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朱子治家格言是谁写的【文案69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4 08:0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朱子治家格言是谁写的

1、《了凡四训》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杨荣是一位之有名的大官,他当了三公,所谓少傅、少师、太师,这个从位置来讲是尊贵的,他是太子的老师。这位杨少师他是建宁人,他的祖父是以济渡为生,就是一个船夫。有一天他的家乡下大雨,水涨冲毁了民居,很多人都淹死了。很多船夫趁着这个时期去捞取这些财物,就唯独杨荣杨少师的曾祖父和祖父只是救人,对那些漂在水上的货物一点都没拿。乡村的人都笑他们,说你真是很蠢,有得拿都不拿,有得捡都不捡。结果后来少师的父亲出世以后,他们的家族慢慢就富裕起来。有一天,有个神人化成一个道人来告诉他们,说你的祖父有阴功,阴德很大,你的子孙一定能够贵显,你将你的祖父安葬在某一个地方,风水宝地,将来必定会发达。这块宝地就是有名的白兔坟。后来杨少师出世,就是杨荣,弱冠就登第。弱冠就是还没有到二十岁,他就考上了进士,进士是古时候高的学位,做了三公,辅佐当时明成祖建立了奇功,因此皇上加封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跟他一样的官爵,他的子孙都是贵盛、贤能。可见得为人仁厚,特别在急难之中只想到救人而没有一点贪财的观念,这个家业自然就会有天来给他报偿。

2、我们手牵手,爱情天天有;我们心连心,家和万事兴。

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4、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5、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看到他福报消损,福尽人亡。 

6、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ほら足元(あしもと)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脚下)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あゆ)む道(みち)(这就是你要走的路)ほら前(まえ)を见(み)てごらん(来看看你的前方)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みらい)(那就是你的未来)未来(みらい)へ向(む)かって(朝向未来)ゆっくりと歩(ある)いて行(ゆ)こう(慢慢地走去)

7、在还没有刮风下雨之前,就要把屋顶、门窗修理好;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挖井,那就来不及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事情要看长远,不能只看眼前,这是做人应有的态度。

8、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

9、  (解读):世界是所有的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没有间断过,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便是对祖宗的崇拜。中国人心中没有上帝,但是却有祖先。对祖宗的崇拜便是对血缘的认同,便是民族的凝聚力。也许在你的眼中你觉得你的子孙愚笨,但是作为他们的长辈你不能不要求他们去仔细品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育人的基本要求,所谓知书明礼。推广到现在就是你的子女虽然先天的条件不足,但是你仍然要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



10、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1、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12、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著有《辍讲语》、《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他的心灵因此受到很大震动,决心要向父亲那样,坚持民族气节,决不屈膝事敌。他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因敬仰晋人玉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坚辞不应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他痛恶官场中虚伪阿谀之风,不与官吏豪绅应酬。朱柏庐临终前留给其弟子的遗嘱是“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其所著《朱子治家格言》(一名《朱子家训》)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劝人勤俭治家,安分守己,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几百年来传颂全国,至今在东南亚各国影响极大。

1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4、答:孩子在13岁前,年龄越小记忆力越强,理解力越差。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该记忆的年龄一定要给他记忆。到了理解的年龄再充分给他理解。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才会事半功倍。这就是我们的观点:“有智慧的妈妈,是在孩子重要的时期,做对重要的事情”。

15、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成就的。

16、器具质而洁,瓦罐胜金玉;饮食约而精,菜蔬胜珍馐。

17、朱柏庐所作《朱子家训》原名为《治家格言》,朱熹所作《朱子家训》原题为《紫阳朱子家训》,而“紫阳”是朱熹的别号。

18、见到了美色,就起了邪淫的心,这个报应往往会在自己的妻子、女儿身上。

1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21、    支流幼儿园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经典,使小朋友们在传统文化及经典的浸润中,为今后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23、《朱子治家格言》中也有很多素文化思想,直接的比如“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24、  (解读):这是说家常用的器具,不求华美,只求质地坚实,并且经常洗刷干净。这样的话,就是瓦罐也会有超过金器、玉石。家常的菜肴,不必贪多,只要足够下饭,烹调得当,即使是园地里自己栽种的菜蔬,也比山珍海味来得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节约。

25、  (解读):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

26、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27、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28、不要贪图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过量的喝酒。 

2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0、兄Xiōnɡ弟dì叔shū侄zhí,须xū分fēn多duō润rùn寡ɡuǎ;长zhǎnɡ幼yòu内nèi外wài,宜yí法fǎ肃sù辞cí严yán。

31、人人都追求幸福,说明都觉得自己还不幸福。那么,为什么觉得不幸福呢?无外乎自身的浮躁,这样看事情比较表面,看不到根本,看不到深处,也就是不能务本。圣贤教育在学习中特别强调“务本”,君子要务本。本就是修身,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要教育孩子,根本就是做好自我教育。如老祖先所说要“务本”,务必要从自身做起。就如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了。

32、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了。

3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4、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治家格言警句大全治家格言有哪些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35、后“学贵立志”。让我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开始做起,学规矩守规矩。经常听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才真正的懂得,一个人不懂得自律,也更谈不上有担当、责任心、感恩心。

36、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37、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38、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怎么配做一个大丈夫?看重钱财,而不孝敬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39、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40、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41、黎Lí明mínɡ即jí起qǐ,洒sá扫sǎo庭tínɡ除chú,要yào内nèi外wài整zhěnɡ洁jié,既jì昏hūn便biàn息xī,关ɡuān锁suǒ门mén户hù,必bì亲qīn自zì检jiǎn点diǎn。

