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宫 行|走拍随拍 1【原创】赶在立冬前走进了故宫,去拍摄皇宫古建之特,去感受有六百年历史的紫禁城之美,用手机相机留下难忘的记忆。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故宫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万平方米,同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称为世界五大皇宫,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游览从天安门城楼北侧的端门进入故宫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正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五凤楼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其正门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2、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图片一百多年前,慈禧出逃,这个日本人拍下大量紫禁城的内廷私密照片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始建于明朝,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和变迁,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然而,作为皇权统治的象征,故宫的内部一直是神秘而禁止外界窥探的,很多角落至今仍无法为世人所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次大规模细致拍摄故宫内景,甚至深入后宫,拍摄皇宫内廷原貌的,竟是一位日本人。这位日本人名叫伊东忠太,他是一位建筑史专家,于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来到北京。当时,八国联军借“义和团运动”之名,开始了令人不齿的侵华行为。清廷积弱已久,根本无法抵抗这些洋枪洋炮。8月14日,联军攻打北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年说服咸丰坚守紫禁城的慈禧太后竟连夜与光绪帝携王公大臣仓皇出逃。她给此次出逃美其名曰“西狩”,以为能借此保住皇家颜面。伊东忠太跟随八国联军而来,一开始他并不是来拍摄故宫的。不过,他对中国古建筑着迷,一心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他决定以测绘故宫为名义,深入到了皇宫内廷。在他的努力下,第一次有了一批比较原始的故宫建筑数据和照片。这些照片和数据可以说是比较原始的故宫原貌,因为在后来的战争中,很多建筑都被焚毁。在小川一真的镜头之下,故宫满是沧桑破败。曾经威风凛凛的午门,现在却长满了杂草,以前只有皇帝才能出入,迎娶皇后的午门正门现在可以肆意出入,外国侵略者横行其间。太和殿作为紫禁城等级高的殿宇,三大殿的中心,曾经是至太和殿,作为紫禁城内为宏伟壮观的建筑之一,曾经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而今天,当我们步入这个古老的殿堂,仍能感受到这座建筑的深沉与庄严。据史书记载,太和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明成祖朱棣建立了这座殿堂,以示庆祝自己成功夺取了皇位。在明朝时期,太和殿曾被用作召开大典和朝贺的场所。而到了清朝时期,太和殿更成为了紫禁城内为重要的建筑之一,用来举办各种庆典和重要宴会,如皇帝的登基典礼、皇后的册封仪式、重要的政治会议等等。尽管太和殿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毁灭与重建,但每次重建都会尽可能地恢复原貌。殿内的建筑结构、装饰和文物都被严格保护和维护,以保持这座宏伟建筑的历史风貌。在太和殿的建筑群中,为壮观的要数它的金漆盘龙柱。这些柱子高达16米,采用红木制作,表面覆盖着金箔,上面雕刻着五爪金龙。这些盘龙柱不仅是太和殿内为引人注目的景观,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代表之一。然而,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太和殿遭受了严重破坏。在战争期间,大量珍贵文物被抢走或毁坏,太和殿本身也被烧毁。这一次战争,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尽管如此,太和殿的重建工作仍在不断地进行中。在修缮和保养中,不仅使用了传统的木结构技术和金箔贴面技术,同时也融合了现代科技,以太和殿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3、故宫博物院的资料简介六百多年前完工的紫禁城有很多颠覆人们认知的秘密,比如大多数宫殿的柱子不是插在地里的而是直挺挺地放到地面上,这样做竟然是为了防地震,又比如神奇的地暖系统,可以让处于历史上的明清两朝帝王温暖过冬。除此之外故宫的排水,消防和报警系统也都是一应俱全的。今天这条视频带你看一看你不知道的紫禁城,首先你得知道北京处在华北地震带之中,周围遍布大量的断裂带和小震群,从建成到现在600多年里经历了200多次大小地震,1976年在距离北京150公里的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短短几十秒内,唐山市被大自然摧枯拉朽般的力量完全毁灭。紫禁城是怎么硬抗地震的呢?两个关键,夯实地基,地上立柱,上古时期永定河河水冲击造成泥沙沉积。从而形成了北京所在的平原,所以北京的地质是松软的,这种土质连五级地震都扛不住,会直接裂出的大地缝,所以紫禁城乔万年不倒。夯实地基是第一步。明成祖朱棣派百万军民修建这座占地72万平方米的紫禁城,总共花了14年的时间,光打地基就用了11年。古代一般建筑地基也就六到七米深。紫禁城太和殿的地基有足足15米,地面往下有一米的石头层,然后是四米左右的碎砖或灰土交替层。再往下是六米的碎软石和碎砖交替层,后就是深度约五到六米的木桩和填土交替层。