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轻诺必寡信
1、马谡和王平来到街亭,看过地形后,王平建议在五路总口下寨,马谡却执意要在路口旁的一座小山上安寨。王平说:“在五路总口下寨,筑起城垣,魏军即使有十万人马也不能逾越,如果在山上安寨,魏军将山包围,怎么办?”马谡笑道:“兵法上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到时候定使他魏军片甲不存!”王平又劝道:“万一魏军断了山上水源,我军岂不是不战自乱?”马谡道:“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魏军断我水源,我军死战,以一当不怕魏军不败!”。王平无奈,只好率五千人马在山西立一小寨,与马谡的大寨形成掎角之势,以便增援。(老子的名言轻诺必寡信)。
2、马谡虽然熟读兵法,但他缺乏实际经验,而且把守卫街亭一事看得太过容易,只知死守兵法却不知变通,以为只要简单的按照兵书所写就能取胜,殊不知现实情况复杂,他的“多易”终导致了严重的“多难”。由此可知,形成“多易”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头脑简单,胸中无数,认识肤浅。现实事物发展千差万别又不平衡,只有统筹兼顾,全面把握,因地制宜,才能有章有法,从容应对。不以为然,随心所欲,凭想当然而“轻举妄动”,只会导致“多难”局面的出现。
3、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
4、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灾然必以自恶也。——《荀子》
5、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如马谡的“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街亭都守不了吗”一样,“这样的小事怎么会做不好”“没什么了不起,就那么一回事”,这常常是一些失败者初说的话。由此可见,“多易”也往往源于“大意”。“大意”者,掉以轻心,漫不经心,自己不能集中精力,以实施具体指导;也不会集思广益,以实现群策群力。古今多少事,反复证明,“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要想成功,必当有临事而惧、慎终如始、一丝不苟的态度。
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9、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10、老子名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1、老子名言: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2、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14、在与人交往时,如果真能帮助别人办点事,这种精神当然可贵。但是,办事要量力而行,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有的事,明知办不到,就应向别人说清楚,千万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在别人面前逞能,轻率许诺。这样不但得不到友谊和信任,反而会失去朋友。所以许诺可以,但等到事情有了十足的把握再说也不迟。(老子的名言轻诺必寡信)。
1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7、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所以到底是要选择哪个要相信缘分,一切顺其自然。
1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9、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2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21、《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曾记载:“魏其侯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裴駰注:“多易,多轻易之行也。”
22、老子名言: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3、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4、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南宋)《名贤集》
25、老子名言: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7、(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28、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9、大以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墨子》
30、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3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2、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33、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34、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3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6、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7、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0、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1、老子名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2、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3、老子名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4、 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甚易知,甚易行”,是对明道之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对不明道之人而言。
45、 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6、 圣人的权力不是凭借搞阴谋诡计得来的,也不是世袭继承来的,更不是独裁者“培养”和“选拔”的接班人,而是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的结果。
47、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8、这句话一般用来告诫那些言而无信的人,警示其要说要做到,言而有信,否则以后将会没有人相信其说的话。
49、老子名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0、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51、老子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2、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交情很深,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范式劝解张劭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53、因此,圣人总是总是去想会遇到的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54、老子名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56、轻诺必寡信 释义: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经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57、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58、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