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小说或战役
1、他不仅写下了战火中的青春,还有战场归来的迷失、乱世中的爱情、都市里的漂泊……《西线无战事》只是他故事的开始。
2、曾经饱受战争伤害的人们,如何努力在50多年后走出战争阴影的故事。其实个人不太喜欢这本书,因为太政治正确了,但老奶奶的形象刻画却异常有趣。
3、为了生存,人可以出卖灵魂,然而一旦出卖,无论用什么样的代价,也无法赎回了……
4、战争夺去了犹太少女安妮的生命,然而,“安妮”却成为一个永恒的形象,作为人美好的部分站在那里。时代乱流中宏大的,口号般的,标签化的声嘶力竭都不及青春期少女安妮的情感萌动,向我们讲述着生命本身的故事。(关于战争的小说或战役)。
5、4 访编辑家、作家周明:我一生只有一张工作证
6、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眼审视着战争,而战争又审视着我们每一个人:如此可笑的人类啊~~
7、《邻人之爱》LiebeDeinenNächsten
8、布鲁诺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奉命作为司令官接管一处犹太集中营,于是他们举家搬迁到了离集中营不远的郊区居住。在这里,布鲁诺发现离家不远处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里的人全部穿着蓝色条纹睡衣。布鲁诺在厌倦了小小庭院后发现了一条秘密通道,它通向原野却被犹太集中营的铁丝网拦断,在铁网的另一端,他遇到了同样8岁的男孩什姆儿一个犹太人,穿着蓝色条纹的睡衣。。。。。。
9、传承自千年前的文化、哲学和智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发生了什么?本来应该阻止这样的事发生。你的思绪回到了过去。又一次,你是那个走在高高的白杨树之间的男学生,那是令人喜悦的记忆。越来越多炸弹从飞艇扔向你。你根本无法直视一个人,因为担心有什么不测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被所有人共享的坟墓,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10、2019年的长篇小说中,有不少作品延续了形式探索的道路,《人,或所有的士兵》全部由“呈堂证供”构成,这是一种变形的书信体小说或“视点人物写作手法”。梁鸿的《四象》用现实、历史、精神世界、自然世界四个维度结构全篇,是为“四象”。陈应松的《森林沉默》部分利用了植物、动物的视角呈现世界,因而体现出了生态意识。付秀莹的《他乡》用双重文本呈现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以及现代人精神的撕裂。包括这些作品在内,不少长篇小说努力寻找着叙事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也有很多作家在叙事上选择回归传统,《爷的荣誉》《千万与春住》《孤独树》《是无等等》等洗尽铅华,努力用朴素的叙事形式讲述精彩的故事。
11、冷暖几度秋,他没想到多年后,在非洲的一次防务外包中,为了救下一个相逢的女孩而擅自变更了行动计划,酿成情报高官一死七伤的事故,从此他在情报界销声匿迹。
12、本文的题材和设定亮点十足,军事类小说大部分都是步兵外加金手指。这本书说的是空军飞行员的故事。一样的当兵,不一样的故事。讲述主角在我国空军部队里的生活与战斗。男主父母双亡,梦想是成为空军飞行员,因为奇遇使体能和智力飞跃,过体检,高考后成为空军飞行学员。在学校生活中,男主一骑绝尘,一年时间完成了五年大学生活。终于能够飞上蓝天成为可爱的空军一员。单女主,主角重生后获得外挂一路碾压。全文描写空战!全文描写各式战斗机!全文描写以前不曾出现在你脑海的生活!开战斗机需要注意什么事项?身为一名空战军,有何生活乐趣?本书会告诉你。很不错的一本空军文,军事迷们应该会很喜欢。连载中,字数160万。
13、雷马克作品系列的第一辑包括他的经典代表作《西线无战事》、生前后一部作品《里斯本之夜》,以及未完成的遗作《应许之地》。这三本创作于不同时期、题材各异的作品,分别代表了他冷峻、柔情、深沉的三个侧面。相较于第一辑,第二辑的三部作品主题更为集中,共同刻画了动乱年代里德国年轻人的悲喜命运。这三个浪漫与残酷交织的故事其实也正是那时一整代德国青年缩影。
14、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家门前正在修路(近3个月不知为什么走到哪里都在哐当哐当大搞施工,从广州到深圳),从窗口飘进来的沥青味道伴随着嘈杂的噪音再加上书中扭曲的黑白线条,我承认整个过程我都想呕吐——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吧?