这还只是太和殿地基的一部分,完整的深度,有多少,到现在都是未解之谜。这样坚固的地基,是紫禁城在大小地震中屹立600年不倒的基础。当然,光这样还是不够的。中国古人的智慧还在于大多数紫禁城宫殿的支撑立柱都是不插入地里。就是直挺挺地立在柱顶石上,也就是说,只要你力气足够大,你是可以随时抬走这些宫殿。这怎么防震呢?不会一晃就倒吗?专家们一开始也想不通,所以他们做了一个实物实验,在振动平台上按照5 : 1的比例造了一个缩小版的长寿宫模型,所有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法全都尽可能还原古制。实验开始模拟地震震级逐渐增加,到7.5级时,砖土墙体完全倒塌,但建筑的木架核心结构依然安然无恙到人类历史记录中大的9.5级地震时。模型依然挺立,后实验以10.01级战绩结束,宫殿模型依然不倒。科学家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宫殿抵抗地震的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斗拱结构和强韧的实木吸收掉了地震能量。宫殿的桁梁和柱子是用一种复杂的斗拱支架相连接的。地震来时这种结构就可以起到避震器般的作用,但更关键的点是第二个原因,支撑住从实验前的横线处开始了一段距离。平常值超过1000吨的房梁屋顶牢牢压住各大立柱,让他们分开山,地震来时,几个立柱就能把地震能量转化为动力。打个比方,如果把立柱插到地里去,那么,就好像把你的双脚站在一辆公交车上随着公交车的加速减速,你百分百会倒地,地震来时,这些柱子也一定会断掉,但如果允许你自由活动,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脚部的左右移动来缓冲掉势能,而这就是紫禁城宫殿可以在地震中屹立600元倒的核心原因。
4、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480字中国十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北京,上海,西安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博物馆之城”。国家不准出国展览的文物陕西第一,湖南第二,北京现藏第一,陕西现藏第二。
5、故宫太和殿简介及资料多尔衮十世孙向国家讨要故宫,声称那是祖产!众所周知,故宫又叫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城市的中心位置,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大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才建立完成,迄今已经有560多年的历史了。1643年清兵入关,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登基,建立清朝,史称清太祖,由此开启了满清政府统治中国286年的历史,直到1912年,随着清朝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退位,才结束了中国几百年的封建统治社会,而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些皇室人员,也纷纷改名换姓,过起了平淡的生活。近年来,随着一些宫廷剧的爆火,加上人们对于故宫的神秘感觉,故宫已经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随着清朝的覆灭和社会的发展,故宫早已是国家的标志建筑,而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了。但就在前段时间,一位自称是爱新觉罗·多尔衮十世孙的人,站出来通过媒体向国家索要故宫。这位所谓的多尔衮十世孙,名字叫作爱新觉罗·州迪。2005年,这位“多尔衮十世孙”大闹火车站,他穿着明黄色的满族服饰,梳着旧时满族的标志性长辫子,到火车站买一张到北京的车票,当被告知车票卖完的时候,他怒了,并且大闹火车站,扬言自己是多尔衮后裔,是皇族王爷。按照正常的思维来看,他的这一言行举止,让人觉得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后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把他请到了办公室。一度好言相劝,让他更改出行时间,但是他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有优先购票的权利,甚至还一度要求让别人把票让给他。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工作人员无奈报了警,后才不了了之。后来有记者去采访他,到了他家才知道,他的家里完全是按照清朝宫廷里的样式来设计的,没有一点现代建筑的样子,置身其中,仿佛就真的到了古代一样。记者了解到,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爱新觉罗·州迪也秉承着清朝皇室的生活习俗,平时只穿黄色长袍,留着一头长辫子,为了皇室血脉纯正,他还与近亲结婚,平时称他的妻子为福晋,他的妻子见到他还要行礼。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除此之外,他的儿子平时也是一副王爷打扮,然而这还不是可笑的事情,可笑的是他竟然向国家索要故宫,还大言不惭地说,故宫是他的祖产!且不说他究竟是不是爱新觉罗的后裔,就算是的话,故宫也并非爱新觉罗家族的祖产,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故宫应该是明朝朱家人的祖产。因为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直到永乐十八年才建设完成,其间总共花费了十四年的时间,所以严格意义三来讲,故宫是朱家的祖产!#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6、故宫资料简介五年级沈阳故宫,又称“盛京故宫”,是中国清朝早期的故宫之一,是清朝皇帝在东北建立的第二座皇宫,于1625年建造,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庭院等400多处。