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传习录【文案77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6 05:1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传习录

1、“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2、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阳明到开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记功。记功碑上称颂皇帝的“皇威神武”“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阳明也隐隐表达了自己难言的复杂心情。(传习录)。

3、这首诗大意是说,人人的定盘星、定海针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我们看到外在的千变万化,是因为我们心动了,心被带走了,带到千千万万的事事物物那里,我们的心被物化了;

4、阳明心学的智慧以及许许多多具体而微的教导,都凝聚在阳明心学的这部集大成之作《传习录》当中:

5、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6、● (听学·传习录)找出私欲,拔去病根(19)

7、大概这次刻石记功时,开先寺一带的景色给王阳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爱这个地方。这年三月,他又一次来到开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这清幽山水,这林涛泉石和众多的人文胜迹,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余,他写下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忧。

8、0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9、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了,只去修身以俟,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10、“传习”一词出自《论语·学而》“传不习乎?”朱熹注此说:“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

11、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14、解析: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15、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16、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17、● (听学·传习录)学问也需要消化吸收(28)

18、● (听学·传习录)为学之要,着实操存(21)

19、那么心学里的“善”“恶”是什么呢?心学里面的“善”,是《尚书》“允执厥中”的意思,就是“妥当、恰到好处”的意思;“恶”就是失准的判断。打个比方,比如张三偷东西,按照赃物的案值,按法律判他三年有期徒刑,他进去蹲三年出来了。这是符合被惩罚恰当的标准。这是什么?这就是“善”。他本来应该判三年,结果法官判了五年。那还是“善”吗?显然不是了,已经是“恶”了。如果他本来应该判三年,结果判了一年就放出来,是不是“善”呢?这点事容易模糊的,这也是一种“恶”,因为对于受害者而言,判三年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妥当的事情。如果小偷只是受了一年惩罚就出来,对受害者或法律规范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

20、● (听学·传习录)让他三尺又何妨(34)

21、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22、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23、(解读) 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王阳明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发明我们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不在于如何去记住书本,而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启发自我。

24、看到一个东西,心里马上就有喜欢的一涌动;碰到一件事,或者听说一件事,觉知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马上心里觉得堵得慌,这个堵得慌就是“行”的开始。所以我们讲“知”是内在的行动,行和知中间是无缝连接的。我们只要知觉到,心里边马上就会有个涌动,这个涌动就是“行”的开始。这就是知行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讲“知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25、阐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然后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也该意识到,并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智慧。

26、陆澄问:“圣人能应变无穷,莫非事先研究谋划过。”

27、● 王阳明:为什么道理明白的太多,人就傻掉了?

28、我们如今会说某家的孩子早熟,但王阳明不是,直到五岁他才能说话,别人还以为这孩子是个傻瓜呢。

29、21 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着。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着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着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30、下卷主要内容是致良知,这一卷先生自己没有审阅过,上卷和中卷先生都是审阅过的。提出了“本体功夫”和“满街都是圣人”的观念。核心是天泉证道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华所在。

31、王阳明龙场一悟彻悟心法内涵知与行是合一的“格物”格的是内心《朱熹晚年定论》,王阳明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龙场一悟”让他悟彻心法的内涵,他发现了朱熹解释为关键的“格物”一词的错误。王阳明认为外在的言行都是源于内心,有怎样的内心就有怎样的外在言行,知与行是合一的。可当时,朱熹是国子监,天下儒者都是朱熹的学生,他们并不认同王阳明的看法。直到朱熹晚年,朱熹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可已经没有办法纠正以往的错误了。幸好,朱熹在跟学生的书信往来里写得很明白,说自己以前对孔子学问关键的“格物致知”理解有误。王阳明把这些书信收集起来,编为《朱熹晚年定论》,收集在《传习录》里面,使得这一心法的真正意涵得以留传,发扬光大。

32、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33、● (听学·传习录)“戒嗔恐惧”即为良知(33)

34、去人欲,并非抹杀人的自然欲望,而是去除会产生危害的过了头的欲望,而达到一种中和的状态——“天理”。去人欲、存天理,不是只有在静静地躺着、坐着时才能做,在行动中也可以做到,时时、事事皆可磨练。

35、不忠、不孝、不慈、不信,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由倨傲不恭造成的。为人不可太过傲气,对不同的人和事物,都要常怀尊重与敬畏感。

36、(解读) 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37、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38、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39、14: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40、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41、《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当代,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

42、第三个层次:我们心中的“圣人”常常被我们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必须剪除掉我们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43、这句也是继承了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常省察自我,反观己心,去除障蔽,不可松懈,才能有所进益。

44、3 无善无恶事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5、05: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6、18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47、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48、● (听学·传习录)从依本心,尽我天性(12)

49、06: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50、● (听学·传习录)欣合和畅,原无间隔(20)

51、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52、0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3、上卷是语录体,是相对比较基础的东西。比如什么是“知行合一”?什么是“心即理”?什么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等,主要是强调什么是圣人之学,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阳明心学是入世的东西,不是空谈心性,和佛道之学是有分别的。心学不讲彼岸,强调入世践行,强调儒家的“修、齐、治、平”,强调对我们实际的生活和人生究竟有什么帮助,不是遁世枯禅。

54、《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是我们读懂王阳明,感悟心学大智慧必读的一本经典。

55、● (听学·传习录)事预则立,人存政举(50)

56、很多人一谈到“知行合一”,马上就在想:这“知”不就是“知识”嘛,行就是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人把“知行合一”理解成我知道了,我就去做。还有理解成言行一致的。这些观念都不是心学说的“知行合一”的意思。

57、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58、传的拼音有两个: chuán  zhuàn

59、● (听学·传习录)成圣的标志是“纯乎天理”(30)

60、王守仁病愈复职后,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61、众所周知,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被誉为“真三不朽”者,其思想贡献尤其卓著,是明代影响大的哲学思想,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

62、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63、4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64、● (听学·传习录)为学大病在好名(26)

65、文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却十分严密而紧凑。本来文章所赠送的对象是一篇之主体。然而文章却偏把主体抛在一边,先从自己谈起,从容道来,由己及人,至后才谈及赠送的对象。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

66、朱熹朱熹是个大儒者,虽然朱熹是个用心传承儒家文化的人,但是他对这个心法的学问没有理解透彻,比较偏重外面的礼仪、人与人应对的方式与技巧,悟不透心学里内心与人外在言行的关系,以着朱熹好像让人容易懂,却是错误的解释来修为自己,是达不到真正效果的。

67、●(听学·传习录)是非之心,不虑而知(8)

68、除了个人阅读体悟以外,还需要有必要的例证与解释,我们才能更通透地领悟《传习录》中传达的智慧。

69、同样是发钱这个事情,同样是一千块钱,对于每个人来说,心态反应是不一样的,心里的喜欢或者厌恶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判断。我们通常是认为好的就喜欢,认为不好的就不喜欢,没啥感觉的就无视。但是自我意识上判断未必符合客观事实。很显然,认为好的就是“善”,不好的就是“恶”,显然是不太靠谱。

70、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71、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

72、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

73、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谋划和行事都不要越过自己所处的地位。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74、●(听学·传习录)有良知,人人皆可成圣(5)

75、(释义)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

76、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上一篇:重阳节佳祝福语【文案58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