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陆游的诗爱国诗【文案46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4 09:3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陆游的诗爱国诗

1、   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2、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陆游的诗爱国诗)。

4、陆游一生流传下来的诗篇超过万首,收编在《剑南诗稿》中就有九千二百二十九首,集外补遗的尚不算在内。他自己也有“六十年间万首诗”的记述。除诗作外,他同时也填词,但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全集内有一百四十六首入编。数量虽少,但历史和社会影响都很大。一曲《钗头凤》堪称千古绝唱,流传范围不仅遍及全国,在国外也广为流传。又如《卜算子.咏梅》可谓精典。伟人读后也按其词调格律填了一曲,虽然立意各不相同,但影响同样很大,被诗词界誉为“无人能比及”。陆游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不少记述抗金前线和抒发爱国情怀的,《诉衷情》就是其中一例,词曰:“当年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词填于山阴苦度晚年时,在忆述当年抗金前线的情景和感想。古梁州属今陕西勉县,由南郑管辖。作者当年投笔从戎,征战,但却是梦断关河。想不到胡寇未灭,已是垂垂老矣,但心还在前线天山。作者所指天山即祁连山,是当年宋、金争战重地。以致他后来在好些诗词中都提到“天山”。如《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中有“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之句。又如《新年》中有“稽山剡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的心迹吐露。再如《秋思》中也写到“慨然此夕江湖梦,犹绕天山古战场”。作者晚年虽退隐故乡,但心系抗战,对在天山的军旅生活记忆犹深。一心想收复失地,他不甘热泪空流,更不甘身老沧洲!

5、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6、一个沙场建功之心,却无处作为,心愿还未实现,双鬓却已斑白,只能不甘的老死在沧洲,实在是可悲可叹。

7、只要自己还有所牵与所系,有所喜,便只能留于红尘,浊酒诗画,过自己的俗世人生。

8、《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

9、因抗金前线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三月,只身抵达南郑(今陕西汉中)进入王炎幕府,官为: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实为王炎幕府中的军机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之职)。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实现了他“平生心,执戈王前驱”的毕生心愿。身入军营,投笔从戎是陆游人生中的一大转则,他发出了“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的心声{《独酌南郑有怀》}在南郑的军旅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多月,但却是陆游一生中的巅峰时期。他发挥了早年攻读兵书的军事学识,入幕后积极为王炎制订作战方案,准备收复长安和北方失地。他分析南郑所处的军事战略地位之重要,看到南郑一向处于咽喉锁钥地位,“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连襄邓,西控秦陇,形势重”。又:“汉中府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右,北接秦川,乃秦蜀之重镇也。《广与记》曰:前控三秦,后据西蜀,左(右)通襄沔,是一大都会”。宋王朝南渡后,南郑更成为西北国防前线,乃宋金必争之地”。掌握地形地理是军事一大要素。充分发挥了他早年研读兵书所掌握的布阵、屯兵、训练、防守、攻击之基本军事技能。还为王炎制订了《平戌策》,提出了驱逐敌寇,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他在《平戌策》中提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畔则攻,无则守”的策略。他在南郑不仅向王炎建言献策,还亲自率兵巡逻放哨,真应了他梦寐以求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写下了很多壮怀激烈的爱国诗篇。他说“予山南杂诗百余篇”。但可惜的是在南郑回成都途中在途经望云滩时不慎诗稿落水而湮灭。他有记述:“舟过望云滩,坠水中,至今以为恨”。根据他传世的文献中可窥得其在南郑期间所作的诗词当在一百六十首以上。他的作品足见其才略奋发,学识精深,尊德义,斥功利,抗金复国一片丹心。如在《闻虏乱有感》中写道;“有时登高望鄠杜,悲歌仰天泪如雨。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诗人的赤诚之心,报国誓言掷地有声。八个多月的军中生活是陆游一生的辉煌,几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激起诗人对南郑军中生活的回忆。如《岁暮风雨》中写道:“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又如在《秋夜感旧》中写道:“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从这些诗句中让人看到诗人认为从戎是慷慨雄壮的美事。再如《江北庄取米到》一诗中忆及“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城”。把当年从军在渭水边,大散关下驱贼寇的豪迈气概描写得真真切切。又如《蒸暑思梁州述怀》中写到:“思出甲戍梁州,戈戟彻夜相摩声”。诗人当时关注就是手持戈戟等武器披甲出征,战斗在秦陇一带,驱敌出境,统一祖国河山。虽然这一抱负无法实现,但诗人对南郑的军旅生活有许多美好和慷慨激昂的记忆,他写过许多“忆昔”为题的诗篇记述南郑时期的情怀。如:“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军书插鸟羽,戍垒候狼烟。……壮士埋巴峡,……安西九千里,……遣将人幽燕”。又如:“忆昔轻装行,……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独对青灯意未平”。诗人满怀壮志,不远投入军营,情绪高涨,但因朝廷妥协投和,诗人抗金复国之梦未能成真,直到晚年都看不到当朝的抗战行动,只能以农耕度日,诗人日夜操思未杀胡虏心意难平,爱国意志何等坚定,令人赞叹!其不但爱国,且爱乡爱民,他的家国情怀无与论比,在诗中多处写到关爱遗民,如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关注遗民疾苦,希望朝廷出兵解救他们。又如《忆昔》中写到“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等,为关爱遗民而痛哭流涕,爱民之情昭然可见。这些《忆昔》诗篇,多为描述在南郑军幕时的战斗生活,有些以当时的现状作对照,借以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是我们今人值得学习之处。