它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均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整个建筑群呈南北走向,大致可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是皇帝及其家人居住和行政办公的地方,主要有文翊、宁寿、庆宁、景福、慈宁、皇极等大殿和紫禁城、御花园等场所,是故宫的核心部分;外城是为宫廷大臣和事务管理者所用,其中有名的建筑就是“辽阳署”,也称“总统府”或“总统行馆”,占地面积达2.4万平方米,是整个故宫建筑中规模宏伟的建筑之一。沈阳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迹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宫廷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见证,因此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7、故宫简介资料100字在故宫里隐藏着一条“巨蛇”,默默在紫禁城中守护故宫600年,却依然很少被人记得,它到底是什么?一起来详细了解下。中国上下拥有5000年的历史,从黄帝到现在的时代,我们炎黄子孙经历了千变万化,也让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经历了改变,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景观,很多由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建筑和其他景色,都富含有很高的价值。这些由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产物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如今我们很多从以前传过来的建筑之类,都被保护了起来,建设起了一座座博物馆或者参观景区供人参观。就比如我们为熟悉的故宫,它的历史就久远,从明朝就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建成,整体的设计理念独特,该建筑与天上的星辰相对应,用来突出皇权的合法性以及至高无上的意思。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这里面的每一个建筑都具有我们中国的特有色彩,融合的制作工艺以及风格都不错,但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在这座庞大的宫殿里,还藏着一条“巨蛇”。说它是“巨蛇”其实指的不是真的蛇,而是一条河,它的名字叫做“金水河”,它跟故宫一样,都有一个别的称呼,它的另一条称呼名为“玉河”,光听这个名字各位是不是就觉得跟“御”挂钩,也正因为它就在这紫禁城内,有这个称呼也不意外。金水河总长度为500米,河道宽度是根据河岸两边距离乎宽乎窄的,窄2米,宽也有到18米的,能在故宫居住的都是皇室的人,自然建筑也就都属于皇室建筑,金水河也算其中一个,它的意义大,它可是用来守护故宫的。在明代时期,金水河曾被改过道,玉泉山的水过德胜门水管流进深刹海以后被分为了两条河流,首先第一条就是供应当时皇室人群使用的,第二条则是给城郊补给用水,之所以被称为“御河”,是因为是因为当年什刹海与南护城河所连接,在明代就被称为了玉河。这条河的历史久远了,从15世纪20年代就开始修建,值得一提的是,金水河的宽度以及深度在每一个地方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它还分内河和外河这两种,每一种的作用都不同,不过都是为了紫禁城的安全。很多人好奇,只不过是一条河,怎么就能保护得了这么重要的地方呢?刚才我们说了城外都存在有护城河,这基本上是古时候每一个城池都会包含有的,护城河存在的意义重要,要么是围绕寺院,要么就是围绕整座皇宫,从保护的建筑以及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就是用来防御敌人或者动物的入侵。那它具体是如何来保护故宫的呢?其实这要跟故宫的建筑有挂钩了,当年故宫在修建的时候采用的都是木材建造,木头各位都知道,容易燃烧的一款材料,村里面每家每户都会木材来引火,所以这种材料容易引发火灾。像故宫这里面的大型建筑有很多,如果出现这种灾害,肯定会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而且当时可没有我们现在的消防队人员,想要灭火只能采用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叫大量人,一人一个水桶跑去接水灭火,这必须要有大量人才可以,既然这里是皇室,那么下面的人肯定不会少,重点就是水这一方面。所以金水河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离故宫里每一座建筑都近,这也就是为什么金水河看起来是蜿蜒流淌的,如果紫禁城里出现火灾,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从这里面取水,的方便。再一个优点就是,面对可能下的大暴雨或者宫殿里的水需要排出去,则都可以采用金水河这条河进行一个排水,因为这条河是连接着外部的,所以不会让故宫里出现溢水的现象。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故宫已成为北京标志性旅游景点之一,很多朋友到达北京都会来到这个地方参观,故宫里存在有大量的树木,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在给树浇水时,也会采用金水河这里面的河水来浇灌,的方便。金水河在以前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如今它对我们而言同样重要,很多人都会前来参观故宫也参观这条河,这条河延伸的距离并不是有长度固定的,它承载着我们历史文化长河其中的一部分。以前是金水河守护这故宫,现在故宫被保护起来了,金水河自然也应该被我们保护起来,相信它依然会流淌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它大的作用。朋友们怎么看待这条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