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1、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2、 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3、 虽然我们常说诗歌是诗人灵魂的表达者,那么阅读理解一首好诗,就如同去触摸、去碰撞诗人的灵魂,一但融合在一起,那不仅是诗人慰藉的幸事,而且也是读者快乐的心灵之旅。然而,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好诗,并非展卷就可全然入目、一读就能轻易豁然开朗。诗人及其作品经常遭遇人们的误读以及误解,已经司空见惯。比如徐志摩的这首传世绝唱《再别康桥》、被误读误解的“误本”可能比研究这首诗的“正本”还要多。多年来,不少读者都认为这首诗之所以好读好听、百读不厌,就因为这首诗抒发的是一种温馨的经历抑或美好的记忆,再加语言美、节奏美以及基调“轻轻”,风格温文尔雅,故而才进入了普遍领域。这种阅读感受和审美印象固然不能有什么不当,但至少可以说只是一种浅层面的认识与理解,仅仅局限于一种审美感觉,缺乏理性或深层思考的支撑。(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4、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5、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
6、《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所以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它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海明威说:“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评论家说:“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充满了并非故意卖弄的寓意……作为一篇干净利落的“陈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
7、 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8、传授小说和故事播讲生动的具体手段,同时,进一步帮助学员掌握小说演播要旨和演播技巧,促成学员由“小白”转变为小说播讲“大咖”的蜕变。
9、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10、 尽管诗也是一种感性的文体,但比起来散文与小说乃至戏剧,诗的主观色彩是强烈的。正因为如此,诗才成为一种“迷宫”,因为人的主观世界有时就是一座“迷宫”,难以把握。豪泽尔就认为不必去克服自己的个性甚至某些偏见,并强调:“越主观,越有个性,他的艺术作品就可能越有艺术价值。”(1)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把诗人称之为一种破空而来、绝尘而去动的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独异性群体,这似乎也成了考量一个诗人心理元素的一种尺度,“一个成功的抒情诗人,他必定怀有一颗的心灵。”(2)
11、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12、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原总导演,收视率飙升始作者。
13、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4、如果说“寻梦”可作为“诗人创作如同白日梦”加以解读,那么全诗首尾所告别的云和不带走的云,只是诗人抒情表意的一个载体,那云已经成为康桥心乡的一种象征,与其说是云,倒不如说就是那诗意的栖居之饰物,那诗意的栖居深深地挽留住了诗人的一颗受伤而又孤单的灵魂,既不可惊扰,却也不是想带走就能带走的。“轻轻的我走了”,却难以告别西天的云彩,美丽的“金柳”,“彩虹似的梦”,可歌而不歌、而只有选择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等一组意象的捕捉,将一切景语都转换成了情语乃至诗语,从而构成了全诗的主体部分,这一主体部分通过写景抒情,也交代了康桥的诗意所在、魅力所在,是对轻来悄去之内涵实体的好注释。
15、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
16、(4)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07
17、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18、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19、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0、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桥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21、 这种说法虽然与西方文论中“集体无意识”说法存在显在的差异性,其实本质上还是貌离神合的。文学经典经久而不衰,自然也就成为一种“往事遗传”,在人们的记忆里普遍留下“痕迹”,以致代代相传,成为一种永恒。
22、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23、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24、"金柳""新娘"写岀黄昏的景色,金柳是夕阳下的柳影,不是诗人写不出如此的比喻,同时又比喻心中的荡漾、激动的离别心情。
25、一首仅有227个字的诗篇,朗诵好了不容易,更何况是名篇诗作呢?! 说好自有好的道理。当我们打开音频,随着音乐和楚楚吟诵的声音映入耳畔的时候,心弦就被感动轻轻地拨弄,拨弄得让你眼含热泪,似乎融入那个美好而不舍的情绪之中,深深地被朗诵者打动…… 以前曾说过,好的朗诵不是声音美,也不是声调美,而是朗诵者带给你的感动。这感动来自诗篇的文字,更来自朗诵者的表达。如果楚楚的表达不是很好地让自己置入那个环境,不是用情感把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快慢、明暗、虚实准确地呈现,即便有这首名曲陪伴,也不会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不会激起感情的涟漪。 如果你是朗诵爱好者,就请你伴随这个音频,去细细地品味楚楚在朗诵时对每行诗句,以及每个字的处理吧!想必会有所启迪。
26、这时作者并没有要刻意创作《再别康桥》,倘若如此刻意,这里所作的一切分析与阐释都是多余的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可算是《再别康桥》一诗产生的情感交代和情感铺垫,1928年秋作者出国讲学故地重游,也并非是一种刻意的安排,只有一切都顺其自然并成为一种巧合的时候,诗人再一次直面自己诗的故乡乃至心的故乡之际,岂能无端惊动自己那“单独”的可以安居灵魂的栖居?
