假意顺从。在他归顺朱棣之后,一直在等待着刺杀朱棣的良机。此后,景清大献殷勤,大表忠心,而他在忍辱负重一年之后,见朱棣放松了警惕,便在1403年3月的一天,穿着红色的朝服,将一把利刃藏于袍中准备行刺。朱棣见景清行动诡异,便让人对其搜身,这才发现了他的猫腻。景清见行动暴露,压抑了一年的愤怒终于爆发,当堂将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气得朱棣直接下令将其凌迟处死。但是,仍然不解气的朱棣又命令施行“瓜蔓抄”,凡是与景清沾亲带故的人都被处死了。终,景清的家乡尸骸遍野,成为了一片废墟,其状恐怖。而刘固一家就是因为景清的推荐,终也成为了刀下亡魂。当时,年仅15岁的刘超眼见亲人各个血染刑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神力,挣脱了绳索,杀了十多个士兵后,终是被朱棣处死了。朱棣起初很欣赏刘超的英勇,可是为了以绝后患,还是没能留住这个年轻的生命。一场皇权之争,从北京一路杀伐到南京,几乎血染大半江山。史书上寥寥数笔,却无法描述出一场靖难之役的残虐。虽然同是朱元璋的子孙,却得不到旧臣的认可,这究竟是不是贤臣的愚忠呢?只是,那些被连累的冤魂,至今又有几人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