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中国古代名人【文案72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5 16:0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中国古代名人

1、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d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2、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其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故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中国古代名人)。

3、《中国古代名人圣贤》贤相忠臣06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

4、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6、老子:中国历史伟大的哲学家,世界着名的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所着的《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

7、蔡伦。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8、  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江苏泰县姜堰填人,幼小时棋名已闻达四乡邻里。著有《弈括》和《黄龙士全图》。

9、《中国古代名人圣贤》诗人与墨客10宋学泰斗-程颢程颐



1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1、《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书画名家02书圣-王羲之(下)

12、《中国古代名人圣贤》神医与兵圣03医药学家-李时珍

13、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族乞颜部人。大蒙古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绍兴三十二年,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

14、韩信攻打楚国,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

15、陶渊明、柳宗元、司马迁、文天祥、孙子、庄子、荀子、老子、韩非、司马相如。

16、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将对弈双方的心境、神态及棋盘上的风云变幻写得栩栩如生,诵之别有意境。

17、司马谈(约公元前165-公元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之父。

18、饶是这样,后人还对他不太满意。有人就在和县的霸王祠题联说到“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那意思是说他在写项羽时有歪曲英雄的嫌疑。没办法,谁叫你老人家是千古大史家呢,高人就要高标准要求嘛!回过头来再说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所占篇幅在书中仅次于写刘邦和项羽的,是司马迁重点记述的人物。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用浓墨重彩写了韩信的赫赫武功,而对他功成名就直到谋反被杀,则只是泛泛而写,三两下就收了尾,由此不难看出太史公对韩信的欣赏之情。或有人言,风云年代有事可记,当然要重点记述,天下已定时无事可记,自然要简单、平淡。这话看似有理,其实不然。韩信这么一位叛逆之臣,因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使得封建史家无法绕开,但如果一味站在正统的立场,则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其谋反的事情上,假使作者再缺点良知,完全可以往里面添点油,加点醋,甚至篡改史实,掩盖真相。那样的话,韩信就是一位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了。

19、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20、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21、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22、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23、《中国古代名人圣贤》神医与兵圣01中华医学圣祖-扁鹊

24、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25、  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之又称赤帝、烈山氏。他与黄帝结盟并打败了蚩尤,随后逐渐与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gǔ)神农大帝。相传炎帝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26、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7、后生才锐者,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28、阎若璩口吃成大器。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29、赏析:陆游一生极其重家庭教育,写了大约二百首有关教育子女的家训诗。《放翁家训》是陆游的一部家训专著,此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约写于其四十四岁时,后一部分约写于其八十岁左右。《放翁家训》在宋代的家训中有一定的地位,此书结合陆游自己的切身经验写成,故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独特发人深省之处,其中突出的思想是教育子孙要继承清白家风,做清白人,专心耕读,做乡中君子。

30、  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夏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终于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从而开茶叶研究的先河,所以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31、《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开路先锋与改革家01理学大师-朱熹

32、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33、  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34、《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书画名家06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35、发展总会超乎我们的想象,也远比我们想象来得精彩

36、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37、赏析: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甚至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38、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0、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41、关汉卿(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

42、看似寻常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43、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44、《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书画名家07史圣-司马迁

45、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46、赏析: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47、在建国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的职务,并在外交上有卓越的表现,被国际上称为难对付的政治家!在职期间日理万机,勤俭朴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死后没有任何的存款,也没有留下一子半女,甚至连骨灰都撒入大海,这样的廉洁是无人能比的,可以说他为中国人民奉献了他的一切。

48、译文: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49、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5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1、《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开路先锋与改革家07唐代高僧-玄奘(中)

52、《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圣贤诸子02至圣先师-孔子(中)

53、游泳乃自古盛行的运动,《水浒》里的阮氏三雄便是弄潮的高手。辛弃疾还将钱塘潮中的勇士写进词里:"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旗惊飞,跳鱼直上,蹴踏浪花舞",技艺之高令人惊叹!宋时还流行"抛水"(水球),徽宗赵佶曾写过首"抛水"诗:"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这"抛水"颇似现代水球了。

54、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5、《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开路先锋与改革家04明代思想家-李贽

56、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有《名都篇》曰"名都出妖女,京洛出少年。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这里的"击鞠"即古代的马球。

57、医圣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练得到的本领,医好了很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医德高尚,看到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医,为广大老百姓治病;他医道高明,写出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是中国医学史上提出辨证论治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58、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59、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60、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

61、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3、  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氏用她的足迹丈量了这个大脚印,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或人文初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早的王,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64、《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序&文人03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上)

65、《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圣贤诸子10文哲大师-庄子

66、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67、熟悉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8、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69、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70、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71、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上一篇:不容分说造句【文案34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