15、投稿邮箱:wenyibaoczy@1com
16、法国佬们正穿过树林,那些无情的混蛋。你的躯壳正在消亡,你说:“这不公平,这么快就再次袭击。”一位同伴躺在尘土里,你想带他去野战医院。旁人说道:“还是免了吧。”“这是什么意思?”“把他翻过来看看后背,你就会明白。”
17、新的时代环境、新的心理结构终究需要新的人物形象来呈现与适应。张柠《三城记》中的顾明笛,相对此前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有了新变。相对当代文学史中已经典化了的人物形象,顾明笛是一个“下一代”形象,其基因就与物质上的匮乏绝缘,其欲望也不会病态地滋长。在不考虑身份、地位方面的问题,不缺乏金钱、两性方面的照顾,而纯粹由内心驱动的“漫游”之中,顾明笛身上属于城市人的“忧郁”在某种程度上“”了。
18、一如预料之中,我们所能想象的事情大约都不会太顺利。未来,想必越来越如此。我们要有做任何事都会越来越困难的心理预期。
19、阿兰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阿兰并没有杀过一个人,然而阿兰几乎具备了人类可贵的所有品质,当然,他资质平平、也懦弱,也自欺欺人,也逃避,也不断走上歧路……只是阿兰永远保有了那份追求真理和美的纯粹与热情,所以,他总在同情、追寻,反思,向上……
20、很久之前,也许因为某种隐约的预感,我推荐了一系列关于战争的图像小说,今天,我依然想推荐一些这个题材的图像小说。当然,2021年我也读了很多社会学论著或者文学作品,比如《铁皮鼓》、《现代性与大屠杀》、《希特勒的世界》、《拥抱战败》、《狂热分子》、《日本大败局》等等等等,但图像小说的传播能力和表现形式却又是另一番体验,比起注定含蓄的文字,图像的力量更具某种残酷性。
21、中国的:李英儒道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等。
22、小说以日伪追查打入其内部的“老鬼”为切口,将特情、侦破等故事要素与小说艺术、人性的发掘和谐地熔铸一炉,故事发展扑朔迷离、险象环生,充满理性与情感的高强度较量。
23、《黑色方尖碑》DerschwarzeObelisk
24、我们将挑选幸运读者,赠送相应数量的书籍。请读者务必在限制时间内完成,开奖时间为后一天。
25、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d这样的畸形怪胎,为什么人类可以这样的丑陋、堕落与赤裸裸的邪恶,更无法理解,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为何那么理所当然的,被那样的“未来”所鼓动而心甘情愿牺牲一切——我想,所有经历过二战的人一定会从心底质疑人类的愚蠢,然而,看过《柏林》之后,就会深深感到,这样愚蠢的,可能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
26、马金莲的《孤独树》、周瑄璞的《日近长安远》等作品都佐证了这一趋势。乡村年轻一代不惜代价追求城市生活,乡村与城市从平行关系变成了从下到上的等级关系。这种变化滋生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道上,到处都是迷茫的人们。对于文学史而言,这一类创作很难再暴露新的社会问题,需要作家完成的则是寻找更贴切的视角进入问题,将已有的情绪体验进一步深化。
27、那个缓慢抽着雪茄的将军也背叛了你——他把你变成了一个暴徒、谋杀犯。如果可以,你想朝他脸上来一枪。你也想朝你的指挥官脸上来一枪。你幻想着等自己有钱了,你会悬赏任何愿意不择手段杀了他的人。如果杀手因此丢了命,赏金留给他的后代。吃鱼子酱、喝咖啡的上校,他是另一个你想杀掉的人。他总泡在军官的妓院里,你希望看到他的死尸。还有那些美国佬和英国佬,手里拎着瓶威士忌。杀了他们二十个,还会有二十个。你觉得臭不可闻。
28、比较少见的军事无限流,主角是退伍兵出身,穿越在百年内的各个历史战场,舍命搏杀的历程,没有金手指,危险无处不在,子弹,炮弹,手榴弹,数次濒临死亡的感觉。真实的战场,八年老兵余洋,再一次扛枪上阵,从索马里的黑鹰坠落,再到斯大林格勒绞肉机。一步一步从一个新时代的年轻士兵成长为一个冷血的杀人机器,战争中没有同情,你身前的友军,身后的敌军,都是会带走你性命的刽子手。战斗情节每一个都很精彩,喜欢军事类小说的朋友,不要错过,难得的好书。
29、阿来的《云中记》在题材和写作时间上都具有特殊性。小说写了震撼全国的汶川大地震,但采取的却是颠覆常理的视角。祭司阿巴既不是救人的英雄也不是受难者的家属,经历了灾难的他不追求重建家乡或更好的生活,而是去追赶即将消失事物的脚步。借此,阿来看到了现代都市文明崛起与乡村文明土崩瓦解之间的深层联系。许多研究者将“挽歌”概括为近一二十年来乡村叙事的美学特质,而在一些小说中,“挽歌”已经从隐约的美学层面直接变成了小说的情节。祭司阿巴的招魂仪式仿佛就是一曲挽歌,宣告着文学史的一个转折,无论前方迎来的是转型还是终止,《云中记》都将是重要节点。
30、《刀尖》作者是麦家。该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
31、记者形容刚到美国的雷马克:“金发,高大,健壮,英俊,安静,柔声细语。”他常常出入纽约的高档餐厅,与形形色色的社会名流交往,尽管他在美国平安地度过了“二战”,但看似安逸舒适的生活却似乎从未平复他此前动荡漂泊。雷马克自称是一个“不抱幻想的理想主义者”,他借由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内心无法安放的记忆一次又一次地写出来。这些作品不仅还原诸多只有亲历者才知道的历史细节,也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动荡又狂热的大时代里,当平凡的生活不复存在时每一个普通人的艰难处境。
32、几个月过去了,你请假回家。你无法跟父亲沟通,他说:“如果你不参军,你就是个胆小鬼。”你的母亲也是,在你临出门前,她说:“现在你要小心那些法国姑娘。”简直是疯了。奋战了一周还是一月,你们也只推进了十码地。下个月,这块地又被夺走了。
