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狂想文/严观——仿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的《西风颂》秋风奔放,吹来凉爽,凋零逐渐显象。落叶片片如残破的遗址,又像回避巫师的成群鬼魂,黑、灰、红、黄,丧生于瘟疫的亡灵般,无声落地化作土地的养分。带来离别,绿冠与落叶永别夏天。预示新生的凉飙一阵一阵,吹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躺在那儿静待别春。直到明艳的春妹鼓响号角,唤醒大地的迷梦,驱使蕾儿吐馨,漫山遍野铺上姹紫嫣红。上下四方周流,寒凉呼啸穿越高山,跨越大海,带来山野的清新,西伯利亚的寒意,心灵的宁谧。寂静夜晚,来自远方的精灵,空气中漾动心灵的涟漪。悠扬动听的乐章,周围万物回荡,美好生命凤凰来仪,敬畏有加。沐浴风力的独特气旋,犹如动乱的太空卷起激流,无形的力量推动自然界的幻变。九天的云层飘浮枯叶般的云块,掉落自天与海合谋的错综枝头,差遣雨和闪电的信使。云气之浪涛,一片碧蓝的海面,从朦胧的地平线到天的穹盖,疾速暴风雨的发辫,像美杜莎头上黑色的蛇信窜动飘飞。呼啸秋风,整个秋天为这将逝的残年唱起挽歌,帷幕四合,季风恰为这一年巨冢的圆顶。凝聚的月翳用作支架,浓云密雾中,涌迸电火、冰雹和黑的雨水。心动不已,真切感受秋天的神奇和美,季候和节令的力量何等强大奥妙。晚秋吟唱,流岚涨落,秋绪的美声阐释嘉祥的故事。鲜活的季节化身魔法师,一夜之间大地缀饰五彩斑斓,令人惊奇的生机,勃勃如豪华宫苑装扮一新。东海和南海千丝万缕,轮回里被唤醒,原本沉醉于夏日幻梦里的美景,被一圈圈晶莹的涟漪催眠。现在随秋到来,亚龙湾的一个离岛边,海水更加明朗皎洁,满披翡翠苔藓和花朵,芬芳气息令人醉迷,足以忘却世间的烦忧。浩瀚的太平洋不再平静无波,开始裂开海底,那些枝叶浆汁回缩的湿树林,海花,听到秋来临的声息,突然变色,大吃一惊,瑟瑟纷纷凋谢,风起云涌,欲雪的海心沸腾不已。万物生息,自然的一切变幻莫测。一片落叶随风飘荡,枯荣交替,生与死无常。贪生的叶子告诉我们,一切有生,一切有价。白云漂浮天空,俯视片片金黄稻粟,岁月流逝,人生变幻。无形无物的云,随着风向漫游天际,历经千程。风物的信念跌宕起伏,无际涯撒布。或许,浪花的生命也是短暂,裂帛的白沫簇集昭告,前行总有新生,生的奥义无边。饱览大自然景象,扔掉无用的负担,留生机于泥土深层。云朵自在漫涌,海浪勇往直前,满怀希冀憧憬,遑论困境,无论何地,像秋天拥抱变化,等春天融化冬天。
2、雪莱简介图文什么是这世上的欢乐?是闪电,嘲弄着黑夜, 是惊鸿一瞥。——雪莱
3、雪莱服装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我。——雪莱
4、拜伦简介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雪莱
5、雪莱简介英文介绍妇女能顶半边天。看看这些女作家的作品有没有支撑起半个荧屏呢?先看英国的,玛丽·雪莱,科幻小说的祖奶奶,代表作《弗兰肯斯坦》。J•K•罗琳,代表作魔幻小说《哈利•波特》,共7部。阿加莎•克里斯蒂,即阿婆,“侦探女王”,代表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屡次被搬上荧幕。再看我国的,张爱玲,代表作《倾城之恋》。琼瑶,代表作《还珠格格》。严歌苓,代表作《芳华》。六六,代表作《蜗居》。海宴,代表作《琅琊榜》。关心则乱,代表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阿耐,代表作《都挺好》。……不敢说女人的想象力比男人强,但似乎女人比男人更会编故事。
6、玛丽·雪莱简介历史上的今天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1792年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雪莱简介#
7、雪莱简介ppt白色瘟疫的另类历史:结核病有多特殊,能让欧洲名流抢着求患病?此外,结核病和人类历史上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音乐界的肖邦,还是文学界的卡夫卡、契科夫、雪莱都是结核病患者。如果组成一个结核病的病友会,那里面可以说是汇集了人类历史名人堂的大半人马。这下大家英国知道为什么肖邦的音乐如此忧伤,这里面结核病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我国近代大文豪与革命的旗手鲁迅先生也是因为结核病而去世。结核病除了和这些名人有所交集以外,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艺术的发展,给了无数艺术家、作家无限的创作内容和灵感。鲁迅笔下吃着人血馒头的小栓、曹雪芹笔下葬花的天仙女子林黛玉。都是在文学世界里有名的结核病患者。说到结核病,这可能是一个现代的用词,以前我国用一个可怕的词汇来称呼这个疾病,就是痨病。什么是痨病?在中医的典籍记载中有着明确的定义,“积劳损削之病称之为痨”。