27、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28、我们一直说,现代朗诵讲究口语化的表达。口语人人会讲,可为什么一拿到诗文开口说话,腔调就随之而来,读出来的作品也是抑扬顿挫,但就是不感人呢?经过这次练习《再别康桥》,让我突然有所感悟。
29、以前声音中所谓的情感是见字发出的,是用声音摆出来的。因为的确文字给了你提示:这里是悲伤的,那里是兴奋的等等,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一般都能明白文字的基调。这种根据文字而对位腔调的朗诵方式已经被很多有见地的业界同仁反复否定与批评过,所以,现在的朗诵潮流在向着避免朗诵腔,真实表达情感,用感情带出声音的方式发展。
30、回过头来说说李歌老师给我们讲课。有人也许认为老师有点罗嗦,因为有时一个观点,一个理论,老师总是反反复复地说,跟这个人点评时说,跟那个人点评时又说。其实李歌老师的苦心就是在让我们一定记住,不要忘记,这些都特别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真正听到骨子里去呢?所谓的朗诵技巧——内三外李歌老师从理论上讲,又从具体实践中演示、引导,真是尽心尽意到了。李歌老师一再强调这些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基本功。光有情感,却没有基本功做后盾帮你体现,不行。光有基本功,却不入情入境,内心没有情感的涌动,也不行。我们需要追求的朗诵境界是在情感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把文字流露出来的,而这时你会发现,在真实的情感下,你的语气真诚了,你的节奏合理了,你的重音跟受众合拍了,你停得恰到好处,你连得拨动心弦,朗诵技巧在不知不觉中为你表达情感而任劳任怨地服务着……
31、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32、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33、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书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进士,一生只有此作,其说当有根据。再验之于诗,亦可证明此说可靠:其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再说剑阁,后说到锦城即成都,这些都是由长安入蜀的必经之地,而且被排列得如此有序,绝非偶然;其诗中又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问君西游”“侧身西望”,如果诗人当时不在长安(西安),就不会这么说。
34、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35、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
36、 20005
37、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38、《再别康桥》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39、 这首诗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有名的一篇。
40、来稿邮箱: 3041886831@qq.com
41、 这首诗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有名的一篇。
42、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
43、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
44、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45、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
46、从黄昏写到夜景,把康桥的景色和自已的抱负全部展现出来了。是诗是画,是自已的思绪,自已的离别之情跃然句中,这就是这首诗绝妙之处。
47、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48、所谓独一无就是有异于他人又优越于他人的一种心理结构体系。所以说作为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抒情意象达到了一种,诗语就变成了一种谜语。不仅黑格尔持这一观念,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也持这一观念,马拉美曾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诗写出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猜想。”(3) 故而诗歌又可谓是一种“猜想的艺术”。鉴于这种理论依据,我们仅仅从平面上过于注重外在的诗情画意去解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有可能绕开了诗人灵魂的真实,进入不了诗人真正的情感世界,换一种说法,就是诗与思的世界。
49、《再别康桥》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50、1925年,正是民国军阀割据时代。当时的世界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国际国内形势波云诡谲。老百姓和知识分子身处这样一个大动荡、大混乱的背景下,生活朝不保夕,对命运前途的展望一片黯淡。朱自清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表面温和、待人敦厚,但内心却有自己的气节与坚持。
