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文案55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2 15:06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1、佛陀说:“物质的存在如泡粒,感受如水泡,表象如阳焰,意欲行为如芭蕉,识别作用如幻化。”唯有离开错误虚幻的认知,才能证悟生灭缘起的空性。

2、虽然如此,“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3、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生活场景,执念难免生起,但不要被困住,心无所住,就是要你不要停留,不要投入其中、不可自拔,心的本来状态是虚灵明觉,虚而不空,觉而不迷。

4、说话,办事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表里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5、我们凡夫的五蕴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油盐柴米酱醋茶,就是衣食住行。我们五蕴感知多的就是油盐柴米,就是衣食住行。人活着就离不开油盐柴米,离不开衣食住行。

6、涅槃是灭除一切痛苦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净化贪爱,舍诸执著,拔除烦恼,息灭欲念的世界,进而到一大总相的常寂光世界。

7、  因为追求也是无用的,同时也是对人生无益的,这些跟人们脱离生、老、病、死的痛苦无关,不能使人从而得到宁静、解脱的快乐。话题稍为扯远了,现在我们再谈佛教反对宇宙万物是由神所创造的,而认为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比如我们眼前的一座山,它是土石之积;湖泊是凹地积水而成;再看教室的桌椅,则是木匠用木头做成的。如果把土石散开则不复成‘山’;把湖泊的水抽干则成凹地,那来‘湖泊’的影子?再把木板一片片地拆散,请问‘桌椅’在那里?这些有形体可见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简称它们叫‘色’,因为它们只是‘因缘暂时的聚合’而已,并不是真实不变的,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空’的——没有永存不变的实体。这就是佛经上‘色即是空’的简单道理。然而,佛教说‘色即是空’,这‘空’字并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而是一种含著「妙有’的‘真空’。这句话怎么个说法呢?

8、“空”的理论能让你看透你所执着的事物的本质,“事业、爱情、人生、世界”凡人所见所思都是缘起之物,这个世上没有永恒,一切“永恒”都是我们心中的一份“执念”。

9、  (就像一个穷凶极恶或是愚蠢无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样,我们要以‘人道’来对待他,用‘人道’来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说:‘天有好生之德。’又说:‘万物与我并生。’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不过是没有佛教说的如此透彻罢了。



10、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集谛

11、  无缘大慈:佛教主张不但对跟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爱,如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同时对跟自己没有亲戚、朋友关系的人也要慈爱,如跟我从不交往或素不相识的人,也一样地关怀爱护。‘无缘大慈’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意思。

12、释迦牟尼不认为自己所说的,是不能改变的教条。所以在「金刚经」里,他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3、  因为一个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备聪明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渡众生。要以这两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从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因为一直是在这个世间进行的呀!而佛经上虽然有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等净土,劝人念佛往生彼国,但稍为了解佛法真谛的人都知道,这是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宜方便,佛教后的目的是在于‘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并不是要人人逃避这个世界而躲到西方净土去享福。

14、        佛陀对此曾用一个强大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15、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当时的婆罗门教,就是典型的神教,后来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教,与婆罗门教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佛教告诉我们,修行要靠自己,而婆罗门教告诉我们,要靠神明。

16、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这一点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认他们‘’的神,而尽力地攻讦、否定他教的神为‘假神’。同时在他们的教义下,人类无论如何地努力奋斗,永远不能与神并驾齐驱,同处于平等的境地(永远是主仆关系)。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人只不过是神所造的‘物’之一而已。

17、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道谛--八正道

18、所谓“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因为“我”不能自由,不能自主,更没有实体。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幸福安乐,哪里能如我所愿呢!

19、“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意为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这句话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日生一善念,日修一善行。一念善,则恶远,一念恶,地狱就在眼前。

20、  又如:对于热中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藉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例如:台北的人问佛说:‘台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于回答高雄的人则说:‘北上。’依此类推,祗要众生所处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须要有佛法了。

21、“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22、“空”的理论是佛家认识世界的根本大法,是一切佛法的理论核心。佛家“空”的理论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亦或是宗教,我认为兼而有之。因为在科学上我们目前还无法证伪“空”的理论;“空”又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符合哲学的概念;还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寺院说明了它客观存在宗教的一面。

23、敬天地:天,地都是佛,做事对得起天地良心。

24、过去,许多人对佛教有所误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退缩的、固守穷困、不思进取、甚至是胆小迷信的。

25、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

26、  简单地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觉者”由梵语音译为浮屠,佛陀等,佛是佛陀的简称。也许更明确一点,应该说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还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普遍地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说: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觉)和觉他(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圆满境地的人。

27、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方向,必须行动,所以佛法特别注重实证(实践)。 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动,“犹如数他宝,自无半分钱”。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又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

28、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29、《心经》即然为非法,那就是说《心经》没有价值了吗?那就大错特错,《心经》是汉传佛教里,一部重要的一部经典。

30、  依照某些宗教的说法,宇宙万物是由的主所创造的,他们的证据是旧约中的‘创世纪’。其实稍为懂点思想的人,马上就可以会意‘神’也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人类凭著自己的观念和形像造神。而人类创造了‘神’,目的之一是在解释‘宇宙人生的起源’,佛家称它做‘第一因’。但‘神’本身从何而来?外教徒不但不肯去追究,而且十分肯定地说:‘神是的,他是自然存在的。’亲爱的朋友呀!如果神能够‘自己存在’,换句话说他不用被别人创造,就可以自己存在,那么‘神创造宇宙人生’的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同理宇宙人生也可以自然存在了。)

