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05 03:1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

【长江有意化作泪!】听到敬爱的同志逝世的消息,历历往事涌上心头。纪录d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足迹,是新华社军事记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在1997年建军70周年前夕用两个月时间写出《运筹帷幄铸精兵》初稿之后,并没有拿出来发表,而是又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反复修改、提炼、归纳、升华,后在同志就任军委主席10周年之际作为新中国国庆50周年报道特稿,将此文定稿播发。这是新闻媒体刊登的第一篇全面介绍以同志为核心的d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0年治军历程的长篇通讯,播发后引起强烈反响,被收入了建国50周年《通讯名作100篇》一书。此时此刻,老人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长江抗洪激昂的话语,国庆阅兵亲切的问候……

2、

这是和同志参加106岁开国上将吕正操同志告别仪式的场景,江老时年已经83岁高龄,却坚持亲自去送这些革命功勋后一程!吕正操将军出生于1904年,与同志是同龄人,他青年时参加东北军抗日,听命于奉军少帅张学良,作为大队长随张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来加入八路军,骁勇善战,屡立奇功,是共和国建立的有功之臣,在55年受勋仪式被授予上将军衔。2009年是多事之秋,多位革命有功之臣先后去世,而吕正操将军也于这一年离开了我们,不过当时他已经106岁高龄,是国内有据可查高龄的开国将军。他的离世,国家重视,胡老与江老亲自去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当时的江老已经83岁高龄,主要居住在上海,但很多老战友去世他都是尽量亲自到场,这种革命友谊真的值得称道。江老和胡老都对国家的有功之臣念念不忘,逢年过节总是会去探望关怀,他们分别去看望吕将军的情景被照相机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种对革命家的尊重,也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简介#

3、

这张照片曾被国内的媒体誉为“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照片拍摄于1993年9月30日,地点为人民大会堂的国庆招待会上,照片中的老者是刚刚卸任国家主席的同志,而另一位年轻人则是刚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同志,当时的同志已经86岁高龄,而同志年仅49岁,两人相差整整37岁的,可以说不是一代人。当时可能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照片拍摄的10年后,同志当选并担任了国家主席一职#简介#

4、

“伟大光辉的一生”有这样一段话:“早年就读于扬州东关小学和扬州中学,在扬州中学求学期间家乡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常去梅花岭明代爱国名将史可法墓凭吊,吟诵史公祠的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抒发悲愤心情。”怎样理解“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扬州盐阜路北侧,梅花岭畔的史可法墓祠,是纪念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祠内古今挽联如林,其中,有名的当属“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这副楹联。扬州市知名文化学者曹永森介绍,这副楹联没有作者署名,但是经考证,此为清代诗人张尔荩所撰。“这副楹联,从其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影响力等方面来看,都值得细细品读。”一,思想性曹永森介绍,公元1645年,史可法率军与清军交战,督师扬州。清摄政王多尔衮致书劝降,史可法严词拒绝。史可法大呼:城亡而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史可法带领五千将士守城,终因寡不敌众,城破,史可法被俘殉难。寻遍遗骸不得,葬衣冠于梅花岭下。“亡国泪,亡国,就是没有守住,但是后面‘故臣心’值得细品。”曹永森介绍,这个祠堂是清乾隆年间所建,史可法是明代大将,可谓是清兵的“敌人”,但是史可法爱国的精神,就连他的对手也很钦佩。再说“数点梅花”,如今正是梅花岭上花开的季节,“点点梅花,表明了史可法忠贞爱国的情怀。”二,艺术性曹永森说,“数点梅花”,此地为梅花岭,“二分明月”,众所周知指代扬州,所以上下两句,扬州、梅花岭,地点契合,又借物咏怀,“这副对联用这十四个字,借助梅花和明月的形象,来表达史可法的爱国之心,表现力很好。”三,影响力“古今中外,很多人写过与史公有关的散文,几乎都要用到这副楹联,凡是到史公祠瞻仰的,没有不对这副联表达赞叹之情。”曹永森表示,虽然楹联上没有标明作者张尔荩的名字,可这副联可以说是流芳千古。这副楹联教育和影响了千千万万代人。曾记得主席在国外一次集会演讲中,还朗诵过这副楹联,可见这副楹联对江主席的影响有多大多深!

5、

康辉的播音同志走好!我们不会忘记您!康辉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介绍丶评述丶同志的生平及丰功伟绩的播音,是一气播讲丶评述完的,中间似乎从未低头看过稿子,这种爱岗丶敬业及充沛的精神风貌,真是值得我们尊敬!!!

6、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长着同志和同志,同志,同志一同看望同志的图片。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感觉仿佛是在昨天谁知道已经过了二三十年啦!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