51、对于徐志摩来说,1921年入剑桥大学读书,也就等于寻获到了诗的故土乃至心灵的故乡,那时的英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那时英国的教育也算是世界上的教育,“绅士精神”一直是英国人文教育的主流,在那样一种自由而又崇尚绅士风度的先进发达的学府读书学习,诗人与之发生诗意情感关系的主客观条件都是具备的,剑桥本身就富有诗的意味。诗人“此在”于剑桥,也无异“此在”于诗的故乡、心的故乡。可以肯定地说,诗人心灵所在的康桥(后来被译为剑桥)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的确是无数文化人及其灵魂可以“诗意地栖居”之地。
52、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53、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54、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诗人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被捕入狱,《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在狱中。其诗发表后引起轰动,艾青一举成名。抗日战争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代表作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火把》等。1941年到延安,创作了《》黎明的通知》等名篇。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后,沉默了21年。1978年重返诗坛,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期。其中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艾青在诗歌园地辛勤耕耘六十年,为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他的诗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85年,艾青荣获法国艺术高勋章。艾青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55、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漫游各地,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多广泛的,他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之对后世影响深远。
56、因此,我们在这里完全可以坦然地加以阐释:诗人1928年秋故地重游、借出国讲学之机再度光顾康桥,就是与遗失在此地的自己灵魂的悄然会晤,这种追心寻命的自我行为的本身就是很神圣、也很圣洁的。1926年1月14日作者在写《我所知道的康桥》时就已经泄露了天机:“我这一辈子就只有那一春,说也可怜,算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6)
57、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58、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农村科技》栏目、科技部全国千县联播栏目《星火科技30分》创始人之一。
59、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60、笔者能够接受学者孙绍振先生微观分析《再别康桥》一文的如是说:“为什么是轻轻的呢?就是因为他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回忆对话。这里所写的不是一般的回忆,而是一种隐藏在心头的秘密。大声喧哗是不适宜的,只是把脚步放轻、声音放低才进入回忆的氛围,融入自我陶醉的境界。” (7) 但笔者不能苟同孙绍振先生的另一种过于主观臆断的“微析”,硬是把诗人与林徽因的“康桥情结”扯进来,甚至把这称为是诗人隐藏在心头的一个秘密,留在康桥的也正是这个秘密,诗人之所以轻轻的来悄悄的去,就因为有这个秘密搁在心灵深处。
61、 显然,这种解读就给诗人及其《再别康桥》一诗对于文学以及后人的贡献与感动“注水了”,尽管我们并不排除诗人诗中的林徽因元素,但我们更要认可诗人魂落康桥的意义远远大于诗人情败康桥的意义。康桥对于一切富有审美情趣的人们永远都是诗的故乡和心的故乡,这个故乡绝不是因为诗人失去了一个女人才美丽起来的,而是因为诗人的孤独并拥有一个比海大比天高的自由空间才美丽起来的。
62、康桥周围好几家著名学府所散发、所凝聚的一种文化的信息和知识的力量是可以感觉到的,其本身就是一道迷人的人文景观,何况在康河一角还“坐镇着拜伦神采惊人的雕像”,如此信息知识丰满的绅士精神源头,又如何不让诗人为之倾倒继而销魂呢?那时的诗人获得了一种“单独”的空间,他才拥有了一种自由的审美视域以及视角,如此,康桥的文化精魂才进入并渗透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将这种“单独”称为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用现代人的说法,“单独”就是孤独。
63、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情景交融。
64、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
65、(3) 转引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
6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