31、  佛教讲的道理,虽然终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并不抵触。(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改造这个世间,重建这个世界。)佛经上所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明修行要在人间,觉悟也要在人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界,逃避这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

32、  时间是流动不息的,谁能从中找出停止不动、所谓‘现在’的一点来?然后说这一点就是‘开始’呢?其实佛教对于讨论这一类对人生没有利益的问题,(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并不感兴趣,因为宇宙是无始的,也是无终的,人们殚精竭虑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将是枉然的,徒劳无功的。当你千辛万苦寻求到‘第一因’时,你势必发觉在它之前还有一个‘因’。如此循环不息,周而复始,你永远寻求不出一个固定不变的‘第一因’来。同时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果你还是要钻牛角尖,那么当你还没有追求到‘宇宙第一因’的答案时,你可能已经死了。

33、不妄语:不说谎话、假话。说老实话,诚实话。

34、  不过;我只听说过某些疾病会遗传,没有听说过‘罪’也会遗传的。除了古代专制野蛮时代,一人犯罪,全族会遭受诛连,以致被斩尽杀绝而外;现在任何一个进步的文明国家,父亲犯罪,父亲坐牢,跟妻子儿女扯不上半点关系的。而佛教就是这样主张:佛教认为一人做事,一人承当,父亲杀人,儿子是下不了地狱的。(儿子也不能代替父亲受罪。)

35、一定要有可燃物,助燃物,燃点这三个条件吧?

36、佛教当中的佛是觉悟的智者、圣人。我们学佛一定要从相信因果开始,如果你不信因果,认为做了恶事,烧几柱香就能解决问题,不受果报,这是愚痴的想法,学佛一定要正信佛法,相信因果才行。

37、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

38、佛陀涅槃前,曾嘱咐弟子们,要以戒为师,一定要持戒,学佛不是要我们学习多少佛理,也不是要我们每天都要拜佛供佛,这些都是表面形式上的,而学佛真正的内涵,则是要我们学以致用。

39、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条路或交通工具,万法归一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40、  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眼前有一杯水,把水加热后就变成水蒸气了,再也看不见水的影子。但这并不是说水真的就消失成‘空’,当水蒸气遇冷的时候,又会还原成‘水’了。再者懂得化学的人,都知道水是氢氧的化合物,换句话说‘水’不过是氢和氧暂时的化合的‘物’而已。水经过电解以后,又会变成氢气和氧气了。依此类推宇宙万事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因缘暂时聚合生成的,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因缘合则生,因缘散则灭,那里有创造万物的‘神’?那有被创造的‘万物’呀?

41、《法华经》主要讲“一佛乘”思想,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无论三乘还是五乘,终都要归于一佛乘,这是经文的主旨所在。

42、总之,四大五蕴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

43、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一句话其实是《楞严经》的总纲。在《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种我执,只是一个幻觉。《楞严经》号称佛经之首,这部佛经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追问,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心在哪里?阿难回答了七次,都不得结果,所以,叫“七处征心”。七处征心:心在身内;心在身外;心潜在根里;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心在随所合处;心在根尘之中;心在无所著处。

44、  依照其他宗教的说法,他们的教主或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诱之后,或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之余,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觉悟,投靠到神的旗帜下,忏悔、承认自己是个迷途的罪人,可怜的羔羊的话,那么一旦后的审判到来,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古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著大门,盼望著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贯的强盗。

45、“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

46、  在其他宗教里,教主所说的话就是不可抗拒的‘命令’,就是不容怀疑的‘真理’。谁要是不服从或稍微表示怀疑,那么必遭天谴神罚。在外教的经典里明白地记载著:人类的始祖因为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而永远地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且他们的子孙——也就是千千万万的人类,包括以前、现在和未来的,也因此而莫明其妙地跟著受苦了。依外教的解释,这叫做‘原罪’的遗传。

47、其实,基因和文化都会操控人的意志,人会有喜好,也就产生了“痴贪嗔”。那学佛的人都要进行禅修,禅修修什么?

48、不邪淫:不违反道德法律,不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49、如真有智慧,智慧也应是因缘合合而成。智慧就该是缘起性空,智慧就是空相。同理彼岸也为空相。

50、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51、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圆满境地的人格。让我重复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这里请注意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不同点:佛不是,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要为“佛”下一个定义,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2、不恶口:不以粗言骂人,不说尖酸刻薄的话,不恶语伤人。

53、“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54、七处征心破妄想,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心在何处?《楞严经》的七处征心,堪称的(宗教)教学典范,阿难尊者的七个答案精彩,却依然被佛一一驳斥“一无是处”,后阿难尊者快要哭出来,“难道我是无心人”。从佛教来说,过去的人听佛讲完七处征心,即可开悟获得不同果位。现在人听到后不了了之,佛又说离开过去的尘而有分别想既汝真心。若是能在这一点上,参透彻了就明心见性了。

上一篇:李白的将进酒全诗【文案28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