33、此书透过一个孩子的双眼讲述二战中德国集中营里的情景,以孩子的视角来审视那个特殊的年代。质朴的文字呈现了历史上这段黑暗的历史过程,小说并没有直接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批判,仅是以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来表达在这特殊背景下人们的生活。那些杀戮和令人难以直视的鲜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出如此光怪陆离,让人痛苦得难以遏制。
34、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是新引进的莫波格作品——四本精巧轻薄的短篇小说。
35、此刻我们总归生活在短暂的平静之中,这份和平确实来之不易,尤其是当身边越来越多人叫嚣着“珍惜和平”的名义去歌颂、欣赏、感动战争的时候。
36、战争把微小的个体强行裹挟撕扯进时代洪流,后留下来的,依然是这些微小个体的生命痕迹,虽然它们太容易被人淹没,但也只有它们,应该被记住。
37、作品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先以涟水撤退来表现当时国共双方力量的悬殊和解放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发生于1946年底的涟水战役,以国民d军队攻占涟水,人民解放军因伤亡惨重而被迫撤退而结束。涟水撤退在整个国共军事冲突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作家将它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后面战事的发展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焦点。而且,作家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既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东战场上力量的强弱对比,为解放军的终胜利造成强烈对比,以说明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为进一步刻划国共双方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
38、他是全世界拥有读者多的德语作家之他的作品影响着茨威格、君特·格拉斯、鲍勃·迪伦。从德国小城到前线战场,从瑞士乡间到巴黎街头,从好莱坞到曼哈顿,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关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困境。
39、《风声》由当代作家麦家创作,发表于杂志《人民文学》2007年第10期,出版于2007年10月。该小说讲述了中共地下工作者“老鬼”的故事。
40、雷马克的小说素材大多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1916年11月,18岁的雷马克自愿中断学业应征入伍,他和当时许多德国青年一样,满怀一腔爱国热血奔赴“一战”前线,而这场战争终却变成一道阴影投射在他之后的人生和作品中。
41、《亮剑》是都梁创作的长篇小说。《亮剑》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42、得到、失去、寻找、焦虑……所有的城市叙事几乎都与此有关,其内核是什么?在《月落荒寺》中,格非借心理医生之口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当代城市人种种无关生死的负面情绪,都可以归结到弗洛伊德所说的“抑郁”之中。从故事和人物形象的角度看《月落荒寺》都略显平平,但是从思想的角度,这部作品是作家对书写城市知识分子与现代性体验的一个总结,甚或也解释了困扰文学史的一些难题。
43、Magictreehouse:Iworldatwar1944
44、我有我的主题,我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我一度有过这些东西,全都是在文法学校学到的:《堂吉诃德》《艾凡赫》《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双城记》等等——文法学校的典型阅读清单,教给你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一种对人类本性的理解,和度量世间万物的尺度。
45、毫无疑问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作者也展现了超强的漫画分镜能力和语言能力,只是相比同类题材,个人觉得这种呈现方式不够,这个故事似乎更适合电影与文字小说。
46、一部左翼倾向明显的漫画,故事中人物大多有历史原型,在成人之后的十七年岁月里,生逢乱世的主角,因战争际会,遇见了韩裔移民、日本政要、中国黑道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一次又一次卷入争夺战争资源的纷争中,却始终没有改变人道主义的立场,保持了清醒与为人的基本立场(在那样一个环境下,近乎奇迹)……
47、……这部作品来自于一位真正的大师。画面和故事本身都做了极其细致的设计:父亲与儿子的对话,儿子对父亲的怀疑,父亲的自我辩解和有意隐瞒。黑白,逐渐变成彩色……每一幅画面承载着无数的细节……这些都构成了文本以外的无数重空间,也让这本小说散发着别样的魅力。
48、幸好,我们还有麦克·莫波格。除了《战马》《柑橘和柠檬啊》,麦克·莫波格的短篇小说也写得既好看,又能给孩子深度的滋养。
49、(以上是朋友的推荐,因为我自己都没来得及看这部漫画作品?)
50、铁血刀锋,丛林战神,特战狼王,谁与争锋。丛林少年吴飞集绝世飞刀,驱狼秘术,高强武功于一身。一次偶然的事件,被仇家追杀,爷爷被杀,少年吴飞毅然进入军营。超强的训练,加上吴飞特有的功夫,一个特种兵世界的特战狼王横空出世。父辈的恩怨情仇,吴飞的儿女情长,军人的铁血柔情,战场的生死相托,残酷与血腥,铸就了吴飞一个钢铁一般的战士。特战狼王,带领着他的特战队,纵横驰骋,无往不利,谱写了一个又一个钢铁战士的精彩故事。已完结,字数6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