10、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11、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2、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3、(释义):三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14、④理想信念: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长歌行》:(节选)“人生不作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孤城。”

16、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17、感情。只要你用心去爱,去经营,终会开花结果。也终有人陪你哭,陪你笑,陪你看夕阳无限好。

18、列圣仁泽深如雨露普降,大赦诏令快似疾风迅雷。

19、想当初我自比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20、这首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此时的陆游早已告老在家,又听闻朝廷大军北伐失败,力主北伐的韩侂胄被杀害,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交集,悲痛万分,以至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后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五岁。临终之际,他写下了这一篇绝笔诗,既是他给孩子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后的抗战号召。

21、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22、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在宋朝那个文人都流行写词的年代,他偏偏更加爱诗。

23、2)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4、陆游的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特别是清末以来,每当国势倾危时,人们往往怀念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陆诗的爱国情怀也因此成为鼓舞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陆游写山水景物和书斋生活的诗篇,因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清新优美,也颇受明、清诗人的喜爱。陆诗中对仗工丽的联句常被用作书斋或亭台的楹联,也说明陆游的这一类诗篇在后代拥有广大的读者。

25、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26、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27、《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28、⑤责任意识: 公卿有d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29、译文: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30、陆游通过自己不由的想到了当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生大业未能成,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结局吗?不由的更加悲痛伤感。

31、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32、(释义):回忆当年鹏程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33、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34、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3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6、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37、这首诗写在绍熙三年(11壬子),作者时年六十八岁,闲居山阴三山故里。在这段时间里作者有大量的爱国诗篇问世。在这个题目下就有两首七言绝句,本节选其第二首。“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裹,南望王师又一年。”当时因中原大地外敌入侵,朝廷内部又骚动不安,大宋江山只剩半壁,中原北部处在金兵铁蹄的残踏下,北部边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廷统权者不思抵抗,苟延残喘,偏隅江南。眼看大好河山惨遭沦陷,陆游写下了这首满含家国情怀的诗篇。诗的前两句浅显易懂,以开阔的胸怀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蕴含了诗人对祖国江山惨遭侵略的痛惜之情。第三句直接点出了困在北方的父老乡亲在金兵胡寇的残酷统治之下,眼泪已经流尽了。诗人以深深的亲情、乡情惦念着亲人们,如此的家国情怀在历代爱国诗人中是罕见的。后一句诗人既痛恨朝廷的不抵抗政策,又热切希望朝廷出征收复失地,解救民众百姓,统一祖国河山。但朝廷还是按兵不动,诗人叹息,一年又一年,江山一统更待何年?

3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9、《书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恢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竦报国,尚凭精意视炉熏。”

40、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虽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陆游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挥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41、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42、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43、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44、2)豪门府第终日沉溺于宴乐歌舞,可叹战马肥死厩房弓箭断了弦。

45、《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鹊桥仙·一竿风月》《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上一篇:读书的方法演讲稿【文案117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