42、  (解读)一句写“勤”,一句写“谨”。清晨起来就要将庭院、台阶扫干净,里里外外要使它保整洁,这是“勤劳”的好习惯,也是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日出而作、闻鸡起舞,都有一个“勤”字在。日落而息,要亲自检点门户,这样能做到处事“谨慎”。从礼子开始,儒家对勤俭治家和谨言慎行都有很高的要求。

43、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44、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谗容者,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5、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46、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47、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yán)子孙。

48、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邪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49、周所众知,学问受不受益,要看力行的程度。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因为读了、明理了,会去做,去做以后,心境会改变。心境一变,相由心生,气质就变了。希望通过自身的力行来改变自己气质,享受肯听父母话,肯听老人言,肯听经典话的福气。

50、至于来俊臣,他是比周兴更加心狠手辣的人,他所用的刑罚比周兴更加残酷,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后来又有一个酷吏,叫做吉顼,他比来俊臣更加老谋深算,而且胆略非凡,他后来得到武则天的信任,也都弹劾来俊臣,于是来俊臣又被定为死罪。因为来俊臣作恶多端,所以到斩首那天,整个洛阳城全部百姓倾城而出,都来看热闹,等到来俊臣人头一落地,这些百姓就蜂拥而上,把来俊臣的尸体挖眼的挖眼,剥皮的剥皮,后连五藏六府都掏尽了,没多久来俊臣的尸体就被别人刮完吃完。所以因果报应,真正了解这个道理,怎么可能不生畏惧心?怎么可以用刻薄残酷的手段去待人?即使自己能够发家,下场也都之残酷。如果我们能够用厚道待人,按照道理来讲,必然能够久享家业。

51、鲁迅先生追忆童年时,印象深者,就是在百草园三味书屋的书桌上所刻下的“早”字。那绝不是只因为迟到了要挨先生的戒尺,那代表着鲁迅对自己成长之旅的一种反思,那是一种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真诚态度,那是一种从此刻的自律与自省出发,面向未来人生之路,所进行的深沉瞭望与自我期许。

52、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

53、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他们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54、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55、1曰祖国,曰家庭,此二者,皆可顾;曰父母,曰子女,此二系,皆幸福。

56、在《左传》里面讲,「人弃常则妖兴」,如果人把伦常都废弃了,违背它,不肯照着伦常的道理去做,这样妖魔鬼怪就兴起来,妖一兴人就要消亡,社会一定会大乱。我们看到南北朝有一个国家的皇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叫做拓跋珪,他这个人很有本事,十六岁就称王,二十六岁就建立他的帝国的帝业,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强大的政权。但是这个人后来变得喜好酒色,而且刚愎自用,性格愈来愈多疑、残暴,常常亲手将人毒打致死。譬如他乘车的时候,他会拿着宝剑,无缘无故就从后面把这个驾车的人打死,打死一个又换一个,一天甚至会打死几十人。这个人的性格就愈来愈变态,因为他愈杀人他就愈害怕别人会谋害他,他心里面就愈加多疑,甚至后来将自己所宠爱的贵妃刘贵人都赐死。而且他经常变换自己的寝室,连他亲密的亲信都不知道他晚上睡在哪里,所以他怕成这样。只有什么?他宠爱的一个妃子万氏才知道他晚上住在哪里。

57、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58、接触传统文化的这几年,只停留在表层,只知道都读过那些圣贤书,没有“信解行证”,充其量也只是相信圣贤教育好处多多。但没有去深入理解经典的教诲,更没有理解以后依教奉行,就更没有“证”了,没有感悟,提升境界、智慧,以至于契入圣贤的境界。因此还是浮躁,得不到宁静,就不能生智慧,看事看的又浅又近。我现在回头想想,都为自己曾有的执念所惊怵。是啊!害人又害己的事我们才那么的乐之不疲呢!多傻呀!怎样追求宁静、智慧、幸福?

59、朱熹对父母的孝,感人至深。他少年失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四十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为守孝道,他筑寒泉精舍(又名方谷书院)于墓旁,在此著书立说,讲学授徒,直到守墓追孝三年期满。

60、做人要有三德美德、道德、公德;处世要有三心爱心、善心、信心。

61、其次要“学贵力行”。要有学一句就要做一句的态度。以往也读、也会背一些经典,只能说他还只是知识,我们只是读过它了,只是把它背起来,没有办法知行合自己也受用不了。正如《弟子规》中所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追求读了那些经典,只是在消遣经典。所以,从今天开始要形成一个态度,要学一句我们马上做,实实在在的去做,力争通过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真正的享受经典带给我们的改变和幸福。

62、爱国守法乃爱家之本;茶热饭香乃持家之福;互信互谅乃和家之道;宽严并济乃育儿之诀。

63、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困衡录》、《愧讷集》、《春秋五传酌解》、《毋欺录》等。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其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句,尤脍炙人口。

64、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6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66、  (解读):家道富厚,家庭关系往往容易和顺;家境贫苦,家庭关系往往比较紧张。朱柏庐则提出了和顺治贫的方法:一家人只要生活得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即使上顿不接下顿,也会有家庭的欢乐,有天伦之乐。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和了,苦一点也算不了什么。“国课”是指百姓应当上缴给国家的租税。早完成国家的钱粮课赋,不欠租税,没有了思想负担,即使口袋里没有盈余,身无分文,自己也能自得其乐。这句话的要旨是告诉我们人人为要建设营造一个和时时处处为国家着想,顺欢乐的家庭出力;同时更不能忘记我们的大家——国家,国家在先,要有为国家服务的争先意识。

67、(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68、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上一篇:描写关于母爱的名言【文案68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