翻译过来就是结核病因过度劳累而起,也会用消耗的方式摧毁人的身体。民间用一个不太好听的词汇来称呼结核病患者,叫做“痨鬼”。这也说明了在医疗卫生条件还不发达的时期,结核病就是不治之症。结核病在欧洲的传播历史,可以说是一段值得了解的经验教训。一开始,结核病在欧洲是一种社会下层人士的疾病。因为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始,生产活动由小规模的工场转向了大规模的工厂,大规模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大量的工人聚集就给结核病菌提供了一个的传播场所。这一下就有大量的工人被传染上了结核病,这一下结核病菌就在欧洲地区彻底的传播开来。中世纪的鼠疫被称为“黑色瘟疫”,而结核病则被称为“白色瘟疫”,这种疾病一直犹如幽灵伴随着人类千年。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人类终于发明了可以抑制住结核菌的链霉素。在此之前,结核病一直是只能等待慢性死亡的绝症。结核病是一种自带忧郁气质的疾病,结核病严重的时候会让患者的体重急剧下滑,引起严重的消瘦。因为呼吸困难、含氧量的降低,皮肤会变得苍白,整个人都会陷入萎靡不振的情绪之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可怕的疾病,一度在欧洲竟成为了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因为结核病带来的苍白和消瘦,引起了无数上层贵族和艺术家无限的浪漫主义遐想。在18世纪中叶的西欧地区,这种对于结核病的浪漫主义遐想已经开始了萌芽。结核病带来的痛苦和死亡被艺术所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瘦削和苍白的一面。对于高雅、忧郁和纤细的追求把结核病碰上了神坛,甚至成了艺术家们互通书信的话题由头。大诗人雪莱和济慈都是结核病患者,在雪莱给济慈的信中雪莱就对济慈说“这种上帝的疾病更配得上你这样妙笔生花的才子”。可见当时的艺术圈和贵族们对于肺结核追捧的程度。结核病的浪漫主义越发达,对于健康的不屑一顾就越发严重,“健康已经成了一种野蛮趣味的幻想”。这就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主要看法,拜伦曾经说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言论,就是“我的梦想就是死于肺病”。至于大名鼎鼎的大仲马,更是一直对结核病有一种近乎于偏执的幻想,他热切地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希望可以被传染上结核病。可是天不遂人愿,可能是因为大仲马的身体素质太好。怎么也得不上结核病,没办法的大仲马只能在生活方式上模仿结核病患者。这种让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确确实实在历史上发生过,而且主角们正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类群星。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浪漫主义和结核病的结合,而浪漫主义恰恰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就像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风流,魏晋风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服用五石散这种致幻剂。然后赤身裸体、披头散发的纵情高歌。当疾病成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时候,发生这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真正把结核病的崇拜推向巅峰的是肖邦的一次演出。身体虚弱的肖邦在一演奏中突然开始咳嗽,可是他没有停止自己的演出。当后一个音符结束,肖邦的琴键上留下了一块殷红的鲜血,这让肖邦达到了艺术的巅峰。在1849年10月17日的午夜时分,巴黎旺多姆广场的公寓内,结核病已经严重的肖邦感觉异常痛苦。因为结核病的一大特点就是一进入黑夜,结核病就开始折磨患者的灵魂。这种疾病会剥夺患者的睡眠。短短的几个小时后,肖邦离开了这个世界,结束了他的痛苦。肖邦的女友曾经如此评价患病的肖邦,“他是如此优雅地咳嗽着”。截止到2016年,结核病是有史以来造成多患者死亡的疾病。在抗生素发明之前,欧洲基本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死于了结核病。到了1943年,伟大的链霉素终于被发明,这个人类第一种抗结核药物终于来到了人世间,无数的患者因此而得救。从那一刻开始,关于结核病的病态审美和浪漫主义遐想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